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武阳春雨"是浙江省武义县名优绿茶的代表,其品质的形成主要受原料、加工工艺等影响。其中,杀青是加工的关键步骤,对成品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鲜叶通过杀青,酶的活性钝化,内含的各种化学成分在没有酶影响的条件下,由热力作用推动进行热物理化学变化,从而形成了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目前,茶叶加工常用的杀青方式有汽热杀青、微波杀青、热风杀青、滚筒杀青等。杀青方式不同,杀青效果各异。本试验通过采用不同的杀青方式加工"武阳春雨"茶,研究杀青对茶叶理化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武阳春雨"名优绿茶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叶杀青机的类别及其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启爱 《中国茶叶》2006,28(4):12-13
20世纪50年代前,我同茶叶加工中的杀青作业均是在斜锅杀青灶上用手工进行的。在1958年的群众技术革新运动中,我国绿茶产区根据斜锅杀青原理,研制成功锅式杀青机,并在成套的长炒青绿茶设备中被命名为“58型锅式杀青机”,后又不断改进,正式定型为6CS84型锅式杀青机,在全国茶区广泛应用。6CS84型锅式杀青机曾是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绿茶加工中使用最普遍的杀青机,  相似文献   

3.
周宁  史江峰  冯要武 《茶叶》2013,39(3):137-140
通过研究绿茶杀青的原理,综合滚筒杀青和热风杀青的优点,与热管技术和PLC控制技术集成,研制出一种电热滚筒+热风+尾气余热回收的新型杀青机。该杀青机生产的采花名优绿茶汤色、香气、滋味、叶底之感官品质明显优于传统的杀青工艺,最大程度保留了茶叶的品质成分,使茶叶的综合质量大幅提升,并且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在茶叶清洁化生产中,微波杀青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以6CW-6E微波杀青机改良前后的两套机组为研究对象,对比改良前后该型号微波杀青机对绿茶加工过程中杀青效果。  相似文献   

5.
滚筒杀青机是一种以炒杀为主,兼有蒸杀作用的高效连续杀青机。我国最早研制的70、8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主要用于大中型茶厂(场)中低档茶的杀青。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名优茶发展迅速,由于手工加工名茶工效低、品质不稳定,机制名优茶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小型滚筒连续杀青机已成为我国名优绿茶杀青的主要机型,具有杀青叶芽叶完整、叶色绿、汤色清澈明亮的特点。目前开发的用于名优绿茶杀青的滚筒连续杀青机有30、40、50型,其中3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大量生产则采用40、50型滚筒连续杀青机。  相似文献   

6.
用B型滚筒复干机(以下简称复干机)杀青,已在我省一些小型绿茶初制厂开始使用。目前,一般茶厂对复干机杀青的特点不尽了解,操作技术掌握不当,给茶叶品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笔者根据1988年茶季在桃源县几个小型茶厂使用和调查的情况,对如何使用复干机杀青谈点不成熟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杀青是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对绿茶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杀青方式对夏季绿茶化学成分及滋味品质的影响,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微波杀青、滚筒杀青、蒸汽杀青3种杀青方式加工后的夏季绿茶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同时,分别采用咖啡碱、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谷氨酸钠为标准苦味、涩味和鲜味物质对3种杀青方式加工的夏季绿茶进行滋味强度分析。液质联用分析结果表明,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对夏季绿茶中的儿茶素、黄酮糖苷、原花青素、聚酯型儿茶素、氨基酸、酚酸和有机酸等化学成分含量具有明显的影响。滋味等效量化结果表明,杀青方式可以较明显地改变夏季绿茶的滋味,不同杀青方式加工绿茶的苦味强度为:滚筒杀青蒸汽杀青微波杀青;涩味强度为:蒸汽杀青滚筒杀青微波杀青;鲜味强度3种杀青方式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8.
杀青是名优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传统的手工杀青方式由于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因而逐渐被机械杀青所取代.近年来,我国已成功地开发出专用于名优绿茶杀青的系列滚筒连续杀青机.机械杀青不仅台时产量高,而且所制茶叶色泽绿,香气高,因而在生产上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对这些机械的杀青工艺缺乏系统研究,导致生产上仅凭经验掌握,影响杀青效果.据此,笔者根据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茶学专业的研究成果,结合生产实际,谈谈30型柴式滚筒杀青机的杀青技术.  相似文献   

