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越冬一大茬栽培模式,适合河北省中南地区种植。针对该栽培模式育苗期至植株生长前期正值高温、强光、多雨、高湿季节,植株易徒长、开花期易落花落果、病虫害发生严重等问题;生长中后期正值冬季,低温寡照雾霾天气发生较多,棚室内温光条件不足,湿度增大,病害易发生;以及植株安全越冬后,随着外界气温的迅速回升,植株生长活力增强,植株再生能力恢复等技术措施,经过多年的试验示范,研究制定出甜(辣)椒日光温室秋延后越冬一大茬配套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2.
辣椒秋延后种植是在夏秋季节播种育苗、植株生育前期高温、结果期间气温渐渐降低、后期利用大棚等设施增温延长辣椒采收期的一种栽培方式。辣椒秋延后种植的盛收期为8月底~11月,此时刚好是淡季,所以辣椒秋延后种植不仅可以平衡市场供应,而且其经济效益也远高于春栽,红辣椒优势更为明显。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简介如下:1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抗热、抗病、耐低温、长势旺、产量高、辣味在中等以上的品种,如正椒二号、正椒十三号、湘辣一号、美香、更新十六号等品种。2培育健壮幼苗育苗在6月底~7月初进行。苗床选择土壤疏松、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相似文献   

3.
节能型日光温室甜(辣)椒秋延后栽培技术赵共鹏,方继友,穆瑞臣(河北省承德市农科所067000)(承德市蔬菜所)近年来随着节能型日光温室的迅速推广,承德市的黄瓜收获盛期提早到3月份,定植期相应提早60天,即11月中旬就开始定植越冬黄瓜。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设施中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土传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病、青枯病等)逐年增加,成为限制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障碍。嫁接作为防止土传病害和克服连作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瓜类蔬菜,但由于嫁接技术、砧木品种等问题,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应用程度远远低于瓜类蔬菜。本规程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目的是指导菜农学习并掌握甜(辣)椒嫁接技术,利用嫁接苗防治、减少土传病害的危害,保障生产顺利进行。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甜(辣)椒嫁接技术及嫁接苗的管理技术。适用于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的甜(辣)椒嫁接育苗生产。2育苗季节越冬茬栽培,6月下旬~8月下旬育苗。3育苗设施设备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穴盘、平盘、刀片、圆形或管形嫁接夹、遮阳网等设备。4品种选择4·1砧木品种选择主要以野生辣椒和茄子砧木为主。要求所选砧木具有嫁接亲和力强、共生性好,且抗辣椒根部病害、对接穗果实品质影响小,种子繁殖系数高、符合市场需求等特性。4·2接穗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用符合市场需求、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越冬茬栽培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果率高的辣(甜)椒品种。5基质配制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  相似文献   

5.
甜(辣)椒耐低温弱光种质资源的筛选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秋冬季节雾霾、连阴天气多,低温寡照的气候条件对甜(辣)椒日光温室冬季生产造成巨大障碍和危害等问题,以迅驰(耐低温弱光对照,CK1)、茄门(不耐低温弱光对照,CK2)为对照材料,对12份甜(辣)椒材料幼苗的SOD、CAT、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与质膜透性等6个耐低温弱光生理指标的变化进行鉴定、分析;同时以北方日光温室为设施条件,在秋冬季节采用遮阳网、放风等措施人为创造低温寡照的环境条件,对该12份甜(辣)椒材料各项生物学性状指标进行鉴定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室苗期低温弱光鉴定中,12个参试品种低温弱光耐受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冀研105、冀研108号、冀研20号、冀研16号、金皇冠、迅驰、L20、T49、L30、茄门、L12、富康;试验地低温寡照条件下,12个参试品种植株耐受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冀研105、冀研108号、冀研20号、迅驰、冀研16号、金皇冠、L20、T49、L30、L12、富康、茄门;综合室内外结果,筛选出耐低温弱光的推荐品种有冀研105、冀研108号、冀研20号、冀研16号、金皇冠和迅驰。利用实验室苗期低温弱光鉴定筛选与试验地低温寡照条件下甜(辣)椒植株耐受性鉴定筛选相结合的方法,可快速、准确地筛选鉴定甜(辣)椒耐低温弱光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6.
余德琴 《蔬菜》2000,(12):9-10
辣(甜)椒是广大人民群众非常喜欢的一种蔬菜,为保证周年供应,近年来笔者致力于辣(甜)椒的秋延后栽培技术,笔者发现,秋延后栽培中播种时正值光照强、温度高、多风暴雨期,出苗困难,成苗不易,加之病虫发生严重,尤其是病毒病容易大发生,造成秧苗质量差,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减产失败;植株生长期间,早期高温、暴雨、病虫害严重乃至危及秋延后菜椒的正常生长和开花结果,后期温度下降,不利秋延果实正常生长;果实膨大后期至采收前已进入隆冬季节,必须采取多重覆盖,加强保温防冻,保证秋延椒正常生长。 以上3点是秋延椒成败…  相似文献   

7.
朱华  丁建卫 《蔬菜》2001,(7):8-8
目前大棚大椒秋延后栽培通常选用的为微辣型羊角椒品种。为增加元旦、春节大椒供应的花色品种,1999、2000年连续2年在我市蔬菜良种繁育中心以甜椒品种“甜杂2号”、“茄门甜椒”进行秋延后栽培试验,初步认为“甜杂2号”作为本地区秋延后栽培的甜椒品种,可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品种特性特征 本品种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育成的甜椒一代杂种。早熟性强,长势旺,抗性强,高抗病毒病,结果性好。果实灯笼形,果色深绿,单果重70g,最大果重100g以上,果肉厚3.5~4mm,味甜,耐贮运。延后栽…  相似文献   

