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对畜禽养殖业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畜禽规模化、标准化的养殖场规模不断扩大,畜禽养殖业得到了较快发展,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之一.然而,在畜禽养殖业不断壮大的同时,畜禽的粪便及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部分规模化畜禽饲养产生的大量粪尿随处堆积、污水任意排放,养殖废弃物未能得到及时处理和综合利用,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养殖污染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养殖污染治理日益突出问题亟待解决,综合治理养殖污染,对于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养殖废物若不经处理任意排放,就会严重污染空气和人民生活饮水,危害农田和河流生态,占用大量的土地,降低土壤质量,同时,也会造成人畜交叉传染。另外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也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和破坏。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首要来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己到了刻不容缓的境地。  相似文献   

3.
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由于种养的分离,有80%以上的集约化养殖场没有足够数量的配套耕地以消纳其产生的畜禽粪尿[1],不少养殖场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也直接影响着养殖场本身的卫生防疫,降低了畜产品的质量.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如何使养殖污染问题得到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畜禽产品需求量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城市“菜篮子”工程的规划和实施推动了畜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场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难以用传统的还田方式处理。云南省畜禽养殖多为无序分散。目前,除少数大型规模化养殖场和部分养殖户实施沼气利用和集粪池处理外,大部分养殖场畜禽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流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农民一家一户的小规模饲养,养殖废弃物70%没有经过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道或田地,随着养殖业的发展,畜禽粪便和污水作为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污染因子之一,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已经成为影响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在畜牧业现代化养殖发展中,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畜禽养殖污染,成为各级政府、农牧部门和广大牧场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也是我们基层牧医科技工作者需探讨的重要课题。为此,就养殖业畜禽粪便污染与综合治理谈几点认识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吉林畜牧兽医》2013,(12):7-1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共6章44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我国是畜牧业大国,随着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畜禽粪便、污水等养殖废弃物的产生量也迅速增加,畜禽养殖污染已成为我国农业污染首要来源。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工作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农村的经济发展也呈现出多样化,为满足日益增长的消费市场需求,畜禽养殖正在朝着集约化、规范化方向发展。但畜禽养殖规模和数量的快速增长因管理工作的滞后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尤其是不经处理的污水排放、粪便堆积等问题,不仅影响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造成不利影响。目前虽然一些养殖场已经将畜禽粪便用于农业生产,但由于处理方式不科学,未能发挥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价值,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影响了土壤的营养结构。本文分析了畜禽粪便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研究了如何科学落实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并通过相应的养殖污染技术,改善畜禽养殖对环境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
畜禽养殖污染是指在畜禽养殖过程中,畜禽养殖场排放的废渣,清洗畜禽体和饲养场地、器具产生的污水及恶臭等对环境造成的危害和破坏。近几年养殖业已成为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养殖业在饲养数量上和规模上增幅较快。但我国的畜牧业是在农户家庭副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8.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从工业转向农业,其中畜禽养殖和饲料污染是农业污染中的重要一环。从事畜牧业的同志都熟悉这样一组数据:1头猪1天平均排泄粪尿6千克,产生污水30千克,万头猪场每天排污300吨。1只鸡1天平均排泄粪便36克,10万只鸡场日排泄3.6吨,污水20吨。反刍动物甲烷气和二氧化碳摊放占大气总排放1/5……这些污染源直接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阶段。  相似文献   

9.
集约化养殖场废弃物的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畜禽养殖业规模越来越大,集约化和机械化的程度越来越高,产生的排泄物对生态环境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村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在一些地区,畜禽粪尿污染已超过居民生活、农业、乡镇工业和餐饮业对环境的影响,是造成许多重要水源地严重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养殖场畜禽废弃物的处理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探讨集约化养殖场废弃物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1畜禽养殖污水的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技术1.1源头控制目前,大多数畜禽养殖场采用水冲式清粪方式,使污水产生量大大增加,极大地浪费了水资源,也增加了污水处理的…  相似文献   

10.
华小玉 《畜牧兽医杂志》2011,30(4):102-103,105
近些年来,我市的畜禽养殖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场不断增加,在许多地区畜禽养殖业已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性产业。然而,在畜禽养殖业迅速发展的同时,畜禽的粪便及污水排放量也随之增加,一些养殖场的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造成了农村的环境污染,养殖污染己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合理发展规模养殖、调整养殖结构与布局的同时,治理养殖污染己成为各部门十分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畜禽粪便的污染主要包括氮磷污染、重金属污染、抗生素污染、生物病原污染以及恶臭气体污染等。家畜粪尿排放量占全体污、废水排放量的0.6%,但排放污染的负荷量却达到25.8%。因此,韩国国家环境部和农业部针对畜禽粪便的排放制定了相应的法规,如《加强污水排放水质标准》:加强农户的家畜粪尿处理设施,排出的污水的生物耗氧量应在1500mg/L以下;还补充规定了一般地区向水中排放氮、磷的标准;同时还加强了处罚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正>畜禽养殖业产生的污染和工业污染不同,畜禽粪尿是很好的肥源,是农业生产的宝贵资源。近年来,随着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畜禽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了方便运输和管理,养殖户多把畜禽圈舍建造在居所附近和城区周边,养殖区域与人居区域纵横交错,且随意排放污水污物,对人居环境造成了很大污染。因此,笔者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对平川区养殖密度相对较大的水泉镇、共和镇、宝积乡以及城区周围的养殖环境做了翔实的调查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为促进平川区畜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献策出力。一、污染的程度根据对全区3个乡镇51个规模养  相似文献   

