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目前以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为主要目标的土地整理项目传统规划设计已不能满足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要求,运用景观生态学指导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调整项目区农业景观生态系统的结构,对项目区进行景观生态建设,提高系统的生物生产能力、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和文化服务功能,对我国开展可持续性土地整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景观生态规划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土地整理作为优化土地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一种有效手段正在我国普遍开展,但大多数地区土地整理的主要目标是增加耕地面积,而忽略了景观生态建设,进而引发了一些生态问题。本文从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理论出发,提出了在土地整理项目中进行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景观生态效应评价是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有效工具。将景观生态学引入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选取了景观的伸长指数、分维数、景观优势度数、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破碎度指数5个指标,对研究区域土地整理规划实施前后的景观格局作了比较分析,肯定了土地整理规划的景观生态成效。研究表明,景观生态学和土地整理的结合,具有完善项目区景观结构和功能、提高项目区土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利用形式和结构渐趋复杂,由此引发的生态环境脆弱度也愈加剧烈,土地整理过程是人为对土地生态系统进行干扰,使生态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大。为了使土地整理区域景观功能更加合理,生态系统更加稳定,提出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等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江苏省仪征市某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的环境影响评价为实证。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贵州山区生态化土地整治规划与设计,笔者应用景观生态建设理论与方法,对榕江县锡利贡米种植基地进行生态化规划及工程设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属小流域土地整治类型,地形地貌复杂,整体连通性差,景观类型多样,应通过构建生态源-生态斑块-生态廊道模式进行景观规划布局,因地制宜地进行土地复垦、农田水利、田间道路等生态化工程设计,实现研究区农田景观功能的优化与提升。贵州山区的土地整治规划设计应更加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尊重乡土景观,提高公众参与度,才能实现区域土地整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前,土地工程建设中生态环境保护已经作为一个研究的热点。因此,讨论如何从生态学角度和可持续发展角度综合考虑进行土地工程项目建设,切实加强土地整治中的生态环境建设,土地工程建设的目标应转向以土地为核心的生态保护,对维护土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阅读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中国土地工程建设的实际,阐述土地工程生态化建设的必要性,对如何将生态理念融入土地工程,使生态化的土地工程建设可操作可持续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
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的景观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恢复和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已经成为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论文介绍了景观方法,探讨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景观方法途径,包括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生态服务功能提升、农业生态系统生物关系重建、乡村景观特征提升、小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景观综合管理以及构建以农户为主体的生态景观管护制度.结合海淀区土地整治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万亩示范区生态景观建设规划设计案例,分析了乡村环境保护和管理需要从田块尺度提升到景观尺度的必要性,需要从区域生态景观战略规划、景观尺度上空间格局规划、生态景观化工程技术应用3个层次上,提高生态景观服务功能,保护和修复乡村生态环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加强不同的土地经营者、管理者以及利益相关者合作,推进综合景观管理.  相似文献   

8.
以黑龙江省5个国家重点投资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对象,科学分析各项因素对土地整理的影响,合理选择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指标,结合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及权重,构建综合评价模型,求取其土地整理中的经济、社会、生态、景观和综合效益值,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及差异分析。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始终与环境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且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土地整理规划中要增加生态补偿设计,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逐渐成为衡量土地整理效果不可或缺的一大指标。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态补偿评价方法的研究来阐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生态化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需要设计方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抵御力和恢复力有整体完善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做好设计过程中的生态补偿设计环节。  相似文献   

10.
土地整理始终与环境保持着较为密切的联系,而且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着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随着人们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也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土地整理规划中要增加生态补偿设计,土地整理的生态效益逐渐成为衡量土地整理效果不可或缺的一大指标。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态补偿评价方法的研究来阐述土地整理规划设计的方法和原则。生态化的土地整理规划设计需要设计方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抵御力和恢复力有整体完善的了解和把握,这样才能做好设计过程中的生态补偿设计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