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梵净山自然保护区土壤甲螨群落结构与多样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生态环境中土壤甲螨的群落组成、垂直结构、多样性和相似性的研究表明,低等甲类群及个体数所占比例较高。Tectocepheus、Oppiella、Xylobates、Perxylobates等属是该保护区的优势类群,其中,Tectocepheus属的优势地位比较独特。5个生境土壤甲螨群落的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但其个体数量的变化与土壤特性特别是有机质含量密切相关。受坡向、坡度、人类活动等的影响,相同海拔样地的土壤甲螨群落表现出不同的异质性。各样的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依次为:东坡海拔750m样地(A)>西坡海拔1500m样地(D)>东坡海拔1500m样地(B)>西坡海拔750m样地(C)>金顶海拔2200m样地(E)。E样地海拔最高,Malaconothrus在该样地数量巨增;样地C受人为破坏影响较大,Masthermannia数量明显增多;样地D生境较为优越,其个体数量为5样地之最。A、C样地甲螨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7073;C、E样地甲螨群落最不相似,相似性指数这0.5397。  相似文献   

2.
【目的】揭示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泥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与不同生境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马氏网诱集法系统调查研究自然恢复林区、人工辅助恢复林区、林间平台区、农林观赏区和热带雨林区等不同演替阶段生境中的泥蜂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特征。【结果】在5个样地共诱集到泥蜂类昆虫2科19属72种,共计395头;含有种类数量最多的属为短翅泥蜂属(Trypoxylon),占全部种类的22.22%;含有个体数量最多的属为脊短柄泥蜂属(Psenulus),占全部泥蜂个体数量的29.87%。泥蜂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农林观赏区自然恢复林区热带雨林区人工辅助恢复林区林间平台区,但Pielou均匀度指数热带雨林区最高,Berger-Parker优势度指数农林观赏区最高;不同生境之间泥蜂群落相似性指数在0.083 3~0.361 7,表现为不相似或极不相似,表明不同生境类型决定了泥蜂类群和种类的分布。【结论】泥蜂物种多样性及其群落特征的变化与生态环境的演化密切相关,随着生态环境的复杂化,泥蜂群落优势类群更替趋势明显,优势类群增多。本研究结果对泥蜂与生态环境协同演化、泥蜂作为生态环境恢复程度指示物以及泥蜂保护和利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蝽类昆虫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样地调查及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研究了云南省普洱市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区刺栲+泥柯(华南石栎)+西南木荷群落(Ⅰ)、思茅松+小果栲+西南木荷群落(Ⅱ)、披针叶楠+耳叶柯(粗穗石栎)+刺栲群落(Ⅲ)、西桦+西南木荷+飞机草群落(Ⅳ)和人工植被(Ⅴ)的蝽类昆虫群落多样性。共采集标本807头,隶属于18科82种。蝽科、缘蝽科、长蝽科和猎蝽科种类丰富,占全部种类的56%,长蝽科和蝽科个体占个体总数的69%。研究表明,捕食性蝽类在自然植被中占据优势,植食性蝽类在人工植被中占据优势。5个样地灌草层蝽类昆虫群落物种丰富度的排序为:Ⅴ>Ⅳ>Ⅲ>Ⅱ>Ⅰ,群落多样性表现为:Ⅳ>Ⅰ>Ⅱ>Ⅲ>Ⅴ。5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0.217~0.488,任意2个样地蝽类昆虫群落为中等不相似或极不相似水平。蝽类对于植物多样性和植被性质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4.
2010年5月,对暖温带地区山西农业大学庭院四种绿地类型进行了土壤弹尾纲动物的调查,用干漏斗法(Tullgren)提取鉴定到属,应用个体密度、群落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等指数,研究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特征,了解不同绿地类型的差异对土壤弹尾虫群落结构的影响。共获得弹尾虫个体1724只,分属3目4科8属,其中,Entomo-bryidae(长跳科)为优势科包括3属,而Hypogastruridae(球角跳科)个体数却占绝对优势。不同绿地类型对弹尾纲的种群组成有显著影响,多样性指数H′特征为:样地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Ⅳ,I号和Ⅱ号样地弹尾纲群落分布均匀且优势类群明显,其多样性指数高,群落发育较好。  相似文献   

5.
洞庭湖环湖丘岗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洞庭湖环湖丘岗区4个生态系统为标准样地研究土壤动物群落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季节性变化。全部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31 298只、30类分别隶属于4门13纲29目。其中,蜱螨类、弹尾类、等翅目、膜翅目、鞘翅成虫和双翅幼虫为最重要类群。被调查的4个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个体数量变化趋势是:针阔混交林>茶林>竹林>阔叶林,类群数变化趋势是:竹林=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4个生境土壤动物的个体数和类群数均具有明显的表聚性,并随土层加深动物个体数及类群数递减的规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以冬季、春季最丰富,夏季最少,季节变化的波动性较大。  相似文献   

