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邹刚 《农家顾问》2014,(12):47-47
1.桂花糖油红薯 原料。红薯15千克,白糖500克,明矾1克,糖桂花10克,苏木粉0.5克。 制作方法。红薯洗净,去净外皮,立即放入有明矾的冷水中,浸泡1小时左右。锅内放清水15千克,将红薯从明矾水中捞出,放入锅中,加苏木粉,使清水呈深黄色,加盖,用旺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分钟。  相似文献   

2.
一、桂花糖油红薯 1.原料:红薯15千克(每只约250克),白糖500克,明矾1克,糖桂花10克,苏木粉(取其色,中药店有售)0.5克。  相似文献   

3.
1.红薯豆腐.红薯豆腐具有味淡、色白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加工方法:先将大豆洗净并浸泡水中1 5小时(冬天浸泡1天).用粉碎机边加少量水边将浸泡好的大豆粉碎成泥浆状,然后放入缸中搅拌,将生成的豆汁过滤后,倒入锅内煮沸,温度保持100℃左右.在每升豆浆液中混合预先用粉碎机粉碎好的糊状红薯淀粉700克左右,轻轻搅拌1分钟后,加入凝固剂50克.此时大豆和红薯的蛋白质就会渐渐结块折出,放置片刻,倒入垫有滤布的箱盒,压出水分后移出箱盒,切成适当大小的块,冷却后即得红薯豆腐.  相似文献   

4.
正1.原料配方红薯45千克、黑豆15千克、白砂糖20千克、植物油1.5千克、焦糖色素0.2千克,水足量。2.加工要点(1)原辅料处理。选择新鲜或冬贮的红薯,要求无霉烂、不变质、无病虫害、无芽,去掉两端,洗净泥沙备用;黑豆要求无霉变、无蛀虫、无砂粒,用清水洗净后,以温水浸泡3~4小时;将砂糖配成75%的糖液;另以  相似文献   

5.
1.红薯酥饼。将红薯淀粉加入适量清水调湿,搓成直径4~5厘米的长筒形粉团,放入蒸笼内蒸40~60分钟。将冷却的熟粉团外表用苋菜红等色素均匀涂抹,摊放在簸箕中,晾至不粘刀时切成片,再晾干。将晾干的薯片放入油锅中炸至薯片膨胀变酥时起锅。按每公斤油炸薯片加0.7公斤~0.8公斤白糖的比例,将白糖用少量清水溶解,并煮至糖液滴入冷水中成珠时停止加热。趁热将糖液均匀淋在油炸薯片上。在60℃的烘箱中烘干或晒干,以食品袋密封包装保存。2.红薯虾片。红薯淀粉1公斤,加入虾皮汁170克,味精15克,明矾、小苏打各10克,精盐20克,拌匀,加入3~4倍温水调匀…  相似文献   

6.
王进 《农家参谋》2011,(7):32-32
一、桂花酱取鲜桂花500克,青梅去核盐渍后捣成梅泥400克,食盐100克,梅卤100克,明矾4克。将桂花拣去叶、梗,梅卤和捣成粉状的明矾一起倒入容器内,反复搅拌,腌渍2天后,挤去水分。  相似文献   

7.
红薯凉粉价廉物美,原料易得,制作方便,无论是食品厂还是家庭均可制作。一般1千克红薯淀粉可制每块重150 ̄170克的成品100块,要求大小厚薄均匀,底板光滑,不缺角,不破碎,有弹性。加工制作过程如下:称取1千克红薯淀粉、10千克水同时下锅,一边搅拌一边加热,熬至八成熟,汁液已粘稠,搅动感到吃力时,将30克明矾加入锅内,搅拌均匀,继续熬煮片刻,此时再搅动又感到轻松时,表明已熟,即可出锅,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冷却即成。另一种方法为,每10千克淀粉加温水20千克,明矾40克,调匀后再冲入45千克沸水,边冲边搅拌,使之均匀受热。冲熟后分别倒入箱套内,…  相似文献   

