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型集约化奶牛场营养代谢病的综合防治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永利  武瑞 《畜禽业》2003,(2):10-12
本文综述了目前奶牛营养代谢病的类型及其可引发的代谢疾病,并比较详细地分析了现代化奶牛场中较易发生、危害较大的典型病例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及防治措施。旨在提高大型集约化奶牛场对营养代谢病的综合防治能力,保证奶牛群的高产、稳产,从而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营养代谢病包括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营养代谢病包括新陈代谢障碍病和营养缺乏病。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真鲷营养性疾病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邢清华 《畜禽业》2012,(4):73-74
<正>1奶牛酮病的现状近几年随着奶牛业的迅速发展,奶牛酮病的发病率也在不断升高,奶牛酮病是泌乳母牛产后几天至几周内发生的一种以血液酮体浓度增高为特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奶牛酮病又称醋酮血病,是由于脂肪等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临床上以血液及尿内的酮体增多为特征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代谢疾病。病牛呈消化障碍和神  相似文献   

6.
鱼类病害的频繁发生已经成为制约世界水产养殖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由于水产养殖的密度逐渐增大、水体环境恶化以及饲料营养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养殖鱼类营养性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即营养代谢病,是新陈代谢障碍和营养缺乏病的总称。其中以肝胆疾病为主要特征的鱼类肝胆综合症较为常见,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给渔业生产带来较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奶牛酮病是一种营养代谢病,其发病后会造成奶牛的消化功能以及神经功能紊乱,导致奶牛出现瘫痪甚至死亡。对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剖析,可以为该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酮病是反刍动物体内物质代谢和能量生成障碍而发生的以硐血、酮尿、酮乳和低血糖为特征的碳水化合物与脂肪代谢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分别以消耗性症状或神经性症状为其主要特征。奶牛发病后产奶量明显下降、发情延迟、受胎率降低,所产犊牛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有些病牛久治不愈或反复发病、终致淘汰,给奶牛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9.
曹建新 《畜禽业》2007,(11):35-36
奶牛环形泰勒虫病是由泰勒属的环形泵勒虫寄生在奶牛红细胞和网状内皮系统内引起的疾病。石河子地区每年6~8月发病较多,发病率8%~15%,发病牛死亡率20%~30%。贝尼尔、磷酸俾胺喹啉、阿卡普林等药物在临效果较好。通过每年注射牛环形泰勒虫活疫苗和定期灭蜱等技术措施可以将本病的发病率控制在1%~2%,发病牛死亡率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正>营养代谢病是营养紊乱与代谢失调引起疾病的总称。营养性疾病的主要病因是某些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和机体自身消化吸收机能降低以及与动物生产有关的营养物质转化失调出现的疾病。依据我国对营养代谢病的分类将引起犬常见的营养代谢病的病因和治疗措施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的鉴别诊断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生产瘫痪和奶牛酮病是奶牛,特别是高产奶牛的多发病。两种疾病,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临诊时两种病容易混淆。1两种病的相同点(1)都属于产科病;(2)都发生于高产奶牛,特别是3~6胎次的高产奶牛,低产奶牛极少发生;(3)都属于营养代谢病,因营养失衡引起;(4)都有瘫痪症状,卧地后不能自行起立;(5)都与遗传易感性有关。2两种病的不同点2.1发病原因不同生产瘫痪系因血钙降低所致,并兼有血磷血镁降低的原因;奶牛酮病系分娩前后血糖浓度突然急剧降低所致,也可能与大脑皮层缺氧有关的。2.2发病时段不同生产瘫痪在产犊后1~2d发病,最短的在产后数小时…  相似文献   

12.
王小纲 《畜禽业》2010,(2):14-15
<正>传统的舍饲奶牛,采用混群通槽、颈链拴系、精粗分饲的饲养方式,虽然强调在饲养过程中勤添少喂、先粗后精,仍然解决不了奶牛挑食、抢食、粗饲料采食量不足、营养不平衡、生产性能不能发挥、繁殖障碍、代谢病等一系列问题。TMR饲养技术是根据奶牛不  相似文献   

