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鲶苗(种)的肤孢虫病与小瓜虫病作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瓜虫仅在鲶体表形成孢囊,而肤孢虫则可深入皮下及肌间组织,并伴有明显的出血症状。  相似文献   

2.
巴西鲷是我国1996年从巴西引进的一个淡水养殖新品种,它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较高;杂交鲶是由南方大口鲶(父本)和南方本地鲶(母本)杂交而成,具有优良品性.2000年5月,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水产服务站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巴西鲷及杂交鲶,并进行了混养试验,经三年多来的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巴西鲷是我国1996年从巴西引进的一个淡水养殖新品种,它适应性广,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经济价值较高;杂交鲶是由南方大口鲶(父本)和南方本地鲶(母本)杂交而成,具有优良品性。2000年5月,江苏省仪征市新城镇水产服务站由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引进巴西鲷及杂交鲶,并进行了混养试验,经三年多来的养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养殖技术总结如下:一、池塘条件巴西鲷及杂交鲶对池塘养殖条件要求不高。一般地,池塘面积为4.0亩,水深平均达1.5m,池底淤泥厚12cm,水体pH值7.2,水源充足,水质清新且无污染,池塘注排水条件方便为宜。二、苗种放养1.清塘肥…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米氏碘泡虫(Myxobolus miyairii Kudo, 1919)不同寄生部位和不同地理分布的株系差异和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基于形态特征、组织向性、地理分布、18S rDNA序列相似度、遗传距离、系统发育,对米氏碘泡虫各株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米氏碘泡虫各株系孢子形态特征基本一致;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1(鲶鳃腔膜寄生),重庆株系2(鲶肠寄生)和江西株系(鲶肠寄生)间相似度为98.6%~99.9%,遗传距离为0.000~0.013;系统发育分析显示,米氏碘泡虫重庆株系2先与江西株系聚支,其形成的进化支再与重庆株系1形成姐妹群关系。【结论】序列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米氏碘泡虫并没有形成地理种群特有的单系,而是依据寄生部位形成肠寄生支系和鳃腔膜寄生支系。宿主种类相同的条件下,较之于地理隔离,寄生部位差异对于米氏碘泡虫种群分化的影响更大。【意义】本文米氏碘泡虫各株系的比较研究及其结果,为人们进一步了解该寄生虫的进化生物学特征积累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5.
怀头鲶(又名六须鲶),原产黑龙江流域,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发展最快的一个具有广阔产业化前景的水产养殖优良新品种。2007年广西水产研究所将怀头鲶由原产地引进广西驯化养殖,经过近两年的试验研究,证明适合于我国南方地区养殖,并于2008年在广西首次获得了怀头鲶驯化养殖、亲鱼育成及人工繁殖的成功。  相似文献   

6.
洞庭湖土鲶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HA 和秋水仙素体内注射法,研究洞庭湖土鲶的染色体核型.试验结果表明,洞庭湖土鲶染色体组由58 条组成,按着丝粒位置可分为4组,m 组有12对染色体,sm 组有8 对染色体,st 组有7 对染色体,t 组有2对染色体,每个染色体均有相应的同源染色体.洞庭湖土鲶的2n=58,NF =98,其核型公式为:2n =24m+16sm+14st+4t.  相似文献   

7.
蒲德永 《水产科学》1996,15(6):11-12
本文通过对南方鲶性成熟雄鱼精子在不同水体中的运动能力及寿命的观察,阐明在进行南方鲶人工授精时应优选选用0.45%的生理盐水或天然池水,以提高受精率。  相似文献   

8.
革胡子鲶由埃及引进,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6.5℃为致死温度,一般维持在9℃以上;在长江三角洲需越冬,生长期为五月中旬一十一月(水温18℃以上);偏肉食。该鱼味道鲜美,骨少,肠短,可食部分占55—60%;生长快,五月中下旬繁殖到十一月中上旬即能长到上市规格(250克以上);对水质要求低,低氧、浅水均能生长,在饵料充足的情况下,主养亩产量可高达750公斤;抗病力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胡子鲶很少得病,象家鱼易得的铁锚虫、指环虫、出血症等均不影响该鱼生长。总之,革胡子鲶值得在内塘推广养殖。  相似文献   

9.
<正> 关于胡子鲶(Clarias fuscus)的人工繁殖,我国黄绍勤等在1961年以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对胡子鲶催青,获得排卵受精的效应,并对胡子鲶卵巢的正常发育、成熟过程,以及成熟度和催青效应的关系作了研究。1977年(?)传英等对胡子鲶催产获得了鱼苗。1979年邬国民等对胡子鲶诱导产卵作了研究,提出了比较系统的人工繁殖技术。为解决发展胡子鲶养殖需要的苗种问题,1981年桂林地区组成了联合试验小组,5—7月在荔浦县鱼种场进行了胡子鲶人工繁殖试验,对312组胡子鲶进行催青,获得催产率59%,受精率78.8%,孵化率30.8%的结果。通过试验基本上解决了胡子鲶人工繁殖中的催产、受  相似文献   

10.
杂交鲶是近年兴起的阶型养殖品种,它是由南方大口的(父本)和本地鲶:母本)杂交而成,杂交优办明显。生长速度比本地治快得多,抗病力强,同类B残比南方大口鳅弱,成套率高。商品鱼价格高,每i00克广东价达12~15元。其肉质鲜美嫩滑,少w,市场需求量极大,许多养殖户在我场  相似文献   

