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笔者在介绍果园生草栽培含义的基础上,重点概述了生草栽培的主要作用,同时,强调了生草栽培应注意的问题,指出了生草栽培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果园的可持续发展、推广果园生草栽培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生草栽培和覆盖栽培作为一种果园地面管理方法,提高产量和品质、调节土壤水分、有利于果树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提高供肥能力、调节微生态环境、改善果园小气候、增加根系生长量、调节土壤酸碱度等优点,同时也具有争肥争水、烂根等缺点。综述了生草栽培和覆盖栽培对果园果树生长、果实品质、果园土壤、果园生态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果园合理采用地面覆盖方式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果园生草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国外是一项早已普及的果园管理技术。伊犁半干旱逆温缓坡地带的果园多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清耕除草,使果树行间、株间土壤裸露,造成果园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对果园生态、果品产量和质量也有不良影响。为了改变果园耕作制度,提高果园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1998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把果园生草纳入绿色果品生产技术体系向全国推广,其中白三叶草为主导草种。  相似文献   

4.
果园生草栽培是果树生态培育的一种重要模式,研究其系统内生理生态机制是完善这一模式的重要环节.综合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及公布的有关文献和研究成果,重点阐述了生草栽培的果树生理效应、土壤效应、环境效应及生物效应.  相似文献   

5.
利用生草覆草法可提高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调节果园小气候及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果园发展的新趋势——果园生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园生草法是一项先进、实用、高效的土壤管理方法,在欧美、日本等国已实施多年,应用十分普遍。与其它土壤管理方法相比,果园实施生草有明显的优势,有较好的综合经济效益。近些年来,我国开始推广果园生草,特别是那些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的果园,就显得更为重要和有意义。实施果园生草也是生产绿色果品和无公害果品的重要技术措施。在我国果树生产上大面积推广果园生草势在必行,果园生草的大面积推广实施必将把我国果园土壤管理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7.
武深秋 《云南林业》2006,27(5):28-28
果园生草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草根的分泌物和残根,还能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有助于根层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使土壤中的水、肥、气比较协调,提高土壤的综合肥力水平。果园生草可以缓和降雨对土壤的直接侵蚀,减少地表径流,防止冲刷,减弱地表蒸发,涵养肥水,可以改善果园生态状况,提高果品品质和产量。绿草覆盖还能调节土壤温度,缓解夏季高温干旱胁迫,防止冬季低温伤害。同时,果园生草对促进花芽形成和提高花芽质量有显著作用。对改善果实性状,增加果形指数,提高果实硬度有良好效果,并能减少果实苦痘病和水…  相似文献   

8.
山地果园3种省力化耕作生态复合经营模式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省力化耕作是现代化农业的一项重要制度,考虑农村劳动力不断减少的实际和林业作为生态建设主体的需要,经过试验和调查研究提出了可在山地果园推行的生草栽培、林地套种和覆盖3种生态化、省力化耕作模式,并从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3个方面对其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杏-紫花苜蓿生草栽培系统根系分布及生长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生草栽培是在果树行间或全国植草本植物作为土壤盖的一种生态果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10.
蛋黄果果园覆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怒江坝7龄蛋黄果果园进行生草法(种植白喜草、铺地木兰)、覆草法(覆盖玉米秸秆、木豆枝叶)果园覆盖的田间试验,经过2004~2005年试验观察,结果表明果园覆盖处理在最干、热的5~6月,能明显降低果园空气和土壤温度,减小温差,提高相对湿度,生草处理的效应>覆草处理;提高和保持雨后土壤较高的含水量,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显著提高土壤肥力,覆草处理的效应>生草处理。而观测的环境因素变化,有利于蛋黄果在严重干、热季节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
除草剂在60年代末已对果树栽培业发生了重大的影响。果园的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开始被化学除草所代替,国外目前以树干为中心的除草带和行间生草栽培,已成为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主要形式。此外,化学除草又是果园免耕法的基础。目前果园常用的  相似文献   

