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为了探讨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接种牦牛、藏羊后产生抗体效价,项目对天峻县阳康乡的牦牛、藏羊开展AsiaⅠ-O型口蹄疫疫苗的抗体效价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口蹄疫AsiaⅠ-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依次为成年牦牛、成年藏羊、犊牛、羔羊;免疫后Ⅰ型抗体分析结果与O型免疫抗体的免疫效果一致,免疫合格率在80%以上,免疫牛羊产生的整体抗体水平能够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使用牛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奶牛实施免疫.已经普遍应用到我区生产实践中.为了摸清此种疫苗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及持续时间等问题,我们进行了成年奶牛口蹄疫亚洲I型-O型二价灭活疫苗免疫效果跟踪监测试验.  相似文献   

3.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Ⅰ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Ⅰ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Ⅰ-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 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由于目前尚无可靠的A型-O型-AsiaⅠ型三联疫苗,所以三型口蹄疫的免疫则采用A型单苗和O型-AsiaⅠ型二联苗联合进行,但各疫苗的免疫时间及联合免疫程序均未得到过深入的研究,联合免疫效果有待试验的验证。通过对奶牛三型口蹄疫抗体的跟踪检测,最终结果表明,奶牛三型口蹄疫间相互影响不显著,在犊牛90日龄可以同时进行首免,但要左右两侧分两针注射;首免后28d以同样的方法进行二免;抗体持续4个月后进行三免;以后每隔4个月加强免疫1次,方法都与首免相同。或根据抗体监测水平及时进行补免,都会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对甘南牦牛的免疫保护情况,试验应用ELISA方法对30头牦牛不同免疫阶段的血清进行了抗体监测。结果表明:除免疫前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产生的抗体水平较低外,在一免后30天和二免后30,90,150天均能达到群体免疫保护水平,且在二免30天时最高,持续2~3个月后有下降趋势,在免疫5个月后下降至70.00%左右,但仍具有保护力。说明用甘南牦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二价灭活苗免疫牦牛产生的抗体水平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且能维持较高水平,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采取2组不同的免疫方案对40头奶牛进行免疫,免疫21d后采血运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评估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加强免疫的效果比一次免疫好,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与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的效果比同时免疫好。奶牛口蹄疫合理免疫程序为第一次免疫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间隔1个月后第二次免疫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间隔7d免疫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现用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A型三价灭活疫苗、奶牛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二价灭活疫苗及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选取2组未免疫犊牛,分别进行双价苗+A型苗与三价苗的免疫接种,并采用LB-ELISA方法检测口蹄疫O型、A型免疫抗体效价.结果表明:接种21 d后,两种免疫方法免疫效果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犊牛血清O型、A型抗体平均效价≥9.9 log2,60份抗体效价≥1∶64,免疫合格率均为100%.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肃南地区肉牛口蹄疫免疫动态,达到为本地区肉牛养殖制定科学口蹄疫免疫程序的最终目的。本文与2019年3月份采用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20头肉牛,分成了3组,分别采取不同免疫程序,根据免疫抗体检测水平的变化,选择免疫效果最佳的免疫程序。试验结果表明,第3组的口蹄疫A型、O型抗体水平最高。因此,本试验推荐肉牛场每年免疫3~4次O型和Asia I型二价口蹄疫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9.
河北省部分地区奶牛口蹄疫免疫抗体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河北省奶牛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确定现行免疫程序的免疫效果,试验采用口蹄疫抗体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河北省部分地区109个牛场(养殖小区)4 279头6月龄以上的存栏奶牛进行奶牛血清口蹄疫免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表明:奶牛口蹄疫抗体ELISA阻断试验平均阳性率为27.13%,口蹄疫O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平均为14.94%,口蹄疫AsiaⅠ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平均为13.22%,口蹄疫A型抗体阻断试验阳性率为5.75%,说明现有的疫苗免疫口蹄疫抗体阳性率不足80%。口蹄疫各型抗体合格率在免疫后第4个月已经下降到较低水平,不能有效防御口蹄疫病毒的感染。由此可知,现有的口蹄疫免疫程序不科学,应调整优化免疫程序。  相似文献   

