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高举旗帜 科学发展 努力开创连古城保护区工作新局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中间,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外围,生态区位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阻挡两大沙漠合拢;二是保卫230万亩民勤绿洲;三是维系区域生态平衡;四是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因此,建设好、管理好连古城保护区不仅对保护民勤绿洲生态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生态保障作用,而且对于整个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的民勤境内,东西北三面均被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包围。保护区呈半环状屏蔽着民勤绿洲,占民勤国土面积的1/4,是民  相似文献   

3.
李全胜 《中国林业》2013,(22):43-43
石羊河流域源头天祝县水源涵养林,是武威市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在维系河西商品粮基地中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地位。一旦失去这片涵养林,石羊河就会枯竭,流域下游的民勤,就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武威绿洲难以发展,  相似文献   

4.
钟平 《森林与人类》2003,23(7):26-27
民勤的那次旅行虽然已经日渐遥远,那段经历却总是让人刻骨铭心。2001年的七八月之交,我随西安大学生绿色营,来到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那是一方充满苍凉之美的土地,一片在石羊河下游的绿洲。时至今日,我仍然会经常想起民勤,想起在漫漫风沙线上,守护着数百个风沙口,像石述柱、邱佳美、胡凤莲这样的普通而非凡的民勤人。褪色的绿洲:生命的张扬与枯萎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大自然用神力创造了巍巍雪山,孕育了堪称河西走廊生命之源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三大内陆河,造就了沿河流域星罗棋布的绿洲。民勤绿洲在其中最为显眼。若不是亲…  相似文献   

5.
对民勤农业生产出路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生态脆弱度加剧,环境急剧恶化。在这片绿洲上如何发展农业生产,是区域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的主要内容。对民勤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人文环境等多个因素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水是制约民勤农业生产发展的关键因素。并通过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已有条件及今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进行分析,提出了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敢叫大漠变绿洲——河西走廊行新华社记者黄毅刘伟三面环沙的民勤人用勤劳的双手,向恶劣的自然环境挑战,使大漠变成绿洲。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包围着民勤绿洲,28万民勤人栖息的绿洲面积只有全县土地面积的十分之一。面对这恶劣环境,要么沙...  相似文献   

7.
一柄利剑刺大漠出武威向北直行,便是民勤绿洲。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西面是巴丹吉林沙漠,东面是腾格里沙漠,沿石羊河流域的农业耕作和天然植被形成了一条绿色长廊。全县有三十多万人,七十多万亩耕地,近千万亩的天然植被,它就像一柄利剑劈断了沙漠黄龙。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  相似文献   

8.
高万林 《中国林业》2011,(21):20-21
在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最下游有一片绿洲,它形如一把绿色的楔子,顽强地阻击着巴丹吉林、腾格里两大沙漠的合拢,保护着整个河西走廊的生态、经济安全,堪称国家西部风沙线上的一座桥头堡。这里是全国最干旱、  相似文献   

9.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总经营面积584.82万亩,以保护荒漠天然植物群落、珍稀濒危动植物、古人类文化遗址和极端脆弱  相似文献   

10.
高承兵 《中国林业》2012,(20):25-25
管理始终是发展的支撑力,在西北边陲更是如此。冬寒夏热、多风沙、少降雨的气候特点给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石羊河流域下游、总经背面积584.82万亩的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发展带来巨大压力。  相似文献   

11.
为配合地方搞好对甘肃民勤的生态治理,根据国家林业局的部署,2006年3月下旬,国家林业局治沙办组成专家调研组,对民勤生态环境现状进行了调研,现场考察了民勤县流沙治理和风沙危害情况,与省、市、县有关领导同志进行了交流,并征求了中科院兰州沙漠所和甘肃省治沙所专家的意见,形成了关于整治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若干意见。民勤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东北部,总人口30.7万人,辖18个乡镇。2004年该县国内生产总值13.63亿元,财政收入478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968元。调查发现,当前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面临着两大威胁,一是石羊河来水量剧减,地下水位急…  相似文献   

