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产蛋期,对艾维茵肉用种鸡饲喂6%单细胞蛋白粉代替3%鱼粉、3%豆饼,添加必需氨基酸,在营养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其饲料的价格试验组比对照组低0.12元/公斤,通过本试验,试验组日均产蛋率、月均存活率、种蛋受精率比对照组低0.55%、0.19%、0.96%,差异均不明显(P>005),只均产值试验组比对照组优3.57元,只均利润试验组比对照组低1.65元,由于两栋鸡舍面积一样大,采用只均平摊分配法,试验组比对照少存栏211.5套,所以只均利益少,如果单独与饲料对比,则试验组比对照组多盈利1.88元。  相似文献   

2.
周口职业技术学院王保正等,在哺乳仔猪教槽料中提前添加酪酸菌,仔猪断奶时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头均增重无明显差异(P〉0.05),料重比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育成率试验组极显著(P〈0.01)高于对照组;断奶后至转群时试验组的头均日增重和头均增重明显(P〈0.05)高于对照组,而试验组的料重比又明显(P〈0.05)低于对照组;达90kg的出栏日龄试验组比对照组提前8.1d,  相似文献   

3.
柑桔皮粉作饲料添加剂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21日龄笼养京黄肉仔鸡180只随机分3组,再将每组60只鸡各分为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只喂基础饲粮,在此基础上,两个试验组分别添加1.5%、2.5%柑桔皮粉,进行3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只均增重试1组1.040kg、试2组1.125kg,分别比对照组(0.963kg)提高8.09%和16.9%,经F检验和多重比较与对照组间分利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科重比(耗料与活重之比)试1组2.55:1、试2组2.46:1,分别比对照组(2.77:1)降低耗料7.94%和11.17%;而每kg增重的饲料成本则分别比对照组减少0.58元和0.88元;两个试验组肉仔鸡成活率分别比对照组高3.3%、5.0%,只均增加收入分别比对照组多1.22元和2.37元,经济效益以试2组为最佳。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肉牛和牧草研究中心杨国荣等,将5813龄36头PIC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组设2重复,对照组无重复。试验组饲喂红薯藤青贮,前期(1~30d)每头每132kg;后期(31~72d),每头每133kg。对照组按常规方法饲喂未经青贮的红薯藤。试验组和对照组饲喂精料相同。按50妇体重前每头每13喂1.5kg,50kg体重后按3%~4%供给。试验结束,每组抽出6头进行屠宰测定。结果表明,试验组全期平均日增重920禹比对照组820g提高100g。试验组料肉比1:1.57,对照组料肉比1:1.78。试验组屠宰率、净肉率、瘦肉率、腿臀比和骨肉比平均分别为77.26%、87.01%、73.92%、34.88%和1:7.23;对照组的分别为71.40%、86.39%、70。02%、34.37%和1:6.79~屠宰率测定试验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屠宰率和瘦肉率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高5.86和3.9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赵宏伟  曹子信 《畜禽业》1998,(11):14-15
在寒冷季节选择日光温室饲养肉仔鸡,既可以利用闲置温室,又能减少建造鸡舍所需的大批资金。通过本试验表明,冬季在日光温室中饲喂肉仔鸡是可行的。温室中饲养肉仔鸡的成活率比对照组低0.58%,差异不显著(P>0.05);出栏只均体重比对照组低0.03kg/只,差异不显著(P>0.05),但减少每只成本0.05元/只,提高了固定资产利用率,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17,(Z1)
选择生产性能与胎次接近的临产母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30头、对照组30头;选择出生日期、断奶重、体型相近的断奶仔猪60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头;进行保育试验;选择体型、体重相近和出生日期一致的育成猪60头,随机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30头;母猪产前30 d到哺乳期阶段每吨饲料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2 kg,试验期58 d;保育仔猪在断奶后保育期的饲料每吨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3 kg、试验期32 d;仔猪保育后的育成期的饲料每吨添加自配中草药制剂3 kg、试验期140 d。结果表明:出生窝重差异显著(P<0.05),平均窝断奶头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发病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死亡数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药费,对照组比试验组高76元;保育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32 d保育期料肉比,试验组1.58∶1比对照组1.78∶1少0.20,保育期治疗药费,对照组比试验组高50元;育成增重、日增重差异极显著(P<0.01),140 d育成期的料肉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0.24,140 d育成期的药费试验组比对照组减少24.3元。  相似文献   