6.
农业生态系统中土壤动物资源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调查了6种农业生境类型的土壤动物数量和群落组成,共获得土壤动物6631头,分属于4门11纲17目.从总体讲,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弹尾目和线虫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34.92%,31.82%和11.68%;常见类群为膜翅目、鞘翅目、直翅目和寡毛纲,分别占总捕获量的7.92%,4.78%,1.45%和1.31%;其他16类为稀有类群.土壤动物的个体数量表现为林地>果园>苗圃>荒地>菜园>农田,多样性指数表现为果园>林地>苗圃>荒地>菜园>农田,但各试验样地的优势种类和常见种类有所不同.说明人为干扰较小的农业生境土壤动物的数量和类群数较多.林地和果园、荒地、菜园的相似性系数较高,群落结构极为相似.  相似文献   

7.
在民勤干旱荒漠区选择老虎口、青土湖风沙口及关井压田区等5个造林点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梭梭造林成活率及当年生长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对梭梭林的成活率、当年新枝长、树高及地径的影响差异性显著;栽植在不同立地条件类型下梭梭的成活率、当年枝长、苗高和径粗的排序为:老虎口沙区(样地类型Ⅰ)〉关井压田区(样地类型Ⅴ)〉青土湖沙区(样地类型Ⅱ)〉沙区丘间地(样地类型Ⅲ)〉关井压田区(样地类型Ⅳ).  相似文献   

8.
刘高峰  杨茂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42-144,197
在梵净山自然保护区不同坡向、不同海拔设置了5个样地,于不同季节对其土壤甲螨群落状况进行调查,共记录到土壤甲螨45科81属;并对不同样地中甲螨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Oppiella、Xylobates、Suctobelbella是该保护区优势类群,而Suctobelbella是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比较独特的优势类群。各样地土壤甲螨群落多样性依次为:东坡海拔750m样地(A)〉西坡海拔1500m样地(D)〉东坡海拔1500m样地(B)〉西坡海拔750m样地(C)〉金顶海拔2200m样地(E)。E样地海拔最高,Malaconothrus在该样地数量剧增;样地C受人为干扰影响较大,Masthermannia数量明显增多;样地D个体数量为5个样地中最多。A、D样地甲螨群落相似性指数最高,为0.8361;C、E样地甲螨群落最不相似,相似性指数为0.6136。低等甲螨类群丰富,所占比例较高。另外,人为干扰对土壤甲螨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6种生境的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的数量和类群组成、多样性、生态地理分布及群落排序进行研究.从6种生境中共获取大型土壤动物29个类群,优势类群为蚁科和象甲科幼虫,常见类群为线蚓科、食虫虻科幼虫、地蜈蚣目、露尾甲科幼虫、蜘蛛目、象甲科和叩甲科幼虫.各生境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优势类群基本相同,个体密度和类群数的垂直分布均具有表聚性,优势度、常见类群、个体密度和类群数及其垂直递减速率存在着一定差异.3种植物群落围封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没有显著差异,但放牧和刈割对大型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应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群落围封样地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不大,但刈割导致羊草草甸草原和贝加尔针茅草甸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与线叶菊草甸草原大型土壤动物群落越来越接近,放牧对草甸草原土壤动物群落的影响也很明显,不同的大型土壤动物对生境的偏好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勾影波  高方清  苏永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4130-14132
对常熟市虞山林场杨梅园土壤动物群落的构成进行了调查,共获得土壤动物样本1 405个,隶属于4门、7纲、22类。优势类群为蜱螨目和弹尾目2类,占个体总数的90.72%,构成了该地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的主体;常见类群为线虫,占全部土壤动物个体数量的4.76%;其他为稀有类群。3样地环境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分析表明,个体密度为样地3〉样地2〉样地1;类群数和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H’)为样地1〉样地2〉样地3;均匀度指数(J)为样地3〉样地2〉样地1;优势度指数(C)为样地3〉样地2〉样地1。不同群落的相似性(q)分析表明,样地1与样地2、样地1与样地3、样地2与样地3的q值均大于0.5且小于0.75,表现为中等相似。土壤动物垂直分布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11.
石河子东大塘天山云杉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阐明东大塘风景区天山云杉(Picea schrenkiana)的种群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合理保护现有资源,在东大塘风景区选取了20个样地(10m×10m),对该地区天山云杉种群的年龄结构、高度结构、径级结构、静态生命表和存活曲线进行了分析。种群年龄结构分析表明,种群个体数量主要集中于Ⅱ、Ⅲ、Ⅳ龄级(个体数量比重占86.05%),幼苗、老龄个体数量较少。种群径级结构表明,种群的优势径级在6-22 cm,其个体数占总数的89.46%。种群的高度结构表明,种群高度基本呈正态分布。静态生命表分析表明,种群天山云杉的Ⅰ、Ⅱ龄级的死亡率为负,种群Ⅳ、Ⅴ龄级的死亡率最高,累计达80.1%。以标准化最高存活量为起点天山云杉的存活率基本符合属于DeeveyⅢ型。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柳杉Cryptomeria fortunei人工林不同坡位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采用手捡法和干湿漏斗法在四川盆周西缘山地3个不同坡位(海拔分别为1 088 m,987 m和830 m)的柳杉人工林设置样地(分别为样地Ⅰ,样地Ⅱ和样地Ⅲ)进行土壤动物群落调查。结果显示:试验所采集到的土壤动物平均密度为3.46 104只m-2,隶属于5门13纲94类,其中,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分别为6.53 104只m-2和66类,以样地Ⅰ最低,分别为1.35 104只m-2和38类,土壤动物密度和类群数呈现出随坡位高度增加而减少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各土层土壤动物密度均随着坡位的上升而减少,各样地有大于43%的土壤动物个体分布在0~5 cm土层(凋落物层除外),有大于72%的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在凋落物层;除Simpson优势度指数(C)外,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均以样地Ⅲ最高,同时,各样地间土壤动物群落Sorenson相似性系数较Morisita-Horn相似性系数波动更大,表明坡位对柳杉人工林下土壤动物群落各类群的相对数量影响较类群数的影响大。图3表5参20  相似文献   

