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树系速生树种,在“三北”干旱和半干旱的暖温带、温带地区,杨树的栽培已在整个林业经营活动中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杨树是辽西北半干旱地区主要的速生用材林树种,近年来,随着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及辽蒙阻沙林工程的实施,以速生丰产为主要培育目标的杨树栽培技术彰显其重要性。为此,在对影响半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丰产的主要制约因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杨树速生丰产的主要技术措施,期待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杨树速生丰产栽培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树是“三北”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速生用材林发展主要造林树种。乌海市地处干旱半干旱荒漠区,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脆弱,风、沙、霜等自然灾害频繁,杨树的生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同时光肩星天牛的危害也是杨树面临的最大生存危胁之一。  相似文献   

4.
雁北半干旱地区杨树速生产丰产技术研究,是根据1976年全国杨树良种鉴定会议提出的要求,我们共同拟定研究方案,组织协作攻关的项目,争取在北方半干旱地区实现杨树人工片林速生丰产的突破。1977年春,在薛在庄、金沙滩、落阵营等林场同时进行平行试验,主要开展杨树速生丰产技术综合研究。现将几项主要丰产技术总结如下:一、主要丰产技术针对本区域气候寒冷、土壤干旱、瘠薄的特点,开展了以品种、密度、水分和肥力为中心的丰产技术研究。(一)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造林地根据杨树的生物学特性,决定其速生丰产的主要土壤因素有土层厚度、质地、水分、肥力、酸碱度和含盐量等。所以,在造林前进行了详细的规划设计,划分立地条件  相似文献   

5.
<正>2013年12月11日,"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有关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高效,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填补了我国滴灌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空白。这项技术首次提出适宜北方沙地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自动化滴灌系统配置模式,以及适时、适量的精准灌溉和少量多次的精细施肥方法,创新了在滴灌条件下的杨树扦插造林技术,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项目组科研人员制定了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与应用现代化滴灌技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6.
《林业实用技术》2014,(2):F0003-F0003
<正>2013年12月11日,"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通过有关部门专家组的成果鉴定。这项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兰再平研究员主持完成的新技术,实现了节水、节肥、节能、高效,在我国北方地区杨树速生丰产林建设和更新改造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和应用前景,填补了我国滴灌栽培杨树速生丰产林的技术空白。这项技术首次提出适宜北方沙地培育杨树速生丰产林的自动化滴灌系统配置模式,以及适时、适量的精准灌溉和少量多次的精细施肥方法,创新了在滴灌条件下的杨树扦插造林技术,有效降低了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项目组科研人员制定了北方沙地杨树速生丰产林自动化滴灌栽培技术规程,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推广与应用现代化滴灌技术培育杨树速生丰产  相似文献   

7.
灌溉对群众杨生长条件的调控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葆芳  朱灵益 《林业科学》1992,28(6):555-560
我国干旱地区,由于气候条件、自然地理环境差,严重限制了林木生长,其中水分因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尤其明显。因此研究供水对杨树人工林生长的调控作用和合理灌溉量,对西北地区杨树人工林速生丰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为西北干旱区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的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位状况对杨树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树属喜光喜肥喜水树种,特别是对土壤含水量和地下水位高低反应十分明显,是影响杨树生长发育重要因素,在干旱或半干旱地区,根据地下水位状况,在造林和营林中采取相应的措施,是实现林木正常生长发育和速生丰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实现杨树速生丰产 ,与树种的选择、苗木质量、造林技术 ,林分经营管理密切相关 ,是半干旱地区实现杨树速生丰产的关键和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青杨派的种间杂交,在半干旱地区的杨树新品种选育中,在4龄树时初选出金科5号优良无性系。金科5号在耐干旱、耐盐碱、速生等方面表现优良。  相似文献   

11.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优良树种四倍体刺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刺槐(Robiniapseudoacacia)原产北美东部阿帕拉契亚山脉和奥萨克山,是我国温带及三北地区重要的造林先锋树种,栽培面积达1300万hm2,为我国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树种。四倍体刺槐是由韩国山林厅林木育种研究所应用倍性育种技术培育成功的刺槐优良品种,1997年引入我国。经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引种繁育及区域化栽培试验,从五个无性系中筛选出了适宜西北地区干旱、半干旱自然条件下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饲料林及道路绿化多用途优良品系两个,掌握了其繁育技术及各品系适应范围。四倍体刺槐在保持了刺槐原有的耐干旱、耐瘠薄和耐盐碱(…  相似文献   