11.
以怀头鲶(Silurus soldatovi)为母本、鲶(Silurus asotus)为父本进行人工杂交,同时怀头鲶、鲶分别进行自交,在20 0~23.5℃水温条件下,3种受精卵分别以附着方式进行孵化.对受精卵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进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3种受精卵的胚胎发育以神经胚期为分界点,怀头鲶、杂交鲶在神经胚期前发育较慢,鲶受精卵发育较快;神经胚期后的器官形成期至胚体出膜阶段,怀头鲶、杂交鲶胚胎发育比鲶快.杂交鲶的胚胎各发育阶段主要偏向于母本,影响杂交鲶发育的主要因素是怀头鲶的卵而非鲶的精子,母本决定杂交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  相似文献   

12.
<正> 革胡子鲶又名埃及胡子鲶,是近几年推广养殖的名、特、优水产品之一。其耐低氧、生长快的特点为人们所共识,而北方地区由于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养殖所需苗种大部分是从南方调运。为了缓解我省鲶苗的供求矛盾,我们进行了早繁技术的研究并已取得成功,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尾形南方大口鲶的幼鱼到孵化后的30—40天(全长35—40mm),其尾鳍的上叶就明显长于下叶(此性状一直保持,被作为与鲶成鱼区别的特征之一);而鲶的尾鳍上、下叶等长,是对称的。2、体色南方大口鲶和鲶幼鱼体侧和背部呈黑灰色,前者有时略泛黄色,后者有时带深黑绿色.两  相似文献   

14.
埃及胡子鲶又称革胡子鲶,属于鲶形目,胡子鲶科,胡子鲶属。埃及胡子鲶蛋白质含量高,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并具有滋补和药用的价值。埃及胡子鲶是胡子鲶科中生长速度最快的一种,当年的鱼苗经过3~4个月的饲养就可达到商品规格(450~600g/尾)。1998年我县从南方引进的埃及胡子鲶苗种,经过三个半月的生产试验,取得了预想的效果,现将生产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革胡子鲶(Clarias leather)自1981年从国外引进以来,在广东和我区各地发展迅速,饲养面积大,并已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我国南方增加了一个淡水养殖新品种。目前对革胡子鲶的研究着重于生物学、胚胎发育方而的较多。广东省淡水良种场叶卫等人(1984年)对成鱼已进行了呼吸、消化、泄殖系统的形态解剖。  相似文献   

16.
白冰 《齐鲁渔业》2002,19(11):27-27
南方大口鲶和鲶同属鲶科鱼类,随着大口鲶养殖效益的不断提高,此鱼为广大养殖者所喜爱。但有些养殖者难以区分这两种鱼的鱼苗,为此,现将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归纳如下: 1.尾形 大口鲶尾鳍的上叶明显长于下叶,而鲶的尾鳍上下叶对称,即等长,这是重要的区别。 2.须数量 两者的幼鱼早期发育阶段都具3对须,成鱼均为2对,不同的是成鱼的第2对下颌须消失的阶段不同,体长为 10~15cm的幼鱼如存在第2对下颌须,则是大口鲶,否则为鲶。  相似文献   

17.
于2011-2012年期间,对白洋淀水域4种经济鱼类(鲫鱼、草鱼、鲢鱼、鳙鱼)指环虫(Dactylogyrus)的寄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指环虫的重要分类特征——中央大钩和交接器进行了显微拍照。本次调查共发现指环虫12种(其中2种为未定种),在鲫鱼上发现6种,其中美丽指环虫(D.formosus)和弧形指环虫(D.arcuatus)为优势种。鲢鱼上发现2种,鲢指环虫(D.hypophalmichthys)为优势种。鳙鱼上发现2种,鳙指环虫(D.aristichthys)为优势种。草鱼上发现2种,页形指环虫(D.lamellatus)为优势指环虫。通过调查,初步掌握了白洋淀4种经济鱼类指环虫的寄生情况,为白洋淀指环虫病的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记述了寄生在鲫鱼鳃上的车轮虫属一新种-Trichodina paranigra sp.nov.。采用Lom(1960)所倡导的统一特定方法及由Van As & Basson(1989)提出的齿体各鉴定特征的定位描述,对本新种的各形态学特征(包括虫体外形、附着盘、齿体、辐线、中央颗粒、核器、口围绕体等)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对本种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研究。文中还为齿体定位描述模式图新增了两个参数。  相似文献   

19.
河鲶,原名南方大口鲶,地方名鲶巴朗,是一种凶猛的肉食性大型经济鱼类,分布于长江干、支流以及洞庭湖、波阳湖等通江湖泊,最大个体达40公斤。河鲶体表光滑无鳞,肉中无肌间刺,肉质细嫩,蛋白质和维生素含量丰富,为鱼类佳品,是鲢、鳙  相似文献   

20.
多瑙河六须鲶为多瑙河流域重要的经济鱼类.该鱼适温广、生长快、个体大、肉味鲜美,因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992年我所从湖北省水产研究所引进苗种进行饲养观察,发现该苗种易感染小瓜虫病,在使用0.1—0.2ppm硝酸亚汞治疗时,苗种产生敏感性。现将我们的观察和治疗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