9.
6CS—60型滚筒杀青机、6CC—46型滚筒茶叶炒干机、6CF—95型茶叶杀青复干机鉴定会于1982年8月17日—20日在株州市举行,参加会议的有科研、管理、学校、工厂、使用等部门36个单位的42名代表。会议由省机械局和省供销社主持。根据省下达的上述三种绿茶初制机械的研制任务,由省农业机械研究所、省茶叶公司共同改进研制的。通过  相似文献   

10.
张启利 《中国茶叶》2011,33(4):18-18
一、准时投叶,适温杀青 在绿茶制作过程中,杀青是关键工序,一般通过杀青叶的手感和颜色变化等来判断是否达到杀青适度,在这一点上,茶叶生产者都不难做到,但难做到的是:对于80型滚筒杀青机,何时投下第一把鲜叶,使杀青叶达到理想的效果?通常做法是将手伸进滚筒进叶口,手心向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微波茶叶杀青干燥机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常有3种作业方式。一是用于杀青,二是用于二次杀青和初干,三是用于干燥并灭菌。其中第二种方式常用于名茶加工生产线中,如在滚筒杀青机杀青后并经初步做形的基础上,配用微波茶叶杀青干燥机进行二次杀青和初干,目的是使杀青充分及减少在制叶水分含量,以利于下一工序的进行。  相似文献   

12.
目前广东有44万亩茶园,主要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由于这两个品种鲜叶茶多酚含量较高,且呈苦涩味的酯型儿茶素在儿茶素中所占比例也较中小叶种高,所以适制红茶。但近年来国际市场红茶疲软,红茶出口受阻,因而转产绿茶。但所制绿茶,尤其是炒青绿茶苦涩味重,售价低,市场范围狭窄,以致许多茶叶界人士认为云南大叶种和凤凰水仙种不适宜制作炒青绿茶,再加上使用滚筒杀青机杀青,杀青前鲜叶未经风选,杀青叶中存在焦末碎片,虽经过筛但难免会留下少许烟焦味,这些都严重制约着广东绿茶的发展。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广东炒青绿茶应…  相似文献   

13.
微波杀青对绿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滚筒杀青、微波杀青、滚筒+微波杀青和微波+滚筒杀青4种杀青方式对绿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高,具有色泽翠绿的特点;滚筒杀青的绿茶理化成分含量次之,香气高长,具有令人愉悦的清栗香;而采用滚筒+微波杀青的绿茶综合上述两种杀青方式的优点,其干茶不仅色泽翠绿,而且具有高长的清栗香气,理化成分含量适中。  相似文献   

