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9 毫秒
1.
分析冬小麦生理特性、土壤环境及产量在不同断根处理下的表现,以此确定适宜的断根深度,促进冬小麦产量的不断提升。以河南省漯河市冬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设置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设置4种不同的断根深度处理,即10 cm(D1)、30 cm(D2)、40 cm(D3)、50 cm(D4),对照组为不断根处理(CK),分析不同断根处理对冬小麦生理特性、土壤环境以及产量的影响。在小麦平均株高方面,CK处理高于试验组1.26%~4.39%。在小麦根系鲜重方面,CK处理分别高于D1、D2、D3、D4处理高24.21%、9.27%、7.55%、3.67%。随着断根深度的不断增加,不同断根处理土壤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随之减小。随着断根深度的增加,不同断根处理的平均叶面积指数、光合有效辐射以及光合速率随之增大,CK处理平均叶面积指数、光合速率以及光合有效辐射分别高于试验组26.02%、4.94%、7.78%。与其他处理相比,CK处理增产,增产幅度为4.31%~19.83%。在外部环境一致的情况下,断根深度越大,冬小麦的生理及农艺特性更加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2.
火炬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年生火炬树苗木为实验材料,采用称质量控制土壤含水量的方法,设置了对照(CK)、轻度水分胁迫(T1)、中度水分胁迫(T2)和重度水分胁迫(T3)4个不同处理组,研究了火炬树对水分胁迫的生理生化反应。结果表明:胁迫初期,MDA含量和质膜透性呈显著正相关,两者均随胁迫程度的加剧而显著增加,水分胁迫诱导SOD活性和POD活性大幅升高;胁迫后期,由于SOD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升高,所以MDA含量的增幅变小,对质膜未造成严重损伤。T1、T2和T3组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在胁迫前60d均显著高于CK组,在胁迫后期含量下降,而在整个水分处理期间,T1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与CK组在15d后无显著差异,而T2和T3组的含量与对照差异显著,T3组的含量始终处于最低,受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3.
<正>生长季修剪就是果树萌芽后至落叶前进行的修剪。对加速培养结果枝组,尤其对缓势促花、提高坐果率具有重要作用。生长季树体生命活动旺盛,修剪要轻剪。其方法主要包括抹芽、除萌、疏枝、摘心、拉枝、扭梢、环割、短截等。一、抹芽、除萌、疏枝抹芽是在嫩芽刚吐出不久,对不合适部位的萌芽用手抹除,可减少无用芽的消耗,有利于整形,特别是剪口部位的萌芽长势强,易长成无用的长枝,要及时抹掉。除萌是对树体不适宜的部位长出的萌蘖,待几厘米长时用手掰掉或剪除,此法可减少营养消耗,有利于上部枝的发育。除萌对于李子特别重要,因李子芽主要是复芽和混合芽,易形成过多萌蘖。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探讨外源亚精胺(Spd)调控雌花分化的生理基础。[方法]研究外源Spa及其抑制剂DCHA(二环己胺)对黄瓜去顶苗雌花分化中生化物质变化、雌花分化率的影响。[结果]Spd处理的黄瓜去顶苗在雌花分化中嫩枝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CK组的,而抑制DCHA处理的却低于CK组的;Spd处理的黄瓜去顶苗嫩枝的可溶性糖含量于接种后30d时出现峰值,而DCHA处理的含量低于Spd处理及CK组的;接种后24~27d,Spa处理、CK组黄瓜去顶苗嫩枝的淀粉含量30d前后快速上升,33d后再下降;在雌花初现(培养30d)之前,Spa处理的黄瓜去顶苗嫩枝的叶绿素(a十b)含量呈快速上升趋势。[结论]外源Spd促进了黄瓜去顶苗的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淀粉、叶绿素(a+b)含量和雌花分化率的提高,DCHA的作用与之相反。外施Spa引起的黄瓜去顶苗的生理指标变化有利于雌花分化。  相似文献   

5.
