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探究化学调控技术对糜子叶片光合特性和产量的调控效果,以糜子品种粘丰5号和齐黍1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设置播种前1mg/L烯效唑(S3307)和50mg/L胺鲜酯(DTA-6)浸种2个处理,以清水浸种为对照(CK),测定不同生育时期糜子的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农艺性状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与CK相比,S3307和DTA-6浸种均可提高糜子拔节期和灌浆初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净光合速率;S3307和DTA-6均可增加糜子茎粗,降低株高。S3307可提高灌浆盛期2个糜子品种茎干重、叶干重和穗干重,DTA-6对灌浆盛期糜子叶干重和穗干重有增加作用;S3307可提高2个糜子品种穗粒数;DTA-6增加了粘丰5号有效穗数,提高了齐黍1号穗粒数和千粒重。S3307和DTA-6处理下粘丰5号分别较CK增产11.05%和5.43%,齐黍1号分别较CK增产5.73%和16.24%。因此,S3307对粘丰5号、DTA-6对齐黍1号作用效果更好,增产率最高。  相似文献   

2.
以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穴盘苗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烯效唑(S3307)及其与水杨酸(SA)复配对万寿菊穴盘苗生长和抗性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S3307及其与SA复配可降低万寿菊穴盘苗株高、冠幅,提高茎粗、根体积、根冠比(R/T)、根活力、全株干重,降低其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相对电导率,提高其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Pro)的含量及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说明S3307及其与SA复配改善了万寿菊穴盘苗的生长状况和生理代谢水平。最佳处理为10 mg/L S3307+100 mg/L SA。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寒光苹果果实的着色程度并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在果实成熟前用已筛选出的200mg/L的外源烯效唑(S3307)对果实进行喷施处理。通过对果实成熟过程中果皮几种色素及果实糖、酸、几种激素含量的连续测定和分析比较,探讨外源S3307促进果实着色的生理机制。结果显示:S3307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合成和叶绿素降解,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提高了果实的百果重。分析认为:S3307处理通过改变果实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平衡而促进着色。S3307处理使果实GA3和前期ZR的含量减少,使IAA含量在一定的时期增多,使果实前期ABA含量减少而到采收时激增,在果实成熟过程中增大了ABA/GA3值。  相似文献   

4.
为从源、库的角度阐释植物生长调节剂S3307对绿豆碳水化合物代谢与氮素代谢的影响机制,以冀0816毛-3和安绿7号2个不同基因型的绿豆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始花期叶面喷施60 mg/L植物生长调节剂烯效唑(S3307),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CK)。结果表明,始花期叶面喷施S3307后,绿豆叶片与荚皮中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2个参试绿豆品种叶片中蔗糖、还原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与荚皮中可溶性糖、淀粉和总糖含量均在籽粒建成中期比CK降低,在后期增加。S3307处理增加了参试绿豆品种籽粒中蔗糖、淀粉和总糖含量,而对绿豆籽粒还原糖含量的调控存在基因型差异。针对氮代谢相关指标的结果表明,叶片、荚皮与籽粒中可溶性蛋白和总氮含量在调节剂处理后籽粒建成时期整体增加。综上,S3307可有效促进绿豆籽粒建成中期“源”端同化物的合成和输出,增加“库”端同化物的积累,同时增加了绿豆各器官氮素含量,通过调控不同品种绿豆器官生理代谢实现增源扩库。  相似文献   