7.
限制饲养对肉鸭生产性能和屠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200只,随机分为两组,1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50只。对照组1~6周自由采食,试验组1~3周自由采食,4~6周采用限制饲养(限量)。试验结果表明:6周龄时,试验组的饲料转化率比对照组提高了12.9%,差异显著(P<0.05),但日增重降低了9.13%,差异不显著(P>0.05);腹脂率降低34.2%,差异极显著(P<0.01);皮脂率降低15.1%,差异显著(P<0.05);瘦肉率提高了11.9%,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内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问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内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田喜山 《畜禽业》2006,(8):20-21
选取21日龄杜大长断奶仔猪30头,研究添喂酪蛋白酶解物对断奶仔猪免疫功能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仔猪血清中IgA、IgG和IgM的水平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5.85%(P〈0.01)、2.04%(P〉0.05)、7.89%(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仔猪血清补体C3、C4水平的差异不显著;对照组和试验组仔猪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4.19%、22.52%,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仔猪的日增重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集约化对虾养殖中,饲料中添加昆虫蛋白0.25%、a5%与添加葡聚糖1%的对比试验,经126天养成,结果表明添加昆虫蛋白a25%组较理想,养殖对虾的每公顷产量、成活率比添加葡聚糖1%的两组,分别搞高152.5kg、115%,且在生长指标上昆虫蛋白0.25%试验组在肥满度、日增长率、日增重率分别比葡聚糖1%试验组提高4A%、67%、10.4%。说明昆虫蛋白均优于葡聚糖。  相似文献   

11.
在水温15.8~18.6℃下,研究了EM菌液对体质量(13.85±1.44)g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的影响。实验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饲养在室内直径1m、高0.7m的圆形玻纤缸中,分别投喂基础饲料和含EM菌(5.0×10^9 CFU·kg-1饲料)的试验饲料。90d的饲养表明,试验组中华鲟的生长指标均大于对照组,其中增重率及特定增重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鱼淀粉酶、脂肪酶及胃蛋白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肝、胃中淀粉酶活性比对照组高46%和79%、脂肪酶活性高52%和246%,肠、胃中蛋白酶活性比对照组高54%和48%,均呈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鱼肝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分别提高了29%、33%和34%,脾中除POD外,其他酶活性与肝中相同,但试验组鱼肝、脾中MDA含量比对照组分别小了47%和44%,呈显著性差异(P〈0.05),溶菌酶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由此得出,在饲料中添加EM菌液可提高子中华鲟的消化酶及非特异性免疫酶的活性,促进生长。  相似文献   

12.
JW活菌酶的作用机理及在畜禽饲料中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永才 《畜禽业》2004,(5):26-27
酵母培养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酶、其它营养物质及一些重要的辅助因子。以酵母培养物、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酸性蛋白酶等为主要组成成分的“JW活菌酶”在仔猪非常规饲料(15%次粉、5%麦麸替代20%的玉米)中添加0.1%时,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14.3%,比酶制剂组提高4.35%、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提高3.8%~7.5%,比市售酶制剂组提高0.4%;在仔猪常规饲料中添加0.1%的JW活菌酶试验组比对照组日增重提高8,5%,饲料报酬提高6%;在蛋禽浓缩料中添加0.1%的JW活菌酶,试验组比对照组产蛋率提高0.43%,饲料利用率提高6.38%。  相似文献   

13.
《畜禽业》2006,(12):54-54
长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程泽信等,选用长大二元杂交断奶仔猪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12头,试验1、2组的仔猪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8mg/kg、1.4mg/kg碘的饲料,对照组仔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0d.结果表明: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试验末重均比对照组高,且差异显著(P〈0.05),试验1组和试验2组的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饲料利用率也优于对照组;在经济效益方面.试验1组及2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9%和13.1%。  相似文献   

14.
微型饵料在河蟹育苗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蟹育苗用的微胶囊饵料和微膜饵料1988年由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首次研究成功后,便应用于生产中,育苗效果十分良好,它不仅可以取代卤虫,而且其饵料成本大幅度下降、经济效益猛升.生产应用效果表明,在人工半咸水的生产条件下,分别用卤虫和微型饵料培育出的大跟幼体,其平均体重为5.651mg和5.65mg;平均体长均为4.23mm.共育蟹苗37.01kg,其中微饵育苗33.99kg.单位水体产苗量,卤虫对照组平均为0.114kg,最高为0.151kg;微饵试验组平均为0.395kg,最高为0.692kg,大眼幼体成活率,卤虫组平均为4.3%,最高5.88%:微饵试验组平均为13.18%,最高为23.47%。经济效益水分显著。  相似文献   

