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54例乳牛真胃变位临床分析徐魁梧姜岩戴杏庭陈宝明(南京农业大学实验牧场,210095)真胃变位是乳牛较常见的一种生产疾病。因此,探讨乳牛真胃变位的病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制措施已成为当前奶牛生产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笔者对1989年以来发生在南京农业大...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乳牛业的发展及乳产量的不断提高,真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疾病与日俱增,逐步引起了国内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我国上海的王贞照(1982)报告了他对67例乳牛真胃变位的诊疗体会,钱锋等(1986)也报告了对15例奶牛皱胃变位病例的诊疗体会。本文作者通过最近五年来对该病21例临床实践,总结真胃变位时应用叩诊与听诊结合方法的诊断经验,结合两例非真胃变位的可疑病例予以探讨。一、21例真胃变位的诊断 21例临床病例,来自南京市仙林牧场10例,卫岗牧场6例,本校实习牧场1例,摄山乳牛场1例,  相似文献   

3.
随着乳牛业的发展,乳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2002年8月至2003年10月,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共收治乳牛真胃变位病例22例(左方变位12例,右方变位10例)。12例左方变位病例保守疗法治愈5例;7例左方变位及10例右方变位病例采用手术治疗,15例痊愈,2例死亡。现将诊疗经过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一种常见病型,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至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几乎只发于乳牛,尤其多发于4-6岁  相似文献   

5.
<正> 真胃变位(DA)常发于乳牛,肉牛极少见。Coppock(1974)所观察的267844头泌乳牛中,1970年发生63头,1971年发生151头,1972年发生267头;国内乳牛发病率亦有增多倾向,如我省R乳牛场发病率由1978年的0.59%上升到1984年的5.81%,S乳牛场的发病率亦在3%以上。真胃变位取二种途径:真胃左方变位(LDA),乃真胃从瘤胃底部移到瘤胃和左侧腹壁之间;真胃右方变位(RDA)即真胃向后方顺时针扭转,移到右上腹壁与肝脏之间或向前上方逆时针扭转,移到膈肌与网胃之间。LDA在1950年以前较少报道,可能与当时诊断技术水平有关,而未必发病率不高。德国、美国和挪威多见LDA,美国乳牛LDA的发生占所有DA病牛的80~90%,挪威为88%(Varden,1979);而丹麦常见RDA,与LDA之此为10:1。  相似文献   

6.
乳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本病常突然发生,病情严重,病势发展迅速,尤其是右方变位,如不能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手术措施常归于死亡。  相似文献   

7.
乳牛真胃变位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本病常突然发生,病情严重,病势发展迅速,尤其是右方变位,如不能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手术措施常归于死亡.  相似文献   

8.
<正> 近几年来,本公司牧场乳牛真胃变位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针对这种疾病,我们一般采取手术疗法,成功率很高。现将我们采用的保守疗法治疗乳牛真胃左方变位1例报告如下。1 病例 2000年12月5日,我场2号牛房9613  相似文献   

9.
乳牛真胃变位是指真胃的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的一种疾病。本病常突然发生,病情严重,病势发展迅速,尤其是右方变位,如不能准确诊断,及时采取手术措施常归于死亡。本病在牧区放牧的乳牛发病极少,而在农区舍饲的乳牛发病率较高,在2%~3%之间,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给养牛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乳牛真胃变位,是乳牛在分娩前后真胃从正常位置向其左侧、右侧或前方移位所引起的消化障碍,并导致急性或慢性营养失调的疾病。其变位以向左方移位者为最多见。据日木《柴内大典》(1959)的统计,认为左方变位病例数可达到右方变位的20倍。笔者曾对罹患此病6头黑白花奶牛,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真胃左方变位的病例也逐年增加。真胃左方变位是奶牛真胃变位的一种常见病型,即真胃由腹中线偏右的正常位置经瘤胃腹囊与腹腔底壁间潜在空隙移位并嵌留于腹腔左侧壁与瘤胃之间。该病几乎只发于乳牛,尤其多发于4~6岁的中年乳牛和冬季舍饲其间。常见于泌乳早期,约80%的确诊病例发现于产后泌乳的头一个月之内。如不及时救治,可能造成奶牛死亡。为此,对该病的救治特做以下介绍,供广大同仁参考。病因:该病的病因比较复杂,目前一般认为,胃壁平  相似文献   

