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3 毫秒
1.
在FSAE赛车悬架转向机构设计过程中,应用机械动力学ADAMS软件,建立FSAE赛车悬架转向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分析转向机构断开点对阿克曼转向特性的影响,进行悬架导向机构和转向杆系的运动协调性优化分析以及阿克曼特性曲线优化分析,完成转向梯形优化设计。通过对比优化前后前束角变化特性曲线,变化较小,有效地减少了轮胎磨损,提高了赛车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为了揭示车辆悬架装置、转向杆系结构参数的改变对车辆操纵稳定性的影响,选择悬架装置、转向杆系受到破坏的事故车辆进行修复前、修复后的四轮定位参数的台架对比测试,并对悬架装置、转向杆系恢复后的车辆进行道路试验,包括低速行驶转向轻便性试验、汽车稳态回转试验、转向盘转角阶跃输入试验、蛇行试验等。试验结果表明,恢复受损车辆的悬架装置、转向杆系的结构及相互运动关系,车辆的操纵稳定性可以得到恢复。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自走式块茎挖掘车的转向要求,设计了一种自走式块茎挖掘车的液压五杆转向机构。通过建立自走式块茎挖掘车前轮液压缸转向机构的力学模型,得到了液压缸推力F2与转臂夹角β、力矩M及五杆垂直距离Lx之间的关系。采用ADAMS软件对前轮液压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分析了自走式块茎挖掘车左右转向时液压缸的行程及液压缸的受力情况,并以设计数值为参考优化了块茎挖掘车转向机构的结构布置。优化结果为自走式块茎挖掘车前轮全液压转向机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一种连续型权重函数,将其用于汽车转向梯形优化模型中,采用MATLAB语言编制了优化设计程序,并以SL6601汽车转向梯形为实例,分别使用已有的阶跃型权重函数和本文构建的连续型权重函数进行了优化设计。使用连续型权重函数可以得到更好的优化效果,且函数表达形式简单,便于编程计算。  相似文献   

5.
运用空间RSSR四杆机构的旋转矢量法,建立了某8×4型重卡双前轴转向杆系的空间结构非线性模型。以方向盘转角为输入,各转向轮转角为输出,依据角位移传递的过程将转向杆系分解为6个空间RSSR四杆机构,分别建立每个RSSR四杆机构的运动模型,再进行综合得到各转向轮的转角关系。仿真与试验结果表明:空间模型相对于平面投影模型一、二轴右轮Ackerman转角误差分别降低50%和28.6%;与试验值相比,各转向轮转角误差中,空间模型最大转角误差为1.8°,平面投影模型最大转角误差为3.9°,在方向盘的整个转角范围内,空间模型具有更高的分析精度,该空间模型清晰地表示了各构件运动的数学关系,可以为悬架与转向杆系的运动干涉分析以及转向杆系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常偏离理想工作区。对汽车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能使其经常处在理想工作区附近工作,提高汽车动力性。讨论了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尾气排放性等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及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常偏离理想工作区.对汽车传动系参数进行优化设计能使其经常处在理想工作区附近工作,提高汽车动力性.讨论了汽车传动系参数的优化对汽车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尾气排放性等评价指标的影响,以及传动系参数优化设计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最小燃油消耗,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级设计理念的传动比优化设计方法。首先采用多岛遗传算法对设计区间内的各挡传动比进行随机采样,然后采用动态规划算法对各挡传动比下的整车燃油进行优化计算,最后比较各个传动比下的燃油消耗得出最优的传动比。仿真结果表明:与传动比未优化之前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相比,提出的集成优化设计方法能够较好地保证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燃油经济性,其百公里节油率达到4.19%。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一种摆动式复合转向机构,利用Denavit-Hatenberg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复合式转向机构关键铰点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用ADAM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转向机构的转向油缸驱动的非对称特性,转向机构的平顺性、侧滑特性和对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弯半径小、侧滑小和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一种摆动式复合转向机构,利用Denavit-Hatenberg齐次变换矩阵建立了该转向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提出了确定复合式转向机构关键铰点位置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结合工程实例,对转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用ADAMS软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对转向机构的转向油缸驱动的非对称特性,转向机构的平顺性、侧滑特性和对称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提出的优化计算方法具有简单、可靠的特点,该转向机构具有转弯半径小、侧滑小和易控制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轿车改款为SUV,抬高车身后悬架系统重新布局,出现前麦弗逊转向悬架在车轮上跳行程朝正前束变化,整车趋于过度转向,且阿克曼偏差较大,转向过程中轮胎磨损较大的不良情况,根据悬架结构特点,利用其几何约束条件,分别对有无转向拉杆时的悬架运动学进行了分析,揭示了转向拉杆对车轮前束角与外倾角的影响量。通过转向梯形断开点位置对阿克曼特性和前束角的影响分析以及整车实际空间布局限制,建立了优化设计模型,在Matlab中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避免了前束恶化现象,并减小了阿克曼偏差,从而提高了整车操纵稳定性,并减少了汽车转向过程中的轮胎磨损。  相似文献   

