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锂离子电池为负载,采用双向DC/DC变换器为主电路,提出了充放电控制策略,使系统能实现恒压恒流、Buck/Boost之间切换,并利用Matlab软件搭建了系统仿真模型,验证其控制策略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光伏发电系统常采用多级变换结构,前级采用DC/DC变换器实现MPPT和电压变换,后级完成并网电压控制。该结构可实现对每个光伏组件的控制,具有较高的效率和可靠性,控制实现也相对简单。然而光伏组件电压一般为20~35 V,220 V单相并网逆变器输入直流电压一般为400 V,要求DC/DC变换器具有较大的升压比。同时,由于光伏组件输出功率受环境影响很大,因此,要求该变换器应同时能适应较大的功率范围。  相似文献   

3.
1 高频开关电源的分类和性能(1 ) 开关电源是利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 ,控制开关晶体管开通和关断的时间比率 ,维持稳定输出电压的一种电源 ,开关电源一般由脉冲宽度调制 (PWM)控制 IC和 MOSFET构成。开关电源的分类 :开关电源分为 AC/DC、DC/DC两大类。 AC/DC变换是将交流变换为直流 ,输入为5 0 /60 HZ的交流电 ,输出为直流电 ;DC/DC变换是将固定的直流电压变换成可变的直流电压 ,也称直流斩波。开关电源的发展方向是高频、高可靠、低耗、低噪声、抗干扰、模块化 ,这使其进入广泛的应用领域。AC/DC变换器目前已作到高频化、模…  相似文献   

4.
本系统以双向半桥(两象限)DC/DC电路为主电路,以DSPIC30F2020单片机为主控制器,实现了向DC/DC变换器的功能.控制器设定充放电模式,通过对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进行采样,利用闭环控制策略,结合PID控制算法使得充电模式下恒流输出,放电模式下恒压输出.实验表明,该设计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高效率的特点和完备的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5.
Buck型功率变换器无抖振滑模控制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比例积分微分(PID)控制方法运用于直流Buck变换器时,在干扰较大的情况下,很难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问题,利用二阶滑模控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无抖振的滑模控制方法,以改善大扰动条件下Buck变换器的鲁棒性。将占空比变量的导数看作虚拟控制器,设计非连续的二阶滑模控制器;实际控制器则为非连续控制器的积分,从而避免了控制器的抖振。在此基础上,采用PWM定频控制方式将该算法运用在Buck电路上。通过和PID控制算法进行仿真和实验对比,验证了该滑模控制器的可靠性与优越性。结果表明:系统启动时间缩短了近50%;当突变负载和输入电压改变时,系统输出电压变化幅度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6.
本设计选定主功率电路拓扑为Boost变换器,工作在电感电流连续(CCM)模式,根据电源具体技术指标:.输入:单相交流165~265V,频率50Hz±5%;.输出:DC400V,负载在10%~100%间变化时,电压调整率小于5%,输出功率为5kW,允许过载率5%;.输出满载时,功率因数大于0.99,效率大于85%.在立足解决大功率Boost PFC变换器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主功率电路的各个参数.  相似文献   

7.
主要针对风能转换率低、风速变化发电频率不稳定、功率因数难以控制的问题,以双馈电机为对象,采用双PWM换流器控制,利用转子侧换流器和电网侧换流器进行协同控制,实现定子电流变速恒频。此外,在控制系统中采用了坐标变换和空间矢量调制算法,实现了功率因数可控,改善了目前电网电压存在负载突降所导致的不利情况。建立了相应的仿真模型,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高伟  倪媛媛  丁世宏 《农业机械学报》2018,49(12):387-392,428
目前功率变换器的控制方法以纯状态反馈为主,当干扰较大时一般需要通过较大的增益来抑制干扰的影响,而高增益控制器通常会影响闭环系统的动态或稳态性能。为进一步提高Buck型变换器控制系统的动态和稳态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和扰动观测技术的复合控制方案。首先,考虑外界干扰、系统不确定以及参数变化的影响,建立Buck型功率变换器的平均状态模型;其次,基于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方法,设计滑模控制器,实现Buck型变换器的基本电压调节功能;最后,利用扰动观测技术,构造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实现对扰动的观测,并将扰动观测值作为前馈与状态反馈结合形成复合控制,进一步改善了系统的性能。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文章以三相电压型PWM整流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拓扑结构,分别从直接电流控制、直接功率控制方面探讨了其主要控制技术,并对此技术发展进行剖析,以期为此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与帮助。  相似文献   

10.
结合低温等离子体产生的条件,针对微波电源主要器件磁控管阳极的需求,课题组设计出一种稳定的输出电压4 kV、输出电流1 A的高压直流电源.该电源由整流滤波、移相ZVZSC-PWM控制电路、Boost升压电路三部分组成,采取PI控制方法实现对PWM驱动波形、Boost升压电路的控制.仿真结果显示:所设计的电源具有较强的抗干...  相似文献   

11.
直驱型风力发电用并网变流器控制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谢震  张兴  杨淑英  郭栋 《农业机械学报》2008,39(11):146-150
针对大功率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中并网变流器输出电流含有较大电流谐波的问题,在并网变流器中引入LCL型滤波器取代典型的电感滤波器,针对由此对系统带来的不稳定性,采用并网变流器电流间接控制结合电网电压前馈补偿的控制策略.针对直驱型风力发电系统在电网电压不对称下运行,采用一种双幽锁相环技术,构建了15 kW直驱型风力发电模拟平台,实验结果证明并网变流器可以稳定运行,同时具有较好的动静态性能.  相似文献   

