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袁黔华 《耕作与栽培》2006,(4):30-31,42
以烤烟上部5片叶为对象,研究了两种不同采收方式对烟叶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次性带茎砍烤比常规采烤,虽使上部叶产量降低2.8%,但在改善各叶位烟叶外观质量、协调烟叶化学成分方面都显示出良好效果。表现在上等烟比例比常规采烤提高8.26个百分点,相应均价提高14.9%,最终产值提高11.6%;一次性带茎砍烤的烟叶,烟碱、总氮和氯含量下降,总糖、还原糖、钾含量增加,烟叶化学成分更趋协调。一次性带茎砍烤有利于改善上部叶质量。  相似文献   

2.
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改善烤烟上部烟叶品质,降低和控制上部叶烟碱含量,进行了烤烟不同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影响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若土壤供应肥力过高、不均衡,气候条件特殊,则烟株留叶数和留叶方式对上部烟叶烟碱含量的影响会变为次要因子,并且表现得不明显;现从试验田间长势长相和测析化验结果分析得出,在肥料能充足供应烟株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烟碱含量逐渐减少,留权是在打顶后烟株生长过旺用于降低上部叶烟碱的一个有效手段。试验中,处理LB和L22上部叶烟碱都比处理L18和L16低,对照处理平均留叶数最多.烟碱含量也最少。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中烟103’在攀枝花市烟区合理的种植模式,以3种种植密度和3种单株留叶数为变量,采用双因素的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密度和留叶数对烤烟生长、叶面积、叶干重、产量、产值和中上等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增加,单叶重显著降低,下部和中部的叶面积增大,产量和产值提高,但上等烟率下降,中上等烟率无显著变化;随着留叶数的增加,上部烟叶长宽显著降低,当留叶数为20片时,产值、产量、上等烟率和中上等烟率最高。总体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行株距为(1.2 m×0.5 m)~(1.2 m×0.4 m),留叶数为20片的种植模式较为合理,中上等烟率最高,达到优质适产。  相似文献   

4.
不同留叶数对美引烤烟新品种NC297生长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每株留叶16、20、24片)对美引NC297烤烟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留叶数的烟株株型和株高明显不同,而茎围与节距的差异不显著;不同留叶数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和单叶重的影响较小,对上部叶的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L16),均价虽较高,但对烟叶的产量和产值会有不利影响,而留叶数偏多(L24),产量虽有所增加,但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留叶数为20片的两糖差值小(1.01),总氮、烟碱适中,钾/氯高(8.44);留叶数偏多或偏少,两糖差值均偏大,总氮、烟碱偏高,钾/氯低。综合产、质量效益及各项化学成分指标,NC297以留叶数20(L20)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5.
施氮量对白肋烟生长发育及产量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降低白肋烟上部叶烟碱含量偏高问题,确定适宜的施氮量,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云南宾川白肋烟主栽品种TN90在不同施氮水平条件下白肋烟的生长发育及产、质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烟株农艺性状、烟叶产量、产值、外观品质、化学成分均有显著影响。株高、茎围、单株叶面积随施氮量的增加而上升,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下表现较好。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品质性状综合比较,在云南宾川白肋烟产区以施氮270kg/ hm2为宜。  相似文献   

6.
韩玉环  刘晨  杨龙  于涛 《作物杂志》2023,39(2):157-1131
为探究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对山东烤烟上部叶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中烟100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的打顶时期与留叶数处理,并对上部叶农艺性状、光合特性、碳氮代谢、衰老特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及经济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打顶时期,多留叶有利于抑制成熟后期上部叶强盛的光合能力,留叶18及20片处理有利于上部叶开片,后期抗氧化酶及NR活性较低,NI活性较高,落黄较快,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经济性状优良。初花打顶以留叶20片处理品质较好,盛花打顶以留叶18片处理品质较好。同一留叶水平以初花打顶烟叶长宽比适宜,叶面积较大,开片较好,烟叶感官品质较好。综合来看,以初花打顶、留叶20片处理上部叶农艺性状较优,化学成分协调,感官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施氮水平对翠碧1号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通过田间试验、化学分析和感官评吸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对翠碧一号(CB-1)烤烟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对烤后烟叶产量、产值、化学成分和评吸质量均有显著影响。烤后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在适宜的施氮量下表现较好。随施氮量增加,不同部位烟叶烟碱、总氮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显著提高,总糖、还原糖含量、还原糖/烟碱比值和总氮/烟碱比值降低。综合烟叶内在化学分析和评吸结果,施氮量在58.5 kg/hm2和78 kg/hm2时,烟叶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留叶数(每株留叶16、20、24片)对美引NC297烤烟新品种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留叶数的增加,烟株株型与上部叶面积有明显的差异;留叶数的多少对中、下部叶片大小和单叶重的影响较小,对上部叶的影响较大;留叶数偏少,烟叶的产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而留叶数过多,均价、上等烟比例将受到不利影响。综合产、质量效益,NC297以留叶数20片为最佳。  相似文献   

9.
