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地桔园1~3年生幼龄柑桔,枝叶稀,树冠小,园中留有大量空白地,夏秋两季,青草繁生,对这些青草,传统做法是勤耕清除。现越来越多的实践证明,在土壤熟化度低,土质瘠瘦,绿肥又跟不上的情况下,山地幼龄桔园每年夏秋蓄草(树冠垂直投影范围内不蓄草),是维持桔园生态平衡的经济而有效的措施。 一、可减轻桔园土壤冲刷5~6月份,许多地方雨水集中,雨量大,而山地桔园通常有一定的坡度,如果无植被覆盖,将产生严重地表径流。据报道,每亩用300公斤麦秆覆盖,可减少97%地表径流。桔园蓄草,在此期间由于覆盖度较大,水土流失量只有75  相似文献   

2.
在红壤丘陵桔园的水平带坡面上种植香根草 (Vetivergrass)进行固土护坡试验。结果表明 ,坡面种植香根草可以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量和土壤流失量 ,从而防止水土流失 ,起到很好的固土护坡效果 ,而且种植香根草的密度愈高 ,效果愈明显  相似文献   

3.
生草结合覆盖防止梯地桔园水土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防止水土流失是山地桔园土壤管理中一项重要工作。按照传统的清耕管理方法,山地梯土桔园每年深挖2次,中耕除草3—4次,并将梯壁杂草刈光,这样梯土越削越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桔树生长结果。七十年代开始,我县利用柘溪库区的小气候发展柑桔,兴建了1万亩桔园。我县山地桔园修筑的梯土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岩坎梯土,梯壁用岩石砌成,既不生草,又不易引起水土流失,但造价高,又受立地条件限制,较少采用;另一种是土坎梯土,易造省费。广泛采用,惟水土流失严重。  相似文献   

4.
桔园除草是柑桔生产管理的重要环节。本试验以新建桔园和丰产桔园为试点,探究覆盖防草布对桔园根系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影响,观测树势、成熟期及品质差异,并进行成本分析。结果显示,覆盖防草布夏季能降低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促进树体生长,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着色推迟1周左右。防草效果达100%,综合成本低于人工除草,高于化学除草。随着农村劳动力老龄化加剧,综合经济、生态两方面考虑,防草布覆盖控制桔园杂草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生草栽培改善桔园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县南丰蜜桔产业的迅猛发展,传统的桔园开发和栽培,严重地破坏桔园生态环境。近年来推广的桔园留(种)草栽培技术,有保土保肥、防寒抗旱、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为天敌提供良好的繁殖栖息场所等作用,可有效地改善优化桔园生态环境。桔园留(种)草应充分利用当地杂草资源,以留草为主,种草为辅,留种结合;同时坚决铲除恶性杂草、检疫性杂草。要十分注重留(种)草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出一套适于机械耕作的桔园土壤管理方式,我们在调查湖南省不同类型桔园杂草生长情况的基础上,筛选出几个生草量大、营养元素含量高的草种,在本所新建桔园中进行生草少耕栽培试验。现将1986~1990年试验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赣中山地桔园经济实用抗旱途径初探廖洋生(江西省新干县黄泥埠水库管理局331306)山地建桔园,水利设施建设同步进行,这种作法似乎无可厚非。然而,赣中多年来大面积发展山地桔园的实践,却对这种作法提出了质疑。山地桔园抗旱途径何为最佳,是抽水抗旱,还是通过...  相似文献   

8.
丘陵山地桔园渗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丘陵山地桔园渗灌技术研究张治清,董明亮,李桂永(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局418000;湖南省怀化地区农业部农垦司)·我国大多数桔园都分布在丘陵山地,由于周年雨水分布不均,普遍受干旱威胁,制约着柑桔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怀化地区丘陵山地桔园面积占桔园总面积的8...  相似文献   

9.
山地青梅园以茶树护坡的栽培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年以来 ,我县在红壤山地青梅园开发中采用以茶树护坡的栽培模式 ,收到了良好效果。1 试验概况 在长兴县泗安镇师菇岗村选 13 3hm2 ,高潮村选 10hm2 ,皆为低丘红壤山地。师菇岗村试验园坡度 15°~ 2 0° ,高潮村试验园坡度 5°~10°。按红壤开发要求 ,山地开发必须以等高为原则 ,坡度大于 8°的修筑梯地 ,小于 8°的可不修梯地 ,但必须等高种植 ,同时要在梯田外侧种植多年生经济作物 ,以保护水土及梯壁 ,减少水土流失。以往推荐的多年生护坡作物为香根草。香根草虽为良好的护坡作物 ,但没有经济效益。我们结合我县特点及农民的栽培习…  相似文献   

