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张郃  杨萌 《安徽农业科学》2015,(11):352-353,356
分析了现代农业推广的主要模式,对农业推广的主要方法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农业推广中技术与农民各自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简论改革创新农技推广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创新农技推广的基本思路:围绕“一个中心”,即围绕服务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着力“三大推广”,即强化公共推广,发展多元推广,构建和谐推广;提升“五种能力”,即不断提升集成创新、执法监管、指导服务、推广应用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能力。同时指出:改革创新农技推广的关键是要创新推广观念,创新推广体制,创新考核机制,创新方式方法和创新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4.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切实有效地推进农机推广工作的健康发展,把一大批先进适用的农机新技术、新机具及时送到千家万户,确保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日益成为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当务之急是学会用市场经济观点指导农机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参与式农业技术推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志国  刘晓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7014-7015
"参与式农业推广"强调从农民的真正需求出发,农业高校等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开发工作,推广机构和推广人员对农民进行推广服务。其要点可概括为:推广理念转变、推广职能改变、与农民有效沟通、农民组织建设和能力培养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与新形势下的工作思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中国当前农技推广工作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及今后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8.
欧章容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7-17,85
通过学习《农学》专业本科课程,从试验、示范、培训教育和效益成果四方面来进一步解释农业推广及其意义;从因地制宜、试验示范、智力开发、合作推广和服务配套、综合效益原则五个方面说明农业推广过程中应遵守的原则,对农业推广和农业推广原则作出浅析。  相似文献   

9.
推广     
《今日农村》2013,(9):106-109
  相似文献   

10.
推广     
《今日农村》2013,(8):142-145
  相似文献   

11.
截止到1998年下半年,河北省县级农技推广人员中,中青年是主力军,男女比例接近于1:1,大多数农技推广人员对本职工作任劳任怨,农业技术指导仍以无偿服务为主,在有些技术推广时女性工作能力并不比男性差,农技推广内容日趋综合,从事农技推广工作的人员数量相对不足,分布不合理,科技推广经费严重不足,农技推广体系整体状况堪忧,进修学习条件限制了农技推广人员素质的提高,年龄高和职称高的人员有脱离生产的倾向,应加  相似文献   

12.
黄建宁 《吉林农业》2012,(11):178-179
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农业科学化的有效途径。农机化技术推广可以让科学转换成生产力,可以节约大量的劳动,可以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推广体系不健全、推广程序不完善,推广环境营造的不和谐及推广方法单一等问题。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陕西省大荔县实施"大荔模式"以来,农业推广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该模式已经成为重构我国农业推广的成功案例。首先介绍了"大荔模式"的主要成功经验与主要成效,根据其经验得出对重构我国农业推广体系的启示:一是完善法律保障体系,加大政策保障力度;二是拓宽农业推广服务范围,增强服务能力;三是积极培育与发展社会化服务组织,构建多元服务体系;四是整合农业推广组织,优化组织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14.
对新时期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何开诚 《现代农业科技》2010,(16):362-362,367
农机化技术推广是加快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规范农机化技术推广行为、完善推广方法、营造推广环境3个方面就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进行思考,以为加快农机化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把农业机械化的新技术、新机具进行普及并运用到农业生产中的一个过程是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的内容。农机化广泛及时的推广,可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同时也是把农业机械化的科技成果进行转化的主要途径,是农业机械化科技成果、农业生产与农民群众三者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农机化技术的推广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对农机化技术推广工作中的困难、措施与方法等进行了如下分析与阐述。  相似文献   

17.
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各级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推广机构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探索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技术推广有效途径和模式.主要有:  相似文献   

18.
我国与美国农业推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比较重视农业推广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农业推广网络.1993年全国人大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几十年来,我国农业推广工作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农业是一个弱质产业,而农业推广又是弱中之弱.改革开发以来,在机构改革等的影响下,我国的农业推广事业又遇到了一些困难.一些发达国家的农业推广工作都是比较成功的,特别是美国的农业推广体系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学习、借鉴美国农业推广的成熟经验,对促进我国农业推广事业发展及促进农业的持续、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树立公共推广理念加速农技体系建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农技推广体系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农业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主导力量。在充分阐述农技推广公共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在当前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中,要树立公共推广理念,以公益性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对推广能力建设投入力度,强化财政保障,创新运行机制,加速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从而促进农技推广体系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文明之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作用和地位无论何时、何地都无法改变.高水平农业也是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劲引擎,农业的发展,有3个基本要素,即农业教育、农业研究、农业推广,三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加快发展农业,离不开农业推广.民国时期,云南大力实施农业推广政策,建立了农业推广机构与法规体系,使全省农业由传统分散型走向由政府进行积极推广与改进的发展道路,农业教育与农业研究在这一时期也取得突破,标志着全省开始进入了现代农业推广的初创和持续发展时期,在云南省数千年农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地位和作用.特别是对美烟品种的引进及推广种植,发展漆树、核桃、三七等产业,至今仍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