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松毛虫是我国历史性的森林害虫,对松林具有较强的破坏力.利用6HW-50车载高射程喷雾机,采用不同药剂、不同施药量进行松毛虫防治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6HW-50型车栽高射程喷雾机喷药防治油松毛虫效率高、施药成本低,防治费用仅16.80元/hm2左右;喷洒1.2%苦·烟乳油防治油松毛虫最佳施药量为800 g/hm2,防治效果达88.2%;喷洒8%氯氰微胶囊悬浮液防治施药量125 g/hm2和187.5g/hm2的防治效果分别达97.1%和98.9%.研究结果为评估这一新药械防治松毛虫的效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总结分析了江西省马尾松毛虫防治的经验教训,依据害虫综合防治的理论,遵循马尾松毛虫的发生规律,视不同发生阶段,采取相应措施,提出在害虫潜伏期和上升初期采取营林、生防措施,稳定低虫口;在害虫上升期,加强小面积除治,控制虫情上升;在害虫越冬代暴发成灾期,弃重治轻,遏制灾情蔓延等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
马尾松是华南的林业当家树种。目前危害松树的病虫害不断增多,但马尾松毛虫仍是松树的最主要食叶害虫,是防治的关键对象。近几年来,笔者在桂东南地区按照季节和林间害虫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微生物防治害虫的特性,合理使用不同微生物制剂,做好了马尾松毛虫控制工作,停止了在林区使用化学农药,保障了松林的正常生长、松脂的产量和采脂工作能够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4.
<正> 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a Walker)是我县危害最严重的森林害虫。1986年至1988年省林业厅在我县开展了马尾松毛虫综防试点工程的工作。摸索大面积、长期控制松毛虫危害的措施和方法。综合防冶试点工程,把害虫综合防治新理沦与我县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从生态系统和松毛虫整体群落着眼,以预防为主,以生物防治为重点,以营林工程为基础,科学、协调运用经济上和生态环境可以接受的各种防治措施。强调自然因素的控制作用,发展生物群落中有利于松林生长而不利于松毛虫猖獗的因素,允许害虫存在于经济危害水平以下。通过三年的努力,使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毛虫是我国南方松林的大害虫,寻找经济有效的办法防治松毛虫,仍是当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原生动物中的微孢子虫是许多昆虫的重要病原,关于用微孢子虫来防治害虫有过不少报道。但用微孢子虫防治马尾松毛虫未见有过详细报道。为了解微孢子虫对马尾松毛虫的影响,我们用玉米螟微孢子虫Nosema pyraustae(Paillot)不同浓度的悬液对不同虫龄幼虫的接种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松毛虫是我国松树的重要害虫,发生范围广,危害重。过去研究采用了不少防治方法都因效率低、成本高或效果不够理想等原因难以大面积推广应用。为了探索我国北部地区防治松毛虫切实可行的方法,几年来,我们在松毛虫发生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大面积航空低容量喷雾防治试验。现将试验结果、经济效益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松干蚧、松毛虫是我省松林的两大害虫。在有松干蚧发生的地区,大部有松毛虫。松干蚧寄生在松树枝、干上,取食树液;松毛虫在松树上,取食针叶。因“两虫”生活习性不同,防治方法也不一致。用氟乙酰胺涂坏,对松干蚧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但不能治松毛虫;用松毛虫杆菌、赤眼蜂或飞机喷洒化学药剂防治松毛虫,而又不能兼治松干蚧。由于缺乏防治“两虫”的综合措施,给林业生产造成了很大损失。  相似文献   

8.
白僵菌防治农林害虫,越来越显示出它的优点,防治害虫种类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害虫综合防治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1973年,我们应用白僵菌防治松毛虫,效果达80%以上。1977年以来,我们在防治松毛虫的基础上,应用白僵菌对竹斑蛾进行了防治试验,也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灭幼脲类杀虫剂是一种选择性仿生药剂,具有防治害虫经济有效、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天敌安全、无公害和对害虫不产生抗药性、抗雨水冲刷等特点。目前在林业害虫防治中广泛推广应用。但因灭幼脲防治害虫死亡速率较慢、都局限在低虫口区。为在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防治,探讨防治松毛虫虫口阈值,在1985年防治试验的基础上,1986年春季对松毛虫猖獗发生区,利用灭幼脲Ⅲ号讲行了防治试验。  相似文献   

