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对2种禾本科牧草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以苜蓿粉计)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对无芒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萌发以及早期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制备0.05,0.08和0.10g/mL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采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以蒸馏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无芒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对多年生黑麦草和无芒雀麦种子的萌发、幼苗高度及根长均有抑制作用,并且随着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当紫花苜蓿茎叶水浸提液的质量浓度为0.05,0.08和0.10g/mL时,其对无芒雀麦和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发芽率、幼苗高度和根长抑制率的平均值分别为20.39%,28.42%,37.00%和35.43%,46.77%,63.99%。【结论】无芒雀麦对紫花苜蓿化感抑制作用的适应性和抵抗能力比多年生黑麦草强,更适合与紫花苜蓿混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种杀菌剂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及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为我国珍稀树种胡杨和灰叶胡杨的人工育苗造林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DA平板法,在预试验的基础上,选择10.0μg/mL的6%戊唑醇为代表,筛选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采用平皿法检测了0.1,0.5,1.0,5.0,10.0,50.0,100.0μg/mL福美双、嘧菌脂、腈菌唑、戊唑醇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消毒效果;采用滤纸法进行发芽试验,测算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幼苗株高和畸形率,观测上述不同质量浓度杀菌剂对种子萌发生长的影响。【结果】杀菌剂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安全有效时间为12h,供试杀菌剂浸种处理12h均能明显降低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的带菌率,其中质量浓度≥50.0μg/mL的福美双、10.0μg/mL的戊唑醇的消毒效果可达90%以上。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经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分别为88.5%和30%,经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后发芽率分别为95%和60%以上。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幼苗株高分别为6.04和2.32mm;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幼苗株高分别为8.68和4.21mm。用4种杀菌剂浸种均会导致种子非正常萌发,产生畸形种苗,其中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对胡杨和灰叶胡杨种苗的致畸率分别为7%和19%;10.0μg/mL戊唑醇浸种的致畸率分别为2.5%和11%;嘧菌酯和腈菌唑对种子的致畸作用较强,种苗畸形率最高可达20%~45%。【结论】100.0μg/mL福美双浸种处理胡杨种子、10.0μg/mL戊唑醇浸种处理胡杨和灰叶胡杨种子是消毒效果显著并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安全的最适剂量,浸种12h为最适浸种处理时间。  相似文献   

3.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芳基-3,4-二氢异喹啉类抗菌物质对植物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作为植物抗菌药物应用时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溴化2-(2-氯苯基)-3,4-二氢异喹啉为对象,以体积分数0.5%的二甲基亚砜(DMSO)水溶液作为溶剂,配制12.5,25.0,50.0,100.0,200.0μg/mL 5个质量浓度的供试溶液。将糜子和油菜种子在供试溶液中浸种20h后,均匀点播于含无离子水的培养皿中,然后在设定条件下进行培养,分别在24,48和72h测定2种植物种子的发芽率及幼苗根长、茎长、总鲜质量、总干质量和相对含水量,筛选对糜子和油菜种子萌发及生长安全的质量浓度;按照筛选的安全质量浓度分别配制8种溴化二氢异喹啉类化合物的供试溶液,测定并比较各化合物的供试溶液对糜子和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当溴化2-(2-氯苯基)-3,4-二氢异喹啉的质量浓度≤100.0μg/mL时,其对糜子和油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安全,因此确定100.0μg/mL为异喹啉类化合物作为抗菌物质使用的安全质量浓度;在100.0μg/mL安全质量浓度下,除溴化2-(2-三氟甲基苯基)-3,4-二氢异喹啉溶液对糜子浸泡48h时的发芽率及油菜根长有轻微抑制作用外,其他7种化合物对2种植物的发芽率及幼苗生长均无显著影响。【结论】当使用质量浓度≤100.0μg/mL时,大部分异喹啉类化合物对植物安全无害。  相似文献   

5.