13.
奶牛瘤胃酸中毒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奶牛瘤胃酸中毒是奶牛瘤胃消化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一种全身性代谢疾病,以发病急、病程短、病症重、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近年来笔者在临床上用综合措施,防治奶牛瘤胃酸中毒60多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1发病规律及病因本病主要发生于3~6岁、1~3胎的奶牛,5胎后的奶牛发病较少。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发病率为最高。临产牛和产后3d内的奶牛发病较多,发病率与产奶量成正比例,产奶量越多,发病率越高。发病原因有多个方面。1.1采食过量或误食大量易产酸发酵的精料若大量饲喂小麦、大麦、玉米、大豆及面粉等富含…  相似文献   

14.
<正>在奶产业发展过程中,养殖户由于受到养殖场地、资金、技术的限制,许多营养代谢性疾病常有发生,严重影响着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制约着奶产业健康发展。笔者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对奶牛生产瘫痪这一常发病的病因、机理、症状、治疗、预防等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养殖户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奶牛产后瘫痪是奶牛较常见的一种重要代谢疾病,该病又称乳热、分娩  相似文献   

15.
<正>酮病是高产泌乳奶牛常发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可导致酮血症、酮尿症、酮乳症和低血糖症。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治疗奶牛酮病20多例,多为日产奶25kg以上的奶牛,且多发于产后50d内。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羊发生代谢性疾病的种类繁多,发病机理复杂,患病后病羊生长缓慢,发病率较高。羊发生营养代谢性疾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是往往会因为影响生长、发育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准确诊断不同类型的营养代谢性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防治可减少疾病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7.
李安 《畜禽业》2012,(10):44-45
<正>近几年,随着营养水平的提高和管理的改善,我国奶牛的单产逐步提高,全国每年平均奶牛单产在6.5t以上,但奶牛的繁殖率却有下降的趋势。不孕症仍是当前影响奶牛健康发展的四大疾病(乳房炎、不孕症、蹄病、代谢病)之一,不但影响到奶牛数量增加,而且使产奶量大幅下降,给奶牛养殖场、户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无论是散养户还是大型奶牛场,都不可避免地遇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淡水鱼类养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新的养殖病害不断被发现,鱼类诺卡氏菌病为近年来在乌鳢、加州鲈养殖中新发现的多发、影响严重的疾病,此病目前还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会对养殖业业造成较大损失。现简述该病的流行特点、发病症状以及防治方法。1流行特点诺卡氏菌病在水温15~30℃均可发病,对应季节约为4—11月,25~28℃为发病高峰期。通常情况下潜伏期较长,病程发展速度较为缓慢,传染率较高,达到15%~30%。发病后死亡率可达到60%以上。池塘养殖中发现加州鲈、乌鳢死亡率甚至达80%。  相似文献   

19.
李湛 《畜禽业》2010,(4):79-79
<正>牛瘤胃酸中毒是牛瘤胃消化功能发生障碍引起的全身性代谢疾病,以发病急、病程短、病症重及死亡率高为主要特征,笔者自1993年以来共诊治该类病牛178头,其中产后母牛61头,幼小犊牛54头,老弱病牛47头,其他16头,均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共治愈166头,死亡9头,淘汰3头,治愈率93.3%,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一、3月病害发生情况   根据广东各测报点本月水产养殖病害监测数据分析,3月份监测种类病害的发病范围和疾病种类、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上月明显升高.主要病害有水霉病、烂鳃病、纤毛虫病、孢子虫病、指环虫病、细菌性败血症、溃疡病、肠炎病及缺氧泛塘等,发病种类5种以上的养殖品种有草鱼、鳗鱼、对虾、鲫鱼、锦鲤、罗非鱼、中华鳖等.鳖、锦鲤、对虾等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大幅上升,鳜鱼、鲮鱼、鲈鱼、长吻鮠和黄花鱼、石斑鱼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上月略有升高,中华鳖、锦鲤的病害种类较上月增多.工厂化养殖成鲍小范围发生不明病因的暴发病,死亡率较高;鲍苗脱板死亡率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