12.
正牛真胃变位是指牛的真胃正常位置发生改变(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本病是牛的常发病,特别高产乳牛发病多。左方变位,是真胃由右下腹部通过瘤胃下方移行到左侧腹腔瘤胃与左腹壁之间,其扭转程度较轻,进展较慢,临床症状较轻,不易诊断。右方变位又称真胃扭转,是真胃向右后上方呈顺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的后方,从而将真胃置于肝区后的右腹壁与饥窝之间(右后上方变位),或者向右前方呈逆时针方向扭转到瓣胃上方,从而将真胃置于网胃和膈之间(右前方  相似文献   

13.
真胃变位主要是乳牛在分娩前后,其真胃从正常位置向其左侧右侧或前方移位所引起的消化障碍,变位以向左方移位为最多。我场从1988年到现在,共发生真胃左方变位16头次。通过保守疗法,其中11头有效,愈后产奶,繁殖均正常;另外5头无效,被迫手术治疗。保守疗法如下:(1)发病后禁食1~2天。(2)  相似文献   

14.
乳牛真胃(即第四胃)左方变位病,是一种常见病.长期以来国内外都是施行外科手术,采用腹部两侧开刀的办法进行整复.从1994年起,我尝试用中草药进行临床实践到目前为止已治愈12例.介绍于后,供同仁们参考施治.  相似文献   

15.
真胃的正常解剖学位置改变,称为真胃变位。真胃变位是奶牛的一种消化机能障碍性疾病。真胃变位分两种类型:左方变位和右方变位,也称真胃扭转。粗饲料是饲养奶牛的基础,精料是饲喂奶牛的一种补充料。通过调查、统计分析表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生与奶牛饲喂高精料有密切关系。科学合理的平衡日粮精粗比和饲喂技术能有效降低奶牛真胃变位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6.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7.
奶牛真胃变位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和真胃右方变位。奶牛真胃变位在兽医临床上并不多见,而奶牛的真胃右方变位就更少见。多因真胃右方变位扭转程度重、发展快,使胃完全阻塞,临床症状重剧,如不及时治疗,多数预后不良。笔者在2004-2007年的临床实践中共参加十几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的诊治,治愈率为90%。  相似文献   

18.
浅谈乳牛真胃扭转临床诊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浅谈乳牛真胃扭转临床诊疗钱存忠(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210095)随着奶牛业的发展,由于片面追求奶产量,往往以高蛋白日粮饲喂,在临床上发生乳牛真胃右方变位的机会大大增多,一些本无该病的牧场也多次发生。最近两牢多的时间(1989~1991年)内笔者...  相似文献   

19.
<正> 牛真胃变位(Iest Displaced Abomasum)是真胃正常解剖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消化障碍的一种内科疾病。真胃变位可分为真胃左方变位(LDA)和真胃右方变化(RDA)。早在1950年,英国Begg和Ford就报道了奶牛的真胃变位,1955年美国也报道了奶牛33例真胃变位。国内近十几年也相继报道了奶牛真胃变位,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校动物医院2003年9月接诊第1例奶牛真胃右方变位,此后又先后接诊了奶牛真胃右方变位6例,真胃左方变位1例。现将第1例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症状 患病奶牛来自原阳县某奶牛场,病初采食减少,不吃精料,只吃些少量干草,喜饮水,体温、呼吸正常,心跳稍  相似文献   

20.
随着乳牛业的发展及乳产量的不断提高,真胃变位作为一种生产性疾病与日俱增,逐步引起了国内外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1982—1990年,我国上海、南京、北京、成都等地对该病都有报道。近年来,北京市奶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