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鲤鱼DNA对鲮鱼耐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常规显微注射法将鲤鱼总DNA注入鲮鱼受精卵,并将受精卵培育成鱼种。以自然降温方式及人工降温方式测试并比较了实验组鲮鱼与正常鲮鱼的耐寒能力。结果表明,实验组鲮鱼的耐寒能力优于正常鲮鱼,但改善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2.
乙酰甲胺磷对鲫脑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乙酰甲胺磷对鲫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和不同乙酰甲胺磷浓度梯度下鲫脑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力。结果:在18~21℃下,乙酰甲胺磷对鲫的24 h、48 h、72 h的半致死浓度(LC50)分别为59.3 mg/L、47.4 mg/L、40.3 mg/L。鲫在几组低浓度乙酰甲胺磷下暴露5 d,在同一检测时间内,脑AChE活力随浓度升高而下降;在同一浓度下检测,脑AChE活力随暴露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在乙酰甲胺磷暴露浓度为28.4 mg/L时,24 h取样检测,乙酰甲胺磷对鲫脑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极显著(P≤0.01),72 h、120 h取样检测,抑制作用减弱但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微量蛋白电泳方法,通过对3个鲤鱼不同养殖品种单个卵粒全蛋白和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分析了鲤鱼单卵酯酶同工酶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不同鲤鱼品种酯酶同工酯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酯酶酶带的有无,也表现在酯酶酶带相对活性的高低。另外,本文还探讨了微量蛋白电泳方法和显色技术对于研究鱼类胚胎发育和鱼类育种学的意义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鲮鱼、麦瑞加拉鲮鱼及露斯塔野鲮酯酶同工酶的电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冰法,分析鲮鱼、麦瑞加拉鲮鱼及露斯塔野鲮的脑、眼、心脏、肾及肝脏等5种组织的脂酶(EST)同工酶谱及其相对迁移特性,发现酯酶同工酶在三种实验鱼内表现出组织的分布特异性,三个种间的各个相应组织具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惠州市惠城区渔政站,于4月28日首次在区内东江河段人工放流鲤鱼、鲮鱼、泰国野鲮、鲫鱼等鱼种100万尾。5月21日,博罗县渔政站相继在东江博罗段放流鲤鱼、鲮鱼、链鱼、鳙鱼、草鱼共300万尾。此举将有效地提高东江河段的渔业资源量,为东江资源增殖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罗非鱼脑组织为材料,研究了乙酰胆碱酯酶的分离纯化方法、性质及杀虫剂对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当脑组织的TritonX-100抽提物采用(NH4)2SO4分级盐析、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和DEAE-纤维素DE23离子交换柱层析的分离纯化步骤后,可获得纯化的乙酰胆碱酯酶,酶的比活力达到20.628U.mg-1, 纯化倍数139,回收率22.1%。酶作用最适温度为35~40℃,最适pH为7.5~8.0,对碘化硫代乙酰胆碱的Km值为0.183mmol.L-1,有过量底物抑制现象,最佳底物浓度为6mmol.L-1。被测4种农药中,有机磷类杀虫剂对罗非鱼脑AChE的抑制能力高于氨基甲酸酯类,抑制能力分别为:敌敌畏 > 辛硫磷 > 三唑磷 > 灭多威, 4种杀虫剂对罗非鱼脑AChE的I50值均小于5μg.mL-1。  相似文献   

7.
采用 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状电泳法,研究了淇河蟹的心、肌、眼、肝、肾和脑六种不同组织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特征,并同普通鲤鱼的对应组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淇河卿鱼中,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分布有明显的组织特异性。没有发现重复基因表达,推测淇河蟹为功能二倍体。  相似文献   

8.
鲮鱼混精授精的育种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祖熊  黄文郁 《水产学报》1985,9(2):203-206
1979至1982年间,用瓦氏雅罗鱼、草鱼、鲢鱼、鲤鱼中的一种或多种精液同鲮鱼新鲜精液混合对鲮鱼成熟卵授精,使其发育成苗,并培育成鱼种。经养殖表明,有几组混精授精得到的鲮鱼,其抗寒性能比不?昆精授精的鲮鱼强;其中以四种混合精液授精以得混精鲮的耐寒能力最高。现将耐寒能力低达5.5℃的混精鲮鱼选出,供进一步选育用。最后,根据各组试验结果,提出进一步工作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在当地水域起捕了以下几种鱼类,二种野鲮鱼、鲤鱼、鲤鱼、南非鲶、黑鲈鱼。将这几种鱼立即放在运输槽中(混合群体),运输槽中装入该几种鱼原起捕河流或湖泊的水,然后加入食盐,使成0.5%的浓度。运输槽水中通入压缩空气。运输槽上盖一种粗布。  相似文献   

10.
《广西水产科技》1982,(1):14-17
我们在开展鲮鱼遗传改良的杂交育种时,曾进行了鲮鱼为母本,分别以桂华鲮(Sinilabeo decorus decorus)、湘华鲮(Sinilabeo decorus tungtiug)和倒刺鲃(Spinibarfus denticulatus)为父本的鲃亚科鱼类属间杂交试验,并以鲮鱼自交作对照,将各个杂交组合的胚胎与胚后发育时序与形态特征同时作了记录与描述。关于发育形态学方面的比较分析将另文报导,  相似文献   

