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绿化与生活》2010,(4):47-49
<正>很多动物都会迁徙,其中鸟类每年春秋两季的迁移过程中,迁移距离可从数百公里到数万公里。鸟类能飞越沙漠或海洋等难以停栖休息或补充能量的区域,因此被认为在因应迁移上,是演化最成功的一类动物。各种鸟类每年迁徙的时间是很少变动的。迁飞  相似文献   

2.
于凤琴 《森林与人类》2023,(11):112-121
<正>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与研究手段的不断进步,科学家对蓑羽鹤的研究和认知也不断更新,在蓑羽鹤行为习惯、迁徙路线、食性变化、繁育策略以及它们躲避天敌的能力等方面,都有新的发现。直到现在,还有人说蓑羽鹤迁徙要飞越珠穆朗玛峰,飞行高度有近9000米,但我们团队首次发现,不是所有的蓑羽鹤迁徙往返都要飞越珠穆朗玛峰。蓑羽鹤走环形迁徙路线,且不走回头路。它们充满智慧,从越冬地返回时,会选择兵分两路的迁徙策略。不仅如此,蓑羽鹤还有很多令人惊叹的本领和有趣的生活习性。  相似文献   

3.
3月,春天开始回到人间。伴随着春天而来的,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鸟儿。它们跟随春天的脚步,跟随时间的脚步,由南向北,飞越途中的高山大河,飞向北方的繁殖地。这一迁徙的场面浩大壮观,连绵不断,艰苦而乐观。在海洋、沿海滩涂、中部山区、西部高原,鸟儿正悄无声息地集群赶路、前进。这些活动构成了我们的中国观鸟长廊。  相似文献   

4.
有些鸟随着气候寒暖而改变它们的栖息地点。如家燕、黄鹤等春、夏飞来筑巢,秋、冬飞回南方越冬;北极的燕鸥,夏季栖息在美洲北方,直至北极地区的格陵兰一带,到了秋季,就沿着南美洲、南欧和非洲海岸,飞向靠近南极洲附近越冬,行程17600公里,它们在飞行时并不遵循直线于回弯道而行,其路程竟有40000公里之遥。燕鸥飞越如此漫长路途,竟不会迷失方向,个中缘由,至今尚属是谜。过去认为这种迁徙飞行不迷方向缘故是由于亲鸟带领幼鸟在飞行时学会的。但是这个假设被鹤鸟和鹊鸟的迁徙现象所打破了。原来这两种鸟都各自有两个种族,它们的居…  相似文献   

5.
<正>黑脉金斑蝶又称“帝王斑蝶”,是目前已知地球上唯一的远程迁徙性蝴蝶。每年秋天,它们从美国北部和加拿大南部,飞越数千公里来到温暖的墨西哥中部越冬。返程过程,通常需要几代蝴蝶接力完成,这种跨世代迁徙现象非常罕见。在中国,也有因季节变化而迁徙的蝴蝶,多冷的时候它们才会迁徙寻找越冬的地方?什么样的地方适宜它们越冬?  相似文献   

6.
<正>每年春季,斑头雁飞越喜马拉雅山脉,选择到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这片高原湿地求偶、婚配、孵卵、育雏,完成生命的重要仪典。斑头雁是目前世界上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在迁徙中可以飞越喜马拉雅山脉。斑头雁的飞行速度也非常快,每小时可飞80公里。它们十分适应高原生活,能承受仅有海平面30%的氧气浓度。  相似文献   

7.
<正>大多数鸡形目鸟类无法进行长距离迁徙,属于留鸟。而鹌鹑和西鹌鹑在迁徙季节要飞行数千公里,绝对算得上鸡形目鸟类中的飞行冠军和亚军。鸡形目鸟类中,雉科鹑族的鹌鹑属是与众不同的一类。虽然它们在外形上不如家鸡、雉鸡以及锦鸡等中大型鸡形目鸟类醒目,却在飞行本领上独领风骚。根据《世界鸟类名录》和《世界鸟类  相似文献   

8.
视界     
《绿化与生活》2023,(11):25-28
<正>成群鹈鹕迁徙而至水中矗立场面壮观美国佛罗里达州,成千上万的鹈鹕迁移到一个岛上,场景震撼。66岁的Judy Rogero在德索托堡州立公园拍摄到这些画面,他表示:“每年的10月,鹈鹕迁徙至此,直至转年3月。我总是带着对它们迁徙的期待来到这里,幸运的是它们每年都如期而至。我涉水以使自己站在鹈鹕前面的低位,这是一个令人敬畏的场景,感觉就像优雅遇见了威严。”  相似文献   

9.
回归的承诺     
题记同1只鸟。在不同年份的同1个地点被发现,并不鲜见。甚至常常是一些万余公里长距离迁徙的鹆鹬类水鸟。最难以置信的是,有的鸟甚至被发现站在去年同一个池塘里休息。这些鸟飞越太平洋历经半个地球找到去年的栖息地就像我们结束一次旅行,走街串巷回家,推开自家门一样。  相似文献   

