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豇豆嫩荚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尤其在早春豇豆更是人们餐桌上的佳品。但银川地区一直以来栽培的架豇豆成熟较晚,矮生长豇豆品种几乎无栽培。经2003年试验种植,现总结矮蔓1号矮生长豇豆高产栽培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2.
矮生长豇豆的生育与产量形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春播和秋播矮生长豇豆的生长动态,叶面积形成与效能,结荚与豆荚产量形成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春播矮生长豇豆植株和各个器官的生长动态均呈S形曲线变化。秋播矮生长豇豆虽然无抽蔓期,但其生长动态与春播基本相同,而且植株生长和叶面积都较大,单株结荚稍多,但产量无明显差异。净同化率(NAR)在营养生长过程较高,生殖生长过程较低。本文还讨论了矮生与蔓生长豇豆生育与产量形成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采用穴盘育苗,研究了不同苗龄定植对豇豆生长以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育苗中以5 d苗龄定植的豇豆产量最高,其次为9 d,综合豇豆生长表现,穴盘育苗时,以5~9 d的豇豆幼苗为适宜的定植苗龄。  相似文献   

4.
长豇豆是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碧湖平原春、夏、秋季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目前碧湖平原每年种植长豇豆逾3500hm^2,产量逾100万t,产值上亿元。鲜豇豆销往浙江、上海、江苏等周边地区,脱水豇豆销往全国各地,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脱水豇豆生产基地,现已形成了鲜豇豆、腌制豇豆、脱水豇豆一整套的产一供一销市场体系。由于市场的打开,一季一茬的栽培方式(豇豆上市有相当长的断档期)满足不了市场的需要。为此,笔者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长豇豆的翻花栽培技术研究,利用豇豆不定芽、潜伏芽的优势,促进花芽的重新分化,在豇豆采摘至支架上部时,通过重施肥及管理,让豇豆不定芽、潜伏芽重新开花结荚。  相似文献   

5.
不同生物肥料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生物菌肥、生物有机肥和化肥配置的4个肥料组合在豇豆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微生物菌肥能显著降低老菜地上的豇豆病害及死亡率,提高豇豆产量,改善豇豆品质,说明微生物菌肥能够协调豇豆在老菜地上的正常生长,降低暴风雨对伏缺豇豆正常生长的影响,减轻土壤连作障碍,其中以稼乐宝微生物菌肥+阿康复合肥组合效果最好,成本低,产量高.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豇豆吊蔓栽培中节间伸长的问题,采用10种不同浓度甲哌鎓溶液处理豇豆,测定豇豆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节间长和节间数目、嫩荚长宽及单荚质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甲哌鎓对豇豆生长的抑制效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表现,对豇豆生长适宜的甲哌鎓质量浓度为150~200 mg/L.  相似文献   

7.
以连作1~7茬设施豇豆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研究了连作设施豇豆的生理指标、产量指标及土壤的生理生化指标,以期为克服设施豇豆连作障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随着设施豇豆连作次数的增多,设施豇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影响不大,连作差异不显著。但是重茬3次之后,土壤养分及豇豆的株高、豆荚长度、单荚质量等产量性状指标均受到显著影响,呈现出明显下降的趋势。此外,豇豆在苗期及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吸收氮、磷、钾及有机质等大量营养素,开花结荚期是氮和钾的需求高峰期,因此设施豇豆抗重茬栽培苗期和营养生长阶段需要增施有机肥和无机平衡肥,幼苗期还需要适当增施抗逆性功能肥料;豇豆对磷的需求量相对较少,但缺磷将严重影响豇豆产量;因此,抗重茬豇豆生殖生长阶段可以增施含磷叶面肥以克服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8.
豇豆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和多种维生素,营养价值高,而且较耐高温干燥,植株生长强健,我国北方地区一般以露地栽培为主,春季早熟栽培的较少。为使春豇豆提早上市,实现高产高效,笔者实践总结出豇豆春提早先扣天后覆地一膜双用栽培模式,投入低、产品上市早,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蔬菜》2017,(5)
为解决豇豆吊蔓栽培中节间伸长的问题,采用10种不同浓度甲哌鎓溶液处理豇豆,测定豇豆株高、茎粗、叶长、叶宽、节间长和节间数目、嫩荚长宽及单荚质量等生长指标。结果表明:甲哌鎓对豇豆生长的抑制效果需要一段时间之后才会表现,对豇豆生长适宜的甲哌鎓质量浓度为150~200 mg/L。  相似文献   