13.
张广才岭南段不同林分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2013年,在张广才岭南段蛟河林业实验区管理局,采用拦截式诱捕器系统地调查了5个林分中天牛科昆虫的物种多样性,比较了各林分中天牛物种组成的差异,探讨了天牛科昆虫对森林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在森林监测中的应用潜力。共记录到天牛科昆虫 64种,隶属于7个亚科41属。其中,棍腿纹虎天牛和凹缘金花天牛为优势种,花天牛亚科、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为优势类群。3个优势类群的物种数量和个体数量在不同林分中具有较大的差异。在未经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Ⅲ和Ⅳ)中,花天牛亚科的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同时也高于其他林分;在新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Ⅴ中,沟胫天牛亚科物种数、个体数量高于其他优势类群;沟胫天牛亚科和天牛亚科物种数和个体数量高于其他林分。个体数量较多的13种天牛对林分的选择倾向不同,在新采伐的阔叶红松林Ⅴ中天牛科昆虫物种多样性最高,杨桦林和水胡林中最低。各林分中物种数量与个体数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32,P0.001)。未经采伐过的阔叶红松林间相似性处于中等相似水平,相似性系数为0.62。   相似文献   

14.
星豹蛛生物学生态学及保护利用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星豹蛛生物学生态学及保护利用的初步研究董慈祥,李国泉,杨青蕊,邓如志,赵平厚,巩凤田(菏泽地区农田蜘蛛研究协作组菏泽274025)星豹蛛(PardosaastrigeraL.Koch)属狼蛛科,在菏泽地区农田中分布广、数量大,持续时间长,能捕食多种害...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华宁县3种柑橘幼园昆虫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2010年8月-2011年4月使用陷阱法调查了云南省华宁县盘溪镇荒地改造型柑橘园(Ⅰ)、农田改造型柑橘园(Ⅱ)和传统型柑橘园(Ⅲ)的昆虫群落多样性.样地Ⅰ中采集标本212号,在样地Ⅱ中采集标本313号,在样地Ⅲ中采集标本431号.鞘翅目(Coleoptera)、双翅目(D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蚁科(Formicidae)为优势类群,占59.5%.3种类型柑橘幼园中蚂蚁常见种及蚂蚁物种组成有差异;样地Ⅲ的昆虫多度及物种丰富度S值最高,样地Ⅰ昆虫多度最低,样地Ⅱ昆虫物种丰富度S值最低;3种类型柑橘幼园昆虫群落结构不相似;3种类型橘园蚂蚁指示物种也不同.研究表明,前期土地利用方式的差异以及周边生境影响了柑橘幼园内昆虫群落物种组成、多样性、群落结构及指示物种.  相似文献   