10.
落叶松松毛虫是落叶松林广布而猖獗发生的食叶害虫,文章对落叶松松毛虫监测、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为建设单位提供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松毛虫是我省主要森林害虫之一,近年来每年发生近200万亩,占全省森林害虫发生总面积的35%;防治104万亩,占全省害虫防治面积的41%。每年为防治松毛虫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如何检查其防治效果,尚无统一的和切合实际的方法。1984年6月,我们在迁西、抚宁、青龙三县试行了虫情精确度检查与防治效果检查相结合的检查松毛虫防治效果的方法。通过实践,认为此法在大面积的防治效果检查中较为可行,且较客观的反映了防治的实际效果。现将检查方法、调查结果及防治一年来的经济效益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 松毛虫、杨毒蛾、美国白蛾等都是我省的主要食叶害虫,每年发生500多万亩。多年来曾采用多种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不符合经济、有效、安全的原则。1985年,在过去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农林害虫的研究基础上,辽宁省林业厅将“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森林主要害虫开发试验研究列为科研课题。委托辽宁省森防站和东北林业大学共同主持,1985—1986年在朝阳、阜新等9市20个县(区),进行了应用灭幼脲Ⅲ号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13.
松毛虫是危害松树的一大害虫,2003年在唐县倒马关松林区点片轻度发生,虫口密度3.7头.为了摸清1.2%苦烟乳油防治松毛虫的最佳浓度,当年3月用不同浓度的1.2%苦烟乳油作了防治松毛虫的对比试验,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由秦皇岛市林业局、青龙县林业局共同完成的“赤松毛虫预测预报因子研究”项目,于1986年11月26日通过了市级鉴定。 赤松毛虫是河北省成灾最严重的森林害虫,多年来常因没有测报方法不能掌握虫情动态而使防治工作处于被动。为此,秦皇岛市和青龙县林业局于1984—1986年,对赤松毛虫预测预报有关因子进行了观察研究。找出了防治  相似文献   

15.
在研究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 ,于 1997年对其进行了烟剂防治 ,通过烟剂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该害虫的发生。取得了连续 4年云南松有松毛虫株率控制在 1%以下的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各虫态的生活习性以及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松毛虫是我场油松林的一大害虫。林本由于松毛虫的为害,损失是惊人的。就当前状况看,随着林地面积的增加,松毛虫的发生面积也在扩大。由于基层单位资金不足,只能对松毛虫大发生的林地进行重点防治,处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根据几年的防治实践,笔者认为,在防治害虫大发生林地的同时,对松毛虫未成灾的林地应进行及早防治,控制虫口数量和蔓延速度,以减少林木损失。从防治成本、生态效益考虑,控制低虫口要比等到害虫大发生时防治好得多。马鞍山林场松岭营林区1981年近1000亩林地发现松毛虫,经调查,林缘虫口密度为2  相似文献   

17.
松毛虫是通山县主要森林害虫,发生面积大,危害严重,笔者简介了通山县松毛虫发生与防治概况,分析了松毛虫Dendrolimus pinidiatrea连续成灾的原因,笔者在总结多年防治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综合治理通山县松毛虫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生活习性的基础上,于1997年对其进行了烟剂防治,通过烟剂防治有效地控制了该害虫的发生。取得了连续4年云南松有松毛虫株率控制在1%以下的显著效果。本文介绍了玉溪市北山林场文山松毛虫各虫态的生活习性以及烟剂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正> 松毛虫是我省马尾松林的主要害虫。据普查统计,分布于66个县、市、区,为害面积达143万亩,是历年防治的重点对象。现行防治指标和确定发生程度均以幼虫数量为依据,但松毛虫幼虫在林间的分布,常因环境条件和林分状况不同而异,采用常规的调查方法,往往使所得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从而影响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为了确切地掌握松毛虫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松毛虫(Dendrolimus sp.)是中国森林发生面积最大的食叶害虫。为了更好地对松毛虫进行防治,筛选出经济、高效、实用的防治措施,选取昌图县付家林场4块标准地,在早春通过采用绑胶带、毒绳等措施进行松毛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用胶带、毒纸绳和毒麻绳3种材料阻隔松毛虫上树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防治效果依次为毒麻绳毒纸绳胶带,以用胶带防治效果最差;不同部位绑2圈毒纸绳处理和绑1圈毒麻绳处理是防治松毛虫效果最好的2种方法。综合防治成本因素,建议在昌图县使用绑1圈毒麻绳处理的方法防治松毛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