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业科技管理》2015,(5):19-22
在深入推进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进程中,开放式创新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开放式创新的特征、内涵和实现途径,并基于开放式创新,分析了制约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的因素,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开放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热情,健全开放创新机制、催生发展动力和优化创新资源整合、提升创新效率等推进农业科技开放式创新的对策,期望通过切实转变农业科技创新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开创农业科技创新新局面,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天津农业科学》2015,(6):120-123
为更好地发挥农业科技对农业经济的支撑作用,笔者对天津农业科技的现状进行调研。研究发现,"十二五"初期,天津农业科技整体水平有了很大变化,如农业科技推广成效明显、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不断提高等。未来天津农业科技应在创新能力、科技培训、服务体系、人才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进而推动天津农业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原因,即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整合区域农业科技资源的重要举措,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提升区域农科科技创新能力的关键,推进区域性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动力来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江西省构建新型农业科技创新的发展思路,即全力构建适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完善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保障新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的经费。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进入历史必然阶段,并在近几年的建设中呈现平稳发展、向好态势。如何在新常态下夯实农业科研实力、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示范区内科技转化速度,是推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发展,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是国家根据2005年和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建立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精神,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农业科技发展纲要(2001—2010年)》,为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巩固和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强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新型国家建设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6.
"‘十一五’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工作成绩显著,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以及惠及农村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科技进步对农业的贡献率由‘十五’末的48%提高到2011年的53%,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农业科技发展迈上了新的台阶。"2月27日,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司长陈传宏在科技部召开的科技惠及民生(农村领域)新闻通气会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对于台州市农业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增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立21世纪台州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适应经济一体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和深远的实际意义。因此,如何认识和把握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切合实  相似文献   

8.
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的重要支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为切实推进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该文对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各要素进行了客观地评价,剖析了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南通市区域实际,提出了提升南通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目前,随着农业科技手段的不但提高,农业科技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加强国际合作,借助国际合作平台,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开展重大科技问题联合攻关是有效提升农业科研单位实力的重要举措。回顾辽宁省农业科学院国际合作的历史,分析存在的问题,提炼好的做法和经验,对今后更好地利用国际合作平台,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在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中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前瞻性科技问题而投资建设的科学技术研究设施。加强农业领域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对提升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强化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支撑与引领作用等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推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农业科技则是顺利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既定目标任务的重要抓手。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驱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条件是农业科技进步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保障。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分析了内江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以四川省内江市农业科学院为例,阐述了其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探索及成效,为地市级农业科研单位在地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更好的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新疆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形势,指出新疆必须抓住党的十八大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和农业科技革命兴起的历史机遇,大幅度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新疆现代农业发展和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疆农业科技"十三五"发展战略建议,以及健全和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建立多元化和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改善和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条件等推进"十三五"新疆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新农村建设,是高等农业院校的神圣职责,也是新时期农业院校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三个重要着力点。“十二五”期间,安徽农业大学将立足自身职能和社会职责,以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为导向,注重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完善产学研体制机制等方面,助推现代农业发展,力求为服务安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4.
《饲料博览》2014,(4):58-58
<正>为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并决定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桔、苹果、生猪、奶牛等10个农产品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试点工作。为配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刊新办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栏目,旨在报道体  相似文献   

15.
《饲料博览》2014,(11):64-64
<正>为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并决定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桔、苹果、生猪、奶牛等10个农产品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试点工作。为配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刊新办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栏目,旨在报道体  相似文献   

16.
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海南是我国重要的热带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但其农业科技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文章论述了科技创新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的重要支撑作用,分析了海南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构建海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措施,如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的力度、健全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以期为科技创新促进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向"王牌"转变发挥重要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协同创新是有效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质量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对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宁夏农林科学院在农业科技协同创新方面的工作实践,阐述了协同创新取得的成效,并就进一步加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协同创新的扶持力度、建立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进一步加强创新团队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8.
《饲料博览》2014,(1):64-64
<正>为提升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科技支撑,国家农业部和财政部于2007年启动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并决定在水稻、玉米、小麦、大豆、油菜、棉花、柑桔、苹果、生猪、奶牛等10个农产品中开展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试点工作。为配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我刊新办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栏目,旨在报道体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12,(7):72-73
河南省将继续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三大目标,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成推广示范一批粮田地力培育提升的先进技术;新建3~5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组建农业产业集群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试点建设,推进全省农业生产经营信息化大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设工程,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基础保障;继续推进粮食科技  相似文献   

20.
农业科技创新是提升我国农业科技核心竞争力,实现我国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科技支撑和重要保障。文章从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现代农业建设三个方面总结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获得的成就,指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抢占科技创新制高点、提升科技创新效能以及服务产业发展作出的贡献,并分别对中、美、法、日等四个世界农业先进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综合评述,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四国创新体系建设的特点,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组织结构、投入来源、产出流动和工作机制四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