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化学农药在保证茶树免受病虫危害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农药残留也对日常饮茶的安全性及我国茶叶出口贸易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综述了化学农药在茶园中的降解动态规律、加工过程对茶叶农药残留的影响、及茶叶冲泡过程中农药的迁移规律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当前病虫害防治措施,认为保障茶叶质量安全必须从茶园入手,只有开发绿色农药、替代高风险农药、规范农药使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茶叶农药残留问题,保障茶叶出口不受国外绿色壁垒的阻碍。  相似文献   

2.
茶园生态环境恶化是造成茶园产量低、茶叶品质差的主因,本文从安溪县感德镇茶园生态修复的生产实践出发,总结了一系列茶园生态修复技术与措施,改善茶园生态系统,培养生物多样性,从而降低农残、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升茶叶品质,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全县茶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通过盆栽试验和文献调研,研究了茶树对铅的吸收积累特性,构建了土壤-茶叶铅转运模型,利用污染源清单法和普查数据,分析并预测了浙江省茶园的铅污染风险。结果表明,茶树各部位铅含量随土壤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当土壤中铅含量达到500 mg·kg-1时,嫩叶中铅含量最高可达22.83 mg·kg-1。铅在茶树各部位的积累量总体表现为新叶<老叶<茎<根。当土壤铅含量低于100 mg·kg-1时,茶叶铅含量能符合我国标准要求;如果土壤铅含量高于150 mg·kg-1,茶叶铅含量超标的风险明显增加。浙江省1990—2018年的铅人为排放量展示出较大的时空差异,铅排放量在2009—2014年快速增长后仍处于相对高位,各地应因地制宜削减铅排放。基于相关数据预测,在现有产业模式驱动下,2030年浙江省茶叶铅污染风险将进一步提高,茶园铅污染风险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产茶大国,其茶叶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都位居世界前列,但从近年来的茶叶质量安全检查与安全类型规范上来看,我国茶叶却存在着严重的农药残留。氟含量及重金属超标等安全问题。这主要是因为茶园农药肥料使用不合理、茶叶采摘技术不到位、产地环境不合格所致。本文就将探讨当前我国茶叶在种植环节的质量安全问题,并提出质量安全问题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5.
介于目前种植行业体系与生态环境的变化,食品安全问题俨然已经成为目前世界各领域所重点关注的话题。而茶叶这种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要消费品之一,其茶叶质量与品质一直都受到人们广泛关注,当前需要对绿色防控技术进行应用,在生物防治技术的基础上,提高茶叶产量和质量。文章对生物防治技术进行分析概述,研究了我国茶叶种植发展现状以及生态茶园的模式与特征,阐述了茶园主要存在的病害与虫害,同时提出生物防治技术在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控中的应用措施,从而实现茶园产业领域生产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综合提高。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铅来源分析及相应去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军保  徐明星  曲颖  谢少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52-6453,6482
利用先进的同位素技术手段揭示我国某地茶叶中的铅来源,同位素示踪显示,除部分铅来源于土壤,茶叶中还有一部分铅来自于大气沉降物。为此,加强土壤修复治理和大气环境保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燃煤污染,减少道路交通及建设扬尘,是减轻茶叶铅污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土壤镉污染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产品卫生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茶叶作为传统饮品一直以来广受消费者喜爱,为了防止镉污染事件的发生,加强对茶叶镉含量的监管与控制是保障茶叶食品安全的重要举措。因此综述了我国茶叶镉污染状况,包括茶园土壤及茶叶的镉含量水平及茶叶镉的浸出特征,阐述了风险评估在镉等重金属安全评价中的研究与应用,包括风险评估对制定、修订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要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尽快制定茶叶镉含量最大限量指标的建议,以保障饮茶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我国现行茶园环境质量相关标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的状况,在借鉴和参考国内外最新农业环境质量相关标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园环境质量的实测情况,提出了更为科学的《生态茶园环境质量标准》,对茶园环境空气中12项指标、土壤中54项指标、灌溉水中130项指标进行了限制,拟从源头上有效控制茶园的环境污染,保障茶叶的质量安全,以期为我国茶产业可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茶叶安全生产一直是茶产业生产关注的重点,而茶园病虫害绿色防治也是研究的难点。本文综述了恩施市茶园主要病虫害,概述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自然天敌、冬季清园等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以期为茶园病虫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茶园土壤氮磷钾与茶叶品质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氮磷钾素是茶树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能够决定茶叶的产量与品质,随着市场对茶叶的需求日益增长,茶园土壤氮磷钾的管理已成为当前茶树营养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结合我国近年来研究成果,综合论述了茶园土壤氮磷钾素对茶叶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对茶树氮磷钾施肥配比进行归纳,并就茶园土壤施肥方法提出了粗略的看法.结合茶产业发展及现有研究中的不足,指出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以期为茶叶的高产优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approve the efficacy of functional compound recipe liquid of eliminating lead and calcium to eliminate lead in rats.Total 120 rats were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according to weight: blank group (CK),negative group (ND),positive group (PD) and high group (HD,6.67 Mg·kg -1·BW·d -1 ),middle group (MD,3.33 Mg·kg -1·BW·d -1 ) and low group (LD,1.67 Mg·kg -1·BW·d -1 three groups).Except CK,other groups were drunk 0.24% Pb(AC) 2 ,in which rats were filled with functional compound recipe liquid to eliminate lead and DSMA was added to positive group (PD).On the 20th day,the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the tail.on the 40th day,the whole blood was collected from eyeball.After executed,liver and blood were collected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lead and calcium.Results showed that lead contents in blood and liver of three dosage groups obviously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ND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any two groups of three dosage groups (P0.01).Meanwhile,the calcium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in three dosage groups.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functional compound recipe liquid of eliminating lead has the evident function of eliminating lead and can promote calcium absorption.  相似文献   