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适宜施氮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给浏阳烟区烤烟生产提供施肥技术指导,通过研究施氮量对烤烟经济性状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探讨了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结果表明:(1)施氮120 kg/hm2不能满足烟株生长发育的需要,增大施氮量可显著改善烟株农艺性状,提高烟株物质积累量;(2)各处理经济性状差异显著,施氮150~210 kg/hm2处理产量与产值较施氮120 kg/hm2处理显著提高,其中施氮150 kg/hm2处理上中等烟比例与均价最高,产量与品质协调较好;(3)上部和下部烟叶以施氮15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 量较高,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而中部烟叶以施氮180 kg/hm2处理的总氮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综合考虑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量与品质,浏阳烟稻轮作区烤烟的适宜施氮量为150 kg/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水平对‘湘烟5号’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田间试验和化学成分分析等方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烤烟品种‘湘烟5号’农艺性状和产质量的影响,为其大面积生产推广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用纯氮135~142.5 kg/hm2能促进烟株正常生长,形成"中棵烟"株型,适时落黄成熟,烤后烟叶呈现叶片结构疏松、身份中等、色泽浓、油分多、颜色多橘黄的外观特征;不同施氮水平均对烟叶的产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比例等经济性状因素产生影响,其中以T2处理(135 kg/hm2)影响效果最佳,产量较常规增加370.35 kg/hm2,提高了15.12个百分点;产值较常规增加12374.4元/hm2,提高了21.82个百分点;均价较常规增加1.34元/kg,提高了5.78个百分点;上等烟率较常规提高了6.01百分点,且烤后的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因此,建议以纯氮135 kg/hm2为‘湘烟5号’在湘南烟区推广种植的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11.
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叶面喷施不同钾肥对烤烟产质量的影响,本研究以烤烟品种‘红花大金元’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别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3个时期,叶面喷施硫酸钾、磷酸二氢钾和有机钾3种钾肥,分析比较3种叶面钾肥对成熟期烟株农艺性状和烤后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喷施钾肥能明显提高株高、茎围、有效叶数等农艺性状。叶面喷施有机钾(T2处理)对于经济性状的影响最为突出,产量达2115 kg/hm 2,产值达45582元/hm 2。叶面喷施硫酸钾能有效提高烟叶中上等烟比例达67.7%。叶面喷施钾肥能提高烟叶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另外,硫酸钾(T1处理)能提高中上部烟叶还原糖和总糖含量达优质烤烟所要求的含量范围,且在糖碱比和两糖比方面的表现也优于其他处理。‘红花大金元’更适合在团棵期、旺长期和现蕾期分次喷施硫酸钾,其对协调烟叶内部化学成分,提高烟叶产质量的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2.