10.
自然月历     
<正>北极燕鸥飞行7.1万公里创最远迁徙纪录一项最新研究发现,一只小小的北极燕鸥竟然是世界上迁徙距离最远的动物,迁徙距离是人们以前认为的大约2倍。新的微型追踪器最近显示,这只体重4盎司(113克)的北极燕鸥每年沿着"Z"字形路线,在格陵兰  相似文献   

11.
鸟类迁徙是鸟类对改变着的环境条件的一种积极适应的行为,是与其繁殖,换羽等同样重要的生活机能。鸟类迁徙是自然界中非常壮观的现象,因此,从古至今一直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研究。其中关于鸟类迁徙起因的研究,便是多年来人们颇感兴趣的一个问题。关于鸟类迁徙的起因问题,众说纷纭,但目前较为公认的是“冰川说”。在地质时  相似文献   

12.
鸟在地球上循环迁徙,至今对于动物学家来说,还有着种种谜团。它们为什么不停地迁徙?为什么选择飞行度过一生?  相似文献   

13.
遥远的朋友     
在洞庭湖区辽阔的湖洲滩涂上,每年约有1000多万只冬候鸟、夏候鸟和迁徙鸟在此栖居。它们大多是来自遥远的异国他乡。它们每年按照不同节令,飞越大洋,飞越崇山峻岭,作数千公里的长途旅行,来到洞庭湖栖息,是我们遥远的朋友。 这些近200个品种、体形色泽各异的候鸟,和睦聚居在一起。成万只以上群集栖息觅食地,竟有37处之多。尤其是在东洞庭湖  相似文献   

14.
卫星跟踪记录的斑尾塍鹬H3号2008年春季的迁徙路线,资料来自USGS、制图/蔡博峰 4月5日:这只鸟从澳大利亚出发开始了向北极繁殖地的迁徙飞行.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志五年来,已建环志站点45处,累计环志放飞鸟类达186种、37060只。同期回收到国内外环志鸟171只、计57种。来自7个国家和地区的环志鸟提供了候鸟跨亚洲—澳洲、亚洲—欧洲迁徙途径,以及候鸟飞越喜马拉雅山脉迁徙的证据,解释了历史上对此问题的疑点。中国的复杂生态环境和地理位置、已知候鸟迁徙于中国与各洲之间的信息、中国与亚太地区24个国家和地区相同种候鸟的分析统计情况表明:中国大陆作为东亚与北亚、南亚次大陆、澳、美、欧、南太平洋之间候鸟迁徙终端的夏候鸟繁殖地、冬候鸟越冬地以及旅鸟的停息地的国家,对于研究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规律,对于研究各国环志鸟信息的回收和繁殖生态特点、生存率及其他生态生物学信息的收集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卡片     
《中国林业产业》2014,(11):56-56
拯斑头雁如何节约飞行能量 每年印度以南大陆的斑头雁都会进行一次长距离迁徙飞往中亚地区,途中要飞过人类苦苦支撑只求不死的白雪覆盖的喜马拉雅山顶。之前科学家都认为,斑头雁会在某个高度持续飞行,就和飞机一样。不过本周四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研究显示,斑头雁的迁徙其实是贴近地面的,他们先飞到山顶,再像乘坐过山车一样从山顶俯冲下来。  相似文献   

17.
五、迁飞奇闻世界上有200多种蝴蝶和候鸟相似,每年作远距离迁徒飞行。欧洲有一种蝴蝶,秋季飞越地中海到非洲越冬,次年春暖后重返欧洲繁殖后代。非洲有一种迁粉蝶,每到春天群集向北飞行,4月飞抵地中海,5月到冰岛,有的甚至可到达北极。  相似文献   

18.
正鸻鹬类是多种鸟类的集合,包含鹬科、鸻科和鸥科等。中国东部的沿海滩涂上,每年都出现壮观的鸻鹬集群。江苏如东的初次邂逅2015年春季,我跟随导师前往江苏如东进行自己的第一次水鸟观测,恰逢英国皇家保护鸟类协会在该地进行迁徙水鸟的调查,便参与了他们的工作。懵懵懂懂中结束了7天调查,除了令人瑟瑟发抖的海风,印象最深的是广袤的滩涂之上壮观的鸻鹬类。它们偏爱这片滩涂湿地,与丰富的底栖生物、植被和大海构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迁徙季,在海堤上架设好单筒望远镜观测时,镜头中总能看到成群的鸻鹬在滩涂上  相似文献   

19.
四川是我往返西藏的必经之途,或空中飞越或地面攀升,数十次的经历,几乎使我在此有归家之感.沐浴着亚热带温润的气流,考察于岷江、青衣江畔的竹海、杉山,由湿润的盆地攀上壮观的高山、高原,如烟的往事有时埋藏在心灵深处,有时又清晰地显现在脑海之中.  相似文献   

20.
<正>数以万计的小天鹅、白额雁、鸿雁、灰雁、豆雁等各种各样的雁鸭共同构成鄱阳湖越冬水鸟的优势类群,它们在鄱阳湖上空集体翱翔,成为鄱阳湖的壮观景象。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湿地,同时也是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路线上一处重要的水鸟栖息地。早在1992年,鄱阳湖就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每年有超过40万只候鸟来此越冬。迄今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