以15a生的乔化富士苹果为试验材料,研究不修剪、20%、30%、40%和50%冬季修剪量处理对树体生长和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50%修剪量范围内,随着修剪量的加大,成花量降低,但坐果率增加;50%的修剪量处理引起枝条旺长,使中长枝比例增加,短枝比例减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花青苷和抗坏血酸含量均随着修剪量的增大而升高,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降低,果实表面光洁指数先增加后降低,30%修剪量处理的果实整体表现较好的品质;30%的修剪量处理两年都保持较高的产量,不修剪和50%修剪量处理的产量出现较大波动。乔化富士适宜的修剪量应为总枝量的30%左右,同时应合理配置长、中、短枝比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喷施多胺及其合成抑制剂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GBG)对干旱胁迫杏苗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杏抗旱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金太阳杏1年生嫁接苗为试材,设处理1(对照,CK)、处理2[干旱(Drought, D.)胁迫]、处理3[(CK+亚精胺(Spermidine,Spd)]、处理4(D.+Spd)、处理5(D.+MGBG)和处理6(D.+MGBG+ Spd)共6个处理,每2 d处理1次,处理30 d后分别测定并分析各处理叶片丙二醛(MDA)、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光合参数。【结果】干旱胁迫下,杏苗叶片MDA、可溶性糖和Pro含量增加,叶绿素总含量和光合参数均降低;喷施1.0 mmol/L Spd的杏苗叶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提高;在干旱胁迫下喷施1.0 mmol/L Spd可使杏苗的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显著提高(P<0.05);在干旱胁迫下喷施1.0 mmol/L MGBG可促进杏苗叶片MDA含量、Pro含量、叶绿素总含量及大部分光合参数降低。【结论】喷施1.0 mmol/L Spd可增强金太阳杏苗对干旱胁迫环境的适应能力,可在杏规模化栽培中应用。  相似文献   

7.
以烤烟品种湘烟7号为材料,经4 ℃处理4 d后连续喷施0.01 mg/L表油菜素内酯( EBR、T1)和340 mg/L过氧化氢(H2O2、T2)4 d, 以进行低温处理后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低温处理对照(CK1),以未经低温处理喷施蒸馏水的烟苗为正常生长对照(CK2),测定烟草幼苗生物量、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MDA含量、渗透调节物质及根系活力。结果表明:与CK2相比,湘烟7号烟苗经4 ℃低温处理后,根系活力及生物量降低,CAT活性、MDA、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升高,SOD、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与CK1相比,喷施EBR和H2O2的烟苗根系活力、根冠比、保护酶活性均明显提高,干物质量分别提高40%、20%,可溶性糖分别增加66.3%、51.3%,MDA含量分别降低37.8%、37.5%;低温处理后转入常温的第8天和第12天,喷施EBR、H2O2的处理与CK2相比,SOD活性、POD活性、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恢复正常生长温度后,喷施外源EBR和H2O2均能加速烟苗生理指标恢复正常,其中以喷施EBR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硅对迷你椒草试管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为提高高温季节移栽成活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方法】以迷你椒草不定芽为材料,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探究不同硅源(硅酸钾、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及硅浓度(0、0.2、0.4、0.6、0.8、1.0 g/L)对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筛选出最佳硅源及硅浓度,并用于不定芽生根培养,移栽后进行高温、高湿胁迫,研究其对迷你椒草抗逆特性的影响。【结果】除添加硅酸钾 0.6 g/L 的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与 CK 相比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均显著低于 CK;添加硅酸钾、硅酸钠培养 25 d 各处理的不定芽可溶性糖含量均显著高于 CK,0.4 g/L 硅酸钠处理后可溶性糖含量较 CK 增长 97.92%。添加二氧化硅后,各浓度处理的不定芽可溶蛋白含量均显著高于 CK,涨幅 13.49%~26.63%。添加硅提高了迷你椒草不定芽的 POD、SOD 活性,硅酸钙和二氧化硅处理后不定芽 SOD 活性较 CK 分别增长 13.49%~62.87%、0.86%~75.85%;添加 0.2 g/L 硅酸钠后不定芽 SOD 活性较 CK 提高 45.43%。所有施硅处理不定芽的 MDA 含量均显著低于 CK,其中添加硅酸钾 0.6 g/L 时各指标表现最佳,迷你椒草不定芽增殖系数为 2.67,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 CK 增长 95.39%、27.34%,POD、SOD 活性分别提高 137.67%、39.01%,MDA 含量降低 56.20%。高温高湿胁迫 5 d 后,0.6 g/L 硅酸钾处理不定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叶绿素含量以及 POD、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 CK。【结论】在 MS+6-BA 4.0 mg/L+NAA 0.2 mg/L+AD 10.0 mg/L+ 硅酸钾 0.6 g/L 时,迷你椒草不定芽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以及 POD、SOD 活性均显著高于CK,可增强迷你椒草苗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苗期水飞蓟生理与活性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苗期水飞蓟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 Cl对水飞蓟进行不同时间(0、1、2、3、4、5 d,分别记为CK、T1、T2、T3、T4、T5)的胁迫处理,分析其生理特征及活性成分含量,以探讨苗期水飞蓟对盐胁迫的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叶片中叶绿素相对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胁迫处理T4、T5的叶绿素相对含量显著低于CK;(2)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简称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简称POD)与过氧化氢酶(catalase,简称CAT) 3种酶的活性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其中T1处理CAT,T4处理SOD、POD的酶活性均为最高值,且显著高于相应的CK;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T2、T3处理的可溶性蛋白高于CK,但可溶性糖含量均低于CK;丙二醛(malondialdehyde,简称MDA)含量则呈现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且所有处理均显著低于CK;(3)总黄酮与水飞蓟宾含量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胁迫处理T5的总黄酮含量最高,水飞蓟宾含量均低于CK,但胁迫处理5 d的水飞蓟宾含量显著高于其余胁迫处理。可见苗期水飞蓟在一定时间的Na Cl胁迫下,通过提高其体内的保护酶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以缓解盐胁迫的伤害,但适度的盐胁迫能促进其体内总黄酮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10.
