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2 毫秒
1.
脱乙酰化几丁质的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油菜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甘蓝型油菜“西农长角”发芽 5d的幼苗子叶进行涂抹抗性诱导效应及基机理的影响研究表明 ,脱乙酰化几丁质对抗性的诱导与水扬酸 (SA)相似 ,但乙酰化程度对诱导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并体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活性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提高 ;而几丁质酶活性则随乙酰化程度增加而下降 ,只有完全脱乙酰化 (D .A .为 0 % )的 10B和GC能诱导酶活性提高 ,而D .A .为 10 %、2 0 %、30 %的 7B、8B和 9B则表现出抑制作用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都能被诱导而比对照高 ,但乙酰化程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油菜几丁质酶的纯化及其在抗菌核病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油菜叶片经油菜菌核病菌 (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 或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后, 几丁质酶活性明显提高, 分别在处理后 1 d 和 2 d 达活性高峰, 比对照分别高5 倍和2 倍左右。被激发提高的几丁质酶表现为内切酶活性, 细胞间的几丁质酶比活力显著高于细胞内的酶比活力。菌核病菌侵染后的油菜叶片提取液经60% 饱和度的硫酸铵沉淀,再通过再生几丁质柱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几丁质酶, 经 S D S P A G E 显示单一的谱带, 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32 000。纯化的油菜叶片几丁质酶能降解油菜菌核病菌菌丝细胞壁,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可抑制菌丝生长。  相似文献   

3.
产几丁质酶内生放线菌的筛选及其对核盘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明圈法对分离自9种植物的186株高产几丁质酶内生放线菌进行筛选,获得1株分离自黄精块茎的菌株GKSHJA,用液培法测定其对病原菌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为85.4%,该菌的粗酶液对其他10种常见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依据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细胞化学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黄色长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longisporoflavus);对GKSHJA菌株产酶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当碳源为1%的粉状几丁质,氮源为0.30%的牛肉膏,初始pH6,32℃培养6d时,培养液中几丁质酶活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培养液和温度诱导球孢白僵菌BF菌株产酶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Folin-酚法和DNS法对球孢白僵菌BF菌株在不同培养液、不同温度下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僵菌在3种不同的培养液中均能产生蛋白酶和几丁质酶。30℃以下时,以明胶培养液中产蛋白酶的活性最高(28℃时为127.09 U);30℃以上时,以虫尸粉培养液产酶活性最高(35℃时为133.51 U);球孢白僵菌在胶体几丁质中诱导几丁质酶的效果最好,其中30℃时酶活性最高(2.91 U);其次为虫尸粉培养液,在28℃时酶活性最高(1.44 U);细粉几丁质培养液的诱导效果在5个温度下都是最差;温度高于30℃时,这3种培养液诱导的几丁质酶活性都非常低。  相似文献   

5.
从大田油菜植株内获得117个细菌分离物,其中6个菌株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表现不同程度的拮抗作用.经平板对峙培养和菌核萌发抑制率双重筛选出菌株JH-10,对油菜菌核病菌(S.sclerotiorum)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导致菌丝生长缓慢、弯曲、局部断裂,并延迟菌核形成的时间.菌株JH-10发酵液对油菜菌核病的离体叶片接种防效为73.1%,盆栽防效为64.7%.经几丁质平板检测,菌株JH-10发酵液中含有丰富的几丁质酶.本研究结果表明,内生细菌JH-10对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具有较大的潜力,为几丁质酶基因的克隆提供重要材料.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盾壳霉寄生核盘菌的生化机理,采用了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盾壳霉寄生菌核过程中,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的变化,并用电导率仪测定了这个过程中电导率的变化。结果表明:从被盾壳霉寄生的活菌核检测到(处理)葡聚糖酶和几丁质酶活性明显高于活菌核和被盾壳霉寄生的死菌核,其中处理的葡聚糖酶活性从15 d以后就明显高于菌核自身也高于盾壳霉本身的酶活性,处理的几丁质酶活性从10 d起就维持在较高水平,处理的电导率从10 d以后明显高于活菌核。在这个过程中这两种酶活性提高,电导率增大,膜透性增强。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盾壳霉寄生核盘菌过程中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变化及对核盘菌菌丝和菌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盾壳霉在寄生核盘菌初期其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均会明显的升高,具有明显的诱导酶特征,同时盾壳霉对照在没有核盘菌存在时,也能检测到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说明盾壳霉产生的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都有组成酶存在。