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夏玉米整个生长过程中常易发生旱涝病虫风等自然灾害,给夏玉米生长带来诸多不利,也是导致夏玉米生产水平多年来徘徊不前的重要因素。经过多年工作实践,在采取各项常规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我们摸索总结出以下几项夏玉米高产栽培措施,通过这些措施的实践应用,使夏玉米产量从以前400~500kg/亩,提高到现时600~700kgy/亩的水平,改变了产量徘徊不前的局面。1选择生产期适中、品种特性对路的优良品种夏播玉米一般都是麦茬播种,一年两熟,也就要求玉米必须在种麦前完成成熟收获,以使小麦能够适期播种。从收麦到再种麦,中间时间间隔约110天左右。因…  相似文献   

2.
夏播玉米产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全年的粮食总产。文章为了提高夏播玉米产量,增加种粮效益,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影响夏播玉米高产的因素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针对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低长期主要靠外地调种解决生产用种的情况,我们开展了提高我市玉米夏播制种产量和质量技术的研究,总结并制定了玉米规范化夏播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内容有:制种田的选择,规格播种,栽培管理,带叶摸苞去雄,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去杂去劣,收获脱粒。在栽培管理中强调了夏玉米浇水技术,提高了我市玉米夏播制种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4.
夏播玉米密度施肥高产组合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四因素二次回归416A 最优设计方法,对影响晋南夏播玉米产量的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的用量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上等肥力水地小麦收获后夏直播玉米产量与密度,施肥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夏播紧凑型玉米掖单12号试验因子的主效应和互作效应,优选出夏播玉米亩产640~700kg 的技术组合方案。  相似文献   

5.
陈劲 《农技服务》2014,31(9):39-39
随着玉米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玉米产量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近年来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如何打破这一瓶颈,探索其玉米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6.
以新玉15号、新饲玉10号为试验材料,在新疆天山以北地区进行夏播和麦后复播青贮玉米光温特性和产量的对比。结果表明,夏播青贮玉米整个生育期在温光资源占用率上好,产量高。复播青贮玉米生殖生长阶段在9月份之后,光热资源减少,青贮玉米的生长发育速度明显减慢,产量低。复播新玉15号干物质产量比夏播减产18.3%,复播新饲玉10号干物质产量比复播减产53.8%。青贮玉米复播和夏播相比,降低最明显的是鲜百粒重、穗干重和株高。  相似文献   

7.
蓝田县夏播玉米常年种植面积38万亩,主要种植郑单958,搭配种植蠡玉16、先玉335等品种,但种植密度较低,一直是影响当地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制约因素.研究当地不同种植密度下玉米产量情况、探索蓝田县玉米高产栽培的最佳种植密度,从而提高当地玉米产量是一项投资小、收益明显的增产措施.为了研究蓝田县夏播玉米最适密度,以当地主栽品种郑单958作为参试品种进行不同密度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郑单958的作为参试品种在当地夏播种植密度一般以4350株/亩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8.
正玉米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河南是我国夏播玉米重要产区。为适应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机械化简化栽培推广的新形势,开封市祥符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从推广河南省农科院选育的玉米品种郑单958、郑单136和秋乐151着手,总结出了夏播玉米省工简化高产栽培技术。选用精品包衣种子单粒播种种子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玉米产量,玉米杂交种纯度越高,产量就越  相似文献   