5.
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对小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幼苗期淹水胁迫及喷施烯效唑(S3307)对小豆(Vigna angularis)生理代谢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于2018—2019年以龙小豆4号和天津红为试验材料,盆栽条件下,苗期进行预喷施S3307,同时连续淹水处理5 d并每天取样,测定分析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幼苗期淹水胁迫引起小豆叶片H2O2和MDA含量、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提高,ABA、IAA和SA含量显著提高,SOD、POD和CAT活性显著提高,淹水处理5 d导致龙小豆4号单盆产量显著下降8.40%~12.61%,天津红显著下降9.91%~10.01%。S3307具有抵御淹水胁迫的作用,能有效增加小豆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H2O2和MDA含量,能够显著提高SOD和POD活性以及SOD/POD、SOD/CAT,显著增加ABA和SA含量,并显著抑制IAA含量的上升。喷施S3307使淹水4 d的龙小豆4号产量显著提高2.85%~6.18%,使天津红淹水4 d的产量显著提高2.85%~3.95%。综上,淹水胁迫下,不同品种小豆在活性氧物质积累、膜质过氧化、抗氧化酶活性以及激素水平等方面的生理应激存在显著差异;喷施S3307能够有效缓解淹水胁迫对小豆生理和产量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小豆苗期抵御淹水胁迫的生理机制及提高淹水胁迫下小豆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S-3307对水稻花药愈伤组织诱导、分化及其壮苗的效应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冯英  薛庆中 《作物学报》2001,27(6):817-821
研究了植物生长延缓剂S-3307对水稻花药培养的效应.在诱导培养基中,低浓度(≤1mg/L)的S-3307可以明显提高愈伤诱导率和绿苗分化率,高浓度(≥10mg/L)的S-3307却致花药发黄,几乎不能生长.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1mg/L)S-3307,有助于绿苗分化率成倍提高,当S-3307的浓度为1mg/L时,绿苗分化率达到最大值,同时白苗分化率显著降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S3307)处理可以显著地提高寒光苹果果实的着色程度,同时使果实的一些重要品质提高。S3307处理促进了果皮花青素合成和叶绿素降解,提高了果实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研究表明,S3307处理改变了果实成熟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之间的动态变化和平衡,即S3307处理主要降低了果实中内源GA3含量,提高了果实中ABA/GA3的比值。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不同施氮量对茄子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以陇优长茄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了不同施氮水平下(0,192,231,288,384 kg/hm~2),茄子干物质积累量、产量、营养品质及各器官养分含量。结果表明,茄子产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T2产量最高,为61 920 kg/hm~2。氮肥用量(x)与茄子产量(y)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数学模型为y=-0.570 9x2+290.03x+22 915,R2=0.989 9**。各施肥处理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以T2最高,分别为3.433%和2.264 mg/g;维生素C以T1最高,为70.610 mg/100g;硝酸盐含量以T1最低,为311.952 mg/kg。氮肥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减少而升高,T1最高,为36.78%;磷、钾的利用率都以T2最高,分别为23.23%,33.82%。因此,适当减少氮肥用量(T2)能够使茄子产量达到最高的同时,还可显著改善茄子品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N6培养基添加钙和烯效唑对玉米幼胚培养的作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浓度筛选和比较试验,将以N6培养基为基础的诱导培养基和继代培养基的钙浓度,从1.13 mmol/L提高到5 mmol/L,并分别添加1.00 mg/L和0.50 mg/L 烯效唑(S-3307),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具有促进作用,而不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分化再生。在分化培养基中添加低浓度(0.25 mg/L)S-3307,能显著提高分化再生率  相似文献   

10.
<正>为解决齐齐哈尔市主栽马铃薯品种单产较低的问题,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于2018年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两井子村试验基地,以马铃薯尤金品种和克新13品种为试验材料,对比了在初花期进行叶面喷施10mg/L、20mg/L、30mg/L、40mg/L、50mg/L烯效唑(简称S3307)和播种前用  相似文献   

