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种子萌发及盆栽试验测定菌株Thhy1对番茄的促生长作用。结果表明:菌株培养液浓度在40%以下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强的促生作用,大于40%时对番茄种子萌发具有抑制作用;菌株培养液比菌株胞外分泌物对种子的萌发促生作用好;菌株Thhy1培养液对幼苗平均鲜重和干重增长率均达到120%以上;对幼苗的平均株高增长62.01%;对幼苗的平均根长增长率为44.14%;对幼苗的平均茎粗增长率为50.00%。以抗利福平(300 μg/mL)的拮抗病原菌双抗性为标准,测定菌株Thhy1的内生及定殖性。采用浸种和叶片涂抹两种方法,结果证明菌株Thhy1能在番茄体内定殖,其中叶片涂抹法在植株体内的定殖量较浸种处理多。  相似文献   

2.
水稻内生菌K12G2菌株的鉴定及其促生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开发新的可替代化肥、农药的促植物生长微生物肥料,对从水稻种子中分离得到的1株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内生细菌K12G2进行分类鉴定,检测其促生特性,并通过平板培养和水培试验测定其对水稻幼苗的促生长作用。结合菌株K12G2的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K12G2为柠檬色短小杆菌(Curtobacterium citreum);该菌株表现为产IAA、溶磷、固氮及淀粉酶活性的促生特性;在限菌平板培养条件下,菌株K12G2培养液浸种1 h处理比4 h处理后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和生长效果明显,培养液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长和芽长显著增加;在水培条件下,接种K12G2的水稻幼苗根长显著提高47.08%,生长至三叶期的幼苗比例是对照组的4.5倍。结果表明,菌株K12G2促生作用明显,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利用抗利福平和拮抗病原真菌双抗标记法,通过浸种、灌根和涂叶等接种方式测定了红树植物内生海洋细菌CⅢ-1在不同陆生植物中的定殖。结果表明:该菌株的内生宿主范围较广,可以通过种子、叶片表面以及根际土壤等进入辣椒、番茄、茄子、白菜、生菜、豇豆、小麦、玉米、水稻等多种植物体内定殖。在辣椒体内及其根际土壤中定殖动态测定发现,不同接种方法菌株在辣椒体内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动态有所不同,与茎内相比,CⅢ-1菌株更易于在辣椒叶片及其根际土壤中定殖,定殖时间约为10d~15d。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对水稻的促生效果,以前期筛选到的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为供试菌株,采用发酵液浸种和菌液喷洒土壤的方法,研究了该菌株生长稳定期的发酵液和菌液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培养皿试验中,Streptomyces sp. FXP04发酵液原液和LB培养液原液(对照)都抑制种子萌发,1/50倍发酵液显著促进种子萌发,而1/10倍和1/100倍发酵液对种子萌发没有显著影响。盆栽试验中,1/50倍和1/100倍的Streptomyces sp. FXP04菌液都促进了水稻种子萌发,增加了水稻幼苗株高、主根长、干重、根总长度、须根数、根表面积和根总体积,并且1/50倍菌液的促生效果和1/100倍菌液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sp. FXP04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可作为水稻的候选促生菌株开展后续研究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根际促生细菌A2 对植物生长的促生效应,通过室内发芽试验,以PEG6000 4 个浓度处理条件,对A2 菌株3 种发酵产物浸种处理的小麦,采用“胚芽鞘长度法”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胚芽鞘抗旱指数,同时测定其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EG6000 浓度为4%时不同浸种处理的小麦胚芽鞘长度、发芽率、叶片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等各项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EG6000 浓度为12%时,A2 菌株发酵液浸种的小麦发芽率比无菌水对照组高14.93%,其幼苗叶片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66.55%,66.92%。说明随着PEG6000 浓度的增加不同浸种处理间的各项指标差异显著或极显著,A2 菌株促进植物生长的同时诱导植物产生抗性物质从而适应不利环境。  相似文献   

6.