1.幼龄板栗树的修剪:修剪的原则是,冬眠期修剪为辅,修剪宜轻不宜重,要少疏剪不截剪或很少截剪。(1)主干(中干1的处理:40~45cm以下的侧枝全部剪除.培育中干上的主枝。骨干枝的延长枝,可以一年缓放.二年短截。(2)其他枝条的修剪:树冠内膛的过密枝、重叠枝和交叉枝,加以疏剪。(3)枝组的修剪:选留结果枝组;调节结果枝组之间的间距和枝组延伸方向。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适宜的根剪时期,以18 a矮化中间砧长富2号苹果树为试材,进行了秋季、萌芽期及花后根剪处理,测定了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根剪提高了树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在生长季前期,降低了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率,生长季后期各处理差异较小,其中秋季根剪光合能力的提高优于其它处理。根剪处理有利于提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果皮花青苷含量,果面鲜艳程度高,果肉硬度较大。综合分析认为,秋季根剪对提高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2.
将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用作施肥材料直接还田或制备生物质有机肥是实现凋落叶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采用尼龙网袋法对10种城市绿化树木凋落叶的分解及其养分释放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N含量以构树凋落叶较高(40.37 mg/g),P含量以七叶树、构树、樱花和鹅掌楸凋落叶较高(12.92~23.03 mg/g),K含量以构树和紫叶李凋落叶较高(5.88~6.38 mg/g);Zn含量以樱花和紫叶李凋落叶较高(18.53~19.95 μg/g);Mn含量以紫叶李凋落叶较高(65.24 μg/g);木质素含量以栾树、银杏、青桐和七叶树凋落叶较高(30.18~34.60 mg/g)。2)10个树种中,构树、火炬树和紫叶李的凋落叶分解较快(T为1.02~1.08 a),栾树、鹅掌楸、樱花、海棠、七叶树和青桐次之(T为1.12~1.18 a),银杏凋落叶分解较慢(T为1.22 a)。3)凋落叶分解过程中N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构树、樱花和火炬树凋落叶,青桐凋落叶表现出“富集”的现象;P元素释放较快的为海棠、火炬树、鹅掌楸、构树和樱花凋落叶;对于K元素,除了七叶树和银杏凋落叶释放稍慢(T为1.26~1.43 a),其他凋落叶释放均较快(T为1.00~1.05 a)。4)相关性检验表明,凋落叶中含有较高的N、P含量有利于凋落叶分解,而凋落叶中含有较高的木质素含量及较大的木质素/N值,则不利于凋落叶的分解。因此,构树凋落叶适宜于制备N肥、P肥和K肥;七叶树、樱花和鹅掌楸凋落叶适宜于制备P肥;紫叶李凋落叶适宜于制备K肥。根据不同凋落叶的养分含量和分解释放特征可以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地应用于农田施肥或制备生物质有机肥。  相似文献   

13.
移动式枝桠材锯末机主要针对林间采伐以及城市园林修剪过程中遗留的树枝树叶等小径级枝桠材进行粉碎切削。通过对移动式枝桠材锯末机的切削原理进行分析,计算出主轴锯片的切削力Fu≈260 N,可以实现对小径级枝桠材的粉碎切削。同时找出底刀与锯片间的间隙、切削遇角θ等影响物料切削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整机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枳实生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两年重复试验分析了不切除主根、切除1/3主根、切除1/2主根、切除2/3主根等4个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下枳实生苗生长发育、根系构型和营养吸收的情况,并检测了不同水平根系修剪处理对侧根发育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切除1/2主根处理增加了枳实生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根系鲜重,改善了根...  相似文献   

15.
