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政府对森林保护重视程度的加强,森林保护工作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保护工作也做的比较到位。但是在森林抚育方面却还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天然次生林过密过大,树种更新慢,幼林生长缓慢,裤损严重,森林抚育工作效率低,还需要不断的进行改善和提高。针对这种现状,作者对森林抚育工作进行了相关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我国中幼龄林抚育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中幼龄林抚育的问题与对策王春峰中幼龄林是我国重要的后备森林资源。开展中幼龄林抚育,对巩固造林绿化成果,提高林分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后备森林资源培育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大力发展造林绿化的同时,中幼龄林抚育间伐有所加强,部分地区成效显著。但就全...  相似文献   

3.
浅谈中幼林抚育间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涛 《内蒙古林业》2007,(11):18-18
抚育间伐的主要目地是调整林分组成,提高森林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和发挥森林多种效能。目前将中幼林的抚育间伐分为透光抚育(透光伐)和生长抚育(生长伐)。  相似文献   

4.
1 引 言 我国属于森林资源缺乏的国家,中幼林是极为宝贵的后备森林资源.开展中幼林抚育对巩固绿化成果,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加快森林后备资源培育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国营和集体林有5.26亿hm2(占全部中幼林面积的62%)需要抚育.目前,我国主要是人工抚育,劳动强度大,效率低.大面积的中幼林不能及时抚育,缺乏有效的中幼林抚育机械是造成抚育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发展抚育机械是加快抚育进度,促进林木速生、丰产、优质的技术手段,是当前急待解决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5.
6.
文章研究了不同间伐强度与株数的变化情况和间伐强度与径阶蓄积的变化,并根据不同间伐强度研究了枯落物存量变化。结果显示:中度间伐强度效果明显好于轻度间伐和重度间伐,分别比不间伐林分蓄积量提高7.65%、28.63%和10.39%。  相似文献   

7.
从 4个方面论述了丰产林幼林抚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油茶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茶是我国主要木本油料之一.安徽省油茶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茶油食用价值的认识提高,油茶栽培越来越为发展山区经济所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前,苏联森林抚育伐的机械化程度不超过15~20%。在劳力缺乏条件下,要求加速研制消除手工劳动的新机械系统及生产工艺,以便促进生产率的提高,创造安全的劳动条件,提高林业机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增加产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七里峪林场1982年在树林背进行了华北落叶松天然林抚育试验。我们1994年进行了复查和分析。经抚育后复查分析,抚育效果明显,生长量提高4.5%~10.4%,生长率提高35.5%,出材率提高2.7~4.5个百分点。从试验结果分析,华北落叶松天然林要及时抚育,强度以中度为宜,间隔期以5~10a或10a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11.
杉木林间伐强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林不同间伐强度试验的定位观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间伐强度对胸径生长的影响达到显著差异,对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不同间伐强度能提高林分单株材积和经济出材率;但不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经济效益分析表明,不同间伐强度的经济效益以中度间伐为最高,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7%,内部收益率提高2.2%,每公顷增加收益1356元;其次是强度间伐,净现值比对照提高25%,内部收益率提高1.2%¥,每公顷增加收益12  相似文献   

12.
就速生丰产林成林后抚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以促进提高林分质量和生产量,增强林木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维护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笔者从提高生态效益、增加森林碳汇2方面介绍了现代林业建设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从幼林抚育、中幼林抚育、生态采伐、生长期采伐等方面总结了森林抚育技术要点。提出了采用科学合理的抚育技术、加强技术人员培训、提高生物多样性、完善森林管护体系等提高森林抚育水平的策略,以期为今后林业建设中开展森林抚育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十几年来,乌盟后山地区营造的大量林木,对防风固沙,保证农牧业稳产高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该地区土壤干旱缺水,再加上抚育工作跟不上,人们对天然降水利用不够,重造轻管,造成现有林木生长不良,提前衰退或枯梢死亡。为确保其造林成活后林木稳定生长,加强综合抚育管理技术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其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一、中耕松土除草 1.中耕抚育季节 6月中旬至 7月上旬进行中耕抚育,既能做到去除杂草,又能提高土壤在雨季接纳天然降水能力,促进林木生长 。 2.中耕抚育方式及深度 中耕松土除草方法根据造林前整地方法而定。…  相似文献   

15.
作者系统的调查总结了泰山林场成幼林抚育管理的技术经验,对不同的抚育管理方法所产生的提高幼林存活率、促进成林生长发育和提前成材等方面的效果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杉木幼林抚育技术的综合评价和决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全面分析不同抚育技术对杉木生长、群体结构、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生物量、水土流失和抚育成本的影响基础上,运用灰色局势决策理论对不同抚育技术进行多目标决策,结果表明:块状抚育和全垦抚育可提高杉木的保存率,并促进杉木幼林的生长;抚育技术对杉木群体树高和地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地径结构;全垦抚育的成本最大,不抚育最小,块状抚育居中;块状抚育有利于形成多层次的林分结构和林地植被物种多样性的提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块状抚育是南方林区较好的杉木幼林抚育方式,它既能有效地减少林地植被对杉木的竞争,保持杉木的正常生长,又能降低抚育成本和保持地力及物种多样性。这对今后指导杉木幼林抚育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省每年的人工造林有几百万亩,但因大部分地区春旱严重,延续时间长达四五个月,致使新造幼林成活率下降较多。据了解,不少地区的新造幼林,当年冬季检查验收,成活率在80%以上,而到来年春旱后却大量死亡,严重的地块,成活不到30%。据观察,新造幼林,不论是直播或植苗,第一二年根系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柴河林业局商品林的现状,把商品林抚育分为未成林造林地和幼中龄林分的抚育。根据两种抚育的不同特点,分别阐述了抚育方法、对象和时间,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提高商品林的数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幼中龄林抚育,进一步优化了森林结构,促进了林木生长,提高了森林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造林成活率偏低的原因,提出了完善人工林抚育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