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松副长蛎蚧Parainsulaspis pitysophila(Takagi)是松属树种的重要害虫。此虫在浙江宁波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的雌成虫和二龄若虫在针叶上越冬。在雌成虫期采用每树打孔注射50%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农药原液8—10ml,防治效果90%以上。  相似文献   

2.
报道了桉树上的1种重要刺吸性害虫——桉树芽木虱Blastopsylla barbara Li。该虫在广西南宁全年有2个危害高峰期,分别为3月上旬至5月下旬和9月上旬至11月下旬。在5月室外平均气温26.42℃条件下,全世代发育需15~18 d。卵期6~7 d,1龄若虫期1~2 d,2龄若虫期3~4d,3龄若虫期约1 d,4龄若虫期1~2 d,5龄若虫期2~3 d,成虫产卵前期6~8 d。不同药剂防治试验表明,50%烯啶虫胺20 000倍液喷雾,24 h后防治效果达90%以上,70%吡虫啉25 000倍液或5.4%阿维菌素5 000倍液喷雾,72 h后防治效果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3.
魏开炬 《林业科技》2007,32(1):29-32
用40%氧化乐果、40%乐果、2.5%高渗吡虫啉、18%杀虫双4种农药的不同浓度、不同施药时间进行秆部注射防治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新害虫--密竹链蚧(Bambusaspis miliaris)的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乐果原液2~5 ml秆部注射防治该蚧成虫或若虫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校正死亡率达93.8%以上.  相似文献   

4.
四种杀虫剂对橡胶盔蚧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4年8月进行4种杀虫剂对橡胶盔蚧的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0%杀扑磷乳油800倍液、2.5%杀蚧乳油 800 倍液、2.5% 蛛八蚧乳油 800~1 000 倍液、40% 氧化乐果乳油 800 倍液对橡胶盔蚧 1、2 龄若虫效果显著,14d 的防效均在91.3%以上;4种药剂的 800倍液对3龄若虫、成虫的试验结果,40%杀扑磷施药后 14d 防效为 64.7%,对成虫无效;对橡胶树无药害。  相似文献   

5.
应用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在核桃桑盾蚧越冬代成虫期和第一代若虫期进行了林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对桑盾蚧成虫没有杀灭作用,但对下一代若虫有一定的控制作用,100,200,400倍液喷雾防治控制效果分别为86.17%,74.57和64.25%,在生产中应用以100倍液效果最好;在若虫期施药对若虫的杀灭效果非常明显,500,1 000,1 500,2 000倍液防治效果分别为95.65%,95.4%,84.34%和65.94%,其中500,1 000倍液防治效果达到了95%以上,在生产上推广使用以1 000倍液浓度为宜.  相似文献   

6.
黄杨并盾蚧Pinnaspis buxi(Bouche)在西安地区危害大叶黄杨十分严重。该虫一年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大叶黄杨枝叶上越冬。第1代若虫期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防治上应加强检疫和管理;1龄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7.
方明刚 《中国森林病虫》2007,26(5):23-25,34
华栗绛蚧是板栗枝干上的主要刺吸性害虫之一。该虫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危害。成虫期在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雌成虫平均产卵量为3 975粒。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好。黑缘红瓢虫、绛蚧跳小蜂和芽枝状芽孢霉菌是控制虫口密度的重要天敌。  相似文献   

8.
白蜡绵粉蚧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蜡绵粉蚧 Phenacoccus fraxinus主要为害白蜡树 F raxinus sp.,在西宁市 1年 1代 ,以 2龄若虫越冬。化学防治适期为 3月下旬至 4月上旬雌虫成虫期 ,用 4 0 %氧化乐果或天王星 2 0 0 0倍液均匀喷洒 ,杀虫效果 93%以上 ,可有效控制该虫的危害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1989~1990年在大安市烈士陵园柳大苗圃地,采用不同浓度的9种农药对固定期柳蛎盾蚧进行了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防治效果油剂>油乳剂>水剂。其中以自制渗透剂1号和2号5倍液、10倍液最好,其次为50%杀虫净和50%杀虫灵油剂加二线油的5倍、10倍液。这几种药剂对固定期柳蛎盾蚧的卵、若虫和成虫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草履蚧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草履蚧在连云港地区1 a发生1代,以卵在卵囊内于土中越冬,危害杨树等寄主26种.草履蚧的天敌有大红瓢虫和黑红缘瓢虫2种,以幼虫取食草履蚧若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2月上中旬若虫上树前在树干上缠胶带阻隔若虫上树,阻隔率98%以上;6月上中旬,于树干基部周围培松土诱集成虫产卵,防治率90%以上;用20%吡虫啉20倍液注射防治,杀虫效果在90%以上;在小树树干上用20%吡虫啉原液直接涂刷毒环,杀虫率在98%以上;分别用50%辛硫磷、50%敌敌畏、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等各1 000 倍液及果树宝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施药后48 h(扑虱灵7 d),校正防效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板栗大球蚧在安徽省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为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经生产性防治研究试验表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溶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紫薇绒蚧的生物学特性与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薇绒蚧年发生2代,以第2代2龄若虫和蛹在寄主枝条缝隙内越冬。翌年4月下旬,成虫羽化、交配、产卵。周年虫口变动出现2个高峰;紫薇绒蚧的药剂防治应抓住4月下旬越冬成虫活动盛期和6月中下旬第1代1、2龄若虫期;以无公害生物农药为主,春季防治以机油乳剂2.5%药液、1.67%药液,5°石硫合剂防效最佳;夏季防治以0.5%卫士0.05%药液、0.04%药液,3%啶虫脒0.067%药液、0.05%药液防效最好,同时也要兼顾人工和生物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40%速蚧克EC防效可达88.30%;施药后第15天24%螺虫乙酯SC防效可达93.00%,而1.8%阿维菌素EC防效仅为66.48%。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24%螺虫乙酯SC 2 000倍液、40%速蚧克EC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木岑管木虱Syringilla humeosa(Loginova)是危害花曲柳的重要吸汁害虫,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危害。该虫在辽宁抚顺地区1 a发生1代,以成虫越冬。每年5月上旬,成虫开始补充营养,5月中旬交配产卵。若虫共5龄,危害期持续90余d。用2.5%溴氰菊酯乳油2 000~3 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乳油1 000~1 200倍液进行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桔绿绵蜡蚧在保定地区主要为害海桐,每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叶、枝上越冬。若虫及成虫为害期,可根施15%铁灭克颗粒剂或用40%氧化乐果乳油5~10倍液涂毒环或喷洒内吸性杀虫剂;若虫孵化盛期,喷洒50%辛硫磷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毒杀活动若虫。  相似文献   