采用盆栽模拟研究了城市居民区绿地、城区道路绿化带与郊区林地3种土壤类型下的氮素及水分变化对火炬树光合生理生态的影响。随郊区-城区土壤水分含量的减少,火炬树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和蒸腾速率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叶片水汽压亏缺增大,不同水分条件下,光合参数变化的幅度不同。在城区较低氮素水平下,随水分含量的下降,火炬树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限制因子由气孔限制转变为非气孔限制,表明其叶绿体结构已经受到了破坏。在郊区较高氮素水平下,火炬树叶片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CO2浓度等光合生理指标与城区相比,都有所增加,但蒸腾速率增加的幅度较小,因而水分利用效率也有所提高。随土壤水分的降低,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含量都呈下降趋势;在城区氮素水平下,叶绿素a、叶绿素b与叶绿素a+b的含量与郊区比有显著的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砧穗组合对豆瓣菜扦插苗生理特性及硒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试验,分别以青菜、油菜、萝卜、蔊菜、青花菜为砧木,豆瓣菜为接穗,在土壤硒浓度为10 mg·kg-1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砧木对豆瓣菜扦插苗生长、色素积累、保护酶活性和富硒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嫁接的豆瓣菜扦插苗相比,以油菜、萝卜、青花菜为砧木嫁接后可以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各部位的生物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以蔊菜为砧木嫁接后不仅使豆瓣菜扦插苗的生物量处于较低水平,对其SOD、POD、CAT活性的抑制作用也最明显;虽然以青菜为砧木嫁接后显著提高了豆瓣菜扦插苗的光合色素含量,及SOD、CAT活性,但其根、茎、叶的生物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另外,以青花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在显著提高豆瓣菜扦插苗CAT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丙二醛含量,对豆瓣菜的耐硒能力具有显著的增强效果。5种砧木对豆瓣菜扦插苗硒积累的影响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萝卜为砧木的嫁接处理使豆瓣菜扦插苗各部分的硒含量和地上部分的硒积累量达到最大,可为富硒蔬菜的栽培、选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电子显微镜,对藏东南18种杜鹃属植物花粉的形态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以期为分类鉴定提供孢粉学依据。18种杜鹃属植物分属于杜鹃亚属、常绿杜鹃亚属、糙叶杜鹃亚属。结果表明,供试花粉均为四合体花粉,四合体直径以大萼杜鹃最大,林芝杜鹃最小。单粒花粉球形或近球形,为3孔沟,黄杯杜鹃萌发孔的长宽值最高,为17.38 μm×3.32 μm,而林芝杜鹃萌发孔的长宽值最低。花粉外壁由大小、形状不一的颗粒组成,其中黄毛雪山杜鹃和白毛杜鹃的颗粒形状较为特殊,为长颗粒状。综合认为,花粉形态特征不宜作为分类鉴定的主要依据,但仍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杉木伐桩萌芽的氮素营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萌芽内氦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萌芽内的全氮量和氨基氮浓度,可以作为论证合适伐木季节和预测萌条生长量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亚热带黄棕壤上的28年生杉木林分内,设置不同季节伐木的5个处理(秋伐、冬伐、初春伐、初夏伐和夏伐),研究它们的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内源激素、休眠芽萌发数及萌条生长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前1年冬伐(12月8日)和当年早春伐(3月8日)是最佳伐木时间,此时杉木伐桩上的萌发势最强, 萌芽内氮素营养水平最高,生长量也最大。休眠芽的萌发数主要与细胞分裂素关联;而不同伐桩萌芽内氮素营养状况的差异,主要是与氮素养分在植株内的运转(特别是还原态氮向树干基部和根系的回流作用)有关。不同季节采伐,意味着在不同时期截断植株的向上运输和回流,因而得到氮素营养水平的不同结果。环割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这项推论。由此可见,伐桩萌芽内的全氮量和氨基氮浓度,可以作为论证合适伐木季节和预测萌条生长量的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20.
早实核桃采穗圃修剪技术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开志  肖千文  廖运洪  蒲光兰  张丽  韦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6):11835-11836,11855
[目的]为早实核桃的生产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在春、夏季修剪早实核桃采穗圃,探讨不同的修剪强度对不同品系和树龄的核桃树的修剪效应。[结果]3~5月的重短截可显著促进新枝生长,抽枝基径1.51cm,平均长度93.24cm,满足接穗生产的要求;7~8月修剪的枝条抽生能力差,不能达到接穗的要求。同一品系不同强度修剪后,新枝生长差异显著;重短截对4个核桃品系的新枝长度和基径生长的促进作用最显著,抽枝基径1.22~1.59cm。中短截可极显著促进2年生早实核桃新枝的生长,抽枝基径、长度平均达1.42、91.92cm;3年生和5年生早实核桃重短截处理的新枝长度、基径生长极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结论]早实核桃春季修剪明显优于夏季修剪。重短截技术可以普遍应用于不同品系的早实核桃修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