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究枳橙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桂南地区沃柑适宜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广西南宁市武鸣区采取长期定位试验,对嫁接在枳橙上的沃柑果实品质进行持续3年(2018—2020年)的研究,以资阳香橙砧、枳砧和红橘砧沃柑为对照,分析其树体指标(砧木干周、接穗干周、干周差、株高、挂果数量)及果实品质指标(单果重、果实横径、纵径、果形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总糖、固酸比)等的变化。【结果】综合3年数据可知,枳橙砧沃柑在单果重、挂果数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上优于其他砧木,3年平均挂果数为299个,单果重为143.07 g,维生素C含量为19.92 mg/100 m L,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2.51%,柠檬酸含量为0.584%,总糖含量为12.46%,固酸比为21.42。枳橙砧与枳砧相比,呈现出生长势强,挂果数量多等优势,但与香橙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结合单果重表现,枳橙砧沃柑无明显的下降趋势,与香橙砧沃柑相比,均能持续稳产。枳橙砧沃柑的果实品质整体表现低于枳砧沃柑,但进入丰产期后,二者品质差异不显著。对比其他3种砧木,红橘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6种砧木对菲诺47柠檬幼树树体生长、果实品质及年周期内叶片氮磷钾含量的影响,为选择适宜砧木和合理施肥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以6种不同砧木(卡里佐枳橙、沃尔卡默、枳、红桔、香橙、斯文格枳柚)的菲诺47柠檬幼树为试材,对植株生长、果实品质及年周期内叶片氮磷钾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砧木对菲诺47柠檬树体生长有不同影响,其中以卡里佐枳橙处理的柠檬植株树高和冠径最大;卡里佐枳橙和斯文格枳柚处理的柠檬新梢生长量较大,生长势旺盛;沃尔卡默处理的末级枝梢数最高。不同砧木处理的柠檬开花习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斯文格枳柚处理的柠檬3年生幼树春花量最大,秋花量则以香橙处理最大。各处理的柠檬果实品质也有不同,其中以斯文格枳柚处理的平均单果重最大,以沃尔卡默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以枳和香橙处理的果皮较薄且油胞细小,以香橙处理的果实出汁率最高。不同砧木处理不影响菲诺47柠檬幼树叶片N、P、K含量的年变化动态,但不同时间各处理的N、P、K含量存在差异。【结论】沃尔卡默和斯文格枳柚为菲诺47柠檬的较适宜砧木,可在生产上适当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砧木砂糖橘树体内Ca素含量的分布特点。【方法】采用整株肢解法,于果实成熟期(2008-01-05)将7年生酸砧和枳砧砂糖橘树体分为23个部位,分别测定各个部位的生物量和Ca素含量。【结果】枳砧砂糖橘根部的Ca素含量显著高于酸砧,枝干、叶和果实Ca素含量与酸砧差异不显著。砂糖橘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均随着部位粗度的增加而降低,而枝干皮部Ca素含量变化则相反,枝干和枝干木质部Ca素含量变动幅度以枳砧较大,枝干皮部则以酸砧较大;砂糖橘果皮Ca素含量显著高于果肉;叶片和叶柄之间Ca素含量差异不显著。在2种砧木中,除根颈外,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均为须根侧根主根,但枳砧根颈、须根Ca素含量均显著高于酸砧。【结论】砧木对砂糖橘根部Ca素含量有显著影响,对叶、枝干、果实Ca素含量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生长、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筛选出适合甜瓜嫁接的优质砧木。【方法】以砧木品种明科鸿1号、圣砧1号、甬砧1号、神力砧木和鑫力3号为砧木,以黄皮9818为接穗,采取靠接的方法嫁接,以未嫁接的9818号为照,测定成活率、生长势、果实品质、糖度、VC含量和抗病性。【结果】南瓜砧木圣砧1号比接穗延迟2 d播种成活率最高,可达93.26%,鑫力3号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70%。在生长期,圣砧1号的生长势最强,其次是明科鸿1号,其余品种砧木均弱于自根苗,甬砧1号生长势最弱,与自根苗差异显著。各砧木果实的心糖、边糖含量均显著降低,单瓜重、果肉厚度、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鑫力3号果实的纵径和横径与自根苗差异显著,其余砧木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除圣砧1号的外观无变化外,其余砧木果实的皮色均变化明显,嫁接甜瓜果实的VC含量均低于自根苗品种,圣砧1号和鑫力3号较自根苗降低幅度最大,分别是33.14%和38.72%;明科鸿1号嫁接甜瓜果实的总糖含量高于自根苗,其余品种砧木嫁接甜瓜的总糖含量均低于自根苗9818;有机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与自根苗均没有显著差异,嫁接能有效防止枯萎病的发生。【结论】砧木明科鸿1号嫁接甜瓜9818成活率高,生长势强,果实品质好且抗枯萎病,是甜瓜嫁接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5.
