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建立一套适合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为黄瓜细胞壁蛋白质组学的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以黄瓜品种"长春密刺"幼苗叶片为材料,比较2种不同提取介质(CaCl2和LiCl溶液)对细胞壁蛋白的提取效果,对比IPG胶条梯度、裂解液、上样量及等电聚焦程序对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结果】以0.2mol/L CaCl2和3mol/L LiCl溶液依次提取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选用17cm pH 3~10NL IPG胶条和裂解液Ⅱ(7mol/L尿素、2mol/L硫脲、40g/L CHAPS、10g/L DTT和1mmol/L PMSF),上样量800μg,按聚焦程序Ⅰ(20℃水化14h,100V30min,250V30min,500V30min,1 000V1h,线性升压5h至10 000V,10 000V聚焦6.5h)聚焦后进行双向电泳分离和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可获得重复性好、分辨率高的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并优化了适合于黄瓜叶片细胞壁蛋白质组学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适用于抱茎独行菜和独行菜种子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的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为研究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组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种子总蛋白,测定和分析蛋白产量和SDS-PAGE电泳图谱。【结果】TCA/丙酮提取法获得蛋白量较多,杂质少,电泳条带多且清晰;裂解液提取法蛋白的产量最高,有拖尾且杂质多;Tris-HCl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的蛋白产量低,杂质少;裂解液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蛋白在SDS-PAGE电泳时易产生高丰度蛋白的干扰。对比TCA/丙酮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SDS-PAGE图谱,发现有6条蛋白差异条带。【结论】TCA/丙酮提取法提取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效率高,纯度高且杂质少,可用于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分析;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SDS-PAGE电泳的差异谱带可为甄别两种独行菜种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适用于抱茎独行菜和独行菜种子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的蛋白样品提取方法,为研究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组学奠定基础。【方法】采用4种蛋白质提取方法提取种子总蛋白,测定和分析蛋白产量和SDS-PAGE电泳图谱。【结果】TCA/丙酮提取法获得蛋白量较多,杂质少,电泳条带多且清晰;裂解液提取法蛋白的产量最高,有拖尾且杂质多;Tris-HCl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的蛋白产量低,杂质少;裂解液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蛋白在SDS-PAGE电泳时易产生高丰度蛋白的干扰。对比TCA/丙酮提取法和苯酚提取法获得的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SDS-PAGE图谱,发现有6条蛋白差异条带。【结论】TCA/丙酮提取法提取两种独行菜种子总蛋白效率高,纯度高且杂质少,可用于SDS-PAGE电泳和双向电泳分析;两种独行菜种子蛋白SDS-PAGE电泳的差异谱带可为甄别两种独行菜种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适合节瓜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方法】以节瓜品种"A37毛节瓜"为材料,对蛋白质抽提方法、上样量、凝胶浓度及IPG胶条pH范围等关键因素进行探索与优化.【结果和结论】与TCA/丙酮沉淀法及酚提取法相比,改良酚提取法抽提蛋白质总量较高,纯度最高,SDS-PAGE电泳条带明显、清晰,双向电泳图谱蛋白质点最多、清晰均匀、纵横条纹少.利用17 cm pH 4~7范围IPG胶条、120μg蛋白质上样量、12%凝胶浓度,硝酸银染色获得蛋白质点数丰富、分辨率高、背景清晰且重复性好的双向电泳图谱,检测到节瓜叶片蛋白质点1 936个,相对分子质量主要分布于15 000~100 000之间.初步建立了一套适用于节瓜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为后续开展蛋白质组学研究及其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一种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时去除全蛋白提取物中高丰度蛋白Rubisco酶的方法,为富集低丰度蛋白,提高双向电泳灵敏度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分离技术,以铭贤169小麦苗期叶片为材料,使用不同浓度(1,2,5,10 mmol/L)的肌醇六磷酸钠,结合二水氯化钙在不同温度(4,20,37℃)去除小麦叶片蛋白中的Rubi-sco酶,筛选去除小麦叶片蛋白Rubisco酶的最佳条件,并采用一维凝胶电泳(1-DE)、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去除Rubisco酶的有效性,用二维凝胶电泳(2-DE)评估该方法对样品在二维凝胶上分辨率的影响。