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穗肥施用时期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于两优培九幼穗分化始期、幼穗分化三期和幼穗分化四期施穗肥 (折合每公顷施尿素 15 0kg、氯化钾 15 0kg) ,结果表明 :幼穗分化三期施用穗肥与不施穗肥相比 ,每穗总粒数多 34 86粒 ,实粒数多2 8 13粒 ,一次枝梗多 0 9个 ,二次枝梗多 9 0个 ,增产 2 5 17% ,投资回报率为 177 5 3%。  相似文献   

2.
水稻从分蘖末期到出穗为止称为长穗期.长穗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是胚胎形成和发育时期.这时期对肥水的需要激增,对外界环境条件敏感,是决定穗大、粒多,以穗粒数定产量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水稻增施穗肥及叶面肥的增产效果,特进行水稻生长后期"一攻三喷"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晚稻穗期增施复合肥、喷施叶面肥,可促进水稻后期生长和植株发育,防止植株早衰,加快物质积累,满足晚稻追求大穗的要求,水稻有效穗、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均有提高,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通过对水稻穗分化不同时期不同穗粒肥用量的研究,以明确在各个生育时期不同穗粒肥用量对水稻穗重型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确定各个时期比较合理的穗肥用量,结果表明,增施早穗肥,可以显著的增加穗粒数,使用中穗肥,也可提高穗粒数、但施入量过大,导致结实率下降;使用晚穗肥既可以使颖花退化减少,提高结实率,又可增大谷壳容积,提高千粒重。较合理的穗肥施用量为:早穗肥6-7kg/亩,晚穗肥2-3kg/  相似文献   

5.
<正>玉米花粒期指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段时期,该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基本停止,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玉米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该期的中心任务是养根保叶,防止根叶早衰,提高光合强度,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补施粒肥早施穗肥或穗肥用量不足导致叶片落  相似文献   

6.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 ,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 ,植株各生育期的吸氮量少 ;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 ,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 ;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 ,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 N-n叶龄期达到够穗苗数的情况下 ,不施或少施蘖肥 ,增施粒肥量 ,有利于提高茎蘖成穗率 ,促进穗大粒多而高产。  相似文献   

7.
<正>玉米花粒期指玉米从抽雄至成熟这段时期,该期的生育特点是营养生长基本停止,以生殖生长为主,是决定玉米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该期的中心任务是养根保叶,防止根叶早衰,提高光合强度,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优质的目的。主要管理措施有以下几点:1补施粒肥早施穗肥或穗肥用量不足导致叶片落  相似文献   

8.
设立不同基肥施氮量、不同施氮时期、雌穗小花肥和吐丝肥不同氮量共3个试验,从氮肥用量和施用时期考察氮肥影响穗粒数形成的生理原因。结果表明,氮肥通过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光合生产能力来影响穗粒数形成。不同施氮方式主要影响籽粒结实率,对分化的花丝数和花粉活力影响不大。在保证基肥用量的基础上,雌穗小花分化期适量增施氮肥提高了粒数决定关键期的植株生长速率和叶片光合能力,可获得较高的穗粒数。在基肥和雌穗小花肥充足的基础上,吐丝期增施氮肥不仅对植株物质积累和同化物供应促进作用不大,反而可能由于氮代谢对碳水化合物的竞争,降低了穗粒数。  相似文献   

9.
水稻施肥依不同生育阶段、不同部位或器官的生长情况而异,可分为基肥、分蘖肥、穗肥、粒肥等4个时期。分蘖期是增加穗数的重要时期,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早施分蘖肥,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有效穗;幼穗发育期追肥对巩固有效分蘖,促进穗粒数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粒肥有延长叶片功能期,提高光合强度,增加粒重,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通过研究穗肥不同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得出在不同叶龄施用穗肥对水稻叶龄进程没有影响;不同的穗肥施用时期会对水稻生长的株高产生影响,施用穗肥早会促进植株的生长。倒2叶穗粒数、结实率最高;倒3叶施肥时产量最高,比不施穗肥提高11.63%。  相似文献   

11.
穗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艳  李明荣  陈光莉 《农技服务》2011,28(9):1294+1373-1294,1373
比较了总施氮量不变的条件下,施用穗肥与常规施肥对杂交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穗肥可使成穗率、穗粒数、穗实粒数和结实率均明显提高,从而显著提高杂交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王玲欣 《北京农业》2011,(25):38-39
<正>玉米花粒期的管理以提高结实率,延长根叶功能期,防止植株早衰,力争穗大、粒多、粒重为目标,主要管理技术如下。补施粒肥在早施穗肥或穗肥用量不足,出现叶色转淡,有早衰现象甚至中下部叶片发黄、有干枯可能时,应及时补施速效性氮素化肥,也可用1%~2%的尿素  相似文献   

