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对2001 ~ 2012年青海省西宁和格尔木2个城市环境空气中主要污染物SO2、NO2(或NOX)和PM10(或TSP)年际变化趋势和负荷系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01~ 2012年期间西宁市PM10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SO2和NO2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PM10和NO2浓度变化呈现极显著的下降趋势,SO2浓度变化呈现极显著的上升趋势;格尔木市TSP均超过国家二级标准,SO2(2003~2012年)和NOx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TSP和SO2浓度变化的下降趋势显著,NOX浓度变化下降趋势不明显.西宁和格尔木市大气质量指数总体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西宁市12年间大气质量均达到中污染级别,处于警戒水平;格尔木市2008 ~2010年期间达到轻污染级别,符合空气质量标准,2003~2007和2011 ~ 2012年为中污染程度,处于警戒水平,2001和2002年分别达极重和重污染级别,处于紧急和警报水平.西宁市主要污染物分指数的排列顺序是PM10>NO2> SO2,而格尔木主要污染物分指数的排列顺序是TSP> SO2>NOx,2个城市主要污染物均是气溶胶颗粒物,且进入2010年以后SO2和NO2(或NOX)污染负荷系数非常接近.西宁和格尔木2个城市大气污染物与主要气象因子均处于较高的关联水平(0.55 ~0.78),同时也显示出不同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物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主要污染物为SO2,TSP,NOx和降尘。2000年通过对北门、新华南路、市监测站和铁路局4个监测点的监测和数据分析知,4个监测点全年SO2,TSP,NOx平均浓度均高于国家二级标准。全市SO2年平均浓度为0.136mg·m-3,TSP为0.499mg·m-3,NOx为0.079mg·m-3,SO2浓度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北门>新华南路>市监测站>铁路局;TSP,NOx空间分布具有相似特点,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新华南路>北门>铁路局>市监测站。采暖期SO2,TSP,NOx的浓度分别为0.300,0.532,0.105mg·m-3,明显高于非采暖期,SO2全年最大值出现在1月,TSP出现在5月,NOx在非采暖期均符合国家二级标准。降尘量全市平均为896mg·m-2d-1,4个监测点按从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新华南路>北门>市监测站>铁路局,且均高于乌鲁木齐市降尘标准,降尘最大值出现在5月,非采暖期降尘量明显高于采暖期。  相似文献   

3.
利用黔江区环境空气的监测资料,采用空气综合污染指数、Daniel趋势检验方法等评价和分析方法,研究了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SO2 、NO2和PM10年均浓度分别为0.019 ~0.060、0.004 ~0.022、0.063 ~0.089 mg/m3,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限制要求.环境空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08 ~2.14,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污染物为SO2和PM10.2006~2012年环境空气质量年际变化趋势表明,NO2浓度随年份变化呈增长趋势.根据黔江区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了污染成因,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对乌鲁木齐市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降尘的连续监测,分析了1996~2005年间空气环境质量中各污染物的变化趋势.[方法]通过实地监测,采样,对所采样品采用甲醛-盐酸副玫瑰苯胺光度法、Saltzman法进行实验分析.[结果]在此期间,乌鲁木齐市的主要污染物为SO2和可吸入颗粒物,其中SO2的年均值在0.068~0.145 mg/m3,可吸入颗粒物的年均值在0.115~0.186 mg/m3.SO2和可吸入颗粒物都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但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从污染指数来看,1996年的主要污染物为降尘,1999、2003、2004、2005年主要污染物为SO2,其余年份均为可吸入颗粒物.[结论]从2005年空气污染状况分析出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在此基础上,从能源、工业布局、法律保障三方面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用以减轻乌鲁木齐是空气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5.
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乌鲁木齐市1999-2008年空气污染物监测数据分析表明,乌鲁木齐主要污染物中可吸入颗粒物(PM10)、SO2和NO2,其浓度均表现为采暖期大于非采暖期,采暖期日平均PM10值为国家二级标准日平均浓度的1.74倍,SO2为1.45倍,NO2最低,且采暖期与非采暖期均处于达标状态。污染最严重的季节是冬季,重度污染天气1月最多为7.5 d,其次为12月5.3 d。城区南部污染重于北部和中部。乌鲁木齐大气污染的原因,主要有地形因素造成冬季风速小、温度低、逆温层厚、空气稳定性强。冬季漫长,供暖、供热、供电系统耗能多,排放污染物数量大,城市布局不合理,供暖、供热、供电系统距城市中心太近、城市中心区域人口密度大、交通拥挤污染程度重。  相似文献   