作者以不同浓度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处理小麦种子,研究其对小麦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α-淀粉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苦豆子种子水提物浸种后,小麦种子发芽率降低,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在浓度为0.05g/mL~0.10g/mL之间明显高于对照,而在浓度为0.20g/mL~0.50g/mL之间时低于对照;幼苗根冠比随处理浓度的增加先升高后下降;随提取物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呈下降趋势,而α-淀粉酶活性总体增强,根系活力总体减弱,但在较低浓度条件下对根系活力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温度条件下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血液中的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特点及其变化.【方法】以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在不同水温(18、23、28和33℃)饲养条件下以复方磺胺嘧啶[m(磺胺嘧啶)∶m(甲氧苄啶)=5∶1]按120 mg/kg的剂量单次饲喂给药,分别于给药后0.5、1、2、4、6、8、10、24、48、72 h采集血液样品,使用HPLC方法检测罗非鱼血浆中的药物质量浓度,研究复方磺胺嘧啶在罗非鱼血液中的吸收和消除变化规律.【结果和结论】18、23、28和33℃时,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41、19.60、22.48和30.78μg/mL,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峰质量浓度分别为1.22、2.06、2.44和2.70μg/mL,2个药物的峰质量浓度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消除半衰期(t1/2 ke)分别为18.22、17.89、16.90和12.99 h,甲氧苄啶在血浆中的t1/2 ke分别为16.39、7.08、5.99和4.04 h,药物的消除随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温度下药物在罗非鱼血液中的药动学均为1级动力学过程.给药后10 h内血浆中磺胺嘧啶和甲氧苄啶的比例分别为9.57∶1~11.01∶1、6.30∶1~9.36∶1、5.40∶1~10.39∶1和4.20∶1~20.64∶1,均维持在1∶1~40∶1的理想抑菌配比范围内.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药物在罗非鱼体内的吸收及消除影响显著,可提高药物的最大血药质量浓度与消除速率,但对复方磺胺嘧啶在血浆中的比值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大葱、洋葱和大蒜为试验材料,探讨其对丹参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大葱水浸液对丹参的萌发率、根长、苗高、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基本为抑制作用。洋葱对丹参种子的萌发率、根长和干重在低浓度时为促进作用,高浓度时为抑制作用,苗高、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在不同浓度均呈抑制作用;大蒜水浸液对丹参的萌发率、根长、苗高、干重、叶绿素含量和氮含量均为低浓度时呈促进作用,高浓度时呈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早熟油菜420为材料,研究了土壤含水量和SNP浸种对早熟油菜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萌发前期需要足够的水分,土壤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升高能明显促进油菜种子萌发,且土壤含水量与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发芽指数、50株干重呈显著正相关;不同土壤含水量下,SNP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的作用效果有差异,土壤含水量低(37%)时,SNP浸种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土壤含水量中等(47%)时,SNP浸种对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且随着浓度升高而加强;土壤含水量较高(57%)时,低浓度SNP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高浓度SNP浸种有抑制作用;SNP浓度为50μmol/L时,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和50株干重等指标均最高,分别达到48.00%、83.72%、40.85、7.66%、3.76 cm和0.15 g。因此,在试验所设范围内,50μmol/L SNP促进油菜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铝胁迫对苦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黔威3号苦荞为试验材料,研究铝(Al)胁迫对苦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以探讨苦荞对铝的耐受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低浓度的AlCl_3溶液(100μg/mL)促进了苦荞种子的萌发,而较高浓度的AlCl_3溶液(1 600~6 400μg/mL)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种子的萌发,延缓了种子萌发进程,但是仅在6 400μg/mL AlCl_3浓度下对苦荞种子最终萌发率的抑制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100μg/mL AlCl_3溶液对苦荞植株的株径、株高、根长、分枝数及叶面积产生促进作用,且对株高、叶面积的促进作用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400~6 400μg/mL AlCl_3溶液则对相应指标产生抑制作用,且在6 400μg/mL浓度下对株高及叶面积的抑制作用达显著水平(P0.05)。与对照相比,除100μg/mL浓度处理外,AlCl_3溶液对苦荞的生物量积累和分配不产生显著影响。由以上结果可见,苦荞对铝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苯甲酸苄酯对茄子黄萎病、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方法】用浓度分别为0(CK),0.05,0.1,0.5和1.0 mmol/L的苯甲酸苄酯处理茄子种子和幼苗,通过田间抗病、种子萌发、幼苗生长等试验测定其对茄子的化感效应。【结果】不同浓度的苯甲酸苄酯对茄子种子萌发均有化感促进作用,低浓度(0.05,0.1mmol/L)的化感促进作用较强,高浓度则促进作用减弱,当浓度为0.1 mmol/L时,种子萌发效果最好。在试验浓度范围内,苯甲酸苄酯可提高茄子幼苗对黄萎病的抗性,对茄子幼苗的株高、茎粗、鲜质量、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根系活力及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促进作用,最佳作用浓度均为0.1 mmol/L。