11.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以马铃薯克新1号为试验材料,在苗期叶面喷施调节剂烯效唑(S3307)和胺鲜酯(DTA-6)进行处理,以清水作为对照(CK),研究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叶和块茎间光合产物变化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增加前期叶片内蔗糖和淀粉含量;喷施调节剂第34天(块茎膨大期),S3307和DTA-6处理促进叶片中淀粉含量向块茎中转运降低叶片内淀粉含量,利于源器官的物质输出;S3307和DTA-6显著增加各取样时期马铃薯块茎中淀粉含量;S3307和DTA-6在喷施后第18和34天显著增加块茎可溶性糖含量;马铃薯块茎内淀粉含量的变化与叶片内蔗糖和淀粉含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转化酶和淀粉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S3307和DTA-6处理均显著促进单薯重,同时DTA-6处理的单株薯数也显著高于CK。  相似文献   

12.
宋勤飞  龙迈 《种子》2009,28(11)
以番茄、辣椒、茄子3种常见茄果类蔬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铅处理对种子萌发及胚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铅能显著降低番茄、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并显著抑制胚根及胚轴的生长.而铅对茄子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复杂.除在120 mg/L处理下,发芽势低于对照外,其余铅浓度处理下茄子种子的发芽势均高于对照.铅对茄子发芽率的影响表现为随着铅浓度升高,发芽率降低,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不显著.茄子在铅浓度为60~240mg/L处理下,胚根长度高于对照;而在铅浓度为300mg/L的处理中,胚根长度显著低于对照.在各铅处理浓度下,茄子胚轴的长度均低于对照,但胚轴长度与铅浓度之间没明显相关性.低浓度(60mg/L)的铅处理能促进番茄、辣椒和茄子种子的呼吸速率,而高浓度的铅处理抑制种子的呼吸速率.铅处理下,3种蔬菜萌发种子浸提液的电导率随着铅浓度升高而增加,说明重金属铅对这3种蔬菜种子的细胞膜均有一定程度的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13.
以海南主栽杧果品种‘贵妃’为试材,在果实生育期进行萘乙酸(NAA)、爱多收(复硝酚钠)不同浓度处理的喷施试验,旨在明确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杧果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爱多收增加产量效果较好,以高浓度的100 mg/L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加了102.6%,NAA低浓度可显著增加产量,高浓度则起到疏果的作用,增产效果不显著。NAA能显著促进果实膨大,爱多收则不能。在影响果皮色素方面,NAA和爱多收较低浓度(5、10 mg/L)处理延缓果皮叶绿素的降解,各处理均促进了果皮类胡萝卜素的积累,NAA较高浓度(60、100 mg/L)和爱多收5 mg/L处理抑制了果皮花青素的合成,尤其是NAA 100 mg/L,对果实采收期和完熟期的红色着色造成不利影响。NAA和爱多收对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不大。综合比较,以NAA 30 mg/L和爱多收100 mg/L处理为宜。该研究为NAA和爱多收在海南‘贵妃’杧种植中的合理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培育适合机械化种植的油菜毯状秧苗,探索不同烯效唑处理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毯状秧苗质量、成熟期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以宁杂31号为材料分别用0 mg/L(CK)、5 mg/L、10 mg/L、15 mg/L和20 mg/L烯效唑溶液处理种子2h后自然晾干播种,苗床育苗密度设150万株/hm2、225万株/hm2、300万株/hm2、375万株/hm2和450万株/hm2 5个处理。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处理后,油菜秧苗高度降低,叶片数增加,根颈变粗,根系活力增强,下胚轴缩短,地上部干重减少,地下部干重增加,有利于培育矮壮苗;增加育苗密度,秧苗增高,叶片数减少,根颈变细,根系活力下降,下胚轴伸长,地上和地下部分干重均下降,毯状秧苗质量下降;但随着烯效唑浸种浓度增加,密度对秧苗的影响明显减弱。各处理的毯状菜苗在12000株/hm2栽培密度下,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对油菜成熟期株高、总叶片数和主茎段长度无显著影响,但烯效唑浸种处理后,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和实收产量增加,其中以15 mg/L处理产量最高,10 mg/L和20 mg/L处理产量相当;而随着育苗密度增加,上述经济指标均有所下降。依据茬口,当需要适栽苗龄为30d时,浸种浓度为10mg/L,育苗密度可达450万株/hm2;当需要苗龄延长到40d,浸种浓度则需增加到20mg/L,且育苗密度应≤300万株/hm2。通过调节烯效唑浸种浓度和育苗密度可培育满足不同茬口要求的机栽毯状秧苗,实现工厂化育苗和机械化移栽。  相似文献   