【结果】在37℃条件下,采用10 mmol/L肌醇六磷酸钠结合10 mmol/L的二水氯化钙去除小麦叶片蛋白中的Rubisco酶,可以获得较好的去除效果。在上述条件下作用10 min,小麦叶片水溶性蛋白提取物中超过80%的Rubisco酶得以沉淀去除,二维电泳图谱上有更多的低丰度蛋白点显现,且水平条纹明显减少,分辨率有所提高。【结论】得到了一种用于小麦叶片蛋白质组分析时去除高丰度蛋白Rubisco酶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高效、成本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茶树不同儿茶素含量愈伤组织的蛋白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建立适合于茶树愈伤组织的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并比较不同愈伤组织间的蛋白表达差异,为深入开展茶树儿茶素生物合成的蛋白质组学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在优化蛋白质提取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对"云茎63X"(儿茶素含量低)、"云茎63Y"(儿茶素含量较高)和光照诱导的"云茎63Y"(儿茶素含量最高)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质进行双向电泳分析,并对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进行质谱(LTQ-ESI-MS/MS)分析。【结果】通过对蛋白得率和SDS-PAGE单向电泳图谱的比较,发现TCA-丙酮法最适合茶树愈伤组织中蛋白质的提取;从三类愈伤组织的蛋白双向电泳图谱中,分析检测出14个差异较大的蛋白质;经质谱分析和数据库检索,14个蛋白中包括有谷胱甘肽S-转移酶、WD40蛋白、咖啡酸-O-转甲基酶、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果胶甲酯酶等。【结论】这些蛋白可能参与了苯丙烷及类黄酮途径的合成及其调控、乙烯合成、细胞壁代谢、糖酵解和信号转导等生理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适用于苹果叶片蛋白质组学研究的样品制备方法,比较了三氯乙酸/丙酮沉淀法(TCA)、酚-甲醇/醋酸铵沉淀法和Tris-HCl提取法等3种总蛋白质的提取方法。制备的样品经双向电泳分离采用银染显色。结果3种方法分别得到450、374和1032个蛋白质点。认为Tris-HCl提取法为最适方法,所得图谱背景清晰,蛋白质信息量最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4种不同方法进行金柑叶片蛋白质提取的相关研究,摸索出一套适合金柑叶片蛋白质的提取方法,也为其他近缘植物高质量蛋白质的提取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桂金柑一号’为供试材料,分别采用Tris-HCl提取法、尿素提取法、DTT/丙酮提取法和TCA/丙酮提取法提取叶片组织蛋白质,分析比较获得的蛋白质产率、单向电泳图和双向电泳图。【结果】不同方法的提取效果各异,Tris-HCl提取法提取的蛋白质产率、单向电泳以及双向电泳结果较理想,单双向电泳图辨识度高,蛋白点数丰富,蛋白点整齐且少有纵横纹现象。【结论】Tris-HCl提取法能够兼顾产率和质量,在4种方法中综合提取效果最好,是适用于金柑叶片蛋白质提取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小麦白粉菌侵染后的叶片进行差异蛋白质组学研究,以期发现抗白粉病基因Pm21转入后,对抗病机制起重要作用的蛋白。【方法】以对小麦白粉病敏感(百农3217)和对小麦白粉病免疫(W2132-6,携带抗病基因Pm21)的2个小麦近等基因系为材料,分别提取2个材料拔节期接种48 h后的叶片蛋白,应用双向电泳联合质谱(MALDI-TOF-MS)技术分析Pm21基因转入后差异蛋白表达。【结果】双向电泳后,CBB染色,用ImageMasterTM 2D Platinum软件分析检测出12个差异蛋白点,经过质谱(MALDI-TOF-MS)分析和数据库检索,鉴定出9个蛋白质,其中7个分别与能量代谢、基因调控、防卫和稳定蛋白质相关,参与了增强能量代谢、基因调控、抗氧化、细胞壁加厚和木质化等抗病生理反应。【结论】抗白粉病基因Pm21转入后,材料对白粉菌侵染响应发生变化,脯氨酸富集蛋白等胁迫反应蛋白得到增量表达,这些蛋白可能与小麦抗白粉病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建立枸杞果实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残留检测的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方法】枸杞果实样品采用分散法处理,用乙腈提取,C18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应用该方法检测枸杞鲜果、干果中溴氰虫酰胺及其代谢物,平均回收率为83.9%~108.8%,相对标准偏差(RSD)为4.2%~9.6%,定量限均为0.01 mg/kg。【结论】该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测定枸杞果实中溴氰虫酰胺农药及其代谢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控制库尔勒香梨采后贮藏期间萼端黑斑病发病的钙和l-甲基环丙烯(1-MCP)正交组合方式。【方法】采前喷施0.014%、0 .017%、0 .020%钙肥和采后1.0、2.0、3.0 μL/L 1-MCP处理的正交组合,分析各处理对贮期果实品质和萼端黑斑病发病率的影响。【结果】低浓度的采前喷钙结合采后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鲜亮的果皮色泽。采前给树体喷钙,能增强采后果实抵御萼端黑斑病等病害发生的能力。【结论】(0.017% 液钙 + 2.0 μL/L 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较高的硬度和较好的果皮色泽;(0.014% 液钙 + 2.0 μL/L 1-MCP)处理能明显降低贮藏期间果实的萼端黑斑率及其腐烂率,对果实萼端黑斑病的抑制效果最好;(0.020%液钙 + 1.0 μL/L 1-MCP)处理能使果实保持细胞膜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2.