广东不同砧木沃柑的比较与引种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广东不同砧木沃柑的比较和沃柑的引种表现,以期获得适宜沃柑的砧木及在广东的适栽区域,从而为沃柑高效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红橘、香橙和枳作为沃柑的嫁接砧木,对沃柑不同砧穗组合的亲和力、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和果实品质等进行研究,以及在粤东、粤西、粤北等地进行沃柑的引种表现观察,系统了解沃柑在广东的适应性表现。【结果】3种砧木的沃柑均表现出砧穗亲和力强、形成树冠快的优势,其中香橙砧植株生长旺、红橘砧植株生长适中,而枳砧植株生势缓和、矮化性明显。红橘砧、枳砧的沃柑初果期产量较高,分别达8.8、8.5 kg/株,早结、丰产稳产性好,而香橙砧初期产量偏低,仅6.5 kg/株,但结果第2年后砧木对产量影响不明显。单果重以红橘砧最高、平均达150.07 g,香橙砧次之、平均达141.83 g,枳砧最低、仅132.13 g,其中红橘砧与枳砧之间单果重差异显著;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均以枳砧最高,香橙砧最低,其中结果第1~2年枳砧、香橙砧间差异显著,但第3年后砧木差异不明显。沃柑物候期受种植地区影响,在粤东、粤西地区,梢期、花期比粤北地区约早30 d,果实成熟期比粤北地区约早20 d,但果实转色期约晚10 d。广东不同地区种植沃柑均具有早结性丰产性好、果实品质优良的特性,但粤北地区沃柑果实和秋梢易受冻害影响。【结论】红橘砧、香橙砧是值得推广的优良沃柑砧木,而枳砧沃柑丰产后易出现黄化、早衰现象,不建议用作沃柑的嫁接砧木。沃柑在粤北地区因容易受冻害影响而不宜大面积发展种植。  相似文献   

6.
砂糖橘是广东乃至华南地区栽培面积最大的柑橘品种,筛选合适的砧木对提高砂糖橘的产量、果实品质等园艺性状有重要意义。分别以粗柠檬、枸头橙、红?檬、枳橙、酸橘、香橙、枳壳、砂糖橘(本砧)8种柑橘砧木嫁接砂糖橘,研究不同砧木对砂糖橘果实内在和外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其他砧木相比,以枳橙为砧木的砂糖橘果面粗糙,果顶放射沟纹明显,果实亮度低;以香橙为砧木的果面较光滑,果皮较厚,果实红色度指标较亮,果实偏向圆形,果肉硬度显著大于其他砧的砂糖橘果肉硬度,中等糖酸型,但产量低;以枳壳为砧木的砂糖橘果皮色泽较亮,果皮较粗糙,果实纵横径、果肉汁胞、可滴定酸、单果重显著小于其他砧果实,可溶性糖和固酸比显著高于其他砧果实,单果轻,单株高产。说明枳砧的柑橘果实品质优于其他砧,可考虑作为广东省砂糖橘主产区的合适砧木。  相似文献   

7.