核盘菌菌丝和菌核组织的大量消解都出现在这两种酶活性达到高峰之后,表明两种酶协同作用更有利于核盘菌菌丝和菌核组织的消解腐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毛壳菌(Chaetomiumsp.YMF1.00843)产胞外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及抑菌活性,为几丁质酶的抑菌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纯化几丁质酶液,测定几丁质酶的酶学性质,并用酶液浸泡病原菌菌块,研究酶液的抑菌活性。【结果】用蛋白活性电泳方法得到几丁质酶的纯酶液,经检测为电泳纯条带,分子质量为43ku。毛壳菌几丁质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pH为6,40℃以下保温30min均能保持其初始活性,在pH 5~9保温30min仍旧具有较高的活性,Ca2+和Zn2+能明显增强几丁质酶的活性,其纯酶液能抑制立枯丝核菌和烟草赤星病菌的菌丝生长。【结论】毛壳菌几丁质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下能保持一定的活性,纯酶液对部分病原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霍山石斛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技术,以pH值为9.0的80mmol/L硼砂缓冲溶液和15mmol/L葡萄糖溶液所组成的缓冲体系为流动相,研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性的最佳测定条件。[结果]当反应80min后,酶活力下降。当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力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底物浓度大于20mg/L时,酶活力不再增加,保持在5.7g(/mg·h)左右。当pH值在6.0左右时,酶活性最高。温度对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当反应温度为5℃时,酶活力较低,然后酶活力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升高,30℃后明显下降。当温度为20~30℃时,吲哚乙酸氧化酶活力最高。[结论]当温度为25℃、pH值为6.0、底物浓度为20mg/L时,吲哚乙酸氧化酶的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以磨盘柿(Diospyroskaki Thunb.)果皮为试材,提取乙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并进行纯化。经过30%~70%硫酸铵沉淀分离、SephadexG-25脱盐柱脱盐、DEAESepharose Fast Flow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研究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对乙醇脱氢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纯化后乙醇脱氢酶纯化倍数为41.80倍,活性回收率为44.73%。将乙醇脱氢酶酶液分别置于20、30、40、45、50、55和60℃温育后测定,其最适反应温度为45℃;在pH5.0、7.0、8.0、9.0、10.0和11.0下乙醇脱氢酶的最适PH为10.0;在甲醇、乙醇、丙醇、丁醇和戊醇为反应底物时,最适底物为丁醇;金属离子中,K^+0和Na^+对活性略有增强的作用,二价金属离子除Mg2+几乎没有影响之外,Zn2+、Mn2+和Ca^2+对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Cu^2+和Fe^3+则完全抑制了酶的活性。在25℃,pH10.0的条件下ADH氧化乙醇的米氏动力学参数Km值为8.33mmol/L,最大反应速度Vmax为0.021μmol/min。乙醇脱氢酶的活性受温度、pH、金属离子、底物的影响较大,并且只有在合适的条件下,酶活性才能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1.
The effects to elicit resistance reaction on oilseed rape (Brassica napus L. cv Xinongchangjiao )by four partially N-acetylated chitosan 7B, 8B, 9B and 10B (Degree of acetylation (D. A. ) is 30%, 20%,10%, 0%, respectively) and Glycol chitosan (GC, D.A. is 0%) wer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Results showed that chitosan were similar to salicylic acid (SA), and could induce resistance reaction, but the reaction was influenced by the degree of acetylation of chitosan. Fully deacetylated chitosans, 10B and GC, elicited chitinase activity, but partially acetylated chitosan, 7B, 8B and 9B, inhibited chitinase activity. Phenyalanine ammonia-lyase (PAL) was also elicited. Elicitor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on increasing degree of acetylation, 7B induced highest PAL activity among all chitosans. All chitosans induced peroxidase (POD) in a similar level.After elicited by glycol chitosan, like SA treatment, the seedlings increased disease resistance to Sclerotinia sclerotiorum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12.
