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查明公猪和母猪的蛋白质和赖氨酸需要量,12个研究单位使用2318头仔猪进行了饲养试验。供试公猪和母猪分舍饲养,喂以玉米和豆粕为主的饲料。试验1侧料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2、14和16%;试验2饲料分别为13、14、15和16%;试验3饲料分别为13.2、15.2和17.2%。试验1~3饲料的赖氨酸含量均在0.52~0.90%之间。试验结束后,供试猪屠宰,分别测定体增重、第10根肋骨处脂肪厚度和里脊肉芯面积。汇  相似文献   

2.
最近,美国四所大学同时分别作了小母猪及去势公猪的饲养试验。试验用了三种蛋白质水平不同的口粮(含12%、14%和16%),试验期从活重35公斤至102公斤。去势公猪试验结果,粗蛋白含量为12%的一组日增重平均690克,14%的一组日增重798克,16%的一组日增重762克,饲料转换率分别为3.65、3.37和3.29,胴体瘦肉率分别为50.2%,51.9%和51.9%。  相似文献   

3.
25~55公斤生长猪日粮中理想的蛋白质含量试验采用公猪、阉公猪和母猪3种性别和8种日粮赖氨酸水平的交叉试验设计。供试猪只120头,选自40窝仔猪,每窝选公猪、阉公猪和母猪各一头,试验的8种日粮赖氨酸水平的含量为7.5~14.5克/公斤;日粮赖氨酸含量增加,其他必需氨基酸含量也相应增加,以保证形成理想的蛋白质水平,各日粮的消化能值相同(13.65兆焦耳)。供试猪均采用限制饲养,每日饲喂一次。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赖氨酸含量的增加,猪只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有一段线性变化范围,然后趋于稳定。公猪、阉公猪和母猪的生长性能从线性变化到稳定阶段的转折点日粮,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1.1、10.2和10.9克/公  相似文献   

4.
苏氨酸与赖氨酸之比对生长猪性能及血中尿素氮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50头初始体重为 16.75kg的杂交猪(公猪和母猪各半)按 2× 3因子设计被平均分为 6个处理组,分别采食 6种不同赖氨酸浓度(公猪为 1.12%,母猪为 1.33%)和不同苏氨酸与赖氨酸比( 50% ,60%和 70%)的试验日粮。结果表明,随着苏氨酸与赖氨酸比值的增加,公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提高。对母猪来说, 60%的苏氨酸与赖氨酸比提高猪的生长速度与饲料利用率,但差异不明显。母猪较公猪采食量高,生长速度快。性别及日粮苏氨酸与赖氨酸比不影响猪的氨基酸消化率及血中尿素氮含量。但母猪的血中尿素氮含量明显低于公猪。由此认为,公母猪最适宜的苏氨酸与赖氨酸比分别为 70%和 60%。  相似文献   

5.
将162头经产母猪按品种、胎次随机分为3组,即试验(GW)组,试验(ZD)组和对照(DZ)组。3组在妊娠期和哺乳期日粮中采用不同的粗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组合,GW组为13.16%、0.58%和16.64%、0.84%;ZD组为14.52%、0.66%和15.45%、0.73%;DZ组为13.84%、0.62%和16.61%、0.83%,其他主要营养指标基本相同。结果表明,随着妊娠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提高,仔猪初生重随之提高,但对产仔数无影响;随着哺乳期日粮中粗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提高,母猪哺乳期失重减少,但并不显著影响断奶至再配种的间隔时间和断奶窝仔数;仔猪哺乳期增重和断奶一星期内增重与初生重关系较大,DZ组日粮获得了最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试验共分4个组,即以6%的菜籽饼作蛋白质补充料为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分别添加0.1%、0.2%、0.3%的赖氨酸为处理2、3、4、组,饲喂35~60kg生长育肥猪。结果表明:处理2、3、4组饲养日分别比对照组缩短7、15、16天;日采食量分别增加0.17、0.16、0.16kg;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0.07、0.66、0.80kg;日增重分别提高43、101、118g;每kg增重成本分别降低0.12、1.03、1.17元。  相似文献   

7.
1屠体重88.53kg;2瘦肉品质:包括猪肉色泽、酸碱值、保水能力、肌间脂肪;3阉公猪腰眼面积:41.9cm2以上;育肥母猪腰眼面积:45.7cm2以上;4阉公猪肌间脂肪含量大于2.9%;育肥母猪肌间脂肪含量大于2.5%;5抗病性强;6无应激基因;7二元杂交公猪作为肉用种公猪;8纯种母系猪每年断奶25头仔猪;9阉公猪上市日龄156天,育肥母猪上市日龄为164天;10上市体重118kg;11活体重饲料效率2.4;12瘦肉部分饲料效率阉公猪6.4,育肥母猪5.9;13平均每日瘦肉增重量0.35kg;14背脂厚…  相似文献   