12.
在馈能悬架系统馈能回路中引入Boost/Buck型DC-DC变换器,将DC-DC变换器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描述为稳态分量和扰动分量之和,设计了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控制器由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和自适应控制器组成,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产生直流变换器的稳态输入,并利用变换器的稳态分量产生训练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的样本,自适应控制器产生补偿系统参数变化和不确定性扰动的动态输入。在此基础上,对控制器的性能进行了快速控制原型试验验证。最后,对馈能悬架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自适应离线神经网络逆控制器能够使电动机电磁阻尼力较好地跟踪理想力,改善车辆的舒适性和平顺性,并有效地回收部分悬架振动能量,实现自供能控制。  相似文献   

13.
光伏电池由于其非线性功率输出特性,需要实时变更光伏系统的输出特性进行最大功率点追踪(MPPT)。传统基于Buck或Boost拓扑的PID恒压控制法的MPPT技术,具有精度差、调节时间长、灵活性差等不足,提出了一种采用仿人智能控制算法(HSIC)进行恒压控制,并在电路拓扑上采用Buck-Boost拓扑电路代替传统的Buck或Boost电路,最后在MATLAB/SIMULINK下进行建模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灵活性高,控制速度和精度等动稳态性能优于一般的PID控制方法,证明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偏重解析无刷直流电机的内部构造、工作方式和控制原理,并研究基于FPGA的无刷直流电机控制系统.其基本原理是FPGA输出的PWM波首先经过推挽放大电路,然后启动六个功率管,由功率管组成的三相全桥式逆变电路控制电机定子的各相通断,其偏差经电流调节后的信号控制PWM占空比,完成无刷直流电动机的速度与电流控制.  相似文献   

15.
为了优化多相同步DC/DC Buck转换器的设计,针对多相同步DC/DC Buck转换器的架构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高端MOSFET和低端MOSFET的功率损耗种类、产生机理。对MOSFET的导通电阻和体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等一些关键参数进行了温度和电流系数修正,每相中的高端MOSFET和低端MOSFET的并联数量进行了数量系数修正。最后,结合各参数相应的修正系数提出了各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6.
谢琪 《南方农机》2023,(7):141-143
【目的】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加剧,可再生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广泛,采用光伏、风能等清洁能源作为电源的直流微电网是未来电网发展的大趋势。然而,直流微电网中普遍存在电源电压波动问题。【方法】笔者分别搭建蓄电池直流斩波器电路的升压斩波电路和降压斩波电路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根据其电路特点,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的PI控制策略;通过对负载电压与阈值电压的比较进行PI控制,最终输出PWM波形控制蓄电池直流斩波器电路进行充放电;通过PLECS仿真软件对直流微电网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当电源电压升高到540 V时,在0.01 s内将负载电压稳定到额定值400 V;当电源电压降低时,负载电压差值在额定电压的4%以内,保证了直流微电网的稳定性和供电质量。【结论】蓄电池储能装置能够有效解决直流微电网由于可再生能源引起的电源电压波动问题,为直流微电网的供电稳定性和电力用户的用电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全数字直流伺服控制系统。该伺服控制系统采用三环控制方式即位置环、速度环和电流环,构成闭环控制电路。应用直流脉宽调制(PWM)驱动技术和IPM功率驱动模块作为功率驱动的直流伺服电机控制系统。本文应用的控制算法是PID等控制运算规律及各种控制功能都由DSP独立完成,充分发挥了DSP作为直流伺服电机控制器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性和调速性能 ,它的特点是起动转矩大 ,最大转矩大 ,能在宽广的范围内平滑、经济地调速 ,转速容易控制 ,调速后的效率仍然很高。直流电动机有三种控制方式 ,即控制电枢电压改变电动机的转速、控制电动机励磁电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以及电枢串电阻调速。1 单向驱动用晶闸管控制直流电动机时 ,功率较小的电动机采用单相电源 ,功率较大电动机的主电路采用三相以上电源。一般都有整流变压器 ,但有不同相数和接法 ,大部分采用三相桥式连接。电动机以最低速连续运行时 ,电流不容易连续 ,高精度控制时 ,如果负载电路不连续 …  相似文献   

19.
一种单相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仿真模型。采用两级式的光伏并网结构,在前级DC/DC电路中应用扰动观察法进行光伏电池输出最大功率点的跟踪控制,在后级DC/AC逆变电路中采用双环电流控制法跟踪并网电流。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中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显示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的实现最大功率点的跟踪,并实现了网侧电流正弦化和单位功率因数,证明此系统在实际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无刷直流电机(BLDCM)数学模型及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采用S-函数对三相绕组梯形反电势、绕组端电压、星形连接中性点电压及电流反馈采集过程等难点进行建模;采用转速、电流双反馈对无刷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进行建模。仿真与试验数据的对比分析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该方法提高了仿真计算效率,较准确实现了对实际三相PWM端电压及由于换向造成的电枢电流动态变化的模拟。该建模方法已被用于对汽车电动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