12.
采用现场采集植物样品、室内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铅胁迫对铅富集生态型和非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和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即使在480mg·L-1处理水平,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的叶片干重,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MDA水平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别。非富集生态型的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和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两种生态型的SOD、POD、CAT活性在铅胁迫下均比对照有所增加,但富集生态型增加的程度低于非富集生态型。由此推测,在相同铅胁迫下,富集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细胞的受害程度小于非富集生态型。富集生态型叶片铅含量与叶片POD、CAT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而非富集生态型叶片铅含量与叶片干重、叶绿素含量变化呈显著负相关,与MDA含量和SOD活性变化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探讨了硝酸铅和金属铅作为对照品测定铅含量的方法。结果表明,二者铅的测定值没有明显差异(P≥0.05),硝酸铅溶液比金属铅溶液相对稳定,因此,以硝酸铅代替金属铅作为对照品,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寻找铅污染土壤净化和景观化的材料,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3种十字花科花卉在铅污染条件下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3种观赏花卉中,香雪球(Lobularia maritime)地上部吸收富集铅的量最大,积累铅能力最强,其次为紫罗兰(Matthiola incana),羽衣甘蓝(Brassifa oleracea)吸收积累铅能力最弱;根部铅富集量最大的为香雪球,其次为羽衣甘蓝,紫罗兰根部铅吸收积累能力最弱。在Pb质量分数为1 000 mg/kg时,香雪球和紫罗兰耐性较强,可用作铅污染土壤的稳定修复植物。  相似文献   

15.
公路旁苹果园铅污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10国道陕西洛川境内京兆路段和永乡路段公路旁苹果园内果实、叶片和土壤中的铅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汽车排放的尾气使公路两旁200m范围内果园的土壤、果实和叶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表面铅污染,距公路越近,果实、叶片、土壤中的铅含量相对越高;距公路100m范围为主要污染区域,此范围内苹果果实铅含量严重超标;不同路段因车速不同,果实、叶片和土壤中的铅含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对四川省不同环境茶园中茶叶的铅与甲胺磷含量进行了检测分析,14份茶样中的铅含量为0.11~4.79 mg/kg,平均值为1.76±1.26 mg/kg,均没有超过国家最大限量标准5 mg/kg,28.6%茶样超过国家绿色食品标准中的铅限量值2 mg/kg,其中靠近公路的茶样中铅含量明显高于远离公路的茶样;3份茶样检出有甲胺磷残留,浓度在0.03~0.06 mg/kg.结果表明,四川省茶园的环境卫生状况比较好.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中铅的形态和分布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麦冬、北沙参和地黄为对象,用分级离心和逐级浸取方法研究了铅在根、叶的分布及在药用部分的形态。结果表明,根部超过90%及叶部大于80%的铅位于细胞壁上;药用部分中65%以上是活性较低的醋酸和盐酸提取态。实验结果是铅特性及铅在植物体内迁移的表现。  相似文献   

18.
几种花卉植物对土壤中铅富集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铅添加量为0,350,700 mg/kg条件下,19种花卉植物(矮牵牛、八宝景天、八仙花、百日草、彩叶草、茶花凤仙、大丽花、金边天竺葵、君子兰、孔雀草、美人蕉、射干、蜀葵、四季海棠、万寿菊、一串红、银边天竺葵、月季、紫茉莉)对铅的富集特征。结果表明:供试花卉植物在试验的铅胁迫水平下都具有较强的耐性,但其地上部干重随铅处理浓度的增加通常都有所降低;紫茉莉、蜀葵、四季海棠和茶花凤仙对铅的富集能力较强,在最高的铅处理条件(700 mg/kg)下,它们的地上部铅含量都>100 mg/kg,并且地上部铅富集系数均显著高于其他花卉植物;紫茉莉、银边天竺葵、金边天竺葵、八宝景天的铅转移系数最高值≥0.45,并且它们在铅添加量为700 mg/kg时的转移系数均显著高于铅添加量为350 mg/kg时的转移系数。综合本研究结果可知,紫茉莉不仅对铅胁迫具有较强的耐性,而且具有较高的铅富集能力和转移能力,在铅污染土壤的修复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长叶异痣对水体铅污染的指示作用,于2000年5月、7月和8月3次在太原市清徐县东湖及鱼塘采集长叶异痣(成虫)样品(每个样品含9个个体)及水样,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长叶异痣对水体铅具有富集性,可作为水体铅污染的监测生物。但为了保护蜻蜓,使雌性产卵不受影响,采样时应以雄性为宜。同一时间同一采样点所采的长叶异痣雄性成虫体内铅含量样本间差异不显著,并且此种昆虫雄性成虫体内铅含量有随水体铅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对水体铅的污染程度具有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土壤铅的浓度与油菜生长相互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采用油菜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作物对土壤中铅的吸收效应及植物的栽种对土壤铅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外源铅使用量的增加,植株鲜重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加铅量同叶子含铅量、根系含铅量都达到显著二项相关和对数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75、0.9729;栽种植物的土壤铅含量除1000mg·kg-1处理水平外,均较平衡样土壤铅含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