8.
红薯既可制成普通粉丝,也可制成多种高质量的风味粉丝。一、几种配方:①特鲜肉味红薯粉丝:红薯精粉500克、水1000克、柠檬酸20克、玉米油80克、食盐15克、白糖40克、蛋白60克、鲜肉风味剂适量。②蘑菇保健红薯粉丝:红薯精粉1600克、水800克、甲基纤维素60克、精盐10克、白糖适量、蛋白适量、干蘑菇粉适量。③淀粉酶红薯粉丝:豆类淀粉5~10公斤、红薯精粉150公斤、明矾300~500克、水50~100公斤,食品风味剂适量。  相似文献   

9.
<正>鲜花,不仅艳丽芳香,而且有的可以用来加工成各种调味品和副食品。以下介绍5款花卉食品加工方法。1.桂花酱。利用桂花加工成桂花酱,可作为制作糕点的辅料及烹饪菜肴的调料,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取鲜桂花500克,青梅去核盐渍后捣成泥400克,食盐、梅卤各100克,明矾4克。  相似文献   

10.
<正>鲜花,不仅艳丽芳香,而且有的可以用来加工成各种调味品和副食品。以下介绍5款花卉食品加工方法。1.桂花酱。利用桂花加工成桂花酱,可作为制作糕点的辅料及烹饪菜肴的调料,加工方法比较简单。取鲜桂花500克,青梅去核盐渍后捣成泥400克,食盐、梅卤各100克,明矾4克。  相似文献   

11.
<正>一、桂花酱。利用桂花加工成桂花酱,可作为制作糕点的辅料及烹饪菜肴的调料。取鲜桂花500克,青梅去核盐渍后捣成梅泥400克,食盐100克,梅卤100克,明矾4克。将桂花拣去叶、梗,  相似文献   

12.
1.原料配方红薯45千克,黑豆15千克,白砂糖20千克,植物油1.5千克,焦糖色素0.2千克,水足量。2.加工要点①原辅料处理。选择新鲜或冬贮的红薯,要求无霉烂、不变质、无病虫害、无芽,去掉两端,洗净。黑豆要求无霉变、无蛀虫,洗净后,以温水浸泡3~4  相似文献   

13.
几种风味绿豆糕的制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辑 《农家顾问》2012,(7):57-58
夏天来了,绿豆糕是很好的清热解毒、保肝益肾的消夏小吃,老少皆宜,深得大众的喜爱。这里介绍几种风味绿豆糕的制作方法。1.京式绿豆糕(1)配料比例:绿豆粉13千克,绵白糖或白糖粉11.7千克,糖桂花0.25千克,清水适量。(2)制作方法:①拌粉。将糖粉放入和面机里,加入用少许水稀释的糖桂花。再投入绿豆粉,搅拌均匀,倒出过80目筛,即成糕粉(以能捏成团为准)。②成型。在蒸屉上铺好纸,将糕  相似文献   

14.
小验方三则     
1.治角化型手足癣方组成:当归、桃仁、红花各30克,木香60克。用法:将以上药物泡入1000毫升米醋内,7天后开始取其药液浸泡患病手足20分钟,每日1次。每剂药可泡用10天,20天为1疗程。主治:角化型手足癣,俗称“鹅掌风”,病程长,皮损表现为角化、肥厚、粗糙、皲裂等。(广西宁在兰)2.治甲癣验方组成:土槿皮、蛇床子、苦参各30克,花椒、大枫子、猪牙皂各20克,红花、明矾各15克,雄黄5克。用法:将上药加入10%醋酸1500毫升中,浸泡7天备用。每天晚上浸泡患指(趾)甲30分钟。指(趾)甲上的药液晾干后,用2%酮康唑霜(药店有售)涂抹患甲,用纱布包封1天,1个月…  相似文献   