15.
免疫多糖投喂牙鲆、石鲽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7年,在牙鲆、石鲽工厂化养成中,进行了投喂日服型免疫多糖试验。饵料中添加5%免疫多糖,投喂100天,牙鲆试验组的成活率、全长、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0.9%、1.28%和2.82%,每平方米水面增加效益231.95元;石鲽试验组的成活率、全长、体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47%、1.53%和2.74%.每平方米水面增加效益205.33元。  相似文献   

16.
河北承德市畜牧研究所郭建军、张会文对试验公鹿饲喂蛇床子、槟郎、金樱子、五味子、石斛、何首乌、熟地、肉桂、龟板;鹿角胶及甘草等,提高精子中Y-染色体精子的数量和活力;对试验母鹿注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增加母鹿排卵数。结果表明:诱导双胎组比对照组双胎率高25%(P<0.01),提高雄性比率,比对照组高22.01%(P<0.01),诱导双胎与提高雄性比双项结合试验组双胎率为15%,雄性比为64.29%。  相似文献   

17.
王立常  陈军 《畜禽业》1998,(2):53-54
53型奥白星肉鸭是法国克里莫育种公司从北京鸭选育出的的优良大型肉鸭。为测定该品种在四川的适应性,于1994年底首次从法国引进并进行试验,经过70周饲喂,在四川的生产性能为:育成期存栏率96.33%,产蛋期存栏率93.32%,每只母鸭44周产蛋226只,受精率92.08%,合格种蛋孵化率80.42%,每只母鸭产雏鸭173只,能达到法方提供的生产性能标准,适合四川地区饲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鳗鲡对Fe、Mg、Zn的需要量,确定对照组饲料中相应的无机态矿物元素添加量;试验组饲料中多糖矿物元素复合物Carbosan-Fe、Mg、Zn的添加量分别为无机态元素添加量的20%、40%和40%。试验结果表明,两组饲料的饲养效果表现在鳗鲡日增重方面无明显差别;对照组鱼体血红蛋白和全血铁含量的最大值都出现在摄食后3h。而试验组出现在摄食后6h.且后者的最大值高于前者;试验组鱼体脊椎骨、骨骼肌、肝脏中Fe、Mg、Zn含量均比对照组高。鳗鲡对多糖矿物元素复合物Carbosan-Fe、Mg、Zn吸收利用率比无机态的高。组织中的贮存量也大。  相似文献   

19.
采用饲养试验和代谢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产蛋期美国鹧鸪种蛋品质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种蛋品质的大多数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而对种蛋蛋白高度、哈氏单位等少数指标有显著性影响(P<0.05),第4组的种蛋蛋白高度最大,为4.73mm,分别比第5、3、2、1组高2.54%、4.44%、5.71%、8.46%,其中第4组与第1、2、3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而与第5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种蛋哈氏单位为84.66,分别比第5、3、2、1组高1.75%、1.91%、2.41%、3.01%,其中第4组与第1、2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第5、3组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营养水平的饲粮对产蛋期美国鹧鸪的代谢也有影响,第4组能量代谢率最大,达76.25%,分别比第3、5、2、1组高1.11%、1.42%、2.09%、2.10%,其中与第1、2组差异显著(P<0.05),而与第3、5组差异不显著(P>0.05);第4组蛋白质日沉积率最高,是79.43%,分别比第1、5、2、3组高1.35%、1.79%、1.88%、2.58%,但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20.
微生态制剂在甲壳动物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在甲壳动物养殖中使用微生态制剂取得良好效果。南美白对虾室内养殖GMA1组、GMA2组及DY-1组的养殖成活率分别为95%.79%、91.78%和88.00%,均高于对照组的81.67%,微生物及水化学指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池塘养殖中国对虾45d,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虾平均体长分别增长2.86cm和2.40cm;河蟹育苗试验组比对照组提高成活率27.78%,本文还对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理和使用注意项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