10.
铬对水稻、大麦、小麦、玉米、大豆、胡萝卜、确豆、菜豆、木麻黄等植物的影响已有一些报道,但对豇豆影响的报道还很少。本试验采用土培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浓度的外源铬对2个豇豆品种幼苗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喷施叶面肥对早春豇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豇豆是重要的豆类蔬菜之一,目前它在保护地栽培中面积不大,主要原因是因为豇豆生长过程中喜欢高温、干燥的环境,冬季棚温不易满足豇豆这一需求,而早春以后的棚温逐渐适应豆角生长,在前茬作物拉秧前,套种豇豆,既增加大棚利用率,又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苏南地区夏季高温时间较长,温度较高,平均气温28℃左右,7、8月份时,白天温度可达35℃以上,不适合普通蔬菜生长。因此,生产上可选择种植耐热性较强的蔬菜来解决夏季伏缺问题。用耐热豇豆和叶菜类蔬菜品种进行套种,比较适合苏南地区高温季节的蔬菜栽培。叶菜类蔬菜生长中期,豇豆已经上架,其叶片比较宽大,可以形成遮阴效果,田间小气候相对比较适宜,有利于畦间叶菜类蔬菜在高温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3.
朱正荣  丁克友 《上海蔬菜》2006,(3):66-66,77
豇豆是夏秋堵淡补缺、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主要蔬菜品种之一,近年来各地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但生长过程中植株枯死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豇豆的品质和产量。据我们多年来豇豆生产的经验,造成豇豆植株枯死的原因及防治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4.
绿豇豆具有用种量大、适应性广、易退化等特点,我地因受6—7月梅雨季节和8—10月台风天气的制约,以及土地少、劳力成本高等因素,所繁育的种子外观色泽差、籽粒不饱满、价格又高,在市场上缺乏竞争优势。而西北地区具有自然条件优越,光照充足,温差大,气候干燥以及土地多,劳力成本低等特点,有利于优质绿豇豆种子的快速繁育,推动种子产业化。因此,我们根据绿豇豆的生长特点和产销实际,率先提出并成功实施了“本地选育、海南加代、西北扩繁”三位一体的绿豇豆良种育繁推一体化技术体系,经过深入调研、比较筛选,我们已在内蒙古建立了绿豇豆良种西北扩繁基地,经过几年的实施,形成了一套绿豇豆西北扩繁高效栽培技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以蔓生长豇豆为试材,对4份长豇豆种质资源(10-2、10-7、10-9-24、13-26)在秋大棚不同光照强度和生长空间条件下,进行了植物学性状和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以期优化蔓生长豇豆种植模式。结果表明:4份材料对光照和生长空间的反应在各项指标上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较强的光照和较大的生长空间可以使长豇豆提早开花,提高单株产量;不同材料单株产量提高的幅度不同,南架与北架相比10-2增幅最大,为220.0%,10-9-24增幅为150.0%,13-26增幅为55.6%,10-7幅度为71.4%。由此可见,光照强度与生长空间对蔓生长豇豆生长影响显著,较强的光照强度和较大的生长空间利于蔓生长豇豆的生长和产量潜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地处广西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4 ℃,年均降雨量1 800mm,年均日照时间为1 921 h(小时),无霜期平均为每年350 d(天),地势平坦,冬暖夏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合浦县成为露地冬春蔬菜大面积种植生产基地。在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方面,先后申报认定“南珠”、“珠还”等蔬菜品牌。特别是合浦豇豆产品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0 年4 月北海市合浦县无公害豇豆被列为上海世博会特供产品,大大加快了当地豇豆标准化生产进程。为了了解合浦县豇豆的生产情况,笔者于2011年1 月和8 月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地处广西南端,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22.4℃,年均降雨量1800mm,年均日照时间为1921h(小时),无霜期平均为每年350d(天),地势平坦,冬暖夏凉,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使合浦县成为露地冬春蔬菜大面积种植生产基地。在农产品品牌战略实施方面,先后申报认定“南珠”、“珠还”等蔬菜品牌。特别是合浦豇豆产品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10年4月北海市合浦县无公害豇豆被列为上海世博会特供产品,大大加快了当地豇豆标准化生产进程。为了了解合浦县豇豆的生产情况,笔者于2011年1月和8月展开了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大棚西瓜套种豇豆是陕西户县探索总结出的蔬菜新型高效生产模式。通过科学间套栽培,实现了西瓜与豇豆生长优势互补,平均每667m2早熟西瓜产量可达3000kg、早熟豇豆产量通常在1000kg左右。  相似文献   

19.
豇豆在长江流域一年可以栽培两季,但忌重茬,不能连作,土地利用率低;生姜不耐强光,前期生长正处于炎热的夏季,需要进行遮阳栽培。湖南省贺家山原种场种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豇豆生姜套作高效栽培技术,豇豆一般每667m^2产量1500~2000kg,产值1500~2000元;生姜一般每667m^2产量1000~1500kg,产值1000~1500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苯甲酸对豇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大,豇豆种子萌发率及豌豆幼苗的根长和苗长均呈降低的趋势。与对照相比,豇豆种子萌发率和豇豆幼苗的苗长均在苯甲酸浓度达到最大时受到显著抑制,而豇豆幼苗的根长在苯甲酸浓度最低时就受到显著抑制;随着苯甲酸浓度的增大,豇豆种子的抗氧化酶活性(SOD和POD)均呈降低趋势。10-5mol/L和10-6mol/L分别显著抑制了豇豆种子SOD和POD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