12.
自我国1989年首次引入四翅滨藜以来,经十几年的引种试验及研究,证明四翅滨藜具有抗旱、抗寒、抗盐碱、速生、营养价值高等特点,集改良土壤、防风固沙和饲料应用于一体,是适合我国盐碱地、干旱半干旱地区广泛种植的优良灌木树种。现已在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山西、吉林、河北等省的林业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杨树是我国主要造林树种,黑龙江省嫩江地区林科所于1960年开展了杨树良种选育工作。根据该区干旱寒冷的自然条件,以培育抗寒、抗旱、抗病虫害的速生品种为目标,曾先后引进200多个杨树品种,已相继开花结实。在对这些原始材料特征、特性研究的基础上,1971年采用室内水培杂交方法,又开展了有性杂交育种。十几年来,我们体会到除了加强杂交苗木繁殖,选择优良单株及类型外,还必须研究杂交育种的遗传规律,以便利用这些遗传特性和规律,有计划、有目标地培育我们所需要的优良杨树品种,可  相似文献   

14.
在西北地区尤其是新疆阿勒泰这样气候寒冷、土地贫瘠、常年缺水的地方,樟子松以其杭寒、抗旱、喜光等特性在风积沙土、砾质粗沙土上均能正常生长.特殊杭逆性和较速生等优良特性使樟子松成为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用于城市绿化和风沙区防护林、用材林造林的主要树种.  相似文献   

15.
大叶速生槐是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园艺研究所,2001年用韩国引进的大叶速生刺槐与无刺槐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组合品种。该所九九年对西部内蒙、甘肃、山西、陕西、新疆五省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荒漠化考察。纵观西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和退化草场,决定利用10年时间专项研究适合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林木和牧草新品种。2001年杂交选育出耐旱、耐寒、耐土壤贫瘠大叶速生刺槐,  相似文献   

16.
大叶速生槐是吉林省集安市北方园艺研究所2001年用韩国引进的大叶速生刺槐与无刺槐杂交选育而成的杂交组合品种。该所1999年对西部内蒙、甘肃、山西、陕西、新疆五省区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荒漠化考察。纵观西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和退化草场,决定利用10a时间专项研究适合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的林木和牧草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杨树是我省栽植较多的速生树种之一。杨树速生,只是和其他树种相比较而言,一棵杨树在不施肥、不浇水的自然条件下,从一棵小幼苗到成材砍伐大约需要10~15年的时间。能否在不破坏杨树自然生长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加快杨树生长,缩短杨树成材时间,在较短时间内生产出大量的木材,以满  相似文献   

18.
国外杨树速生机制与理想株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树在我国短周期工业用材林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研究杨树速生机制, 对于提高杨树木材产量和培育速生品种都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从地上部分碳同化和光合产物在各器官的分配情况2个方面介绍了不同遗传型杨树生长差异的生理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杨树理想株型的概念。最后提出了杨树速生机理和速生育种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美国四翅滨藜 :藜科滨藜属常绿或准常绿饲料灌木 ,是美国多家科研单位经过 2 5年的持续努力 ,选育出的优良品种 ,具有耐干旱、寒冷、速生、抗盐碱、枝叶营养成分丰富等多种优良特性。其枝、叶粗蛋白含量分别为 8.32 %和 2 1.6 4% ,无N浸出物分别为 2 4 .6 5 %和 38.97% ,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可观的生物产量 (1年可平茬 2~ 3次 ,年生物量达 15t/hm2 ) ,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不可多得的理想饲料灌木。它适合在我国辽宁、内蒙、新疆、甘肃、青海、宁夏、山西、陕西等地区栽培。北抗杨 1号 :南抗杨和D175杨的杂交种 ,速生 (胸径年平均…  相似文献   

20.
杨树在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分布广泛、种类繁多 ,且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和人民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又是一个能在短期内迅速解决木材供应和原料加工短缺矛盾的主要速生树种。因此 ,积极发展杨树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目前 ,同朔地区 (即大同市、朔州市 )杨树生产已在半干旱丘陵区相继展开 ,根据各个不同立地条件以及经济基础 ,逐步形成了以杨树为主的防护林体系和杨木生产基地。1 同朔地区营造杨树丰产林是可行的同朔丘陵风沙区属于“三北”地区 ,其特点是土地辽阔、高寒、干瘠、自然灾害频繁 ,但仍属杨树生长的自然分布区 ,应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