【目的】采用分子光谱技术探讨哈姆林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调控的分子生理机制,为提出果实油斑病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及发生程度有显著差异的11年生的3种砧木哈姆林甜橙植株,研究柑橘果实油斑病敏感期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及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和果实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图谱变化。【结果】砧木对哈姆林甜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的影响显著不同。其中,哈姆林/枸头橙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DO)最高;哈姆林/李齐16-6枳果实油斑病发生率(RO)最高;而哈姆林/印度酸橘有较高的RO值,最低的DO值。FTIR分析结果表明,夏季高温期3种砧木的哈姆林甜橙叶片在3420、2927、1625和1069 cm-1处波峰分别代表了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输、叶片细胞壁中的组织成分变化、蛋白质稳定程度和叶片内膜质过氧化平衡破坏程度,以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植株叶片吸收峰强度最高受影响较小,以印度酸橘为砧的次之,以李齐16-6枳为砧哈姆林甜橙叶片受影响程度最大。相反,果皮红外光谱以印度酸橘和枸头橙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受高温胁迫影响显著高于以李齐16-6枳为砧的哈姆林甜橙果皮。同时,3种砧木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和发生率分别与其果皮和叶片红外光谱变化趋势一致。【结论】柑橘果实油斑病发生率高低可能跟叶片高温逆境响应机制有关,而果实油斑病发生程度高低直接与果皮代谢相关,通过分析夏季高温期叶片和果皮FTIR分别预测本年度油斑病发生率和发生程度是可行的。同时,叶片和果皮FTIR分析有利于揭示柑橘果实油斑病砧穗特异性分子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砧木枳为对照,研究矮化砧木飞龙枳对尤力克、费米耐劳和菲诺3个柠檬品种树体生长及果实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飞龙枳砧对柠檬树体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株高、冠幅、分枝级数均显著低于枳砧,其挂果期树体高度均在260cm以下;飞龙枳砧能够提升柠檬果实品质,果实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枳砧,而果皮厚度显著低于枳砧;飞龙枳砧柠檬果实的单果重、横径和纵径、果形指数以及维生素C含量与枳砧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9.
以红柠檬、酸桔、江西红枯和小叶大花枳(简称枳)作贡柑的砧木,对不同砧穗组合贡柑的亲和力、树体生长情况、早结丰产性、产量和果实品质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4种砧木与贡柑接穗的亲和性无明显差异,均表现亲和力强;各砧木贡柑嫁接苗均能较早形成树冠,其巾枳砧贡柑植株生势缓和,树冠矮化;枳砧和红柠檬砧贡柑表现早结丰产性好,初果期产量与酸桔砧和江西红桔砧贡柑的差异显著,而进入盛果期后各砧木贡柑的产量差异不大;枳,酸桔和江西红桔作贡柑砧木,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高,果实品质好,而红柠檬砧贡柑的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和总酸含量较低,果肉枯水严重,品质差.依据研究结果认为枳、酸桔和江西红桔是广东值得推广的优良贡柑砧木,而红柠檬一般不宜作贡柑砧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不同砧木对沃柑树体及果实品质的影响,为筛选沃柑适宜的砧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长期定位试验,分别对嫁接在酸橘、枳、资阳香橙砧木上的沃柑树体和果实品质进行持续(2016—2018年)对比研究,分析其树体指标(树高、挂果数量和冠幅)、果实外观指标(单果重、果实横径和纵径、果型指数、果皮厚度、可食率)及生理指标(固酸比及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柠檬酸和总糖的含量)的变化.[结果]与枳砧沃柑相比,酸橘砧沃柑呈现出生长势强、树冠高大等特点,但随着生长期的延长,与资阳香橙砧嫁接树树势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枳砧沃柑初果期挂果最多,表现出早结丰产的自身特性;枳砧沃柑在初果期各项果实生理指标含量均高于酸橘和资阳香橙砧沃柑,但进入盛果期后,3种不同砧木沃柑果实的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结论]资阳香橙砧沃柑初果期表现中等,但进入盛果期后,果实品质好,且能够持续稳产;从沃柑持续稳产优质角度出发,资阳香橙是桂南地区沃柑主产区的理想砧木.  相似文献   

11.
