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秸秆来源丰富,成本很低,为此我们于1989年春进行了玉米芯和高粱壳瓶栽猴头菇配方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材料和方法供试猴头菇菌种,由山西生物所提供,母种采用PDA 培养基,原种用棉籽壳培养基培养。栽培料设五个配方:A 主料(下同)棉籽壳87%(对照);B 和C玉米芯87%;D 玉米芯50%,棉籽壳37%;E 高粱壳50%,棉籽壳37%。各配方均加辅料麦皮10%,石膏、蔗糖和过磷酸钙各1%,另加磷酸二氢钾0.2%。  相似文献   

2.
袋料栽培银耳,一般是采用棉子壳、木屑为主料,我们用粉碎玉米芯作主料,产量高于用木屑料,与棉子壳料的相当.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一)材料银耳菌种为Au97,引自山东金乡县鸡黍菌种厂.原种培养基配方为玉米芯粉78%,米糠18%,石膏和白糖各1%,豆浆2%.栽培料设四种配方:①玉米芯粉80%,米糠18%,含水量65%;②玉米芯粉40%,木屑40%,米糠15%,豆浆2%,过磷酸钙  相似文献   

3.
氮素是毛木耳营养中必不可少的成份之一。合理用氮素,无疑对菌丝的生长发育、子实体分化都是有益的。本文拟对氮素营养与毛木耳生育的关系进行研究。材料与方法(一)材料:(1)供试菌种为毛木耳781。(2)无氮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磷酸氢二钾0.2g、硫酸镁0.2g、硫酸钙0.1g、氯化钠0.2g、碳酸钙5g、琼脂18g,蒸馏水1000ml,pH7.0。(3)PDA 培养基配方为马铃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毛木耳代料栽培的优良基质,笔者于1986年6月至87年6月,进行了棉籽皮不同配方栽培毛木耳试验,获得了良好结果。一、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菌种为我所A_1毛木耳。培养料配方设:①棉籽皮90%,麦麸8%,石膏、白糖各1%。②棉籽皮80%,麦麸18%,石膏、白糖各1%。③棉籽皮70%,麦麸28%,石膏、白糖各1%。④锯末78%,麦麸20%,石膏、白糖各1%(对照)。  相似文献   

5.
徐明生 《食用菌》1996,18(6):16-16
由于多种原因.冬季栽培平菇往往出现栽培种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笔者利用低温穿刺透气法加快发菌,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曲师9111,CCEF-89,亚光1号,小平菇18,江都792,菌种来源于山东省莱阳农学院。母种培养基为PDA,原种培养基为谷粒。 (二)栽培种培养基配方 ①棉子壳88%,麸皮8%;②棉子壳95%,白糖1%;③棉子壳68%,玉米芯20%,麸皮8%。以上配方中分别加入生石灰3%,石膏1%,多菌灵0.5%。 (三)试验方法 ①选新鲜、无霉、无虫的棉子壳如玉米芯,自然晒干,玉米芯经粉碎。按配方拌料,含水量为60%~65%。用14×28×0.04cm的聚丙烯料筒,装  相似文献   

6.
不同级别菌种对毛木耳出菇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市毛木耳栽培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菌种不足。是否能用二级菌种直接栽培以提前上市 ;或用四级菌种继续转接以扩大生产规模呢 ?这是一直困扰农民朋友的一个难题。为回答以上问题 ,我系于 2 0 0 3年进行了实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菌种的选择和制作 :母种引自江者天达食用菌研究所毛木耳 781,台湾毛木耳 ,本地武功木耳。①母种培养基配方 :玉米砂 4 0 0g ,葡萄糖 15g ,磷酸二氢钾 3g ,复合肥 10g ,pH值 7~ 8,水 10 0 0mL ;将玉米砂浸泡后蒸熟装入试管。灭菌 4 5分钟后冷却接种。②原种 (二…  相似文献   

