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其特征是高度呼吸困难和咳出带血的粘液或黄白色豆腐渣样渗出物。一、发病情况近两年来的诊断服务工作中,我们发现本病多流行于秋末、冬春季节。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鸡,发病突然,传播快。病初,病鸡以眼流泪、红肿,流鼻液,呼吸有啰音为特征,有些养殖户认为得了传染性鼻炎,曾用中药鼻炎康拌料喂服并用环丙沙星饮水、链霉素肌注等,结果没有好转。有的养殖户则认为是得了霉浆体病,用泰乐菌素和利高霉素等药治疗亦无效。本病发病率达60%~95%,死…  相似文献   

2.
一、发病情况 本病多流行于秋末、冬春季节。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主要发生于2月龄以上的鸡,发病突然,传播快。病初,病鸡以眼流泪、红肿,流鼻液,呼吸有啰音为特征,有些养殖户认为得了传染性鼻炎,曾用中药鼻炎康拌料喂服并用环丙沙星饮水、链霉素肌  相似文献   

3.
河南某鸡场4000余只150日龄蛋鸡(产蛋率20%左右)在接种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肾型)疫苗、马立克氏病疫苗(但未进行传染性鼻炎免疫接种)后,先后有60%的鸡发病,2004年2月29日送检10余只发病鸡。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病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我国对鸡传染性鼻炎病的研究报道较少,资料缺乏.1979年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的翟俊英等报道了该所种鸡场传染性鼻炎病的流行,并分离出病原菌.湖南湘西某鸡场的产蛋鸡群发生了一种以流鼻涕、流泪、眼周围肿胀,产蛋下降的传染病.发病391只,发病率87.9%,死亡率为1.02%.经实验室诊断为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传染性鼻炎病.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治四川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刘万钧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鼻粘膜发炎、流鼻涕、打喷嚏、眼睑水肿为其特征症状。高密度饲养鸡场一旦发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可达90~100%,母鸡产蛋率下降20~40%。1流行...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率显著下降,同时并发流感或新城疫,会造成采食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鸡场的经济发展。为缓解鸡传染性鼻炎给鸡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弄清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本文对某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腔上囊病(IBD)由传染性腔上囊病毒引起。鸡群突然发病,高发日龄在20~60日龄,特别是30日龄多见。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一般为20%--30%。当有继发感染或合并感染时,死亡率可超过40%,该病有明显的死亡高峰,多数鸡群在发病后6~7天疫情趋于平稳。鸡场一旦暴发该病,以后每批雏鸡均可感染发病。病鸡精神萎靡不振、瘫卧、震颤,排米汤样稀便,大多鸡群在发病后3—4天达到死亡高峰。  相似文献   

8.
2006年入冬以来,天气变化无常,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率较高,如遇细菌继发感染,致死率会更高,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发病突然,传播快,很多鸡群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以致有的鸡场鸡死亡率达40%左右。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其危害不仅是该病本身引起发病、死亡,更重要的是产生免疫抑制,并发或继发其它疾病。据调查和疫情报表分析,该病1992年春在我市13个养殖户发生。1993年始在全市大面积流行,是几年来危害我市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从1994~1996年据对17个养鸡场、67个养鸡专业户、12个乡镇720个农户的调查,发病率高达80%~100%,死亡率25%~30%。若伴混合感染,死亡率可达40%~50%。为探索防制该病的最佳时期,我们对该病的发病特点进行了调查。14~7月份为发病高峰,占整个发病…  相似文献   

10.
河南某鸡场4000余只150日龄蛋鸡(产蛋率20%左右)先后发病,发病率60%左右。据了解.上述蛋鸡均按免疫程序接种了鸡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呼吸型 肾型)疫苗.还接种了马立克氏病疫苗,但未进行传染性鼻炎免疫接种。该鸡场于2004年2月29日送检10余只发病鸡。  相似文献   

11.
入冬以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如遇细菌继发感染,致死率会更高,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发病突然,传播快,病初眼流泪、红肿,流鼻液,呼吸有哕音为特征。很多鸡群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以致有的鸡场鸡死亡率达40%左右。该文结合了一个较典型的病例对该病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希望给养殖场技术人员以借鉴。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疾病。本病分布于世界许多地区,在生长发育鸡群和产蛋鸡群均可发生。主要特征是发烧、面部浮肿、眼鼻有分泌物等。本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流行期长,极易反复,常与其他疾病如大肠杆菌病、传染性喉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并发,给养鸡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如何更加有效地控制鸡传染性鼻炎,已成为近年禽病研究的焦点之一。笔者对本省某鸡场鸡传染性鼻炎进行了系统诊治,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1发病情况 我市某村6个养殖户饲养的1.5万只鸡在今年7月份相继发病,发病率高达80%,死亡率达到30%。  相似文献   