任璐  刘慧平  韩巨才  邢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3294-3295
测定了植物内生细菌yc8对油菜菌核病菌的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yc8对油菜菌核病菌菌丝有强烈的溶菌作用,EC50为10.14%.光学显微镜观察证实,yc8发酵液处理后可造成病原菌细胞畸形、胞内物质外泄和细胞壁崩溃.植物离体组织抑菌作用测定结果表明.先喷发酵液后接菌比先接菌后喷发酵液防治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拮抗细菌的筛选及其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人工合成高抗菌核病甘蓝型油菜RB165的几种关键酶编码基因与菌核病抗性的关系。【方法】以RB165及其野生甘蓝抗病亲本BP(Brassica incana)和耐、感病甘蓝型油菜为试材,离体鉴定叶、茎菌核病抗性,并用qRT-PCR对4个病程相关基因(OXO、Cu/Zn SOD、PR2和PR3)在叶片接种0、6、12、24、36 h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参试材料叶片和茎杆的抗病性达到极显著正相关(r = 0.93); RB165的抗病性低于RP,但极显著高于耐、感病品(种)系;接种核盘菌后,OXO的表达被抑制,Cu/Zn SOD的表达则先下降后上升,PR2的表达出现2次峰值,PR3的表达被剧烈诱导,4个基因在不同材料间的相对表达量差异极显著,但变化规律相似。【结论】RB165的抗病性强于耐病甘蓝型油菜,但几种酶编码基因受核盘菌的诱导表达与菌核病抗性没有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索高硼环境下施用硫肥对油菜硼吸收和分配的影响,为合理施用硫肥缓解油菜硼毒害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油菜华油杂9号为试验材料,在高硼灰潮土上(全硼含量13.44 mg·kg -1,有效硼5.03 mg·kg -1)进行盆栽试验。研究了6个硫水平(0、20、50、100、200、500 mg·kg -1)对油菜果荚、叶、茎、根部的硼含量及硼的分配、细胞壁的提取率、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的影响。 【结果】 随着施硫量增加,油菜各部位的生物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硫50 mg·kg -1时,油菜鲜重生物量最高,可达364.5 g/株。施用不同量硫肥后,油菜硼含量及分配均为果荚>叶>茎>根,表明果荚为硼的主要累积器官。增施硫肥,油菜果荚的硼含量呈下降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和分配显著降低,降幅分别为14.8%和15.0%。油菜果荚细胞壁提取率增加43.0%,其细胞壁硼含量和比例无显著变化,继续增施硫肥至200 mg·kg -1,油菜果荚硼含量、硼分配比和细胞壁硼均下降至显著水平,且细胞壁硼分配比显著上升。与果荚不同,增施硫肥后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则呈缓慢上升的趋势。施硫量由0增至100 mg·kg -1,油菜叶、茎和根硼含量分别增加15.0%、32.9%和34.9%,其分配比例分别增加13.4%、29.6%和18.6%,同时油菜叶片、茎和根部细胞壁硼含量显著增加12.3%、22.9%和14.9%,表明增施硫肥增加了油菜叶、茎和根的硼含量。 【结论】 硫肥可通过增加油菜生物量,限制硼从根、茎、叶到果荚的转运,以及增加油菜果荚细胞壁硼含量来缓解高硼对油菜果荚的毒害,最佳施硫量为50—100 mg·kg -1。  相似文献   

16.
采用2 mmol/L草酸溶液进行甘蓝型油菜种子发芽试验,测定发芽率、幼苗高度等指标,以相对活力指数评价油菜资源对草酸的耐性。结果表明:不同遗传来源的46个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的平均相对发芽率为78.22%,平均相对茎长系数为66.85%,平均相对活力指数53.13%,体现出不同材料耐草酸性的遗传差异。在鉴定的材料中挑选26个草酸耐性不同的甘蓝型油菜种质资源,在苗期进行离体叶菌核病接种鉴定,其病斑直径与耐草酸活力指数呈显著负相关,表明可以用该方法来进行油菜耐菌核病的鉴定和筛选。  相似文献   

17.
选用抗菌核病油菜品种中R-888、宁RS-1、783和感病品种宁油7号、晚油早、矮架早为试验材料,于盛花期接种(均设对照),发病后取较完整的功能叶,测定几个生理生化性状。结果表明:在菌核病影响下,抗、感病品种油菜的丙二醛(MDA)含量、脯氨酸(Pro)含量、游离氨基酸(FAA)总量、电导率大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有所改变;其中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表现为抗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感病品种;而丙二醛(MDA)含量、游离氨基酸(FAA)含量、电导率大小、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表现为感病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病品种。各性状与其抗病性强弱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在培养皿中测定粘帚霉对核盘菌菌核的寄生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粘帚霉菌株对核盘菌菌核具有较强的寄生作用,寄生率均达到85%以上。HL-1-1菌株的寄生率最高,为100%,其次为菌株SH-1-1、SYP-1-3和SS-1-1。供试粘帚霉菌株使核盘菌菌核软化,最后导致腐烂。平板透明圈法和比色法测定粘帚霉的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结果表明:供试的粘帚霉菌株菌能产生蛋白酶、几丁质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其寄生菌核能力越强,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的酶活性越高。表明在粘帚霉侵染核盘菌菌核的过程中,蛋白酶、几丁质酶和葡聚糖酶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