【结论】苯甲酸苄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提高茄子的抗病性,促进茄子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为人参水稻轮作体系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及基质盆栽试验,以去离子水为对照(CK),研究低(10 g/mL)、中(20 g/mL)和高(40 g/mL)3种质量浓度的老参地土壤水提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幼苗生物量、根系活力、叶片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合成、电导率及净光合速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后水稻种子萌发率、苗高及幼苗生物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随着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质量浓度的升高,水稻种子萌发率逐渐增加,中、高质量浓度处理与CK差异显著(P<0.05)。当老参地土壤提取液质量浓度为40 g/mL时,单株鲜、干质量最大,分别为14.22和1.66 mg。各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对苗高影响不显著,却明显抑制了水稻幼根的生长。中、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均显著促进了幼苗叶片可溶性蛋白合成,低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明显促进了根系活力的增加,而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则降低了根系活力;不同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绝对电导率;低、中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有增加,而高质量浓度老参地土壤提取液处理则表现出微弱的抑制作用。【结论】老参地土壤水提取液对水稻早期萌发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且对部分生理指标(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表现为“低促高抑”的剂量相关性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低温(18℃)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浓度的腐植酸对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低温下适宜玉米生长的腐植酸及浓度。【方法】 以新玉64号(Zea mays L.)品种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50、200、500、1 500、3 000、5 000 μg/mL)下腐植酸钾(HA1)、硝基腐植酸(HA2)、黄腐酸钾(HA3)浸种处理对种子萌发情况,幼苗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结果】 50 ~ 1 500 μg/mL腐植酸浸种在不同程度上有利于玉米种子萌发,有效的提高种子发芽势、发芽率,提高幼苗脯氨酸含量及根系活力,增强种子淀粉酶活性。综合各项指标,HA1、HA2和HA3处理最佳的浸种浓度分别为200、500、50 μg/mL,其中又以HA3处理表现最优。【结论】 在早春低温时使用50 μg/mL HA3溶液处理种子的方法较优,可促进种子萌发,调节相关酶活性,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室内模拟培养法,研究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木耳提取液对生菜种子的发芽率无影响,但对幼苗的生长发育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幼苗根长、株高、侧根数和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显著增加,尤以0.2 mg/mL的地木耳提取液效果最好,但不同生理指标显示的最适浓度有差异。生菜作为食叶类蔬菜,以叶绿素含量作为指示性生理指标更为适宜,因此,地木耳提取液的最佳质量浓度为0.05 mg/mL。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对黄瓜的生长效应,为黄瓜栽培与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1∶50、1∶25、1∶10及纯草木灰混合包衣黄瓜种子处理,探讨不同比例的生防放线菌对黄瓜种子出苗、黄瓜幼苗株高、根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生防放线菌对黄瓜出苗有抑制作用,但适宜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制剂能促进黄瓜幼苗株高和根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结论】在黄瓜生产中,可以采用生防放线菌制剂∶草木灰=1∶25的菌粉包衣黄瓜种子,以提高黄瓜的产量和品质,提高黄瓜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莠去津对白菜幼苗生长量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播种后苗前土壤处理法,用5种不同浓度莠去津(6.0391、12.0781、24.1563、48.3125、96.6250 μg/mL)处理白菜幼苗,并对白菜幼苗叶片的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及生长量进行测定。【结果】莠去津对白菜芽长的影响比对根长敏感,其对白菜幼苗芽长和根长的LC10分别为4.2077和16.9191 μg/mL;经莠去津处理后,白菜叶片中叶绿素的生成受到抑制,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不同处理浓度之间存在差异。【结论】莠去津对白菜幼苗的生长发育及生理指标均有影响,当莠去津的处理浓度超过其安全极限时,将会抑制白菜幼苗生长,且抑制程度随处理浓度的增大而加重。因此,生产上要注意控制莠去津使用浓度,不能随意加大用药量,以免造成药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溶液对干旱胁迫下大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分析芸苔素内酯溶液的最佳浸种浓度。【方法】以新啤6号大麦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5、25、50、100、200μg/L)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后,在蒸馏水(CK)或23%聚乙二醇溶液中进行纸上发芽试验。统计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根和芽的干、鲜重,测定分析不同浓度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对干旱胁迫下大麦芽和根中相对含水量、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糖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干旱胁迫显著抑制大麦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与仅干旱胁迫处理相比,5、25μg/L芸苔素内酯溶液处理可使大麦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提高34.23%、65.74%、25.80%和45.45%、31.82%、47.70%。