8.
1 性别的影响 许多遗传型猪种,在肥育期内,母猪比公猪少消耗约10%~12%的饲料,饲料转换效率约高4%,这表明母猪的饲粮应含有较高的营养素水平(如蛋白质或氨基酸),以弥补采食量的不足,而获得足够的日营养素食人量。美国有研究指出,日粮赖氨酸水平影响肥育公母猪的增重和胴体品质。用分别含有0.58%、0.66%、0.73%、0.80%赖氨酸水平的玉米-豆粕型饲粮饲喂体重51-105kg的肥育猪,结果表明公母猪对增加饲粮赖氨酸水平的反应是不同的。公猪除饲料报酬外,日粮赖氨酸水平由0.58%增加到0.66%对生产性能及胴体品质几乎没有影响,而母猪的增重率和饲料报酬相应提高6%和5%。饲粮赖氨酸水平由0.58%增加到0.8%使母猪的背膘厚降低9%,瘦肉增长率提高12%,眼肌面积增加9%,瘦肉率提高3%。结果还表明,在肥育期间,公猪与母猪的采食量不同,四种饲粮的平均采食量,母猪比公猪约少耗13%的饲料(母猪平均为2.60kg/d,公猪平均为2.95kg/d)。  相似文献   

9.
将55头21日龄断奶的雄性仔猪随机分为5组,各组仔猪饲喂赖氨酸含量为0.60%、0.80%、1.00%、1.20%和1.40%的试验日粮21d。42日龄结束饲养试验时进行葡萄糖灌注试验,观察赖氨酸采食量对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和胰腺内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期断奶仔猪体增重与赖氨酸采食量为强正相关,根椐体增重指标,21~42日龄阶段,仔猪的赖氨酸采食量不应低于3.16g/d,日粮赖氨酸含量不应低于1.40%。赖氨酸严重缺乏(采食量小于1.45g/d)时,胰岛素的分泌量下降,对高血糖应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相似文献   

10.
l赖氨酸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畜产学术报告中指出,现行饲养标准推荐的妊娠母猪特别是青年母猪饲粮赖氨酸水平可能偏低,为了达到分娩时的目标体重和促进乳腺的发育,应供给足够的赖氨酸。目前常用的NRC标准和ARC标准要求每天的赖氨酸需求量分别为8.2克和8.6克,据上述报告,美国Minnesota大学的研究人员将含赖氨酸4克、8克和16克不同水平的玉米—大豆粕型日粮喂给初产母猪,并在进入泌乳期之后,再将供试猪分成高赖氨酸和低赖氨酸两个处理进行对比饲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母猪的泌乳量和仔猪的体增重因妊娠期和泌乳期供给高水平赖氨酸而…  相似文献   

11.
50头瘦肉型生长肥育猪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0.9%“兽大大”助长剂,不同蛋白含量的日粮,对猪生长肥育、提高饲料利用率不同。生长肥育前期:添加15%CP料、14%CP料、13%CP料助长肥育,高于同期猪的饲养标准(含16%CP),与对照组(某饲料厂某种常售饲料、高营养、含13%CP)比较,分别提高18.5%、6.6%、3.7%,料重比为3.16:1、3.20:1、3.30:1,其中,添加15%CP料,效果好,助长增重,P<0.05,差异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9%;生长肥育后期:添加13%CP料、12%CP料、11%CP料,与对照组(某大型饲料厂某种常售料、高营养、含13%CP)比较,生长肥育,分别提高10%、7.6%、1.5%,料重比为3.17:1、3.20:1、3.40:1,其中添加13%CP料,效果好,高于同期猪的饲养标准(14%CP),与对照组(高营养、含13%CP)比较,PM<O.05,差异显著,提高饲料利用率12.6%。说明,蛋白质含量较低的饲料中,添加“兽大大”助长剂,能改善猪体的营养水平、促进生长肥育、提高饲料利用率、出栏快,养猪成本低,经济收益高。  相似文献   