7.
利用猕猴桃枝条栽培毛木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猕猴桃枝条部分代替常规培养基质栽培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对毛木耳生长状况、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的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配方子实体粗纤维含量较对照组增加,粗蛋白含量低于对照组,粗多糖含量与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配方为70%猕猴桃、12%玉米芯、4%棉籽壳、4%杂木屑、8%麸皮、2%石膏时,与对照组相比,毛木耳在菌丝长势、采收时间以及产量方面差异不显著且满袋天数缩短;重金属含量、农药残留含量等均在标准范围内。因此,猕猴桃枝条可以作为毛木耳栽培基质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8.
秀珍菇培养基配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2008年,对秀珍菇的母种培养基配方、原种培养基配方、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培养料配方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配方以综合PDA培养基最好;原种培养基配方以木屑80%、麸皮18%、蔗糖1%、石膏1%最好;栽培种培养基配方以棉籽皮49%、木屑49%、糖1%、石膏1%和棉籽皮49%、玉米芯49%、蔗糖1%、石膏1%2种最好;培养料配方以棉籽皮30%、玉米芯48%、麸皮20%、蔗糖1%、石膏1%最好。  相似文献   

9.
玉米芯混合料栽培白灵菇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袁三明  余银云 《食用菌》2002,24(1):22-22
白灵菇子实体洁白如玉 ,味如鲍鱼 ,质地细腻 ,鲜食脆嫩可口。人工栽培白灵菇 ,以棉子壳作主料 ,成本高 ,在无棉区不易推广。 2 0 0 0年笔者用以玉米芯为主的混合料栽培了 5 0 ,0 0 0袋 ,生物效率达 60 %以上 ,这对白灵菇的推广具有积极的作用。1 季节安排与菌种制作 在黄河以南地区 ,白灵菇栽培可在 8月底至 11月进行。菌株为 KW-1、KW-3 ,母种用 PDA培养基 ,原种、栽培种以麦粒培养基为好 ,7月份开始生产栽培种 ,用麦粒制成的白灵菇栽培种 ,具有长速快、定植早、吃料快、点种面广等优点。2 培养料配方与制袋  1配方 :A玉米芯 40 % …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纯玉米芯(配方1)为对照,以玉米芯中分别添加硝酸磷1%(配方2)、2%(配方3)、3%(配方4)、3.5%(配方5)为处理,进行发酵料栽培平菇。试验结果: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以添加2%硝酸磷发菌快、产量高。  相似文献   

11.
正1栽培时期及品种选择1.1夏季栽培4月中下旬装料制袋,选用品种为高温型菌种,主要有夏灰1号和夏福2号。1.2早秋栽培一般在"处暑"以后装袋生产,选用品种为中低温型平菇菌种,主要有灰美2号、高产8129、德丰5号。2培养料培养基配方2.1夏季栽培配方棉籽壳28%,玉米芯28%,麦秸28%,麸皮9%,碎玉米7%,料水比1∶1.2。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出适合露地筒式栽培毛木耳优良菌株,我们进行了六个菌株的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综述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材料:供试菌株为115、207、781、193台湾毛木耳、白背木耳,其中以781为对照。母种用PDA 培养基;原种培养基为木屑麸皮培养基;栽培料配方为木屑52%、棉籽壳37%、麸皮15%、糖1%、碳酸钙2%。  相似文献   

13.
石灰水对微生物有强烈的杀伤作用,由于廉价易得,可作为平菇栽培科的消毒剂,但消毒效果及对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究竟如何?本试验就这问题作了探索,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材料:菌种为高温平菇5712,引自山东金乡鸡黍菌种厂;原种、栽培种均用棉籽壳作培养基。培养料配方为:小麦秸60%,花生壳、玉米芯、棉籽壳和麦麸各10%。小麦秸、花生壳和玉米芯均经饲料粉碎机粉碎。以上原料除麦麸外,均为一年以上陈料,已霉变、结快。料水比为1:4。  相似文献   

14.
毛木耳(Auricularia polytricha(Mont)Sacc是一种产量较高、营养成分丰富而乐为人们食用的真菌。我区分离驯化了一株毛木耳菌种,并在棉籽皮熟料栽培方面取得一定成果。棉籽皮生料栽培毛木耳国内尚未见有成功的报道。为了充分利用我省丰富的棉籽皮资源,发展毛木耳生产,我们于1984~1986年进行了棉籽皮生料栽培毛木耳试验,已取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一)材料:菌种:Au-2,由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提供;惠民种,由惠民县食用菌开发公司提供、培养基:母种传代培养基均用PDA培  相似文献   

