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杖子流域是大凌河上游支流流域,总面积42.584 km2。该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土壤肥力低下。依托"大凌河重点治理项目",流域综合治理采取:"平地、重点农田建设园田化,坡地梯田化,荒山全绿化,沟壑工程措施配套化,流域经济商品化"措施,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流域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正> 阜新市境内的柳河流域,自1983年列入国家重点治理区后,经过十年的综合治理,国家补助了大量资金,当地干部和群众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累计完成综合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9%,治理程度达到国家验收的标准,从而使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治理成果来之不易,只所以能取得好的治理成果,是和我们认真抓了监督管护工作分不开的。几年来,在监督管护中,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宣传教育,增强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3.
盘县沟壑纵横,水土流失十分严重,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许多困难和危害,也制约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多年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实践表明,沟道治理是盘县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关键,谷坊/拦沙坝是工程中的重点和亮点。在多年的治理过程中,对谷坊/拦沙坝的规划、布置等从实践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希望能对相类似地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提供参考,并对今后的谷坊/拦沙坝的设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1993,(5):11-13,19
辽宁省柳河上游水土流失面积1034.78km~2,部分地区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10000t/km~2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上游群众生活贫困,下游河道泥沙淤积,使柳河成为地上悬河,洪水灾害频繁。该流域自1983年被列入全国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后,十年共完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措施保存面积579.87km~2,累计治理面积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9%。经过重点治理,流域输沙量减少87%,森林覆盖率由17.4%提高到34.6%,粮食总产量提高2.5倍,人均收入增加4.57倍,收到显著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为组织大面积的综合治理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5.
开展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对防治广西岩溶区水土流失问题十分必要。通过对江村小流域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成效监测,分析该区域治理后水土流失面积消长情况,总结小流域治理成效。结果表明,治理后的江村小流域水土流失状况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2020年水土流失面积较2016年减少了462.77 hm~2,土壤侵蚀强度降低了25.66 t/(km~2·a),江村小流域的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得到了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治理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之一,水蚀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类型。1980年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以小流域为单元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新阶段。小流域综合治理的蓄水保土效益是取得各项效益的基础和保证,结合郝台子小流域水土流失情况,对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蓄水保土效益进行科学评价。结果表明,郝台子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蓄水保土效益显著。由于保住了土、蓄足了水,为发展农林牧产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我国水土保持的目标与任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来,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7大流域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扎实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广泛展开;水保监督执法继续深入;人为水土流失得到遏止;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新形势下,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思路是,紧紧围绕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3大目标,认真落实预防监督、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监测预报4项任务,采取行政、经济、法律等多种措施,促进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维系良好生态环境,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关岭县属于珠江上游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区域内石漠化程度高,水土流失严重,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03—2013年,关岭县先后实施了"珠治"试点工程、"珠治"重点工程、中央预算内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等,10年的小流域综合治理,有效地改善了山区的生态环境,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岩溶地区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山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得到调整,项目区农民每年每户平均可增加经济收入2万元。在治理思路和方法上也取得了突破,为今后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为喀斯特地区人民群众致富奔小康铺了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9.
波萝赤小流域位于辽宁省北票市北部北四家乡境内,包括王增店一个村,流域总面积24.40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12.70 km2。项目区内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为了保护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北票市实施波萝赤小流域综合防治工程,工程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81 hm2。经过5 a的集中、连续综合治理,建成了完整的水土流失防御体系,流域内经济效益、蓄水保土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得以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珠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和基本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首先分析了珠江流域水土流失特点。并在总结多年来流域综合治理工作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坚持办好小流域综合治理试点的同时,强调积极开展较大面积的重点区治理的作用。最后建议:为了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应重点解决六个方面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1.
长江中上游水土流失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长江中上游是我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1989年开始实施的重点防治工程 ,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 7 2 3万km2 ,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其防治特点 ,一是建立了流域协调与地方负责相结合的管理体制 ;二是立足流域特点 ,开展综合治理 ;三是实施开发性治理 ,充分考虑农民利益 ;四是坚持预防为主 ,加强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大方县金鸡小流域作为大方县2013—2017年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通过开展金鸡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和经济均取得了较好的收益,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分析总结出了前期调查、方案设计、工程管理等全过程的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3.
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先小流域识别的空间尺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先小流域识别的空间尺度效应,为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规划与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重庆市合川区为例,利用小流域水土流失面积比例,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比例和流域平均坡度计算了综合指标,用以识别5种流域空间尺度[Ⅰ(流域面积范围50~300 km~2),Ⅱ(10~50 km~2),Ⅲ(1~10 km~2),Ⅳ(0.1~1 km~2)和Ⅴ级(0.01~0.1 km~2)]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优先小流域。[结果]流域空间尺度对优先小流域的识别有显著影响。基于Ⅳ和Ⅴ级流域确定的优先小流域在空间分布上与基于栅格土壤侵蚀强度图得到的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空间分布更为吻合。[结论]综合考虑优先小流域的条数,基于Ⅳ级流域得到的优先小流域条数更少,更便于进行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和管理,是识别优先小流域的最优流域尺度。  相似文献   

