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党委领导下的农村村民自治,其目的是为了加快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从实际看,部分村庄由于受家族势力、社会背景及村民素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村民选举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起到应有的作用。有的受家族势力的左右,有的是论资排辈,有的流于形式等等。甚至个别村庄两委班子矛盾加剧,多头领导,相互扯皮,内耗丛生,  相似文献   

2.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农业农村工作是重中之重,而乡村文教事业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成败,也影响着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通过对贵州省7个县市所属村庄的调查发现,目前贵州农村地区文教事业存在乡村文教设施建设未能满足村民需要、乡村文教活动开展质量不高、乡村教师水平与村民较高的教育需求不适应等问题。提出建议:激发村干部建设意识,拓宽文教设施建设助力渠道;加强文教主体建设,激发文教发展内生动力;加强城乡教师资源流动。  相似文献   

3.
一、农村黑恶势力对农村社会的负面影响(一)干扰村民自治,破坏基层民主建设。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乡村采取村民自治的民主政治。在各个方面村级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但一些农村宗派家族势力庞大。与当地黑恶势力相互勾结,通过威逼利诱“强行”进入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被严重扭曲。农民的意愿很难得以实现,主人翁意识也未能得以强化。基层民主建设因此长期得不到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共同缔造”活动的开展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实践。农村地区“共同缔造”更是充分扩大村民自主权,将政府引导与民间自主进行有效结合,着力推进乡村振兴必不可少的一环。为持续加强乡村振兴后续推动力,在开展“共同缔造”活动的过程中须充分激发村民、领头人及基层党组织的主体性,“共同缔造”活动的具体开展要紧密与乡村振兴问题衔接,树立创新观念,把握好村集体与群众、方案与落实、城市与乡村之间的重要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选举多方博弈系统中,村民的主观意识与行为变迁有其内在的运行规律。本文以安徽省怀远县陈集乡所辖各村为具体对象,分析、研究了农村选举村民主观意识和行为的历史变迁及其动因,对农村各级政府掌握农村选举村民主观意识和行为形成规律,制定合乎村民实际的选举办法和综合治理措施,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6.
李忠林 《湖南农业科学》2023,(4):98-102+108
随着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深化,长期以来的村级“三位一体”的体制结构已经成为乡村有效治理及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2021年起,东至县全面探索推行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事务分离,账务分设”改革,以期通过理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职能关系及账务、资产分开等途径来完善村级治理体系,夯实农村基层组织的经济基础,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但是在改革推进中面临着村干部主体意识不强、改革内生动力不足、改革不彻底,组织缺乏有效监管等诸多难题。因此,要想取得改革实效,应以加强农村基层治理体系建设为核心,探索组织人员分离有效途径;以营造村集体经济组织良好的运营环境及干事创业积极性为抓手,探索建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考核监督体系;以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生动能为主攻方向,将改革融于乡村振兴背景下,探索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7.
农村“两委”换届选举是农村政治生活的大事,一直备受关注,总体情况是好的。但由于国情所致,一部分地方还存在着拉票、家族势力干扰等现象,影响了选举质量。对此,作者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新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速览     
法律首次界定“贿选”中央规范村委会选举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首次明确了我国法律上一直没有界定的“贿选”概念。《通知》还要求坚决查处村民委员会选举中的贿选等违法违纪行为。  相似文献   

9.
方颖 《安徽农业科学》2022,50(5):255-257
农村成人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重要抓手,是提高国民教育的重要手段。乡村要振兴,教育必振兴,农村成人教育有助于农民科学素养与综合素质的提升,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能尤为重要。基于此,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新时代背景,探讨了农村成人教育在新时期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成人教育观念认同,适当提高经费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成人教育课程;加大教师重视力度,转变农民思想认识等政策建议,为农村成人教育新时代转型发展提供了借鉴,更好地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10.
《社会科学报》4月10日刊登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张德元的文章说,我们现在把主要精力放在村委会选举上,很多地方都是选了就算了,似乎村民自治工作就是这项选举工作,不到换届选举,村民自治就几乎没有人提了。实践中,“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自我教育”确实被大大忽视了。我认为,“选举后怎么办”可能才是村民自治更重要的问题。这是因为村民自治的本意不是为选“官”而选“官”,更重要的是要使“官”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去做事。假如选举后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工作没有做好,“官”就可能“不做事”或“做坏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