15.
白灵菇又名翅鲍菇、白阿魏蘑 ,是一个品质优良的珍稀菇类。人工栽培多以棉子壳为主料 ,用其它材料栽培报道不多。本试验用当地丰富的玉米芯作主料 ,采用不同配方栽培白灵菇 ,为在广大玉米产区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菌株 白玉 1号 ,由河南省食用菌协会提供。1.2 供试配方 ①母种培养基 :麦粒加PDA培养基。②原种培养基 :麦粒 89% ,木屑 10 % ,石膏 1% ,pH自然。③栽培料配方 :A .棉子壳 82 % ,麸皮 13% ,玉米面 3% ,石灰、石膏各1% ;B .玉米芯 80 % ,麸皮 13% ,菜籽饼粉 5 % ,石灰、…  相似文献   

16.
杨华义 《食用菌》2003,25(1):23-24
本试验利用菌草为主要培养料 ,以木屑为对照 ,进行栽培白背毛木耳试验 ,以期为开拓食用菌栽培新原料提供依据。1 材料和方法1.1 供试材料 ①菌株 :白背毛木耳 7811、白背木耳 9343,从福建省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引进。②菌草 :芒萁、象草、类芦、斑茅、芦苇。1.2 试验设计 试验分 4组 ,每组设 3个重复 ,共 12个小组 ,每小组 10 0袋。各组配方见表 1,培养基含水量 5 0 %~ 6 0 % ,pH5~ 6 .5。表 1 供试各组配方 (% )培养料 A1 A2 B1 B2菌草 87 87木屑 (对照 ) 77 77麸皮 1 0 2 0 1 0 2 0碳酸钙 1 .2 1 .2 1 .2 1 .2石膏 0 .80 .80…  相似文献   

17.
王鸿  刘芳秀 《食用菌》1993,15(6):9-9
为了寻求优质高产毛木耳新品种,我们在栽培黄背木耳的基础上,于1990年分别引进了白背木耳3039、粗木耳Au-2等四个新菌株,于1992年进行了出耳品比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一)供试菌株黄背木耳为本中心保藏菌种,白背木耳3039和粗木耳4034引自台湾,粗木耳Au-2引自广东,紫木耳引自上海.(二)培养料配方①母种采用PDA+麸皮培养基;②原种和栽培种培养基为棉子壳77%,木屑10%,麸皮10%,石膏、磷肥、糖各1%,水分56.5%,用2%  相似文献   

18.
紫木耳采集于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经分离、驯化栽培和分类鉴定,确认是毛木耳(Auriculariapolytricha)的一个新变种,拟定为毛术耳的紫色变种。为了开发利用紫木耳,我们对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供试菌种有紫木耳,以毛木耳和黑木耳作对照。斜面培养基为PDA。作抗逆性能测定用的袋栽培养料为稻草66%、米糠30%,过磷酸钙2%、石膏1%、白糖1%。稻草切成3厘米长的段,用2%的石灰水浸20小时,再用清水冲洗备用。(一)菌丝体的生物学特性:主要观察温度、酸碱度对菌丝体生长的作用,在每一培养条件下接种紫木耳和毛木耳各5个培养皿,每天测定菌落直径,并比较菌落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以猴头菇为研究对象,采用金针菇菌糠、滤泥等廉价培养基质,通过优化液体菌种和栽培培养基配方、栽培方式等建立猴头菇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猴头菇液体菌种的培养基配方为H3,培养到第4天时活力最强;猴头菇栽培培养基配方W2;栽培方式以小口径、不需要搔菌为好;比较菌糠培养基与纯玉米芯培养基栽培获得的子实体,金针菇菌糠培养基...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 ,人们习惯采用旧式的段木打孔接种法栽培木耳。为了探究高效益栽培木耳的新技法来弥补木耳旧式栽培上的产量低下和技法过于单一 ,本人始于 1998年秋至 1999年夏进行了台湾毛木耳生育阶段环境变换的栽培技法的探究试验工作 ,并取得良好效果 ,现将其介绍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菌株 台湾毛木耳母种引自湖北嘉鱼县食用菌技术推广站。1 2 菌种制作 ①母种 :用上述引进的台湾毛木耳母种扩接入桑木粒胡萝卜混合培养基培育三个月后而成。②原种 :配方 :杂木屑 78% ,麸皮 17% ,白糖与食盐各 1% ,磷肥与石膏粉各 1 5 % ,料水比 1∶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