HPLC-MS/MS法测定水果中残留的多效唑和烯效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测定水果中2种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和烯效唑残留的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分析方法.[方法]以甲醇为提取溶剂,采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法萃取.以Waters Hypersil BDS C18色谱柱为分离柱,在正离子模式下以电喷雾电离串联质谱仪进行测定.考察了流动相组分和流动相添加剂对质谱离子化效率的影响.[结果]多效哇和烯效唑在1.0-200.0μg/L线性关系良好(r>0.99),在2.0、10.0和50.0μg/kg的添加水平下,2种目标化合物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7;-10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0;,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1.5和2.0μg/kg.[结论]该方法具有检出限低、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前处理方法简单、回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水果中多效哇和烯效哇的残留检测.  相似文献   

13.
调环酸钙对轮台白杏营养生长和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调环酸钙在轮台白杏生长发育调节中的作用,为有效控制轮台白杏营养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的化控技术提供数据参考。【方法】轮台白杏开花后10 d,选取大枝分别用调环酸钙100、125、150和175 mg/L水溶液处理,以喷清水处理作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组在新梢停长后的枝叶特性、光合速率,果实成熟后的品质,分析调环酸钙处理后对轮台白杏生长发育和果实品质的影响以及喷施的最佳浓度。【结果】不同浓度调环酸钙的喷施处理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坐果率平均提高了4.85%。新梢长平均缩短了1.80 cm,新梢节间长平均缩短了0.50 cm,新梢基部粗度平均增加了0.10 cm。叶片长平均缩短了0.52 cm,叶片宽平均增加了0.65 cm,叶面积平均增加了0.85 cm2。叶片叶绿素含量平均增加了4 SPAD,叶片净光合速率平均增加了0.83 μmolCO2/(m2·s)。果实单果重平均增加了1.42 g FW,果实硬度平均增加了1.11 kg/ cm2,果实可滴定总酸含量平均增加了0.69 g/kg FW,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差异不显著。4个处理浓度中,125 mg/L的调环酸钙喷施处理后效果最佳。【结论】轮台白杏落花后10 d叶面喷施125 mg/L调环酸钙能够有效抑制枝叶的旺长,提高叶片光合效率,增加果实单果重、硬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香芋冬瓜果实挥发性香气化合物萃取的工艺条件,充分解析果实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为香芋冬瓜香气成分的深入研究和香气品质的进一步挖掘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香芋冬瓜果实为试验材料,利用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技术(GC-MS)充分萃取和鉴定香芋冬瓜果实中的挥发性香气化合物,采用Box-Behnken方法优化预热时间、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解吸时间4个萃取工艺参数。【结果】响应面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香芋冬瓜果实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总峰面积的影响程度依次为:萃取温度>解吸时间>预热时间>萃取时间。SPME的最佳萃取条件:预热时间6.6 min、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43 min、解吸时间4.5 min。在最优条件下,共鉴定出44种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其中醛类物质14种,醇类10种,酮类、酯类和芳香类各4种,酸类3种,以及少量炔烃类物质和其他物质;主要挥发性香气化合物分别为反-2-己烯醛(83.51±2.43 μg/mL)、棕榈酸(38.56±1.24 μg/mL)、正己醇(38.08±1.52 μg/mL)、正己醛(32.07±1.67 μg/mL)、己酸(24.71±1.59 μg/mL)、硬脂酸(17.56±0.80 μg/mL)、反-2-壬烯醛(14.87±0.93 μg/mL)和苯甲醛(13.68±0.83 μg/mL)。【结论】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最佳萃取条件,香芋冬瓜候选特征性挥发性香气化合物成分主要有反-2-己烯醛、棕榈酸、正己醇、正己醛、己酸、硬脂酸、反-2-壬烯醛和苯甲醛。  相似文献   

15.