14.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的血清学调查报告段载金,钟细苟,李丕红(江西省家畜防疫检疫站)谢东辉,陈俊(南昌市畜牧兽医站)鸡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都是鸡的呼吸道疾病,临床上很容易与鸡新城疫、慢性呼吸道病、鸡痘、慢性霍乱、鸡支原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鼻炎     
一、危害性尽管在我国养鸡者心目中,本病的危害性不如其他几种传染性呼吸道病严重,但是从各地血清学检查结果来看,它的阳性率高者达16~32%,已超过禽出败、鸡痘等鸡病。尤其值得指出的是,本病常与“慢呼”或鸡痘等混合感染,使病情加重和复杂化。本病1927年左右开始在欧洲发现,之后,逐渐传播至世界各地。日本自1960年确认有本病发生后,经2~3年就遍及全国,成为全国各地不少养鸡场的常发病。直到1969年起应用了疫苗,才使本病危害大为减少。本病虽然死亡率低于20%或几乎不发生死亡。但也曾有死亡率高达50%以上的病例。有的分离株(0083株)经鼻腔内接种鸡时,可产生60%的气囊炎出现率。本病可使产蛋鸡产蛋量下降10~40%,甚至产蛋率由70%落到30~20%;使育成鸡生长停滞、开产期延迟和淘汰率提高至30%以上。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该病由鸡副嗜血杆菌所引起,病鸡普遍有眼、鼻腔及眶下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涕和脸部肿胀等症状表现。鸡传染性鼻炎发病时无日龄限制,通常秋末和冬季为多发季节,尤以冬季的发病率最高。该病发病突然,传播速度快,病鸡产蛋量下降快,易与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疾病混感,死亡率较高,养殖户因此蒙受较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结合一例鸡传染性鼻炎病例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入冬以来,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的发病率非常高,如遇细菌继发感染,致死率会更高,各种日龄的鸡均可发病,但主要发生于产蛋鸡,发病突然,传播快,病初眼流泪、红肿,流鼻液,呼吸有哕音为本病特征,很多鸡群同时并发大肠杆菌病,以致有的鸡场死亡率升高,现就一起比较典型的病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今年九月,我市某鸡场饲养的2000只海赛克斯父母代种雏,发生以附关节肿胀、胶行为特征的疫病,死亡率高达20.7%。经诊断为鸡传染性滑膜炎并发非典型新城疫。现报告如下。亚发角情况:该鸡场于去年7月I日从外地购进海赛克斯父母代种蛋入孵,22日出雏,经马立克火鸡抱疹苗接种后移至育雏室内,网上平养,饲料自配。9月1日开始发病,至19日发病1700只,死亡380只,曾用病毒灵、氟呢酸等药物治疗,均无效。确诊后,采取接种疫苗,抗菌素饮水、拌料.配合带鸡消毒。病情得到控制。累计死亡414只,死亡率20.7%,鸡群发病后每日死亡20余只,…  相似文献   

19.
1 蛋鸡传染性鼻炎发病原因 当前养鸡效益不断增加,蛋鸡存栏量较多,由于并未采用有效的免疫接种方法,加之鸡舍通风不良,导致鸡群很容易发生鼻炎问题,为养殖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蛋鸡很容易发生传染性鼻炎,鸡群发病后,最初死亡率较低,之后逐渐增加,全程病鸡死亡率可达50%~60%,产蛋量明显下降,蛋壳颜色变浅、变薄,单独给病鸡饲喂抗病毒药物,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呈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流泪,上下眼险粘连,眼睛肿胀突出为特征的疾病。东港市黄土坎镇某鸡场饲养2500羽AA肉雏鸡,于1995年10月20日发病,月未死亡250羽.并殃及邻舍成年鸡,成年鸡发病率达10%。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刻检、细菌培养、动物接种和药物治疗结果综合确诊为鸡传染性鼻炎。现将发病和治疗情况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2500羽AA肉雏鸡.于10月20日发现有30多羽鸡雏发病,发病率每天递增20%~30%.发病后4~5天开始出现死亡,最初每天只死1~2羽,以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