13.
氮肥施用技术对水稻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通过8个基、蘖、穗肥不同施氮比例及数量研究毕粳37号的群体。结果表明,(1)抽穗期适量的干物质积累是高产群体的物质基础。(2)适当的基、穗肥配比能极显著调控分蘖期最高苗、抽穗期群体干物积累量及有效穗,极显著提高抽穗期群体单茎重、茎鞘重/叶重比值、穗颖花数、灌浆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和净光合产物积累量及成熟期穗实粒数。当基肥施氮比例占宜施氮量的76.5%,其余视苗情作穗肥补施时,灌浆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净光合产物积累量极显著提高。(3)抽穗期群体适量的干物质积累是极显著提高穗颖花数、灌装期群体干物质生产能力、净光合产物积累量及成熟期群体穗实粒数的物质基础。(4)增加施氮量,抽穗期干物质积累量将显著增加而使群体恶化。  相似文献   

14.
在总施氮量为225 kg/hm2、基苗肥与穗肥比为1∶2的条件下,基苗肥设基施、4叶展施2个处理,穗肥设7叶展施、10叶展施、12叶展施3个处理,研究氮肥运筹对苏玉糯639群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施配合穗肥7叶展施处理鲜穗穗部性状最优,产量也最高,比其他处理显著增产,增产幅度为6.6% ~15.2%.苏玉糯639鲜穗高产的群体质量指标是:在控制吐丝期LAI为4.08、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在5 600.0 kg/hm2的基础上,重点增加总粒数,提高粒叶比,提高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经济系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水稻精确施氮试验,效果表明:基蘖肥与穗肥的比例为6.5:3.5更为合理。秧苗期是夺取水稻高产的基础时期,分蘖期是决定每667m^2穗数和有效稳数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6.
水稻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间。针对此期水稻生育特点,养分管理主要是巧施穗肥。要根据品种类型、稻株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7.
正本试验在建三江前进农场进行,以空育131为供试品种,通过不同的穗肥施用时期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水稻最佳的穗肥施用时期,力求在不增加投入的条件下,通过调整穗肥施用时期来增加肥料利用效率,有效增加农民收入。试验结果表明:1、过早的施用穗肥虽然能增加平方米穗数,但是影响水稻的穗粒数和千粒重,最终造成水稻产量的下降。2、空育131在9叶期施用穗肥效果最好,养肥利用效率最高,在不影响平方米穗数的条件下,有效增加水稻的穗粒  相似文献   

18.
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技术对玉米产量、品质及效益具有明显的影响。施基肥+苗肥+穗肥+粒肥供肥均匀平稳,对促进玉米营养生长、增加有效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千粒重,提高玉米籽粒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改善玉米品质效果最为明显,产量达8 839.5 kg/hm2、净效益27 633.0元/hm2。比施基肥+苗肥+穗肥增产426.0 kg/hm2,增长5.1%,净增效益1 491.0元;比施基肥+穗肥增产876.0 kg/hm2,增长11.0%,净增效益3 066.0元;比施基肥+苗肥增产1 309.5 kg/hm2,增长17.4%,净增效益4 567.5元。  相似文献   

19.
控失复合肥侧深施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明确控失复合肥侧深施技术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本试验设置习惯施肥、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基肥一次性施用、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分蘖肥和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穗肥4个处理。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控失复合肥同步侧深施施肥技术对机插水稻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失复合肥基肥侧深施配施分蘖肥或穗肥均能延长水稻齐穗期和成熟期,其中配施穗肥高于配施分蘖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控失复合肥基肥一次性施用较分蘖数降低。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施穗肥较农民习惯水稻增产7.27%,其通过提高成穗率和产量构成中的有效穗数、穗实粒数来提高产量。本试验条件下,机插水稻生产上控失复合肥基肥同步侧深施配合穗肥施用水稻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早籼新品种浙408氮肥运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浙408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金华红壤稻区进行浙408全程不同纯氮施用水平及基肥、分蘖肥、穗肥不同比例的氮肥运筹试验,明确浙408对氮肥的需求量。[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浙408的始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推迟,生育期延长,单位面积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千粒重和产量先上升后下降。在全程施氮总量相同的情况下,前期施氮量较大处理的始蘖期早,有效分蘖期短。基肥、蘖肥、穗肥按6∶3∶1施用时,浙408的单位面积最高苗数、有效穗数和产量最高,按4∶4∶2和5∶3∶2施用时,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较高。[结论]浙408全程纯氮总量为172.5~210.0 kg/hm2,基肥、分蘖肥、穗肥按5∶3∶2或6∶3∶1施用可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