16.
勐海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及肥力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勐海是云南省产茶大县,深入了解全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肥力水平,可为勐海县茶园土壤改良与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勐海县茶园面积集中的6个乡镇进行实地调查和布点采样,分析了151个茶园土壤pH、有机质及大量营养元素的含量,并采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进而对勐海县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勐海县各乡镇茶园pH为3.83~6.16,大部分土壤pH适合茶树生长。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范围在20.88~101.80 g·kg-1之间,有机质含量比较丰富,均达到Ⅰ级标准。勐海县各乡镇茶园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较高,但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不足。除勐混镇外,其他各乡镇达到优质高产茶园土壤碱解氮含量的比例低于30%。速效钾供应充足,仅勐阿镇和勐混镇分别有6.25%和20.00%土壤速效钾处于Ⅲ级标准。勐海县各乡镇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为0.30~0.84,勐阿镇、勐遮镇、格朗和乡和布朗山乡有部分茶园土壤达到Ⅰ级和Ⅱ级标准,茶园土壤肥力等级主要分布在Ⅲ级和Ⅳ级,除布朗山乡外,其余各乡镇茶园土壤肥力处于中低水平的比例超过60%。研究表明,勐海县茶园大部分土壤pH适合茶树的生长,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及速效钾含量丰富,而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不足,需要有针对性地调整施肥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退耕还林区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及结构,阐明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多样性特征,选取吴起县大吉沟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样地进行土壤动物调查。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捕获土壤动物271头,隶属于2门7纲15目,其中优势类群为鞘翅目(Coleoptera)、半翅目(Hemi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及革翅目(Dermaptera);2)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及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多样性指数除个别植被类型外,均表现为混交林大于单一植被林;3)各样地相似性系数分析表明,不同植被类型优势类群个体数量受林地植被复杂程度的影响,同时土壤动物结构与类群正在向复杂与稳定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有所差异,同时,会形成与其相适应的土壤动物类群。  相似文献   

18.
选取老道沟(Ⅰ)、东北林业大学实习基地人工种植园(Ⅱ)、东北林业大学实习基地东山(Ⅲ)3个样地,于2011年8月中旬和2012年7月上旬对帽儿山地区堞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蝶类1 028只,隶属5科29属47种,其中蛱蝶科的种类数(24)种,是该区优势类群;凤蝶科(20只)只有2种,是该区稀有类群.分析3个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生境条件变化对蝶类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蝶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变化一致,与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垂直植被带不同生境步甲昆虫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探讨该地区步甲分布和物种多样性与生境的关系,为该地区生物多样性的长期监测和保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宁夏罗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类型和海拔高度,设置亚高山草甸A(SMA)、亚高山草甸B(SMB)、针叶林A(CFA)、针叶林B(CFB)、针阔混交林(MBCF)、阔叶林缘(BLFE)、灌丛(DS)和荒漠半荒漠草地(DSDG)8个不同样地,于2015年5-8月利用巴氏罐诱法对8个不同样地的步甲科昆虫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共采集到步甲昆虫3 749只,隶属于12属24种,种类组成体现了荒漠半荒漠区系特点。个体数量最多的是直角通缘步甲和弗氏步甲,分别占总数量的39.11%和20.42%,为该区域的优势类群。直角通缘步甲在沿海拔梯度的各生境均有分布,弗氏步甲仅在油松林生境无分布。不同植被带步甲种类组成和优势类群差异较大,其中亚高山草甸和灌丛生境步甲物种数最多,各有17种,亚高山草甸步甲个体数量也最多;针叶林生境步甲物种数最少,仅有6种,个体数量也最少。步甲活动的高峰期为7-8月。各物种在各生境内的季节变化趋势与不同生境植被生长季节相关。灌丛生境的步甲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均最高,优势度最低;针叶林生境均匀度最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较低。主成分分析显示,生境相近的样地步甲昆虫群落结构也相似,步甲群落分为三大类群,样地DS、BLFE和MBCF的步甲群落聚为一类,样地CFA和CFB的步甲昆虫群落聚为一类,样地SMA、SMB和DSDG的步甲群落聚为一类。【结论】垂直植被带生境差异性与步甲昆虫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和相似性密切相关,维持生境异质性是保护步甲多样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选取老道沟(Ⅰ)、东北林业大学实习基地人工种植园(Ⅱ)、东北林业大学实习基地东山(Ⅲ)3个样地,于2011年8月中旬和2012年7月上旬对帽儿山地区蝶类群落进行调查研究。共采集蝶类1 028只,隶属5科29属47种,其中蛱蝶科的种类数(24)种,是该区优势类群;凤蝶科(20只)只有2种,是该区稀有类群。分析3个生境中蝶类多样性指数、物种丰富度、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结果表明,生境条件变化对蝶类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蝶类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变化一致,与优势度指数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