《种子》2018,(12)
对西藏山南隆子县黑青稞根际促生菌分别进行筛选溶磷、固氮能力的菌株,测定其溶磷、固氮能力,并评价其对黑青稞种子萌发的促生作用,以期为青稞微生物肥料的研制提供优良的菌株资源。结果表明,通过透明圈法初筛及定量测定复筛出固氮细菌、解无机磷细菌、解有机磷细菌各4株。分别用筛选出的菌株的菌液对小麦种子进行浸种处理,HQ 3-3、HQ 7-4和SR 15-2菌株对青稞种子发芽促进作用显著,与ck相比,发芽率分别增长了36.05%、29.07%和29.07%;菌株SR 19-1和LQ 3-3对青稞种子芽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较对照增加30.02%和41.55%。HQ 3-5和HQ 7-4菌株对青稞幼苗地下部分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9.31%和86.30%。综上,不同菌株对青稞种子及幼苗的促生作用不同,但同时也筛选出了青稞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促进作用的菌株固氮菌HQ 7-4、解有机磷HQ 36-2、解无机磷细菌SR 6-2、SR 19-1,为青稞微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了功能菌株。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哥斯达黎加链霉菌菌株A-m1对植物的潜在促生作用及机制,首先利用番茄苗生长分析菌株A-m1具有的促生作用,然后对菌株A-m1的全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解析促生作用相关的遗传基础,最后使用沙尔科夫斯基反应法(Salkowski)测定菌株A-m1产吲哚乙酸(IAA)能力,铬天青(CAS)法验证产铁载体活性。结果表明,菌株A-m1对番茄幼苗表现出显著促生作用,促生作用与菌体添加量呈正相关,菌株固体发酵产物在基质中添加量为40 g/kg时,番茄植株的叶长、株高、整株鲜质量、整株干质量、根干质量和茎秆直径分别增加了107.1%,70.7%,439.9%,427.4%,473.4%和78.7%。菌株A-m1基因组包含有促进植物生长相关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铁载体、ACC脱氨酶、植酸酶、磷酸酶、固氮酶基因;后续的生化分析进一步证明,菌株A-m1具有合成IAA和铁载体的能力。番茄幼苗的生长证实了菌株A-m1的促生作用,基因组分析和生化验证解析了促生的机制,为该菌株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枯草芽孢杆菌防治玉米纹枯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玉米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的防治生产上主要依靠井冈霉素。为了从高效、安全、环保角度寻找井冈霉素的替代药剂,本研究将从玉米植株茎基部叶鞘分离得到的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 subtilis BS-8D)制成菌悬液,喷施于玉米幼苗和成株期基部叶鞘,并作了菌株抗利福平突变株的定殖能力测定以及室内平板抗生作用测定。结果表明,BS-8D菌株在温室内对玉米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效。抗利福平标记突变株BS-8Drif定殖测定表明,菌株在玉米根际具有较好的定殖能力,施用10多天后仍能保持较多数量;菌株能随种子的萌发向地上和地下部分转移,在幼苗茎基部和根部定殖。室内PDA平板抗生作用测定表明该菌株还对玉米大斑病菌(Exsero turcicum)、玉米小斑病菌(Bipolaris maydis)、玉米新月弯孢菌(Curvularia lunata)有拮抗作用。BS-8D菌株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实验表明,该菌株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和开发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以不同浓度的GA3、6-BA和IAA浸种24 h,通过比较浸种后种子萌发以及幼苗生长各项指标来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浸种对金荞麦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本试验处理浓度范围内,150 mg/L的GA3浸种后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平均鲜重、平均株高、平均根长、叶绿素含量、POD活力分别提高37.7%、39.6%、68.3%、75.6%、17.7%、20.5%、18.7%、68%.而用0.1 mg/L 6-BA和25 mg/L IAA浸种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显著增加.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综合比较表明,150 mg/L的GA3对金荞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作用效果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0.
[目的]采用不同化学试剂对桔梗种子萌发特性进行研究,为桔梗种子的人工栽培、种苗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用6种常用种子处理试剂即0.1% HgCl2、10% H2O2、0.5%KMnO4、75% C2H5OH、2.0%NaClO和0.16%HCHO分别浸种5,10,20 min处理,对桔梗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进行测定.[结果]用0.1%HgCl2处理5 min效果较好;用10% H2O2浸种10 min效果较好;用0.5% KMnO4浸种10 min效果较好;用75%C2 H5 OH浸种5 min效果较好;桔梗种子采用2.0% NaClO处理20 min效果较好;用0.16% HCHO处理10 min效果较好.综合分析表明,用2.0%NaClO浸种20 min后,桔梗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根长均达到所有处理中的最大值,因此,2.0% NaClO浸种20 min为桔梗的最佳处理方法.[结论]筛选出桔梗种子萌发的适宜浸种试剂和浸种时间,对桔梗种子育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天达2116”浸种对小麦种子萌发与幼苗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应用不同浓度的“天达2116”溶液浸泡小麦干种子和露白种子3h,经Hoagland营养液砂培,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进行了形态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各处理幼苗的胚根数、胚芽鞘长、苗高显著增加;干旱胁迫下叶片失水率和相对电导率明显降低;但种子发芽率、主胚根长和脯氨酸含量随浸种方式、干旱胁迫程度不同而异;不同处理中,以水分亏损下0.30%-0.50%浓度的“天达2116”浸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以豌豆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5mmol/L、14mmol/L、23mmol/L)浸种对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豌豆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与对照相比,单用氯化钙溶液浸种也会对种子萌发和幼苗造成胁迫伤害;但是,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盐胁迫具有缓解作用,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降低;但缓解作用并不与钙离子的浓度成正比,钙离子浓度过低缓解效果不明显,过高会对幼苗形成新的胁迫伤害,其中以14mmol/L氯化钙溶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对雪菊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浓度(0%、5%、10%、15%,20%、25%)的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雪菊种子萌发时间、日相对萌发率、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胚根长度、胚芽长度和鲜重等指标,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对雪菊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由PEG-6000浸种预处理后种子的恢复萌发的能力.结果表明:PEG-6000浓度越大,雪菊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的作用越大;雪菊种子萌发的时间延迟,日相对萌发率和发芽率均呈下降趋势;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的胚根长、胚芽长和鲜重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当PEG-6000浓度为25%时,雪菊种子未见萌发,但在适宜条件下恢复萌发.  相似文献   

14.