12.
空间机构学理论在断开式转向梯形分析及优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向梯形机构是使车辆转向时实现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核心部件。而断开式转向梯形由于空间杆件较多且空间运动复杂,本文应用空间机构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和方法对其进行了空间运动分析计算,找出影响内,外轮理想转角关系的主要因素,并开发出优化设计程序。  相似文献   

13.
通过偏转车轮实现转向的车辆,其传统的转向传动机构形成的实际转向线与理论无侧滑线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结合轮式车辆具体结构及使用特点设计了一种无侧滑转向传动装置,该装置通过自校正作用可使转向轮在任意偏转角度下处于纯滚动状态,同时具有工艺性良好、结构紧凑、调整维护方便、成本低等特点,可完全替代现有转向传动机构。  相似文献   

14.
平面梯形机构不能精确实现无侧滑转向的证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转向机构不可能精确实现无侧滑转向”的预先判断,多年来人们对轮式车辆各种转向机构做了大量优化设计工作。然而迄今为止没研究过该判断是否正确。转向机构中最具代表性的整体式等腰梯形机构常被简化为平面等腰梯形机构进行设计。在此情况下,本文通过将实际转向角方程和无侧滑方程对比,证明上述判断是正确的,即该种平面机构不能使车辆在任意转弯半径下都做精确的无侧滑转向。这一结论为平面等腰梯形转向机构的近似和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车型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转向力发涩及转向回正残余角偏大的问题,利用实车测试及理论计算对转向系统摩擦进行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采用降低电动转向管柱摩擦及优化助力曲线等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转向力及回正残余角,证明所采取的措施有效。  相似文献   

16.
四轮转向汽车操纵稳定性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的稳定性是影响其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并且越来越受到关注.为了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进行了四轮转向汽车(4ws)的仿真研究.在建立四轮转向数学模型后,用simulink等仿真模块对前后轮转角成正比关系的四轮转向汽车在双移线性能测试中进行了仿真,分析了前轮转向汽车和不同线性比例的前后轮转向角的四轮转向汽车的车轮转角和汽车的侧偏角,并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转向纵拉杆是汽车转向传动机构中重要的零部件,通过转向纵拉杆受力分析,对转向纵拉杆的强度、稳定性进行了校核,提供了纵拉杆设计分析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轴汽车四轮转向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三轴汽车四轮转向进行了研究,推导了其线性二自由度四轮转向汽车模型和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通过稳态计算和优化,结果表明,只要将各轴间距合理布置、前后轮转向角比例控制合理设计,也能达到较优的转向性能。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基于模拟退火(SA)修正的改进型粒子群算法(SA-PSO)的转阀参数优化方法。建立了整车动力学模型、转向系统模型、高速"路感"模型和转阀能耗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给出了低速转向轻便性、高速转向"路感"和能耗的量化指标;提出了以轻便性、"路感"和能耗量化指标的平方和根最小值为目标函数,以各参数取值范围为约束条件的最优化问题;构建了基于模拟退火修正的改进型粒子群优化算法(SA-PSO)的自适应度函数,运用改进型粒子群算法获得了转阀参数的全局最优解;SA-PSO与PSO的优化结果对比表明,SA-PSO的全局收敛性强、收敛速度快;通过优化参数与另外两组参数双纽线、高速中间位置小转角转向、转阀能耗仿真验证了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优化结果的正确性,最后分别进行了转阀参数优化前、后的双纽线、高速中间位置小转角转向、转阀能耗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转阀使转向轻便性、高速转向"路感"和节能性均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回正性与轻便性的前轮定位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析了作用于汽车转向轮的转向力矩并推导了转向轮回正力矩与转向阻力矩的计算模型。根据此模型得出了转向手力矩及车轮回正时残余横摆角速度与前轮定位参数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回正性能与转向轻便性的主销内倾角与后倾角的优化设计理论。根据所述理论对某轻型货车前轮定位参数进行了改进设计,试验证明优化后的汽车具有更好的回正性能与轻便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