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病牛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淋巴结肿大、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特征。由于焦虫病必须通过适宜的蜱作为传播媒介而散布病原,所以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国各地常有本病发生,新疆是牛焦虫病的高发区,牛焦虫病严重威胁阿勒泰地区养牛业的发展,使养牛业蒙受巨大损失。自2008年,福海县各乡相继发现牛焦虫病以来,笔者进行了  相似文献   

2.
牛焦虫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寄生虫病,治疗不当或延期治疗具有较高的死亡率,可为牛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文中对牛焦虫病诊断要点与防治方法进行临床分析,以降低牛寄生虫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牛焦虫病又称牛巴贝斯虫病,是由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红细胞内的原虫病。  相似文献   

4.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该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临床上常出现血红蛋白尿,故又称红尿热。  相似文献   

5.
牛焦虫分布广泛,主要寄生于黄牛、水牛的红细胞内,体型较小,虫体位于红细胞边缘部,尖端成锐角相连。牛焦虫病是由寄生在牛体上的蜱进行传播,是一种世界性血液原虫病,能引起一种急性发作的季节性的疾病,往往散发或呈地方流行性。临床诊断除可见高热、黄疸、贫血外,常有血红蛋白尿,严重的可造成牛死亡,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尤其是在潮湿高热的季节。现就北京市发生的一起牛焦虫病,从发病情况、主要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实验室检验和治疗措施等作详细介绍,对发生和流行现状以及防控措施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养牛业发展迅速, 但牛焦虫病的发生,也使养牛业遭受了一定的损失,本仅就牛焦虫病的发病原因,流行特点,传播途径,临床病理变化等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诊断及综合性防治措施,以供生产实际中参考。  相似文献   

7.
牛焦虫病是由双芽焦虫或牛巴贝斯焦虫寄生在血液红细胞内而引起的疾病。它是由蜱传播的一种急性季节性疾病,往往呈散发性或地方性流行。临床特征是高热、贫血和血尿。故又称为血尿病。  相似文献   

8.
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经蜱传播、对牛危害严重、流行较广的血液原虫病。我国自杨平在贵州首次发现后,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湖南、云南、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等省区相继报道了该病。通过贵州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文献资料查询,与焦虫病内容相关的国内文献53篇,均为对焦虫病治疗的相关报道,未见因北牛南养地区差异性导致焦虫病爆发的研究报道。因而笔者提出北牛南养要重点防治牛焦虫病,并开展了病原学鉴定,确诊病种为环形泰勒焦虫和牛巴贝斯焦虫,探索出治疗焦虫病药物和驱除牛蜱药物及其有效安全剂量,应用于临床治疗和预防,有效地控制了牛焦虫病的发生流行。为异地(从北到南)引种(牛)疫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牛焦虫病也叫巴贝斯虫病或梨形虫病,是由数种巴贝斯虫引起的一种寄生于牛红细胞内的血液原虫病。临床上以高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迅速消瘦和产奶量降低为其特征。此病是二类传染病,多为零星散发,在门源县每年都有发生,外引牛多发,给养牛户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正>牛焦虫病是由焦虫寄生在牛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经硬蜱传播的流行性血液原虫病,病原体种类繁多,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与传播媒介碑的滋生环境密切相关,因此除了具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外,还与当地某个时段的气候有关。2014年12月中旬贵州省荔波县某新建规模养牛场从北方引进优质肉牛种牛时就曾发生过牛焦虫感染的病例,临床症状主要以精神沉郁,呈稽留热,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对牛的危害非常严重。采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分析了牛焦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技术,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牛焦虫病每年6~8月份发生,此病给养牛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洛南县处秦岭北部,森林覆盖郁郁葱葱,气候湿润,是脾繁殖的适生季节,加之养牛户将牛放养于深山多日不归,管理不善,导致牛遭遇脾叮咬牛的血管部位,将病原体接种牛血管内通过繁殖,导致牛发病,如治疗不及时养牛户将蒙受巨大的损失,笔者总结多年来对牛焦虫病治疗的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正> 牛焦虫病是一种传播性很强的寄生性血孢子虫病。本病的病原体种类很多,但所引起的症状和病理变化基本相同。常呈急性流行过程,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高,我省养牛业因此病遭受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14.
牛焦虫病是指由双芽焦虫和巴贝斯焦虫引起,以高热、贫血与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季节性寄生虫病。双芽焦虫多由突尾方头蜱和有距方头蜱传播,本病一年可数次爆发,但以春、夏、秋三季为多。易感染2岁以下的牛,但症状不明显,易耐过  相似文献   

15.
据悉,我国有些地区的牛场每年都有一些牛因患牛焦虫病、梨形虫病、牛泰勒虫病等而死,究其原因,都是蜱虫惹的祸。蜱又名大肚虱、壁虱、草爬子,是可传播包括牛在内的养殖动物100多种疾病的外寄生虫。蜱的隐蔽性很强,平时不易被发  相似文献   

16.
牛焦虫病病原体为多种无色素血孢子虫———焦虫,通常寄生在红细胞内。病牛以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为特征。由于焦虫病必须通过适宜的蜱作为传播媒介而散布病原,所以本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我国各地常有本病发生,使养牛业蒙受巨大损失。牛的焦虫病原主要有泰勒焦  相似文献   

17.
牛焦虫病是一种虫媒传染性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为高热、贫血和黄疸,患病牛采食量下降,反刍停止,母牛停止泌乳,拉稀和消瘦,严重的会造成牛只死亡。焦虫在蜱体内繁殖,放牧过程中蜱叮咬健康牛只有很高的发病率,对我国牛养殖业的发展不利。为此,在规模化牛养殖场中,要做好焦虫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8.
1发病情况2011年7月18日,芒市轩岗乡拉哏奶水牛养殖场有5头后备奶水牛的母牛出现精神沉郁,呼吸困难,发热,食欲减退,可视粘膜发绀、黄染等临床症状。通过临床和实验室诊断为牛焦虫病,经用药物连续治疗6d后,除1头病情较重的死亡外,其余的各种症状消失,患牛逐步康复。奶水牛焦虫病是由巴贝斯虫或泰勒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寄生性原虫病。焦虫病由蜱传播,又称蜱热。德宏州是焦虫病的常发区,早在解放前就有该病的资料  相似文献   

19.
黄色素(Acriflarinum)为橙黄色或浅褐色结晶粉,临床上一般用0.5%注射液,是治疗马牛焦虫病的特效药,由于我区牛的焦虫病相对较少,所以市场上黄色素并不多见。我县牧业大楼1993年从江苏购进500盒黄色素注射液(5×10ml),销路不甚理想。实际上,对此药若能恰当利用,临床上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治疗效果。现就笔者在临床上治疗牛焦虫病和具有脑炎症状的猪的无名高热方面应用作一报导。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由于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我县的养牛业得到迅猛发展,但牛病也时有发生。牛焦虫病最为突出,尤其是由蜱为媒介而传播的虫媒传染病,多发生于夏季和秋季。且死亡率较高,给养牛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