地表覆膜对柑橘果实糖积累及蔗糖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地表覆膜(plastic film mulching,PFM)促进柑橘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调控机制,丰富柑橘果实优质品质的形成理论知识。【方法】以鄂柑1号椪柑为材料,比较柑橘果实成熟期覆膜和对照之间叶片中可溶性总糖和淀粉含量、果实糖分积累以及蔗糖相关代谢酶活性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相比,覆膜处理使土壤水势降低,最终叶片中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果肉囊瓣皮和汁胞中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高;处理中囊瓣皮中的酸性转化酶和蔗糖合酶分解活性比对照显著增加,而汁胞中蔗糖合酶的分解活性降低,合成活性增加。【结论】覆膜使土壤产生了一定的水分胁迫,水分亏缺胁迫下诱发的渗透调节机制,使果实中糖分含量增加。其中蔗糖合酶是在覆膜情况下提高果肉库强,促进果实糖分积累增加的关键酶。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树体载果量水平对初果期红桔、美国糖桔、春见、红美人和胡柚等5个晚熟杂柑品种风味品质及果实质地的影响,以期为各品种初果期最适宜树体载果量区间设定和鲜食品质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以生长势基本一致、4年生的各品种挂果树为材料,在设施栽培条件下设定单一载果量处理,以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与可滴定酸(TA)含量比值变化趋势为主要指标,判断各品种果实成熟进程并选定相对适宜的采收期;2020年在此基础上设定高、低载果量2个处理,分别测定各品种成熟期果实TSS和TA含量,果肉和果皮中可溶性糖、有机酸组分及含量,以及果实质地相关参数,并对载果量与各果实品质指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适宜的低载果量下,初果期红桔果肉中蔗糖、果糖、葡萄糖和柠檬酸含量不同程度提升;春见果肉中蔗糖、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柠檬酸含量下降、苹果酸含量提升;而红美人在低载果量下果肉中蔗糖含量下降、葡萄糖含量提升的同时苹果酸含量下降,各品种果肉中糖酸比例不同程度发生改变;至采收时,高载果量处理下红桔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降低12.7%;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TSS/TA比值较低载果量分别增加7.3%和7.1%。在红桔上,树体载果量水平与果皮硬度呈极显著相关(P<0.01,下同),与果皮韧性和果肉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P<0.05,下同);在胡柚上,载果量与果皮韧性呈极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相关;在红美人上,载果量与果皮硬度呈显著相关,与果皮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春见上,载果量与果皮有机酸含量呈显著相关,与果肉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相关;在美国糖桔上,载果量与果肉硬度呈极显著相关,与果肉韧性呈显著相关;但所有供试品种果肉化渣性指标,即果肉紧实度和囊衣硬度与树体载果量水平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性。【结论】初果期红桔、红美人和胡柚3个供试品种在较低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最终采收时综合风味更好,春见和美国糖桔2个品种则在较高载果量下TSS/TA比值略高,综合风味更佳。该结果可为不同品种柑橘控产提质技术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数据支持和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中可溶性糖含量和组分特性与差异,分析不同砧木对克瑞森果实糖分的影响,为葡萄优良砧木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田间监测不同砧木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生长发育,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熟期果实中可溶性糖组分和含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果形指数最大,比其自根苗大12.88%,果实成熟也最早;砧木SO4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的单粒重最大,达3.21g。成熟期不同砧穗组合果实的可溶性糖主要由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组成,其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均较高,变化幅度较大,葡萄糖略高于果糖含量,蔗糖含量相对稳定。7个克瑞森砧木嫁接苗中,砧木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均最高,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8%和15.49%,其次是砧木SO4、5BB和5C;砧木5C嫁接的克瑞森葡萄果实蔗糖含量最高,比其自根苗高12.75%。砧木101-14MG、SO4和5BB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明显高于其余5个砧木嫁接苗,分别比克瑞森自根苗高14.67%、10.20%和8.22%,其中以101-14MG嫁接的克瑞森葡萄可溶性总糖最高,188-08嫁接的克瑞森果实中葡萄糖、果糖、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均为最低。【结论】砧木101-14MG、SO4和5C嫁接利于克瑞森无核果实的生长和可溶性糖的积累,是促进克瑞森葡萄成熟的优良砧木。  相似文献   

14.