12.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石羊河流域最下游的民勤绿沙洲外围,它从北、西、南三面护卫着民勤绿洲,生态区位十分重要。保护区的建立为民勤绿洲的防沙治沙和生态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遏制河西走廊腰部生态恶化、阻挡荒漠化扩张、改善和优化区域生态环境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3.
民勤治沙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勤治沙史常兆丰,方峨天民勤县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相壤地带,东、北、西三面被沙漠包围。据有关史料记载,民勤县治沙并非现在,而始于400多年以前。据1923年在民勤西沙窝发掘出的“河井文化”考证,殷纣时期,这里曾有广阔的绿洲和大量的居民。《民...  相似文献   

14.
甘肃民勤连古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389882.5hm^2,位于石羊河流域下游民勤绿洲的外围,直接保护着民勤一武威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保护荒漠植物是其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保护区植物种类相对贫乏,共有种子植物64科227属474种(包括变种及栽培种),还受到水环境恶化、植被退化、土地沙化以及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威胁,建议采取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完善政策法规、依法管理保护,遵从自然规律、科学规划经营,加强能力建设、发展社区经济的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对于甘肃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早在2013年,他就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确保处在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间的绿洲甘肃省民勤县不成为第二个罗布泊。邻近民勤的古浪县也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化土地面积超过200万亩,风沙线长达130多公里。2019年8月21日,习近平总  相似文献   

16.
绿洲变奏曲     
石羊河,养育了勤劳的民勤人民,也滋润了万顷绿洲。民勤———这片令人神往的土地,曾经到处碧波荡漾,绿草肥美。岁月悠悠,下游来水量逐年减少,白亭海消失,青土湖干涸,丰美的绿草枯萎。放眼青土湖,唯见黄沙滚滚,碱土飞扬。20世纪70年代,上游下泄水量已经不能满足下游民勤的农业生产,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思变的出路从打井取水开始,绿洲大地井架林立,机器轰鸣,一夜之间,机井遍野,数千机井浇灌着干涸的土地,农业生产空前发展。上游来水继续锐减、地下水位下降。80年代,改革的春风吹遍绿洲大地,勤劳的民勤人民加快了奔小康的步伐,已有的耕地不能满足生产  相似文献   

17.
民勤农田防护林对作物增产的贡献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勤绿洲农田防护林保护下的小麦产量均有胁地区和增产区的产量分布规律:胁地区为平产区产量的67.3%,增产区比平产区产量高3.3%;大片防护林庇护下的民勤绿洲,有防护林的小麦田产量比无防护林小麦田的产量高出4.7%。相对于防护林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长期耕作对小麦有3.2%的增产作用。凉州区的防护林以疏通结构为主,有防护林的小麦产量高于无防护林的18.6%。比较民勤与凉州区防护林影响下的作物产量,民勤地区的防护林与其他因素共同影响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达到20.8%。民勤位于石羊河下游,受风沙危害严重,而小麦产量高于石羊河上游的凉州区,说明农田防护林及其它因素共同影响对民勤绿洲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林业总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境内,1964年建场,主要承担"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和武威市北部沙漠的治理任务,下设10个分场,总经营面积89万亩,现有职工680名,固定资产1240万元,林木资产1870万元。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以来,林场广大职工坚守"北  相似文献   

19.
民勤沙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处于全国沙漠化监测和防治的前沿地带,是我国沙漠化研究的重点地区之一,其沙漠化防治对西部大开发及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实施生态修复,使修复区植被得到恢复和重建,沙漠化减轻,生态环境改善,从而有效保护民勤绿洲,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工程稳步实施。  相似文献   

20.
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东、西、北三面均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沙漠包围,呈半环状分布在民勤绿洲边缘,是一个典型的的荒漠类型自然保护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