12.
葛峰 《四川畜牧兽医》2009,36(10):40-41
1饲料及喂量1.1饲料应用公猪专用料,如果场内公猪少可用哺乳母猪料代替,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为17%。18%,可消化能为3200~3300kc/kg。高温季节可适当增加赖氨酸、VE、VC的含量,以提高公猪的抗应激能力和精液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了日粮中不同赖氨酸添加水平对0~3周龄肉仔公鸡生产性能和胴体品质的影响,各组的基础日粮相同,试验设6个赖氨酸处理水平,分别为0.65%、0.80%、0.95%、1.10%、1.25%和1.40%。将1日龄从肉仔公鸡450只分成6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结果表明t赖氨酸水平对0-3周龄肉仔公鸡采食量、平均日增重、饲料转化效率、全净膛率、胸肌率、腹脂率均有显著影响。赖氨酸含量达到1.1%-1.25%才能维持肉仔鸡正常快速生长及较好的胴体品质。  相似文献   

14.
建立合理的种猪饲养管理体制 1 种公猪的饲料管理 种公猪要维持良好健康体况,以免丧失配种能力;种公猪饲料的日喂量依体重大小2.5~3.5kg,每千克饲料中应含消化能3200千卡,可消化粗蛋白占16%,赖氨酸0.7%,钙磷比为1.5:1,以及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种公猪要单栏饲养,并与母猪栏相对或相临,以促进公猪性欲和母猪发情;定期(2~4周)对每  相似文献   

15.
为测定条纹鲈对饲料中赖氨酸需要量进行了两次试验。试验饲料含粗蛋白42%,含消化能13.4MJ/kg。试验1饲料赖氨酸含量分别为9.2g/kg、14.1g/kg、14、6g/kg、19.9g/kg、21.0g/kg,试验2饲料含赖氨酸分别为14.8g/kg、18.1g/kg、21.3g/kg、24.5g/kg、27.6g/kg、30.9g/kg。测出鱼体增重、特定生长率、饲料转换率和表观蛋白质利用率随饲料中赖氨酸含量增加至20g/kg而提高。试验1鱼体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回归分析表明,条纹鲈对饲料赖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求得8—18公斤仔猪的赖氨酸需要量,进行了两次试验。在给仔猪投与2个水平的可消化能之后,又分别给与5个水平的赖氨酸饲料,赖氨酸含量为基础饲料的0.65%到1.61%,试验饲料是作为蛋白质源的干酪素和小麦麸。饲养试验在21天内进行,期内测定了增重量、饲料效率、  相似文献   

17.
养好种公猪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数量充足、质量好的精液,提高与配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率,并延长种公猪的使用寿命。1饲养与饲料满足种公猪各种营养物质正常生理需求,是养好种公猪的物质基础。因此,公猪的13粮中必须保证供给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不应低于14%。为了确保青年公猪睾丸的正常发育,日粮中的含锌量应为lOOmg/kg,糠麸、饼粕、动物性饲料中含有大量的锌。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采用2×2因子试验设计,研究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中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以此来提高母猪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对哺育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重、分娩日期相近的大约克初产母猪16头,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4头母猪,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分别饲喂4种泌乳期日粮:18%CP(A)、16%CP(B)、18%CP+0.2%Lys(C)、16%CP+0.2%Lys(D)。哺乳母猪自由采食。结果表明:提高初产母猪泌乳期日粮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水平可以增加母猪的蛋白质和赖氨酸摄入量(P<0.01),同时(1)提高了仔猪断奶存活率、断奶窝重(P<0.05)和平均日增重(P<0.01);(2)母猪的泌乳期体失重减少,断奶-发情间隔缩短(P<0.05)。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在仔猪、育肥猪日粮中添加强化料“速长X”观察其对猪各种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仔猪阶段试验组日增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14.6%、11.0%、13.1%,肥育猪阶段试验组日增重比对照组提高了8.6%.仔猪阶段试验组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7%、2.8%、2.5%,肥育猪阶段试验组采食量比对照组提高了2.3名,仔猪阶段试验组饲料利用率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7.4%、8.0%、9.3%,肥育阶段试验组饲料利用率比对照组降低了5.6%,仔猪阶段试验组的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可见强化料“速长X”还可以提高仔猪的免疫力。母猪饲料中添加强化料“速长X”后,母猪的采食量相对于对照组提高13.5%。由于母猪的采食量增加,营养摄入增多,泌乳量增加,带动仔猪的日增重增加,试验组的仔猪平均多增重16.3%。试验结果显示该技术对提高猪采食量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1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公猪自身的体质和配种能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母猪的受胎率、产仔数和后代的品质。种公猪的饲养应根据饲养标准和各地饲料条件进行日粮合理搭配,日粮体积要小些,占公猪体重的2.5%-3.0%,日粮中应以消化能(DE)≤12.50兆焦/千克、粗蛋白(CP)≤14%、钙0.65%、磷0.55%为标准。种猪每天上下午各运动1小时,使公猪达到体质健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