不同贮藏方式对赣南纽荷尔脐橙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机械冷库(Mcs)、山区水冷贮藏库(Ecvs)和通风贮藏库(Vws)对赣南纽荷尔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Newhall’)果实的贮藏效果,为优化柑橘贮藏条件及贮藏库的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商业成熟度的纽荷尔脐橙果实分别放置于3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贮藏库,持续跟踪贮藏库的环境参数变化;运用气相色谱仪、红外线CO2分析仪等设备,分析贮藏果实的生理和生化指标,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在贮藏期内,3种贮藏库内部环境参数持续变化,Mcs内部温度和相对湿度分别维持在2.1-11.2℃和64.4%-99.0%之间。随着气温升高,Mcs内部与运输或货架期环境的温差逐渐加大,与Vws、Ecvs存在显著差异。Vws与Ecvs内部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皮尔森系数分别达到0.80以上,变化趋势一致,但是,比较两种贮藏库相同时刻的温度和相对湿度,Ecvs延缓库内部温度升高,维持库内相对湿度的能力优于Vws。同时,Mcs内部CO2和乙烯浓度显著高于其他贮藏库。果实可滴定酸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随着贮藏期的延长逐渐下降,而且果实可滴定酸比可溶性固形物下降更剧烈。在105 d(days of storage,DOS)后,Ecvs贮藏果实的可滴定酸含量显著高于Vws和Mcs贮藏果实,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各贮藏方式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果实的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在135 DOS显著下降,3种贮藏方式之间,果实柠檬酸和苹果酸的浓度存在差异,在65 DOS后,Ecvs贮藏果实柠檬酸和苹果酸浓度高于Mcs、Vws贮藏果实。在135 DOS前,Mcs维持果实硬度、可溶性糖、Vc效果明显优于Ecvs和Vws;但是在160 DOS,Mcs贮藏果实的硬度、可溶性糖和Vc损耗加剧,其含量显著低于Ecvs贮藏的果实。此外,果实的乙醇、乙醛、甲醇的浓度在105 DOS显著升高,3种贮藏方式之间,Mcs贮藏果实在160 DOS的乙醇积累量(723.02 μg•L-1)显著高于Ecvs、Vws贮藏果实,果实风味品质降低。Ecvs、Vws贮藏果实感官满意度随贮藏期延长不断波动,而Mcs贮藏果实感官满意度先升高后逐渐下降,在160 DOS显著低于Vws和Ecvs贮藏的果实。【结论】贮藏库与运输、货架期环境的温差,贮藏库内气体成份,尤其是乙烯,显著影响果实有机酸、乙醇、乙醛和甲醇的含量,导致不同贮藏库的果实品质和感官满意度的差异。Mcs贮藏果实在135 DOS品质出现劣变,Ecvs贮藏果实寿命可延长至160 DOS,而Vws贮藏果实品质在65 DOS后显著下降,不适于长期贮藏脐橙。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及其有机酸、总黄酮、总酚等活性成分含量的变化规律,分析其不同组织部位的活性成分,为玫瑰柑的品质评价及其副产物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2020年9月20日—2021年1月20日)玫瑰柑果汁中总糖含量,总酸含量采用氢氧化钠中和滴定法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不同生长时期果皮、果渣和果汁中主要黄酮化合物以及果汁中有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采用Folin-Ciocalteu法测定其总酚含量,并采用DPPH、FRAP和ABTS 3种方法测定其抗氧化能力。【结果】9月—次年1月,随着果实的发育,玫瑰柑果实的单果重、果汁pH、糖酸比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逐渐增加;果汁中柠檬酸和乙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下同),苹果酸含量显著上升;果糖和葡萄糖含量逐渐降低,蔗糖含量则上升了4.03倍;果皮、果渣和果汁中总黄酮、总酚含量及其总抗氧化能力均呈下降趋势,玫瑰柑果实的总酚含量依次为果皮>果渣>果汁,果皮中总酚含量从1.84 mg GAE/g降至0.89 mg GAE/g,橙皮苷、香蜂草苷、桔皮素、甜橙黄酮和川陈皮素5种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在果汁和果渣中未检测到甜橙黄酮、川陈皮素和桔皮素,橙皮苷和香蜂草苷含量依次为果渣>果皮>果汁;果皮的总抗氧化能力是果渣的1.34倍,果汁的2.16倍。【结论】随着玫瑰柑果实的成熟,蔗糖含量显著增加,果糖、葡萄糖、总黄酮、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降低。不同生长时期玫瑰柑果实理化性质、主要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变化规律,可为玫瑰柑果实品质调控及不同部位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和乙烯利对巨玫瑰葡萄夏造果实着色和品质的影响,为生产上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巨玫瑰夏造果实着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用雾化状的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巨玫瑰夏造果着色初期(果实果面约10%着色)喷施果面,喷后每隔3 d调查葡萄着色指数至果实成熟,果实成熟时测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酸含量及果皮花色素苷相对总量。【结果】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显著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着色效果依次为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300 μL/L及S-诱抗素300 mg/kg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其总酸含量也呈降低趋势;果实美600倍+包果优1000倍、乙烯利200 μL/L及S-诱抗素200 mg/kg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但果实总酸含量却呈升高趋势。【结论】施用果实美+包果优、S-诱抗素、乙烯利均能有效促进巨玫瑰夏造果果实着色,生产上选择果实美300倍+包果优1000倍或S-诱抗素300 mg/kg对果实着色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喷施有机酸和叶面肥对火龙果品质的影响,为其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火龙果为试材,分别在开花授粉后3、13和25 d时对果实和枝条喷施有机酸(乳酸、草酸、柠檬酸)和叶面肥(锌、硼、乳酸钙、糖醇螯合钙、复合钙肥),以喷施清水为对照(CK),分析各处理果实采收期的理化特性、食用特性、营养成分及抗氧...  相似文献   

18.