6.
根据2011-2014年咸丰县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及环境统计数据,在分析咸丰县大气环境现状的基础上,利用A值法对咸丰县大气环境容量和承载力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2011-2014年SO2、TSP、NO2的排放量呈现持续增长,年均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的一级标准;2011-2013年SO2 、TSP、NO2的环境容量呈持续下降的趋势,分别下降了15.94%、1.84%、5.73%,2014年反而上升,但其环境容量并未达到饱和,仍有较多的剩余环境容量;2011-2014年3种污染物的承载力指数均小于-0.700 0,说明大气承载力处于高承载水平.  相似文献   

7.
“十五”期间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和掌握贵阳市空气环境质量变化状况.根据贵阳市环境空气污染特点,对贵阳市"十五"期间空气污染物的监测数据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十五"期间环境空气质量较"九五"期间有了很大的改善;SO2浓度逐年下降,到2005年底SO2年日均值已接近国家二级标准;NO2浓度值一直稳定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值逐年下降,2004年起达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表明,贵阳市环境空气质量已向好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平顶山市2009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估算了平顶山市森林植被净化大气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平顶山市森林植被每年吸收SO2、氮氧化物、氟化物和粉尘的总量分别为1.745万t、7.398万t、0.087万t、0.202万t,略高于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量,而远远低于SO2的排放量(9.652万t);森林植被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净化量以人工阔叶幼林为主,净化量在空间分布上与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一致。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市森林净化大气污染物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顶山市2009年的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估算了平顶山市森林植被净化大气污染物的能力。结果表明:平顶山市森林植被每年吸收SO2、氮氧化物、氟化物和粉尘的总量分别为1.745万t、7.398万t、0.087万t、0.202万t,略高于氮氧化物和粉尘的排放量,而远远低于SO2的排放量(9.652万t);森林植被对大气主要污染物的净化量以人工阔叶幼林为主,净化量在空间分布上与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一致。  相似文献   

10.
重庆市大气环境质量的模糊数学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模糊数学方法,选用SO2,NO2,TSP,PM10作为评价因子,参照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通过计算污染因子权重、权重分配系数和隶属度对重庆市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通过权重系数分析.得出SO2,N02,TSP,PM10的权重系数在主城区分别为0.230,0.110,0.410,0.250,在万州区分别为0.240,0.160,0.350,0.250,在涪陵区分别为0.380,0.010,0.280,0.240,在黔江区分别为0.520,0.070,0.260,0.150;主城区、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对重庆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系数依次为0.366,0.177,0.296,0.161;且在主城区、万州区TSP影响最为严重,在涪陵区、黔江区SO2则为主要的污染因子。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主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重污染水平,涪陵区、黔江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中污染水平,万州区大气环境质量为轻度污染,整体水平达到中等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1.
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进行观察、分析其变化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搞好大气环境监测在气象预报服务中具有重要意义,大气环境监测在气象预报服务领域中的应用开展,拓宽气象预报服务领域和内容。  相似文献   

12.
根据信阳市2005~2008年大气环境中3种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的监测值,对信阳市大气环境进行现状评价并采用灰色系统模型GM(1,1)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中短期预测。现状评价结果表明: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良好,可吸入颗粒物已经成为影响信阳市大气环境质量的首要污染物。灰色系统模型GM(1,1)中短期预测结果表明:未来几年信阳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与二氧化硫浓度呈下降趋势,二氧化氮浓度却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3.
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李祚泳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的污染危害指数法公式,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对公式中的参数进行优化,得到了适用于多种污染物的大气质量评价的污染危害指数新公式.应用该公式进行实例评价,并将其结果与其他多种方法评价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该公式用于评价大气环境质量普适性强,计算简单,使用方便,评价结果具有可比性和通用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环境侵权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环境侵权是指因农业生产活动致使自然环境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为农业环境侵权救济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阐述了我国农业环境侵权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作为农业环境侵权的救济方式,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图书馆环境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文化、环境文化和图书馆环境文化的阐释,提出了构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环境文化的策略,以更好地促进图书馆事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南昌市大气环境污染特征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南昌市“九五”期间大气污染的主要监测数据为依据 ,分析了南昌市大气污染现状、特征、污染趋势及原因。提出了改善南昌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环境会计概念的提出,使会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和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形成了结合点。环境会计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但现阶段在我国发展环境会计存在着一些问题,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大力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正确引导企业发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环境会计的发展,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简单分析了我国优质专用小麦的生产和品质现状,指出我国发展专用小麦具有很大潜力,并分析了栽培环境条件对专用小麦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对扬州古运河风光带营建的生态保健型、生态环保型林地模式的环境效益指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林地栽培模式在改变光照度、降低噪音、吸滞粉尘等环境效应上差异显著。林分内不同高度的光照度由林冠上层逐步向林地表面递减,林地模式的减噪功能与林冠的枝叶构成相关,林地树木的滞尘作用与叶幕的组成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