12.
齐成  胡忠惠 《中国林业》2011,(23):43-43
草地果园就是把果树像种草一样高度密植,又像割草一样进行采收,以提高机械作业的效率,进行高效益高回报的反季栽培。目前,国际上把它作为一种提高早期产量与优化品质的新型模式进行普及与推广。在我国,草地果园正以其独有的魅力成为设施果树产业发展中的一种新型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试验通过测定果园中不同播种量下不同牧草的各种生理指标,来确定果园生草中更适宜栽培草种的选择和适宜栽培草种的播种量。  相似文献   

14.
王雪荣 《中国林业》2011,(23):44-44
果园生草是保持水土、增加土壤有机质和肥力、改善果树生长环境的有效措施,在国外是一项早已普及的果园管理技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半干旱逆温缓坡地带的果园多采用传统的管理方式,强调清耕除草,  相似文献   

15.
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L.)属胡颓子科,沙棘属具刺灌木或小乔木。1 果园化栽培的意义沙棘果园化栽培与荒山绿化造林差异较大。果园化栽培经营管理集约,而荒山造林管理粗放。二者成活率、高生长、产量都有较大差别。以下均为5年生沙棘苗各项指标的调查结果(见表1)。表1 沙棘果园化栽培与荒山造林比较 项 目果园化栽培荒山造林成活率与保存率(%)960875高度(m)245192单株产量(kg)1808单产(kg667m2)630280产值(元667m2)31501400  注:每667m2按350株计算,每吨5000元。  由上表可明显的看出,果园化栽培生…  相似文献   

16.
经济林果树有机栽培系符合时代潮流的大趋势,但在摒弃传统化肥的情况下,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培肥土壤是关键。该文提出客土栽培、秸秆覆盖、生草覆盖、果园生草-以草饲畜-畜粪产沼-沼肥入园"小循环"模式、穴贮肥水技术、EM土壤改良剂应用、增施有机肥等7种果树土壤管理的关键技术,相信会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有力技术支撑,同时对推动有机栽培技术进步和有机果业产业发展也将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7.
河西走廊地区梨园生草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春鸣 《防护林科技》2010,(6):16-17,74
西北干旱区荒漠绿洲光热资源充足,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了梨园的发展。通过连续4 a对梨园进行生草栽培覆盖防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种植白三叶草效果最为明显,种植多花黑麦草次之;白三叶草和多花黑麦草处理单株平均产量比清耕园提高14.9%~42.2%,平均单果质量比清耕园提高8.7%~10.5%;果实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清耕园;白三叶草、多花黑麦草生草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清耕园,地面和20 cm深土层土壤日温差明显低于清耕果园;自然生草有一定的效果,但与清耕梨园差别不大。因此,建议在西北干旱区梨园推广以白三叶草为主的生草栽培。  相似文献   

18.
不同栽培模式对杨梅园土壤肥力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浙江省慈溪市的杨梅园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杨梅清耕、杨梅生草、杨梅-茶树混交3种栽培类型对杨梅果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杨梅清耕园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均大于70 mg/kg,说明土壤养分能很好地供应杨梅生长.生草栽培可增加杨梅园植物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杨梅单果重比清耕园增加0.8g,增幅7.6%.因生草园速效钾含量低于70 mg/kg,故应适当施用钾肥.杨梅-茶树混交园土壤的全磷和全钾含量相对较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杨梅的果实品质,也可提高茶叶的品质,但应适当地施用氮肥.  相似文献   

19.
张磊 《新疆林业》2011,(5):16-16
9月7日,生态健康果园(香梨)试点示范项目库尔勒香梨开始采摘,进入全面采摘期,收购价格创历史新高。由于在今年的栽培过程中严格按照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肥料、农药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提  相似文献   

20.
浅谈省力化栽培在果树生产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论述了推广矮化砧木、短枝型品种,实行宽行密植栽培模式,采用高标准整地,倡导新技术,简化整形修剪模式,改良肥水管理制度,普及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彻底变革土壤管理制度,果实套袋技术的运用,应用激素,控制树体生长,果园机械及小工具的运用及普及等省力化栽培措施在果树生产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