采前套袋对苹果梨表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 cv. Pingguoli)果皮蜡质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方法】在花后60 d对苹果梨果实进行双层套袋处理,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了解套袋微域环境对果皮蜡质含量、结构和化学组分的影响。【结果】套袋处理苹果梨表皮蜡质含量与未套袋相比差异不显著;与未套袋相比,套袋果实表皮蜡质粗糙、蜡膜不均一、裂纹较多,且表面无蜡质结晶形成。对其蜡质组分分析表明,套袋与未套袋果实检出的蜡质组分数量与种类均存在差异;在含量上套袋果实烷烃较未套袋有所提高,链烷酸有所下降。同时采前套袋处理的果实蜡质组分中饱和链烷酸的碳数分布优势也发生了变化,未套袋果实以C28、C30和C26的相对丰度较大,而套袋果实仅以C26和C28的相对丰度较大,并未检测到C30饱和链烷酸。【结论】采前套袋处理对苹果梨表皮蜡质超微结构、化学组分种类和链长均具有明显的影响,但其影响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海水灌溉对葡萄果实品质的影响,探讨海水在葡萄园灌溉上的合理应用途径。【方法】以蓬莱国宾、中粮长城两个基地的‘赤霞珠’葡萄为试材,于2013—2016年在果实发育期连续4年进行10%海水灌溉。2016年进行不同海水组合处理(10%磁化海水、10%海水加菌肥、1年10%海水和2年10%海水)的比较试验,在果实成熟期测定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糖组分、总酚、单宁、花色苷、维生素C和香气成分等品质指标。【结果】国宾基地连续3年、4年进行10%海水灌溉,均显著增加‘赤霞珠’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可滴定酸含量,但对果皮色差无显著性影响。中粮基地10%磁化海水、10%海水+菌肥、1年10%海水和2年10%海水4种海水灌溉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提高了糖酸比,只有10%海水+菌肥显著提高了果实百粒重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不同海水处理提高了果实葡萄糖、果糖含量,1年和2年海水处理的果糖含量比对照(清水)显著提高了35.3%和42.7%,葡萄糖提高了66.7%和70.7%。海水处理还提高了果实总酚、花色苷、维生素C的含量,降低了单宁含量,其中,4种海水处理显著提高了维生素C含量,分别增加46.8%、60.8%、57.2%和79.7%,磁化海水、添加菌肥显著降低单宁含量。赤霞珠葡萄果实共检测到38种香气成分,主要包括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等物质,海水灌溉和对照共有香气成分为24种,海水处理增加了香气种类,提高香气物质总量,4种处理比对照分别增加了75%、92.2%、25.9%和38.8%;香气总量以添加菌肥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磁化海水。主要香气成分(E)-2-己烯-1醇、2-己烯醛、(E)-2-己烯醛、壬醛等物质中,均以磁化海水和添加菌肥处理的增加幅度最大;含量最高的2-己烯醛在4个处理中比对照分别提高了46.9%、95.6%、0.5%、19.3%。【结论】10%海水长期灌溉提高了果实品质,海水+菌肥则大幅提高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E)-2-己烯-1醇、2-己烯醛等香气成分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协同处理对番茄贮藏品质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番茄贮藏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千禧番茄为试验材料,采用外源2 mmol/L GSH和0.25 mmol/LSNP分别单独处理及协同处理浸泡采后成熟期番茄果实5 min,以蒸馏水浸泡5 min为对照,进行贮藏期番茄果实品质、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分析。【结果】与对照相比,外源GSH与SNP协同处理下番茄果实在整个贮藏期失重率显著降低52.86%~56.07%(P<0.05,下同),原果胶含量显著增加29.67%~39.34%,从而延缓果实硬度的下降;贮藏前中期(5~10 d)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显著增加23.36%~46.25%,整个贮藏期间的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显著增加93.95%~96.78%和8.32%~11.21%;番茄果实的总抗氧化能力显著提高17.25%~53.82%,果实中的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和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分别显著降低49.28%~52.27%、34.71%~42.75%和23.82%~53.60%;果实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显著增加12.73%~143.80%、37.11%~95.24%和20.73%~91.45%,GSH、还原型抗坏血酸(AsA)和NO含量分别显著增加16.01%~44.63%、38.49%~39.73%和48.56%~73.96%。【结论】外源GSH与SNP协同处理能通过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SOD、CAT和POD活性,以及GSH和AsA含量,维持果实体内的活性氧平衡,减少贮藏期产生的氧化损伤,从而提高其耐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