14.
<正> 定陶县地处鲁西南,是黄泛平原上的一个农业县,风沙和水土流失危害严重。全县总面积847平方公里,其中水土流失面积23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27.5%。 近几年来,定陶县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以防风固沙发展经济林为突破口,先后治理了一千王、半堤、游集、杜堂、黄店等五条小流域。治理后,小流域的林木覆盖率达到30%,生态环境大为改观,经济效益显著增加,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然而,由于干部群众的法制观念浅薄,边治理边破坏的现象时有发生。为了巩固治理成果,确保水保工程能发挥更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定陶县在加强治理的同时,重点抓了水保工程的监督管护工作。  相似文献   

15.
大通县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年均土壤侵蚀模数3 000~5 000 t/(km2.a)。近年来,大通县先后开展了重点小流域工程、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中央财政预算内专项资金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工程等项目建设,共治理小流域24条,完成治理面积718.69 km2,使全县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到36.3%。截至2008年底,林地面积达到64 360 hm2,草地面积达到41 830 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4.4%,梯田面积达到22 978 hm2。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2008年人均产粮482 kg,人均纯收入2 510元。介绍了大通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效、具体做法和今后工作的总体思路。  相似文献   

16.
草子坝小流域综合治理效益及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根据诏安县官陂镇原是严重水土流失区,通过十多年的综合治理,现人为新的水土流失得到控制,且成为花果飘香的荔枝海,治理成果成为地方支柱产业,通过调查、总结,笔认为此小流域具有较明显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可操作性强,是综合治理较为成功的一条小流域。  相似文献   

17.
潮河流域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及存在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占密云水库以上集水流域面积31%的潮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流域水土保持和水土流失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流域水土保持工作在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阐述了流域水土流失治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拟为流域综合治理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8.
长江流域和长江经济带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长江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水土流失依然是严重影响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需从以下几方面全面加强各项水土保持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服务,即: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原则,维护优良生态;全面强化监督管理,有效遏制人为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切实做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预报,实现信息共享;坚持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结合,强化组织领导与管理。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水土流失概况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省是我国水土流失灾害严重的省之一。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保持水土资源,恢复、重建与保护生态环境是云南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面临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介绍了云南省水土流失的现状、危害及其发展趋势,并在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实施大江大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为主体的生态环境重点工程建设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20.
“十一五”黄河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新成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一五"期间,黄河流域共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5.59万多km2,治理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年均减少入黄泥沙3.5亿~4.5亿t,为维持黄河健康生命和促进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突出表现是:拦截粗泥沙第一道防线建设取得积极进展;重点工程带动了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开创了以大江大河重点一级支流为单元进行泥沙监测的先河;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取得突破,管理体制不断创新,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