9.
1.试验目的 北京市现有夏播主栽玉米品种唐抗5、唐玉10已有十多年的种植年限,品种老化,平均产量较低.本试验引进18个夏播品种(组合),以筛选出产量较高的替代品种,提高北京市夏播玉米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给太原地区麦茬夏播玉米适宜播期和适宜栽培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早、中、晚3个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分3个播期处理研究了播期对夏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期推迟,夏玉米生育期从早熟到晚熟表现延长加剧的趋势.品种间、播期间以及品种与播期互作间玉米产量差异均达极显著,品种间表现为‘九玉5号’>‘并单6号’>‘冀承单3号’>‘九玉早熟1号’,播期间表现为6月25日>6月30日>7月5日,播期与品种互作表现为6月25日夏播‘并单6号’产量最高,6月30日夏播‘九玉5号’和7月5日夏播‘九玉早熟1号’品种均可获得较高玉米产量.播期推迟,百粒重减轻,穗行粒数减少,产量降低.因此,在太原地区冬小麦收获后,6月25日—7月5日可以选择不同熟期极早熟玉米品种进行夏播,早播对实现玉米高产有利,为获得不同播期条件下较高玉米产量必须注重品种熟期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正>玉米在我国,是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粮食作物。因为近年来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农民种植玉米的热情提高,在河南这样的产量大省,玉米种植越来越重要。根据河南的地理与气候特征,这里的玉米主要是夏播玉米,辅以春播玉米。本文重点介绍夏播玉米的栽培和病虫害防治要点。夏播玉米生长期正好在高温季节,而且成长期短,常常产量和玉米品质上达不到春播玉米的水平。但是通过加强栽培与病虫害防治,也可以做到亩产350公斤以上,玉米颗粒饱满,与春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机收质量、籽粒脱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长江中游两熟制玉米机械化收获配套种植模式及农艺措施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9年在长江中游(湖北省荆门市)选用3个当地的主栽玉米品种[登海618(DH618)、迪卡653(DK653)和豫单9953(YD9953)],设春播和夏播2个播种季,于生理成熟期(T1)、生理成熟后7 d(T2)及生理成熟后14 d(T3)分期进行籽粒机械收获,比较分析春播与夏播玉米的产量、籽粒脱水动态、机收质量及其对延迟收获的响应差异,并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机收籽粒破碎率的主要影响因子及籽粒脱水与吐丝后活动积温(GDD≥10℃)的关系。【结果】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期间气象条件差异明显,春播玉米较夏播玉米生育期长、干物质积累多,3个品种的春播产量显著高于夏播产量(P<0.05,下同),平均提高64.6%。春播与夏播玉米的机收含杂率均低于3.00%,但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损失率偏高,是影响机收质量的主要原因。春播玉米收获时的籽粒含水量(15.7%~35.5%)高于夏播玉米(14.6%~21.5%),且均随收获期延迟而明显下降。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随籽粒含水量的增加而呈直线升高趋势(R2=0.543,P=0.024),夏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籽粒含水量则呈二次曲线关系(R2=0.509,P=0.118)。春播玉米的籽粒体积(0.27~0.36 cm3/粒)明显大于夏播玉米(0.19~0.32 cm3/粒),玉米籽粒体积与机收籽粒破碎率存在显著的负二次曲线关系(R2=0.452,P=0.009)。春播与夏播玉米的籽粒含水量与GDD≥10℃呈显著的Logistic曲线关系,不同播种季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对GDD≥10℃的响应也存在明显差异,籽粒水分下降至相同水平时,春播玉米所需的GDD≥10℃均高于夏播玉米。【结论】长江中游春播与夏播玉米生长及收获期间的气象条件差异导致其机收产量、机收质量及籽粒脱水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与夏播玉米相比,春播玉米生育期更长,生物产量较高,机收籽粒破碎率较低,但二者的机收损失率相当。在长江中游延迟收获对夏播玉米机收质量影响不明显,但延迟7 d收获可有效降低春播玉米机收籽粒破碎率与机收损失率。  相似文献   

13.
试验表明 ,极早单 2号、极早单 4号抗病、丰产 ,产量超过 6 0 0 0kg/hm2 ,为太原地区夏播玉米优良品种。其中 ,极早单 2号植株高大粗壮 ,叶片宽阔浓绿 ,穗粗而长 ,产量为 6 372 .15kg/hm2 ,是目前太原地区夏播玉米最高产量。地膜覆盖、玉米磁衣处理可缩短夏玉米生育期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北京地区玉米主栽品种春播与夏播的产量差异,为农民合理选择玉米播期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7年在北京市的密云、怀柔、顺义、延庆、昌平、通州、房山7个区的10个试验点分别春播和夏播京单28、先玉335、郑单858、京科968、农大108、农华101共6个玉米主栽品种,按生产性试验要求进行种植,成熟期收获测产。[结果]在10个试验点,6个玉米品种的春播产量均高于夏播产量,且差异显著。[结论]北京地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建议春播种植玉米,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15.
1.试验目的 北京市现有夏播主栽玉米品种唐抗5、唐玉10已有十多年的种植年限,品种老化,平均产量较低。本试验引进18个夏播品种(组合),以筛选出产量较高的替代品种,提高北京市夏播玉米的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6.
玉米是章丘区的传统种植作物,但是全区玉米平均亩产水平400 kg左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不能突破,针对当前玉米生产农机农艺不协调现状,文章提出了玉米栽培与收获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旨在提高玉米产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武清区44个夏播玉米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比较不同玉米品种2014年的产量表现,为农民合理选择高产抗逆夏玉米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不同播期组普通玉米育种性状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2000~2007年江苏省春播、夏播普通玉米区域试验参试组合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播期组玉米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不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春播玉米产量与穗长、每行粒数和出籽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秃顶长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夏播玉米产量与株高、穗位高度、穗长、行粒数和千粒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与秃顶长度也呈极显著负相关.对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春播组玉米的穗长、穗粗、秃顶长度、行粒数和千粒重的回归系数与0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夏播组玉米的株高、秃顶长度、穗行数、行粒数和千粒重的回归系数与0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在选育自交系和配制杂交组合时要特别注意行粒数的正选择和秃顶长度的负选择.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由于夏玉米种植方式存在一些误区造成玉米产量一直徘徊不前,近几年来,笔者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证明了改变夏玉米种植方式是促进夏玉米增产增收的关键,为此提出如下"五改"措施.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玉米栽培模式制约着玉米产业的发展,是玉米产量徘徊不前的直接因素,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玉米畦作是玉米种植史上的改革,是一件简便易行且能提高玉米单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