16.
霍须盾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霍须盾蚧Kuwanaspis howarai(Cooley)是为害毛竹干部的一种重要蚧虫,主要分布于安徽、江苏、云南、浙江等地。该虫在马鞍山地区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虫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产卵繁殖。对此虫的防治应抓住竹材检疫和疏伐等环节,对为害严重的林分,可在6月上、中旬若虫期用50%马拉松和25%亚胺硫磷800倍液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7.
朝鲜球坚蚧在赤峰北部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该虫在林西县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蜡质覆盖物下越冬。翌年4月上旬开始出蜇并蜕皮进入3龄若虫期;雌雄成虫出现于5月中旬,雌雄性比为1∶1.25;雌成虫于5月下旬开始产卵,平均产卵量为714粒。当年若虫出现在6月初至7中旬,到10月上旬以2龄进入越冬状态。该虫对1~6年生山杏枝条均有危害,但主要危害2或3年生枝条。5月是该害虫危害严重的时期,应抓住越冬若虫出蛰进入3龄后迁移以及初孵若虫寻找寄生位置的阶段加以防治。  相似文献   

18.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石榴,是城市园林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及若虫危害紫薇的嫩枝,受害轻者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导致煤污病,造成紫薇黄叶、落叶,枝条干枯。近几年,紫薇绒蚧在我区紫薇树上发生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害率在60%~70%,严重的株害率达100%,极大的影响了紫薇树的生长及观赏价值。一、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幼虫在紫薇枝条皮缝皮下或空蜡囊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发育,4月中旬雌雄明显分化,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卵期5~7天,6月上旬为卵孵盛期。若虫孵化后,在枝干树皮缝隙及不光滑的部位定居,7~8天后进入2龄期,2龄若虫在枝干上寻找幼嫩部位定居。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2代若虫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2龄若虫越冬。二、防治措施紫薇绒蚧成虫有蜡质分泌物,药剂防治效果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检疫,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防止紫薇绒蚧蔓延。二是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虫枝条,消灭越冬虫源。三是在紫薇树发芽...  相似文献   

19.
栗链蚧在我省一年发生两代 ,以受精雌成虫越冬。 5月中旬和 7月中旬分别为第 1代和第 2代若虫孵化盛期。结合冬季修剪和株施 1kg饼肥 ,虫情指数下降率比对照增加 50 .3% ;采用 2 5倍松碱合剂喷干 ,防治效果达 85.5% ;首次在国内采用 10 0 0倍英国产 4 4 %速凯乳油 ,分别于第 1代和第 2代初孵若虫盛期喷雾防治栗链蚧取得成功 ,防治效果达 97.5% ,基本上控制了栗链蚧为害  相似文献   

20.
樱桃球坚蚧Eulecanium cerasorum是上海首次发现的新害虫,孕卵率高、繁殖能力强,具有快速扩散和蔓延的趋势。为有效控制虫害发生,通过野外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该虫的生物学特性、发生规律等。结果表明:樱桃球坚蚧在上海地区1 a发生1代,以2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翌年4月上旬始见雄成虫,终见于5月上旬,4月下旬为雄成虫羽化高峰期。受精的雌成虫孕卵数为2970~11 160粒/雌,平均6323粒/雌,卵持续期为45 d。4月中旬开始产卵,5月中旬卵开始孵化,5月下旬为孵化盛期;6月中旬若虫蜕皮进入2龄期后雌雄分化,10月上旬进入越冬状态。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5%啶虫脒乳油等3种无公害药剂防治1龄若虫,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效果最好,施药后10 d校正死亡率91%以上,杀虫效果明显高于吡蚜酮和啶虫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