不同有机肥施用对烤烟生长及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研究了不同有机肥与烤烟专用复混肥配施对烤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内在化学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当地常规复混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750kg/hm2和秸秆有机肥600kg/hm2能促进烤烟生长,提高烤烟产量,改善烟叶协调性。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油枯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2.6%,产值提高了13.9%,平均叶面积提高了14.5%;与常规施肥相比,施用秸秆有机肥烤烟产量提高了0.6%,产值提高了5.4%,平均叶面积提高了36.6%。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提高烟叶中钾含量,降低烟碱含量,提高中上等烟比例,增加烟叶产值。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符合河池烟区生态环境的微生物菌肥,研究不同种类和不同施用方法微生物菌肥对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影响,以烟草主栽品种‘K326’为试验对象在河池市南丹县开展微生物菌肥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的施用方式对烟草的产质量提升效果显著,能够有效促进烟草的生长发育,株高、茎围、有效叶片数、叶长和叶宽等相比对照均显著提高;能够提高烟叶的产量和产值;能够显著改善烤后烟叶物理性状、化学成分指标和外观质量,提高各部位烟叶氧化钾含量,提高上部烟叶烟碱含量,使烟叶中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种微生物菌肥以移栽时和移栽后10天灌根在河池烟区烟叶生产中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免揭地膜不同氮用量对烤烟光合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解决烤烟生产因降雨而造成的肥料流失问题及如何提高烤烟氮肥利用率的问题,在高降雨量年型(2010年5-9月降雨量超850 mm以上),对湘西北新晃烟区大田烤烟采用全生育期免揭膜方式,固定氮磷钾配比(1∶1∶3),研究不同施氮量(105 kg/hm2,120 kg/hm2和135 kg/hm2)对烤烟光合生理及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烟株生长发育更好,烟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都随之增大;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反映出,免揭膜方式对烤烟生长造成了胁迫,施氮量越高,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Fv/Fo值越大,叶片吸收光能的光化学猝灭参数qP下降,可变荧光的非光化学猝灭参数qNP上升,同时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PS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值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随施氮量的增加,烟叶成熟度、油分和色度提高,但叶片组织结构僵硬、身份偏厚,各处理上部烟糖含量相对较低,而总碱含量大于3%,对品质均较为不利,总体上各处理间品质差异不显著;干烟产量及均价均为氮用量135 kg/hm2最高,氮用量105 kg/hm2最低。建议今后生产上在免揭膜情况下,进一步降低氮用量,通过增施有机肥或绿肥并结合综合农艺措施来改善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5.
光叶紫花苕子不同翻压期对烤烟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合理利用绿肥轮作改良烟田土壤、提高烤烟产质,在湖北恩施烟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烤烟复种光叶紫花苕子作绿肥时不同翻压期对烤烟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连续2年的定位试验表明,在减少化肥施用量15%、翻压绿肥15000 kg/hm2情况下,于烤烟移栽前15~25天翻压绿肥效果较好,烤烟株高、最大叶面积等农艺性状,根、茎、叶及整株干物质量,烟叶产量和产值接近于或高于常规施肥措施,但是移栽前35天翻压等量光叶紫花苕子作绿肥,烤烟生长明显较差,产量和产值显著降低。减少化肥用量15%基础上不同时期翻压绿肥,有利于烤烟上部叶发育,使其单叶重量增加4.5%~18.5%,还可使中上等烟比例提高2.7~8.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山地烤烟对配施生物有机肥响应效果,为当地烤烟生产提供参考,以常规肥料对比,通过生物有机肥不同配施量试验,分析其对烤烟生理生化指标及产质量影响效果。结果表明: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增加烤烟根系体积和净光合速率,促进烤烟生长发育,提高上等烟叶比例及产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其中烟叶产量提高9.35%~11.2%,达2159.1kg/hm2和2361.0kg/hm2,产值增加2.51%~15.2%,达55057.1元/hm2和61858.2元/hm2,上等烟叶比例增加0.95%~3.63%;在其他生产成本一致的情况下,经济效益处理提高2.14%~14.5%;经济效果指数(ECI)和烤烟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CCUI)均好于对照。合理的生物有机肥施用量,对烤烟生产有着良好的提质增效响应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外源赤霉素对旱区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豫西旱区,利用田间试验,进行了不同时期喷施不同浓度赤霉素对烤烟叶片生长和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打顶当天喷施适当浓度的赤霉素,可增大烤烟上部和全株叶面积,尤以喷施20mg/kg的处理效果最好,烤烟产量构成因素较为优化,明显降低上部烟叶厚度与烟碱和游离烟碱含量,提高上部烟叶可用性;稳定NO2-含量,并使上部和中部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具有较好协调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