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黄鱼是我国海水四大经济鱼类之一,97年福建省科委将大黄鱼人工养殖列为省星点项目,福州市也积极开展了大黄鱼全人工养殖的研究开发.经过两年多的努力,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得到逐步推广,促使广大渔区群众性入工养殖大黄鱼(网养和地养)得到健康发展。根据福州各沿海县(区)市的有关资料统计汇总,截至今年6同庆为止,海水养殖大黄鱼达4570个网箱.投书3669万尾;“油关殖100亩,投苗10万尾。各地计划在1997~1998年扩大养殖规模,连江县计划新增950个网箱;平潭县计划新增1460个网箱;福清市计划由现有的300个网箱发展到远期1800个…  相似文献   

2.
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大黄鱼Pseudosciaene crocea (Richardson)的人工育苗和养成技术在“七五”期间福建省首次获得成功,推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发展,1996年育苗量达6000万尾,网箱养殖大黄鱼2万箱,取得很好的成绩,作者就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作扼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闽东大黄鱼人工养殖主要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现有51万只海水养殖网箱,大黄鱼是福建省海水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区主要集中在闽东地区,约有30万箱。随着养殖规模的增大,这几年闽东地区大黄鱼养殖病害的发生也日益频繁,有些病害甚至造成养殖大黄鱼的严重死亡。为了了解人工养殖大黄鱼病害的流行情况,我们对闽东地区大黄鱼各主要养殖区进行了调查,提出了病害防治对策,以供养殖业者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调查对象:闽东地区的蕉城、福安、霞浦、福鼎四县市的各大养殖区及邻近的罗源、连江养殖区的海水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黄鱼。 2调查内容:网箱和池塘养殖的大…  相似文献   

5.
正一、品种概况(一)培育背景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Richardson)是一种高值美味,群众十分喜爱的海产鱼类,是我国传统四大海洋经济鱼类之一,有"海水国鱼"的美名。由于酷渔滥捕,资源衰竭,海洋捕捞已形不成渔汛,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工规模化育苗与养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我国大黄鱼已形成年育苗量超30亿尾、  相似文献   

6.
林国清 《科学养鱼》2000,(12):28-29
近年来,随着大黄鱼人工工厂化育苗的成功,为大黄鱼人工养殖提供了大量苗种,大黄鱼海水网箱养殖在福建发展迅猛,已成为目前主要海水网箱养殖品种。 1998年作者在福建福安海域进行大黄鱼网箱养殖试验,经十个月精心管理,使尾均 125克的大黄鱼苗种养成尾均 460克的成鱼,并获得产量 9.56吨。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一、材料与方法   1.养殖海区:海域水质良好无污染,水深 7~ 15米,水流往复流,潮流和缓,流速不超过 1米 /秒,透明度 30~ 100厘米,盐度 16‰~ 21‰;该海域四面环山,是一个良好的避风港湾。   2.渔排结构…  相似文献   

7.
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黄鱼人工育苗获得成功后,即开展网箱养殖试验,1996年福建省青苗量1200多万尾,1997年可达3500万尾、育种1000万尾以上,为推广大黄鱼养殖技术,现将大黄鱼网箱育种技术总结如下:一、网箱设置1.海区选择:设置培育大黄鱼苗种网箱的海区应选在港湾内,周围有山或大礁阻挡,以防风浪袭击。潮流要畅通,但不宜太急。海区流速一般在1in/s以内,流向要平直而稳定。尽量避免设置在有回旋流的海区。网箱内的流速要在0.2m/s以内。水深一般在5m以上,保证在最低潮时,箱底距离海底在1.5m以上。海区的表层水温在8~29C间,比重在1.010-1.0…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黄鱼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特征特性】大黄鱼体形匀称、体色金黄,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相对其他养殖种类肉质细嫩,  相似文献   

9.
大黄鱼是我国名贵的经济鱼类,自大黄鱼人工育苗技术 1987年首次获得成功以来,其技术不断成熟和提高,目前大黄鱼网箱养殖已成为闽、浙两省海水养殖的支柱产业,而且养殖面积还在继续扩大,发展势头很猛。然而由于饲料的缺乏,养殖户只能使用绞碎的小杂鱼浆,以生饵形式泼喂。生饵不仅直接破坏部分经济鱼类资源,而且营养不够全面,大黄鱼生长速度不快,且易诱发营养性疾病;泼喂鱼浆使大量残饵流失,造成近海养殖区水体富营养化,底泥变黑、变臭,严重威胁着沿海网箱养殖业的正常发展。况且,小杂鱼受禁渔期和季节的制约,货源供应不稳定…  相似文献   