烟草生防益菌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烟草体内、体外分离出对烟草赤星病、黑胫病有控病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和附生细菌菌株,用于烟草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待种子在平皿细菌液中萌发后,以无菌土盆栽的方式测定其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性,以无菌水(CK)处理的作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其地上部鲜重,最大叶长、宽,真叶数,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Itb225,附生细菌Ata28能明显对烟草幼苗产生促生效应,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采用超声波+赤霉素对柴胡种子进行处理,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和简化活力指数。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20min+赤霉素浸种24h,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5.6%、93.3%,比对照高出33.4、88.9个百分点;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177.3,比对照高出168.1;超声波+赤霉素对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盐渍化是影响农作物种子萌发出苗以及生长发育的重要限制因素,探究外源激素对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试验以荞麦品种西农9976为材料,采用培养皿萌发和盆栽发芽2种方法,研究褪黑素(MT)与2,4-表油菜素内酯(EBR)浸种对不同盐浓度胁迫下荞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增加了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SOD、POD、CAT)活性,降低了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使荞麦种子胚芽长度、胚根长度和幼苗高度显著下降。MT、EBR浸种荞麦种子可有效缓解盐胁迫危害,使荞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成苗率较对照分别增加14.9%~33.3%、11.5%~27.3%和20.0%~46.2%,显著提高荞麦种子胚根长度、胚芽长度、胚芽鲜重和干重、幼苗高度、幼苗鲜重和干重,并显著增加荞麦种子和幼苗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和SOD、POD、CAT活性,降低MDA含量。综上所述, MT和EBR浸种均能通过提高荞麦种子保护酶活性、减少活性氧积累、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促进盐胁迫条件下荞麦种子发芽及幼苗生...  相似文献   

17.
油菜内生细菌yc8促生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山西太谷采集的油菜中分离到具有生防潜力的菌株yc8,经鉴定该菌株属于环状芽孢杆菌(B.circulans).并测定了该菌株发酵液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胚根及胚轴生长的影响,及油菜萌发中α-淀粉酶活性和(α β)-淀粉酶总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油菜内生细菌yc8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对不同油菜种子萌发率、胚根及胚轴生长影响最大,与其他浓度的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对不同油菜品种之间的促生作用有一定的差异.并且发酵液稀释100倍浸种处理时,不用油菜品种α-淀粉酶的酶活力最高,分别是各自对照的0.93和0.59倍.而β-淀粉酶的酶活力变化却不明显.(α β)-淀粉酶的酶活力与α-淀粉酶的酶活力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超声波对2种蔬菜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超声波处理番茄和辣椒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以及种子的平均根长,研究其对种子萌发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处理30 min时,番茄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31%和51%,比对照分别高出14%和15%;种子的平均根长为12.3 cm,比对照长1,9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627.3,比对照高253.9.超声处理20 min时,辣椒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分别为45%和88%,比对照分别高出18%和10%;种子的平均根长为5.9 cm,比对照长0.5 cm;种子的简化活力指数为519.2,比对照高98.0.二种蔬菜种子经超声波处理后,均能促进种子萌发,番茄种子活力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苦瓜种子萌芽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GA3),2,4-D,6-BA浸种处理苦瓜种子,观察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测定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及苗高.结果表明,不同药剂浸种对苦瓜种子的萌发及苗势均有影响.赤霉素浸种对苦瓜种子萌芽及苗势促进效果显著,其中以300 mg/L的赤霉素最佳;低浓度的6-BA和适当浓度的2,4-D对苦瓜种子的萌芽及幼苗生长有促进作用,高浓度均表现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以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条件,探讨蒙古黄芪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为蒙古黄芪抗旱栽培提供技术依据。方法:采用滤纸做发芽床,清水为对照,用浓度分别为10%、20%、30%的PEG-6000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测定黄芪种子的萌发率、幼苗生长量及叶片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等抗旱生理指标。结果:10%PEG-6000浸种48 h显著提高了黄芪种子的发芽率,20%PEG-6000浸种48 h显著促进黄芪幼苗的生长。丙二醛、脯氨酸含量均随着PEG-6000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丙二醛含量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脯氨酸含量与浸种时间无显著相关性。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叶绿素a、b、a+b含量以及a/b值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显著增加,而随着PEG浓度的升高除叶绿素b含量呈持续下降趋势外,其他各项指标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结论:中低浓度的PEG溶液处理蒙古黄芪种子有利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而浓度过高则会出现抑制作用。可以选择20%PEG-6000浸种48 h处理黄芪种子,提高蒙古黄芪幼苗抗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