8.
李从顺  孙代军 《蔬菜》1996,(3):35-35
春露地辣(甜)椒越夏恋秋栽培技术262119山东安丘市景芝镇农技站李从顺,孙代军春露地的辣(甜)椒采收盛期为6月下旬至7月,此后,天气炎热多雨,植株很少结果,但应加大肥水管理措施,严格防治病虫害,使植株继续生长,秋季天气转凉后植株可继续结果,这种栽培...  相似文献   

9.
辣椒新品种苏椒14秋延后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秋延后栽培是江苏省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之一。苏椒14大棚秋延后栽培,集合穴盘育苗、膜下软管滴灌、植株调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高效种植技术,表现出坐果集中、转红速度快、果实商品性好、食用口感佳等特点,深受种植户欢迎。  相似文献   

10.
甜(辣)椒是我国五大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为91~106万hm2,年产量为1 460~1 580万t,其中由于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17.3%~26.1%.广大农民因防治甜(辣)椒各种病害花消费用占总投入的12.4%~16.7%,而且近年来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甜(辣)椒的病害因南北的地域性差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但普遍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以及疮痂病等.白粉病在瓜类上危害比较普遍,但甜(辣)椒的白粉病始终发展比较慢,而且它的发生与流行都具有一定的局域性,因而对甜(辣)椒白粉病的详细报道也比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新品种在全国各地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发现甜(辣)椒白粉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严重,经过4~5年的调查、统计与研究,初步摸清甜(辣)椒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导读:与羊角椒相比,螺丝椒辣香味更浓、皮更薄、肉更脆,深受大众喜爱,长江流域开展螺丝椒秋延后高效栽培,应选择抗病、抗逆能力强,耐高温、耐寒,后期较低的温度下,果实不易发生紫斑的品种,如兴蔬皱皮辣等,采用遮阳网降温育苗,7月中下旬播种,9月下旬开始采收,通过多层覆盖保温,可以持续采收到元旦或春节,一般667 m2产量2800 kg,收入1.5万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甜(辣)椒的脱水加工已成为我区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我区发展甜(辣)椒生产优势、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展甜(辣)椒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王芳德 《中国蔬菜》2011,1(15):42-43
1 怎样预防秋延迟番茄上的病毒病? 2 怎样提高秋延迟栽培中设施的降温效果? 3 甜(辣)椒上的蓟马如何防治? 4 怎样减轻大白菜软腐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辣(甜)椒苗卷叶病的诊治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敬仲镇农技站255416徐华坤冬春辣(甜)椒育苗,分苗后常出现卷叶、生长停滞,甚至枯死现象,笔者根据几年的栽培与防病实践概括其原因症状和防治指施是:一、原因与症状1.苗床长期低温高湿,患生理病害。植株发育不良...  相似文献   

15.
徐华坤  徐福生 《蔬菜》1997,(6):11-12
冬春茬辣(甜)椒芸豆间作高效栽培技术255416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农技站徐华坤徐福生连成忠临淄区是山东蔬菜重要产区之一。近年来,大棚利用率不断提高,栽培模式与技术不断优化。如在日光温室内辣(甜)椒芸豆(又名菜豆)间作,效益显著,一般亩产辣(甜)椒6...  相似文献   

16.
为了准确区分、鉴别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和条斑病毒病,实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减少病害带来经济损失的目的,对2种病害的发病症状、发生规律、诊断要点和发病原因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与对比。辣(甜)椒细菌性髓部坏死病属于细菌性病害,条斑病毒病属于病毒性病害,2种病害在茎秆的发病深度不同,染病叶片及果实症状也存在区别,同时可通过植株是否溢脓进行区分。根据2种病害不同的发病原因及传播途径,提出了相应的合理轮作、加强田间管理和进行化学防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减少相关经济损失,助力设施辣(甜)椒生产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甜(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是甜(辣)椒三种主要病害.病毒病以TMV、CMV为主(TMV占30%、CMV占60%),在全国普遍发生,造成减产30%~70%,严重时绝产.  相似文献   

18.
主要阐述单倍体(花药、游离小孢子)、器官、原生质体、胚等细胞工程培养在甜(辣)椒育种上的应用,并对我国甜(辣)椒育种技术的持续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9.
钱芝龙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94,21(2):203-204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低温是辣(甜)椒(Capsicum annuum L.)栽培中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辣(甜)椒苗期生长适宜气温、地温及生长发育温度最佳指标等方面均有过研究,而有关耐寒生理的研究则少见报道。本文研究了辣(甜)椒幼苗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下的消长规律及变化差异等。从活性氧伤害和膜脂过氧化角度对辣(甜)椒耐寒性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徐华坤 《蔬菜》1998,(2):18-18
辣(甜)椒成株期发生萎蔫的原因与防治方法255416山东淄博市临淄区敬仲农技站徐华坤辣(甜)椒成株期常发生萎蔫枯死现象,这是多种病害的共同症状。现综合其病因、症状和防治措施如下:一、发病原因与症状1.患根腐病病初植株白天萎蔫,傍晚至次日清晨恢复,反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