13.
徐霞  张霞  乐洪宝 《兽医导刊》2016,(12):26-27
近年来,淮安区由于畜禽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大量畜 禽粪便处理不力,特别是养殖污水直接排放的达76%以上,导致养殖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大中规模养殖场比小型养殖场污染更为严 重,因此如何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畜禽粪污己成了我们应共同关注 的焦点,比较简便易行的方法就是农牧结合.  相似文献   

14.
资源和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话题.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从工业转向农业,其中畜禽养殖和饲料污染是农业污染中的重要一环.1头猪1 d平均排泄粪尿6 kg,产生污水30kg,万头猪场每天排污300t.1只鸡1 d平均排泄粪便36 g,10万只鸡场日排泄3.6 t,污水20t.反刍动物甲烷气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大气总排放量的1/5……这些污染源直接威胁到居民的身体健康,因此,解决农业污染问题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农业部畜牧业司畜牧处处长左玲玲首先介绍了畜禽养殖污染的基本情况。畜禽粪便的污水产生量大,一方面,畜禽粪便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另一方面,畜禽粪便废水是重要的农业资源。中国是畜禽养殖大国,其中肉类产量8625万吨,禽蛋产量2 999万吨,稳居世界第一。奶类产量3755万吨,居世界第三。而实际上,我国畜禽粪便的利用率不足60%,约一半的规模养殖场缺乏  相似文献   

16.
一、畜禽养殖业污染的现状 (一)畜禽废弃物产生量大据测算.1头猪的日排粪量按5千克计算.年产粪尿18吨。2003年对三峡库区畜禽业污染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库区畜禽养殖规模换算成生猪当量约3670万头(湖北省100万头).其中.猪年出栏近2100万头,家禽年出栏238亿只。库区年产畜禽粪尿总量超过7500万吨.排放猪粪尿4570万吨,家禽粪便392万吨.其中有机质8061万吨、总氦42.56万吨.总磷2148万吨。其中COD(化学需氧量),BOD(生化需氧量)产生量分别为296万吨.207万吨。如按10%排入环境计算.畜禽粪尿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为30万吨.超过重庆市2002年生活和工业排放废水产生的COD污染负荷之和(2504万吨)。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畜牧业的发展方向是可持续发展,然而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就是污染问题,主要在随意堆积粪便,任意排放污水体现,从而严重影响了周围环境,使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受到了制约。因此,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就是如何使畜禽养殖过程中粪便污染问题破解。本文就探讨了畜禽养殖过程中粪污污染原因及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养殖场污染治理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养殖业的快速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的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不断增加,畜禽的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养殖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一些养殖场由于当初的布局不合理,没有相应的配套设施处理畜禽粪便,养殖场的粪便随地堆积,污水任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周围的环境。畜禽养殖污染已是各方十分关注的问题。养殖污染问题能否得到有效处理,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据测定,一个万只养鸡场年产粪便360 t,一个百头养牛场年产粪便680 t,一个千头养猪场年产粪便达2000 t以上。养殖业所造成的污染还有来自畜禽养殖场(户)的一些废弃物,如用具…  相似文献   

19.
随着畜禽养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迅速扩大,在饲养效率大为提高、肉蛋奶供应不断增加的同时,由养殖产生的大量粪污、尿液、污水及废弃物已经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大量未经有效处理的养殖污染物被直接排放或随意弃置,不仅严重污染土壤、水源与大气,影响农村的生活环境,也导致了有机物的大量流失,污染物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及病原体可能引起相关疫病的传播与扩散。所以加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2008年以来华东地区畜禽饲养有关资料,参考畜禽粪便日排泄系数估算畜禽粪便,并推算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发现山东、安徽和江西三省畜禽养殖年均粪尿产生量位列前三,分别占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总量的40.59%、15.77%和15.46%。其中,山东产生的粪尿所含污染物最高,江西和安徽分列二、三位。华东地区畜禽粪便负荷量平均为26.79吨/hm~2·年,最高的山东省为36.49吨/hm~2·年。最后本文从规划布局、准入机制、清洁生产、政策扶持和技术模式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出了养殖污染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