10.
应用液相阻断ELISA试验方法对沈阳地区应用口蹄疫A型灭活疫苗对5个奶牛场进行了免疫抗体跟踪监测。结果显示,一免后A型口蹄疫抗体免疫合格率只有在14~28d之间能达到保护水平,抗体下降速度较快;二免后14dA型口蹄疫抗体平均合格率达到高峰,为97%,之后缓慢下降,直至二免后90d还能达到保护水平。表明对于A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首免后1个月必须进行加强免疫,达到三次免疫的效果最好,以后4个月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1.
蔺俐仲  徐春志  方英  张海  陈红  袁翠霞  杨峰 《养猪》2019,(1):108-109
为科学评价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猪群O型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对猪群母源抗体及疫苗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显示,仔猪42日龄时母源抗体回落近临界值,猪群首次免疫后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42~49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二次免疫后21~28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随后抗体水平逐渐下降,120 d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仔猪40日龄首免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首免后45 d进行二免,以后每4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用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猪O型口蹄疫灭活苗免疫两个不同的猪场,其中一个猪场由于母源抗体水平较高,免疫效果不理想,另一个猪场在免疫后36d、51d跟踪检测抗体,合格率为90%;用中农威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O型-亚Ⅰ型口蹄疫二价灭活苗免疫两个不同的奶牛场,O型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亚Ⅰ型抗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西藏部分地区、四川红原地区随机采取的604份牛血清进行O型、A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部分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2.89%、64.1%、73.25%;四川红原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93.36%、87.11%、83.59%。西藏部分地区黄牛口蹄疫O型、A型、AsiaⅠ型血清抗体效价在50%以上所占比例分别是89.17%、61.4%、73.25%。数据表明,疾病防控效果相较往年有提高,但不同县市防控水平有很大差异,同一地点不同血清型的口蹄疫防控效果也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评价口蹄疫O型、A型、亚洲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免疫效果,并合理制定奶牛口蹄疫免疫程序,采用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犊牛母源抗体及成年母牛口蹄疫免疫抗体进行了检测。结果:犊牛母源抗体90日龄时回落近临界值,成年母牛免疫后6个月抗体水平下降至临界值。根据试验结果,建议免疫程序如下:犊牛90日龄首免口蹄疫三价灭活疫苗,首免后1个月进行二免,以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成年母牛首免后每6个月加强免疫1次。  相似文献   

15.
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与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分别接种50d商品猪和怀孕90d种猪,免疫前和免疫后的3w及7w进行抗体水平检测。O型口蹄疫采用正向间接血凝试验、AsiaI型口蹄疫采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同时对接种猪进行免疫应激观察。结果显示:猪使用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3w后口蹄疫AsiaI的抗体水平十分低,最高只有5%,口蹄疫O型抗体合格率在35%以上;而注射猪用口蹄疫O型灭活苗的O型抗体水平合格率只有35%。而牛用口蹄疫AsiaI-O型双价灭活苗两次接种后,AsiaI和O型抗体水平均达到大于7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调查口蹄疫疫苗对西藏牦牛的免疫保护情况,应用口蹄疫液相阻断ELISA方法对随机选取的西藏五区一市844头牦牛的血清进行O型、AsiaⅠ型口蹄疫抗体水平检测。结果显示,西藏地区牦牛口蹄疫O型、AsiaⅠ型疫苗抗体具有50%以上保护力的比例分别为83.44%、71%,口蹄疫疫苗免疫状况良好,但西藏同一地区不同县、市的牦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确定口蹄疫O-A-AsiaⅠ型三价灭活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效果,按OIE口蹄疫疫苗效检标准和我国口蹄疫灭活疫苗质量标准,对实验室条件下制备的4批疫苗进行了安全性试验、免疫效力试验、免疫持续期试验、疫苗保存期试验和最小免疫剂量试验。结果显示,4批疫苗均对靶动物和实验动物安全,无任何毒副反应;对O、A、AsiaⅠ型口蹄疫的平均免疫效力分别为4.73、6.84和8.10PD50/头份;一次接种的有效免疫期达6个月;2~8℃下的疫苗保存期为12个月;适宜的免疫剂量为,6月龄以上牛每头3.0mL,6月龄以下牛每头1.5mL。该疫苗对接种动物安全,免疫效果良好,一次接种可同时预防O、A、AsiaⅠ型3个血清型的口蹄疫。  相似文献   

18.
根据防制工作需要,在麦积区党川乡的五个羊场进行了绵羊Asia I-O型口蹄疫的区域预防免疫试验。通过监测免疫抗体水平,评价口蹄疫Asia I-O型双价灭活疫苗对绵羊的免疫效果,结果表明,新生羔羊首次免疫后要加强免疫,综合分析认为首次免疫后30d进行加强免疫是合理的。成年羊在有免疫抗体的情况下,接种Asia I-O双价疫苗后,抗体上升,有效保护期可达150d。免疫后150d(5个月),O型免疫抗体合格率为71.54%,为消除免疫空白期,间隔135d再进行免疫是科学的,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认为成年羊1年2~3次接种双价疫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为了了解不同免疫剂量和免疫方式的奶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科学指导奶牛口蹄疫免疫工作,自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在湖北现代乳业有限公司奶牛场联合开展了奶牛口蹄疫A型和O型-亚I型两种灭活疫苗的免疫试验。结果表明,45日龄左右的犊牛因有较高的母源抗体,不适宜初次免疫,初免时间应往后延迟,具体延迟多久适宜,应根据各奶牛场的母源抗体衰减曲线确定。初次接种剂量2 m L比1 m L效果好。二免后抗体产生较慢;口蹄疫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变化大,抽检结果不能完全证明是否免疫。  相似文献   

20.
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措施,我国对口蹄疫采取强制免疫政策。本试验在使用环节抽取了5批牛羊口蹄疫疫苗,按照国家口蹄疫免疫方案和疫苗说明书对30日龄左右的羔羊进行了两次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二免后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5%,A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免疫效果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