15.
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莉  余学杰 《种子》2010,29(12)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和烯效唑(S3307)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吲哚乙酸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明显,但5 mg/L和10 mg/L的IAA有助于提高幼苗素质;赤霉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表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其中50 mg/L的赤霉素对疏花早熟禾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强,并能提高幼苗素质;烯效唑对种子发芽表现为抑制效应.综合各指标,50 mg/L的GA3对种子萌发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合茄子浸种处理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最佳浓度,试验采用穴盘育苗,以圆茄‘京茄一号’和长茄‘京茄黑龙王’为试材,设置多效唑(100、150 mg/L)、缩节胺(600、800 mg/L)2种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多效唑比缩节胺更有效降低2种茄子幼苗的下胚轴和株高,并且能够显著提高幼苗的地下部干鲜重、壮苗指数、G值、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相对于圆茄,多效唑和缩节胺对长茄的抑制效果更大。因此在茄子穴盘育苗下,适宜圆茄‘京茄一号’浸种处理的是150 mg/L浓度的多效唑,适宜长茄‘京茄黑龙王’浸种处理的是100 mg/L浓度的多效唑。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6-BA对茶树寒害后的修复机理,以福鼎大白茶为试验对象,于入冬前后采用单因子设计试验,研究不同浓度6-BA(10mg/L、25mg/L、50mg/L、100mg/L)喷施对茶苗株高,茎粗,和叶片数以及成龄茶园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6-BA对茶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有促进作用,但浓度过高则影响其生长,其中,以50mg/L6-BA处理的茶树生产及产量增加最大。说明喷施6-BA可以提高茶树的抗寒性,对茶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其中,6-BA喷施浓度为50mg/L时提高茶树抗寒性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悬浮细胞生长量及香豆素类物质产量的影响,从而建立以生产香豆素类物质为目的的白蜡属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以白蜡种间杂交子代悬浮培养96 h的细胞为材料,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 mg/L)的SA处理8、24、48、72、96 h,进行细胞生长量、香豆素类化合物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施加信号分子SA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香豆素及白蜡树精的含量和产量增加,其中以浓度100 mg/L的SA效果最明显,处理72 h后白蜡树精的含量及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5704 mg/g和0.2595 mg,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14.59%和35.03%,香豆素的含量和产量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均在处理72 h后达到最高,分别为0.2470 mg/g和0.1124 mg,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12.39%和56.56%。适宜浓度的SA可促进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悬浮细胞中香豆素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9.
以豫谷17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密度和烯效唑喷施浓度及其互作对谷子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不同浓度烯效唑对谷子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以30mg/L处理为佳;密度不同,谷子产量也有显著差异;烯效唑喷施浓度和密度的互作达极显著差异,以烯效唑30mg/L的喷施浓度和60.0万株/hm~2的密度配合最佳。随着密度的增加,单穗重和单穗粒重有所下降,喷施适当浓度的烯效唑可以缓解密度增加带来的负效应,以30mg/L处理表现最优。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IBA和CC对提高木薯产量和淀粉含量的生理机制,进行了本研究.共分3组处理:①50mg/L IBA浸种;②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③50mg/L IBA浸种+块根膨大初期喷施300mg/L CC;④CK为清水.结果表明:处理①能促进苗期根系发达,根系活力显著提高.处理①、②、③都能增加叶片光合色素含量,提高Chla/Chlb和Chl/Car比值和Pn,其有效程度顺序为IBA+CC>CC>IBA>CK.各组处理都使Fv/Fm和Fv/Fo比值增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这对提高Pn具有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