15.
炳明 《农村百事通》2006,(19):65-65
1.带状疱疹:陈茶叶适量研细末,用浓茶汁调敷,每日2 ̄3次。2.脚丫湿烂:茶叶适量嚼烂后敷患处。3.稻田皮炎:茶叶、明矾各60克,加水500毫升浸泡煎煮,在下水田前后将手脚各浸泡1次,任其自行干燥。忌用肥皂冲洗。4.阴囊生疮:用陈茶研末,先以甘草汤洗后敷之。5.积年瘘(如骨结核、淋巴  相似文献   

16.
<正>一、蜜汁蒜1.配方:蒜头50千克、白糖20千克、醋15千克、食盐0.3千克、桂花1千克。2.加工方法:大蒜扒皮、去须后,入缸用清水浸泡,第2天换水,第3天捞出控干,然后将煮好的配料汤晾凉,倒入蒜缸内浸渍。  相似文献   

17.
甘萍 《当代农业》2014,(21):44-45
一、荤油米糕1.原料配方糯米30千克、猪油10千克、绵白糖10千克、白砂糖7千克、饴糖7千克、咸桂花1千克。2.制作方法(1)蒸制米坯:选用上白元米,筛去碎粒,淘洗浸泡5~6小时,洗净、漂清后沥水,蒸成米饭(熟而不烂)。然后摊开置于室内通风12小时左右,待饭粒半干不粘手时用手搓散,在日光下晒干而起脆即成米坯,贮藏待用。(2)油炸:猪油在锅里烧至油温220℃左右,然后将米坯分批徐徐倒入,待米坯浮出油面时.迅速捞起冷却,即成氽坯。氽坯薄摊置放.使其热量迅速散发。以免焖黄焖焦。(3)烧收:在砂糖与饴糖中加入1.5公斤水烧煮至115℃左右(夏天糖温加5℃.冬天糖温减5℃)离火待用。(4)拌浆成型:将糖浆、氽坯根据操作需要分成若干份,逐个将氽坯拌入糖浆,拌浆时锅底需要微温,使之拌和均匀,倒人木框摊平,均匀地铺上绵白糖,撒上干桂花,轻轻压平,按需要切成长方形块状,包装即成。  相似文献   

18.
一、红薯豆腐:具有味淡,色白且营养价值高的特点,加工方法:将大豆洗净并浸泡于水中15小时(冬季浸泡24小时)。用粉碎机边加少量的水边将浸泡好的大豆粉碎成泥浆状,加入缸中搅拌。将生成的豆汁过滤去渣,倒入铁锅内煮沸,温度保持100℃。在每7升豆浆液中混合预先用粉碎机粉碎好的糊状红薯淀粉700克。轻轻搅拌1分钟  相似文献   

19.
<正> 1 原料选择 选择果皮略呈绿色而微红、无病虫害、无损伤、无腐烂、七八成熟的桃子做原料,以黏核桃最佳。 2 原料处理 为加速桃毛脱落,将100公斤桃子倒入含明矾60克的水溶液中浸泡,水量以能浸没桃子为度,明矾溶液的浓度为0.5%左右。浸泡时要不断搅动,洗净桃果表面上的毛和污物,再捞出沥干水分。然后用不锈钢刀沿果实缝合线将桃子切成两半,再将每块果肉纵向切成薄片,切深至核,两端两侧不切断,使桃肉薄片连在核上,每片厚2毫米左右。  相似文献   

20.
云片糕又名雪片糕,因片薄、形如云片、色白如雪而得名。它味香甜绵软柔和,甜而不腻,有桂花的芳香,入口即化,味美可口。一、原料配方炒糯米粉10千克,绵白糖11.5千克,猪油1千克,蜂蜜桂花糖500克。二、加工方法1.炒米:糯米用温水洗净,以烫手的热水过一下,放在大竹箕内堆垛1小时,随即摊开晾20小时,过筛,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