10.
近三年来 ,宁波市人民已在餐桌上见到了人工养殖的大黄鱼 ,其鲜味不亚于天然的大黄鱼。这一功劳应归于宁波市的水产科研人员。大黄鱼是我国东海的名贵经济鱼类 ,由于过去长时期的过度滥捕 ,造成资源匮乏 ,几乎灭种 ,后经休渔期的实行逐渐有所恢复 ,但光靠天然捕捞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宁波市从1997年开始实施了《大黄鱼人工繁殖、养殖技术研究及推广》项目 ,该项目对大黄鱼人工育苗、海区网箱养殖培育 ,越冬、养成技术及土池养殖技术作全面的试验研究及推广。三年来经项目工程技术人员的辛勤劳动、共同努力已累计育出大黄鱼苗574万尾…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产》2012,(10):41-42
宁德市官井洋大黄鱼养殖有限公司是福建省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成立于1997年12月,企业注册资金7074万元,是专业从事水产育苗、海水网箱、滩涂、淡水养殖现代农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33亩,建有高标准现代化省级优质育苗场一个,育苗水体6113m2.年育优质大黄鱼、香鱼、鲈鱼、真鲷等苗种3亿尾,二都蚶、牡蛎、蛏、青蛤等贝类优质苗种50多亿粒.2011年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大黄鱼良种场扩建项目.公司网箱养殖大黄鱼、真鲷鱼、鲈鱼、鲍鱼、海参5600箱,年产成品鱼6500多吨.滩涂养殖二都蚶600亩,年产量300吨.淡水香鱼养殖场占地60亩,年产量500多吨.公司海上网箱养殖生产的大黄鱼、真鲷、鲈鱼、美国红鱼等水产品2006年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2009年12月(第三批)获得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单位.  相似文献   

12.
大黄鱼是闽东海水鱼类网箱养殖的主要品种,养殖面积占福建省的85%以上。随着大黄鱼网箱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以及受养殖环境污染,管理技术相对落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病害频繁发生且日趋严重,已给养殖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经济损失,严重阻碍了大黄鱼网箱养殖业的稳定与发展。因此.探索大黄鱼网箱养殖鱼类病害的防治方法已成当务之急。 本文在对海水网箱养殖大黄鱼的疾病种类、主要症状、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及综合防治等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大黄鱼发病的主要原因、病害预防的主要措施和主要病害及防治方法报道如…  相似文献   

13.
石斑鱼属名贵鱼类,系鲈形目,鳍科,石斑鱼属,囚其鱼身上有花色条纹和异色斑点,故名。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且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具有投资大、效益好、创汇高的优势,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所具有的优势,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主养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4.
海水网箱养殖石斑鱼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霞 《齐鲁渔业》2009,(11):27-27
近年来海水网箱养殖发展迅速,随着人工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和石斑鱼价格的看好,石斑鱼将是今后海水网箱的主要养殖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15.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相似文献   

16.
大黄鱼     
《海洋与渔业》2009,(1):29-29
【品种来源】野生大黄鱼亲鱼,经驯养、保活与多代人工繁育、网箱养殖而成,已实现全人工育苗与养殖。  相似文献   

17.
一.主导品种 1.品种名称:大黄鱼 2.品种来源:野生亲本和养殖优选亲本 3.审定情况: 1990年人工育苗与养殖技术取得突破后,大黄鱼从野生鱼类驯化成为一个新的养殖品种,目前已形成年育苗量10亿尾、年产量7万吨、产值30亿元的大黄鱼产业,并初步构建了包括原良种繁育在内的大黄鱼产业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8.
正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海水经济鱼类,目前养殖模式有传统网箱养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围栏养殖和池塘养殖等,最主要养殖模式为网箱养殖。在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大背景下,我们积极探索大黄鱼绿色高效网箱养殖技术,在网箱布局、养殖密度、投喂管理等方面不断调整改进,以期推动大黄鱼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黄鱼曾是吕四渔场的主要经济鱼类,近年来由于酷渔滥捕,导致资源严重衰退。1988年以来,随着大黄鱼人工繁殖技术的突破,大黄鱼养殖在福建省迅速发展起来,已成为海水鱼养殖的支柱产业。为了发展我省海水养殖事业,使大黄鱼养殖在我省迅速得到推广并形成产业,引进福建省大黄鱼亲鱼、鱼种,在我省进行亲鱼培育和人工繁殖,是实现上述目标的最快、最佳途径。1997年、1998年笔者曾多次去福建省对大黄鱼人工育苗及养殖进行考察、学习,对福建省大黄鱼能否在江苏省进行养殖进行了多次研讨、论证。通过三年多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大黄鱼网箱养殖发展迅速,海区网箱养殖密度过高,养殖户居家的生活污水、鱼类的排泄物和残饵的不断堆积,造成养殖海区海水污染,各种有害病菌大量繁殖,致使养殖大黄鱼疾病频繁发生,尤其是发病时间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的弧菌病,严重威胁大黄鱼的养殖。作者就大黄鱼感染弧菌的症状、病理变化;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实验,筛选有效药物与治疗效果作一简要介绍。 1.病鱼的症状和病理变化 2000年7月下旬,宁德三都黄湾某大黄鱼网箱养殖场,养殖业主送来病死及濒死病鱼苗,一种为1999年秋季放养的秋苗,规格15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