与仅干旱胁迫相比,25μg/L芸苔素内酯处理使根和芽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增加7.86%和12.53%,使根和芽中的游离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35.06%和20.63%。25μg/L芸苔素内酯处理可使根和芽中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有所提高。【结论】适宜浓度的芸苔素内酯溶液浸种可提高干旱...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6种除草剂土壤封闭处理对板蓝根幼苗期发芽率、株高、子叶长、子叶宽、平均胚根长等生物学指标的影响,筛选出6种除草剂中最佳药剂及其最佳浓度,为板蓝根的田间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室内盆栽法以及培养皿培养的方法,在板蓝根幼苗期,研究6种除草剂在不同施药浓度,在24~192 h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平均胚根长的影响,在7、15和30 d 3个时间点对板蓝根株高,子叶长、宽影响。【结果】发芽率:精异丙甲草胺、乙氧氟草醚、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不影响板蓝根出苗,药剂浓度高于80 mL/667m2的二甲戊灵对板蓝根的发芽率存在抑制作用,扑草净的浓度越高对板蓝根的发芽抑制就越明显;平均胚根长: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乙氧氟草醚、扑草净、丙炔氟草胺对胚根的生长没有影响,二甲戊灵随着浓度的升高,对胚根的生长抑制就越强;株高:精异丙甲草胺浓度高于30 mL/667m2时对板蓝根的株高起到抑制作用,二甲戊灵80~200 mL/667m2浓度处理对板蓝根株高有有明显抑制效果,仲丁灵对板蓝根株高无影响,乙氧氟草醚在40~7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株高有抑制作用,扑草净在80~200 mL/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存在抑制效果,丙炔氟草胺在3~7 g/667m2浓度时对板蓝根的株高抑制效果不明显;子叶长: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长没有影响,随着扑草净的施用浓度升高会对板蓝根的子叶长有抑制作用;子叶宽:精异丙甲草胺、二甲戊灵、仲丁灵、乙氧氟草醚、丙炔氟草胺5种除草剂各浓度处理下对板蓝根子叶宽没有影响,扑草净120~200 mL/667m2浓度会抑制板蓝根子叶宽。【结论】只有仲丁灵和丙炔氟草胺处理后对板蓝根幼苗株高没有显著影响;二甲戊灵与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的发芽率;二甲戊灵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幼苗的根长生长;扑草净处理会影响板蓝根子叶长、子叶宽的生长。室内条件下精异丙甲草胺、仲丁灵、丙炔氟草胺对板蓝根幼苗的生长胁迫较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比较在室外盆栽条件下,几种豆科植物种子干粉拌种处理对伽师瓜种子发芽及植株生长的影响,筛选出对伽师瓜种子发芽抑制作用较小,且对伽师瓜植株生长具有较好促进作用的豆科植物,为苦豆子绿肥开发提供依据。【方法】以伽师瓜为供试作物,选取苦豆子、三叶草、苜蓿、豌豆、豇豆和绿豆等6种豆科植物为试材,研究不同豆科植物种子干粉对伽师瓜种子发芽、伽师瓜植株形态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三叶草种子干粉处理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最小,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65.0±0.105)、(62.5±0.088)和(1.188±0.173),绿豆种子干粉处理的萌发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大于其他处理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分别为(82.5±0.068)、(80.0±0.112)和(1.425±0.176),绿豆种子干粉对伽师瓜种子萌发的抑制性最弱。苦豆子种子干粉处理的伽师瓜植株高度、植株粗度和叶片总面积第5次测量的净增长量分别为(160.313±22.129)、(0.373±0.107)和(160.313±22.129)。苦豆子种子干粉处理的伽师瓜植株总干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分别为(4.220±0.157)和(0.445±0.018)。【结论】与其他豆科植物相比,苦豆子种子干粉对伽师瓜植株形态以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具有更好的促进作用。在开发伽师瓜绿肥时,苦豆子种子可以作为优先选择对象。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BGA土壤调理剂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对甘蔗苗期生长的影响,为BGA土壤调理剂在生产上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桂糖02-281和ROC22作为试验品种,采用室外桶栽试验,分别以壤土和粘土为栽培基质,设不同BGA施用量(0、2、4 、6、8 g/kg土)处理及施用复合肥(1.2 g/kg土)处理,测定不同处理对甘蔗苗期叶片叶绿素含量、株高和叶片营养元素含量。【结果】桶栽甘蔗施用BGA土壤调理剂,可促进甘蔗苗期的生长,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植株高度,明显提高甘蔗叶片中N、K含量。在同类型土壤条件下不同甘蔗品种间的效应一致,而对于同一甘蔗品种下粘土施用效果比壤土显著,其中6、8 g/kg土施用量的促进效果较显著。【结论】BGA土壤调理剂对桶栽甘蔗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和亚精胺对甜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方法】在塔额盆地滴灌施肥条件下,以甜菜Beta 796为材料进行田间喷施试验,设置8个喷施处理(CK:清水对照,BR:0.1、0.2和0.3mg/L,SP:35、70和105 mg/L,BR+SP:0.2 mg/L+70 mg/L),分析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和亚精胺对甜菜株高、叶片光合性能、叶绿素含量以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0.2 mg/L BR处理的叶片数、株高和叶绿素含量分别较CK增加了20.7%、25.72%和39.13%,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提高了33.88%和71.03%,总干物质积累增加了61.27%,产量和产糖量分别增加了32.31%和23.82%。105 mg/L SP处理的株高增加了9.53%,收获时青头比例降低了11.45%,产量增加了12.71%,含糖率提高了0.98%,产糖量增加了13.78%。【结论】喷施0.2 mg/L油菜素内酯可以促进甜菜生长,提高甜菜产量和产糖量,105 mg/L亚精胺可以提高块根含糖率和产糖量,复配组合并未起到更优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