10.
宁波市是全国十四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地处浙东沿海,气候温暖湿润,柑桔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属长江中下游落叶常绿果树混交带。全市1985年柑桔面积13.5万亩,其中海涂、平原桔园6万亩,山地桔园8.5万亩。由于我市位于中北亚热带季风气候交界区,春夏高温多两,常有6月“霉雨”和9月“秋雨”,桔园杂草生长繁茂,与桔树争夺肥水激烈,又是许多病虫的中间寄主。人工除草费用很大,如象山县柑桔场,全年人工除草用工数占桔园用工总数的42.1%。尤其香附子、喜旱莲子草、狗牙根等恶性杂草很难根除,造成草荒,严重影响柑桔产量和品质。为消灭草荒,为科学生草和除草提供依据,我们在进行化学除草试验和推广的同时,对桔园杂草种类进行初步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生草栽培有利于改善桔园生态环境,避免和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有机质,是一种省工省本的现代化桔园土壤管理技术。笔者自19934ISJ4i始,根据沙土幼龄桔园的特点,对草种的选择,生草的管理、生草栽培的效果等方面进行研究。现将试验研究结果总结如下。l适宜作沙土幼龄桔园生草栽培的草种1.l对草种的要求进行果园生草栽培,首先要根据果园的土壤及果树的特征选择适合的草种。据近几年试验观察,沙土桔园草种应具备的条件是:耐旱耐瘠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鲜草产量高;种籽在6月底7月初成熟,便于留种及自然繁殖;植株高度在叙~60cm以…  相似文献   

12.
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柑桔园生草栽培就是在柑桔园行间与株间,种植一定数量的豆科、禾本科类植物或牧草,亦可自然生草(剔除恶性杂草),并对生草进行施肥、灌水、定期刈割覆于树盘下,亦或常年不刈割的一种土壤管理方法。它改变了普通桔园层次单一,结构简单,系统抵抗外界灾害能力弱等弊端,具有保持水土,培肥地力,改善桔园生态环境,保护桔园中天敌种群等作用。本文就柑桔园生草栽培的生态效应作一  相似文献   

13.
自1981~1990年经10年的桔园生草栽培研究后获得下列结果:桔园生草能明显降低夏季白天桔园气温和地温,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有利于根系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4.
夏秋时节,对桔园土壤进行覆盖,既可使土壤降温、保湿、保肥,又可防止暴雨对土壤的冲刷,以及阻止杂草生长。夏秋时期正是柑桔幼果迅速生长和新梢抽发期,需要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土壤水分过少,土温过高,都将影响柑桔生长和产量。尤其对排灌条件差,土层浅薄的山地桔园,土壤覆盖显得更为重要。1981年以来,我们利用山地桔园丰富的茅草、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主要观测了覆盖对桔园水分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草加膜覆盖和稻草覆盖均能改善桔园水分状况,特别是草加膜覆盖和地膜覆盖在天气愈干旱时愈表现出对桔园较浅土层有效的保水效果,因而改善了柑桔树体水分状况,提高柑桔产量,改善果实外观品质,增加桔园产值.  相似文献   

16.
三年的生草栽培试验结果表明:生草栽培提高桔园土壤有机质和有效养分含量;调节桔园温湿环境;减轻异常高温干旱引起的落果,提高果实产量并一定程度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7.
山地桔园幼树丰产经验梅显才(浙江省云和县农业局323600)我县紧水滩库区和石塘库区移民,1985年以来已发展柑桔733hm2。由于建国质量差,管理粗放,60%以上的桔树没有投产,大部分已投产的桔树产量也很低。为了总结当地实用的山地桔园幼树丰产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90年从外地引进绿肥藿香蓟种子播于庆元县山地桔园,当年发现凡间种绿肥的桔树被吸果夜蛾为害造成的落果减少。为了进一步证实其作用,1991年进行了对比调查。根据8月24日~10月9日两个果园6次调查的结果,桔树四周间种藿香蓟的桔园虫果脱落率仅为0.15%;少量间种的桔园虫果脱落率为4.7%;未间种的桔园的虫果脱落率达7.3%,效果明显。其中,早熟温州蜜柑园间种藿香蓟对吸果  相似文献   

19.
浙江淳安县山地桔园星天牛为害严重,一般植株受害率达40%左右。星天牛主要为害柑桔根颈部,严重时常造成幼龄桔树死亡。为挽救受害幼树,我们在南付乡凤联村桔园进行了靠接换砧。  相似文献   

20.
本标准适用于台州地区及自然条件相近地区的柑桔建园。 1 园地选择 1.1 山地桔园选择坡度30度以下,海拔400米以内,土层深1米左右,冬季极端低温不低于-9℃,无冷空气沉积的山坡地。 1.2 平地桔园选择地下水位较低,排灌便利,土质比较疏松的地方。海涂地须经垦殖改良后,土壤含盐量在0.1%以下,pH值8以下方可种植柑桔。 2 园地规划 2.1 山地桔园规划 2.1.1 道路构筑:迂迥上山车道,宽6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