14.
杀青是名优绿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锅炒杀青一直是名优绿茶杀青的主要方式,具有茶叶香气高、滋味鲜醇的特点,但生产上容易出现茶叶烟焦的现象,影响了名茶的品质.近年来,蒸青茶因其色泽绿,汤色稳定的特点受到许多厂家和消费者的青睐. 日本对蒸青茶的研究偏重于煎茶品类,煎茶原料多以一芽三四叶为主,一般杀青时间掌握在40~50s.国内齐桂年、刘勤晋选用一芽二叶、一芽三叶初展为原料对其研制的加压式滚筒连续蒸汽杀青机轴转速、筒转速和筒倾角的优化组合工艺参数进行了研究.梁咏诚对云南大叶种绿茶蒸汽杀青工艺进行了研究,所用蒸汽杀青机由当地民间蒸米粉机改进而成.欧丽兰对四川和重庆两地蒸青生产线的工艺参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最佳的工艺组合.进一步的研究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茶叶杀青质量,以用于名茶加工的滚筒杀青机为例,基于离散元分析技术的PFC3D法。对杀青过程的各相关参数进行数值模拟,如滚筒转速、导叶板数量、布局、倾角及结构,滚筒倾角与壁温等对杀青效果的影响,并进行了优化设计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滚筒杀青时,存在最佳转速;滚筒前段布置较多的导叶板,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迅速提高;适当增加导叶板倾角和采用“L”型导叶板,将提高茶叶在筒壁上的散度,有利于杀青叶温度的均匀;在保证杀青质量前提下,滚筒平均壁温和倾角呈双指数函数关系;杀青效率和滚筒倾角呈二次函数关系。研究还表明,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样适用于滚筒式设备干燥颗粒状农产品的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我国茶叶中铅含量呈不断升高的趋势,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加工过程中铅污染的情况。结果表明:萎凋、杀青、揉捻都使茶叶铅含量有所提高,提高幅度最大的工序是揉捻,其次是杀青。铅的污染则主要是来自茶叶机械中的铅,其次是来自尘土、汽车尾气和不清洁的地上而导致茶叶铅含量提高。因此,避免茶叶与带有铅污染的机械直接接触,调整杀青机、揉捻机揉筒和揉盘的金属纽成;加工厂远离公路,保持加工场所的清洁卫生是降低茶叶铅污染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线设计与工艺参数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针芽形名优绿茶品质特点及加工特性,集成运用设施摊青装备、电磁内热滚筒杀青机、多级连续理条机、搓叶机、远红外提香机等新型节能高效设备,组建一条实用性强、高效节能、品质优异的针芽形名优绿茶连续化生产线;并对生产线中摊青、杀青、理条、烘焙等关键工序的作业参数进行研究,提出整套针芽形绿茶连续化生产工艺技术。经研究后,得到了最佳工艺参数:摊青温度18~25℃,相对湿度60%~90%;杀青投叶量125 kg·h-1,温度270℃,时长65 s;多级连续理条为240℃(38 Hz),210℃(40 Hz),180℃(45Hz);滚筒干燥温度40~55℃;烘焙温度100℃,投叶量30 kg·h-1。  相似文献   

18.
茶叶文萃     
A茶叶中的氨基酸在加工过程中的变化及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红、绿茶在不同加工工序中的氨基酸含量有不同变化,在萎凋和杀青工序,氨基酸含度有明显增加;在发酵工序,氨基酸含量有所减少;在探捻工序,氨基酸含量无明显变化;在成品茶中,氨基酸含量又有所减少,但仍高于鲜叶中的含量。正是由于氨基酸在茶叶加工过程中这一变化,对最终形成红、绿茶芳香、清醇,鲜爽的风味起了重要作用。(朱宇)摘自《四川农业大学学报》13(3)19959A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精胺化合物的变化在炒青绿茶加工过程中糖胺化合物含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最大值出现在…  相似文献   

19.
茶叶加工中的热处理包括杀青和干燥两大工序 ,均以制止酶活性和固定与发挥茶叶品质为目的。但是传统杀青与干燥技术都不能充分满足这些要求 ,如传统炒青绿茶常产生红梗红叶、黄闷、烟焦等弊病。如今 ,微波杀青在茶叶加工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与蒸气杀青一样已基本实现了绿茶“三绿”的品质要求 ,涩味也较轻。然而 ,在一般情况下 ,微波和蒸气杀青的茶叶香气较低 ,带青草气 ,不及锅炒杀青绿茶那样鲜爽。本试验的目的是寻求一种较为合理的制茶方法 ,妥善地解决茶叶汤色与香气之间的矛盾。以四川中小叶种 ,采摘标准为 1芽 2、3叶的原料作试验…  相似文献   

20.
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是目前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对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针对目前名优绿茶生产中鲜叶摊放劳动强度大、环境卫生难以控制;杀青工序中杀青叶不能快速彻底冷却,且无法及时回潮等问题,笔者研制了鲜叶摊放贮青机、茶叶快速冷却贮放机和茶叶摊凉贮叶槽等关键设备,为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提供基础。本文对上述三种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参数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