李维政  宁忠雄  梁赫  路伟 《新疆农业科学》2021,58(10):1846-1850
【目的】对比2种前处理方法对丁布含量的影响,建立UPLC-MS/MS测定棉铃虫体内丁布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棉铃虫样品经甲醇涡旋振荡、超声波提取,用Waters UPLC-MS/MS (Xevo TQS质谱)检测丁布的含量,BEH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5%的冰乙酸)梯度洗脱,流速0.3 mL/min。【结果】棉铃虫样品在低浓度5 μg/L、高浓度50 μg/L 2个添加水平下,甲醇超声提取法的添加回收率最佳,平均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4.26%、96.78%,最低检测质量浓度为5 μg/L。【结论】该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添加回收率均符合化合物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有效的巴旦木花药总RNA提取方法,为巴旦木花粉SFB基因克隆和自交不亲和机制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改良的CTAB法从巴旦木(Amygdalus communis L.)花药中提取高质量的总RNA.[结果]该方法获得的巴旦木花药总RNA完整性好、无多糖和蛋白质的污染,产量较高(鲜花药为283.44 μg/g),OD260/OD280在1.89~1.99,OD260/OD230>2.0.提取的巴旦木花药总RNA反转录成cDNA,以SFB(S-haplotype-specific F-box gene)基因简并引物PCR扩增,获得了目的片段.[结论]改良的CTAB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有效的巴旦木花药总RNA提取方法,提取的花药总RNA能够满足巴旦木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一套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为研究其种子萌发过程中的蛋白表达差异奠定基础。【方法】比较蛋白的不同提取方法(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酚提取法、三氯乙酸-丙酮法和Tris-HCl法)、IPG胶条pH梯度(pH3~11NL、pH3~10和pH4~7)、裂解液中的尿素浓度(6,7,8,9mol/L)和分离胶浓度(10%和12.5%)等条件,对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筛选适宜的双向电泳条件。【结果】以Tris-HCl法提取种子蛋白,在IPG胶条pH为4~7、裂解液中尿素浓度为9mol/L、分离胶浓度为12.5%的条件下,可以获得分辨率高、背景清晰、重复性好的天女木兰种子蛋白双向电泳图谱。【结论】建立了适用于天女木兰种子蛋白的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18.
赵明  龙芳  莫天利  黄相  武鹏  何海旺  邹瑜 《南方农业学报》2022,53(12):3460-3468
【目的】研究外源赤霉素(GA)对香蕉果皮解剖结构和化学组成的影响及果锈防治效应,为香蕉生产栽培技术完善及香蕉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抗枯萎病香蕉品种宝岛蕉为试验材料,在散梳期均匀喷布100 mg/L GA4+7于果实表面,以喷清水为对照(CK),田间对比观察果锈的发生情况,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及理化分析果皮组织结构、化学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和果实品质的差异。【结果】香蕉果锈发生时期是抽蕾后60 d,且随果实膨大程度而加重,外源GA4+7处理采收期果锈指数较CK降低18.0%(绝对值);果锈的产生与果皮组织结构及胞壁木质化强烈相关,GA4+7处理采收期香蕉果皮角质层厚度较CK增加63.6%,表皮细胞大小和宽长比分别增加79.69 μm2和0.14,表皮细胞壁厚度降低28.4%; GA4+7处理果皮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平均提高55.3%,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平均降低29.2%和18.0%,木质素含量与CK相比降低4.1%~41.3%,从而提高果皮细胞柔韧性,抑制果锈的发生。GA4+7处理对果肉总糖、可溶性固形物、蛋白质和钾含量及可食率无显著影响(P>0.05),可显著提高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P<0.05),增幅分别为40.0%和11.8%。【结论】外源喷施100 mg/L GA4+7可有效降低果锈发生程度,且对果实品质无不良影响,在高品质香蕉栽培生产上具有潜在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氯化钙对甘薯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庆  木泰华 《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1):2340-2346
【目的】研究不同氯化钙浓度(0.05、0.10、0.15、0.20、0.25 mol?L-1,pH 7.0)对甘薯蛋白乳化特性的影响。【方法】分别对甘薯蛋白乳化液的乳化颗粒平均粒径(d4,3)、乳化活性指数、乳析指数、界面性质(界面吸附蛋白浓度及组成)和流变性质进行测定。【结果】添加0.05 mol?L-1氯化钙后甘薯蛋白乳化活性指数由未添加氯化钙的30.3 m2?g-1显著降低为27.6 m2?g-1,d4,3从4.2 μm增大至4.42 μm(P<0.05)。然而,随着氯化钙浓度进一步升高(0.10—0.25 mol?L-1),d4,3显著增大(P<0.05)而甘薯蛋白乳化活性指数变化不显著(P>0.05)。此外,添加较高浓度的氯化钙能显著地增加乳化液的乳析指数和初始表观黏度,且界面吸附蛋白的浓度也显著提高(P<0.05)。SDS-PAGE分析发现,Sporamin A不易被甘薯蛋白乳化界面吸附,且乳化界面和乳化液中均存在>66 kD的S-S键高分子聚合物。【结论】 钙离子与甘薯蛋白结合能改变其结构,进而影响甘薯蛋白的乳化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