11.
鲤鱼肠道细菌及其淀粉酶对宿主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3  
本文就鲤鱼肠道细菌对其宿主的影响和细菌淀粉酶对宿主消化的影响作了探讨。从鲤鱼肠道筛选细菌菌株63株,这上结细菌中淀粉酶产生菌分布较广,溶血毒素产生菌较少,且产毒素的6株菌无致病性。淀粉酶活力较高的CCI139菌株的淀粉酶和鲤鱼肝胰淀粉酶的最适pH和反应产物都不相同。原位酶反应法显示鲤鱼肠道食物混合液及肠壁样品中均有细菌淀粉酶。本文结果证明了鲤鱼肠道不稳定的细菌群落,细菌淀粉酶对鲤鱼消化食物的淀粉起  相似文献   

12.
增殖和保护江河水产资源,是提高捕捞产量,提高人民吃鱼水平的重要措施。自1989年以来,梅州市在梅江、琴江、梅潭河等江河进行人工放流鱼苗,四年共放苗610余万尾,其中草鱼10.5万尾,鲤鱼297万尾,鲮鱼206万尾,鲢鱼47万尾,还有罗非鱼、  相似文献   

13.
黄河鲤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方法,对黄河鲤的六种组织的酯酶和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进行了研究,并同普通鲤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黄河鲤和普通鲤的酯酶同工酶谱在各对应组织中的数目和位置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个别组织中存在着酶活性的差异;乳酸脱氢酶同工酶谱在各对应组织中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了饲料中添加300mg/kg和400mg/kg稀土氨基酸配合物(由稀土蛋氨酸和稀土赖氨酸各50%混合而成),在网箱养鲤应用试验中,实验鲤鱼比对照鲤鱼增重率分别提高6.3%和16%。在虹鳟鱼养殖应用保,实验虹鳟鱼比对照虹鳟鱼分别提高11.2%和29.6%。试验结果初步表明:饲料中添加400mg/kg稀土氨基酸配合物有促进鲤鱼和虹鳟鱼快速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鲮鱼诱导产卵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用注射脑垂体的鲮鱼来诱导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产卵的试验。这项试验的多数试验组使未注射脑垂体的鲮鱼的诱产率达到了或接近了同年常规人工繁殖催产的产卵率水平。作者认为,亲鱼的充分成熟、适宜的水温和保持经过注射脑垂体亲鱼在产卵池中的一定密度,是对未注射催产剂亲鱼诱导产卵的关键因素。此外,本文还对诱导产卵的机制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栉孔扇贝血淋巴中酯酶活性及其性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栉孔扇贝(Chlamysfarreri)血淋巴中酯酶的活性,并研究底物、抑制剂、激活剂、温度、pH对酯酶活力的影响及酶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栉孔扇贝血清与血细胞中均存在酯酶,且血细胞中的酶活力高于血清。血清与血细胞中酯酶的最适作用底物有所不同,血清中为α-醋酸萘酯,而血细胞中为α-丁酸萘酯。当以α-醋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5℃,最适pH值为7.5;以α-丁酸萘酯为底物时,血清中酯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值为8.0。以α-醋酸萘酯及α-丁酸萘酯为底物分别测定酶的热稳定时,酶活力变化相似,在20℃时活力最高,而后缓慢下降。栉孔扇贝血淋巴中酯酶属中温型中性酶类,低温下较稳定,底物专一性不强,血清中的酯酶可能来自血细胞,该酶在贝类的免疫防御中町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赖泽兴  张永嘉 《淡水渔业》1987,(4):30-32,F003
本文报道了鲮鱼脑垂体的形态结构,以及雌鲮鱼在药物催产前后和诱导产卵前后,中腺垂体嗜碱性细胞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新斯的明是一种可逆性抗碱酯酶药,它可以和乙酰胆碱竞争性地与胆碱脂酶结合,抑制胆碱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在体内积聚,引起平滑肌收缩,特别是对胃肠、子宫、膀胱平滑肌收缩作用较强,笔者先后使用该药结合中药治疗母猪产后厌食症,产后尿潴留,产后便秘100余例,用药2~3d均获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荷包鱼     
选择质量新鲜半斤至十二两重的鲮鱼,或鲤鱼,刮鳞去鳃将鱼按在板上,用刀从鱼肚中线切开,除掉内藏刀口要从鱼的胸鳍划至腹鳍为度,再在两边离切口一市分远的地方,各切一条同样长的切口,切口以  相似文献   

20.
鲮鱼是广东水库主要养殖品种之一,在大型水库,鲮鱼已形成优势种群,成为主要底层鱼类。但水库地形复杂,障碍物多,又因鲮鱼具有喜流水、喜钻孔穴、分散活动等特性,捕捉较难。目前,采用刺网捕捞鲮鱼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提高刺网的渔获性能,选择最佳刺网及其网目尺寸,现将流溪河和水迳等水库的捕捞试验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