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用白糖代替酸作胶乳凝固剂,就是从胶乳中加入白糖经水解作用后,生成单糖而被细菌吸收利用,产生大量的多种有机酸质胶乳达到凝固目的。通过对无氨与含氨胶乳用白糖凝固的大量试验,初步得出不同胶乳凝固浓度、不同凝固气温、不同氨含量适宜凝固用糖量的回归方程。并进行了验证试验。在无氨胶乳的正交试验中得出凝固时间、凝固浓度、凝固用糖量的最优工艺条件和影响凝固效果的主要因素。试验还表明,只要凝固剂用量适宜,白糖凝固与酸凝固胶乳其干胶回收率没有明显差异,白糖凝固所得产品其塑性保持率比醋酸凝固高,颜色较浅,其它质量指标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 天然胶乳是巴西橡胶树依赖生物合成所产的有机生物系统,除橡胶烃外,还含有丰富的旦白质、糖类、类脂物、无机盐、酶等非橡胶物质。鲜胶乳从胶树排出后,由于细菌和酶的作用,不久就会腐败变质。长期来,在干胶生产上为防止胶乳自然凝固,保持胶乳有一定的加工稳定性,通常的做法是加氨保鲜。但由于氨呈碱性,中和用酸量(醋酸)是氨量的3.53倍,而且氨多影响干燥,胶色变深,容易引起热老化发粘等质量问题。显然,为了延长胶乳的加工时间而增加氨量是很不经济的。所以,制胶生产一直采用低氨  相似文献   

3.
用菠萝的副产品——菠萝皮汁和菠萝干酶作为天然胶乳的生物凝固剂,对胶乳具有良好的脱蛋白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菠萝酶活力愈高,对胶乳的脱蛋白效果愈好;菠萝皮汁对胶乳凝固和脱氮效果优于等酶活力的菠萝干酶,按此工艺生产天然胶,氮含量可控制在0.2%以下,但生胶的Po值较高,湿胶料较难干燥。  相似文献   

4.
在天然鲜胶乳中分别加入不同用量的盐酸羟胺,研究其对天然橡胶(NR)理化性能、硫化特性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酸羟胺用量在0.05%~0.15%范围时,制备的天然橡胶具有恒粘效果(ΔP0≤3,ΔMv≤6),而盐酸羟胺用量大小对PRI值变化影响不大;当盐酸羟胺用量小于0.05%时,天然橡胶硫化效果较好,且用量为0.03%的硫化速度最快,0.04%次之,0.05%最慢;盐酸羟胺用量对天然橡胶机械性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5.
<正> “七五”期间,我所开展“硼酸和羟胺盐复合保存剂的研究”课题,对“低氨+硼酸”和“低氨+羟胺盐”复合剂对鲜胶乳的保存作用进行比较系统地验证研究。推荐0.1%硼酸(适合RRIM600和PB86鲜胶乳)和0.03%氨+0.2%硼酸(适合混合鲜胶乳)作为制备浅色标准胶的鲜胶乳保存剂,并由此研制成功国产浅色标准橡胶。推荐0.06%氨+0.15%羟胺盐作为制备恒粘胶的鲜胶乳保存剂,同时完成鲜胶乳中试保存试验,试制出首批国产恒粘标准橡胶,为研制和开发国产恒粘标准橡胶做好预备研究。本文报导用中试保存胶乳试制的首批国产恒粘胶在云南轮胎厂作轮胎应用试验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 氨作为鲜胶乳的保存剂具有杀菌剂、毒酶剂、金属离子络合剂、PH值缓冲剂、胶体稳定剂等多方面功能,而且来源广,价格低,使用方便,无毒性,不愧为近乎理想的胶乳保存剂。唯其碱性是美中不足。为了限制这一缺点所带来的弊端,从50年代迄今,国内外从未放弃对胶乳理想长效保存剂的研究。初期研究企图用中性强力杀菌剂代替氨,结果都不如氨理想。  相似文献   

7.
云南天然橡胶产业股份有限公司东风橡胶分公司通过对鲜胶乳的凝固方法与凝固后胶料表面处理的研究,选择实施了相关的控制措施和加工方法,全面提升了鲜标胶的理化性能与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8.
刺激剂浓度对橡胶树胶乳挥发脂肪酸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乙稀利浓度刺激橡胶树所采集的鲜胶乳挥发脂肪酸值(VFANo.)的贮存变化,结果表明刺激强度对胶乳VFANo.的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9.
<正> 胶乳的凝固我国习惯上采用醋酸做凝固剂,但从有关资料得知国外则普遍采用甲酸做胶乳凝固剂。八一年底我们从河南三门峡农药厂购了一批甲酸,(到厂价2.30元,醋酸到厂价3.30元)在实验室经多次小型试验后,于四月十六日开始在大生产上使用。到年底,共用甲酸生产标准胶666.6836吨,烟片150吨,合计生产干胶816.6836吨。从各项检验指标(表三)和经济效益(表二)以及外观来看,结果是满意的,尤以经济效益明显。 下面就试验结果和大生产经过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10.
在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伟大战略方针指引下,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广大干部、职工、技术人员,发扬了敢想敢干的革命精神,经过多次的实验,将原来制胶工艺中的间断式铝槽凝固法,通过改进凝固剂配方和设备,成为快速连续式凝固。新工艺中胶乳凝固的时间从原来的几个小时缩短为2~4分钟,同时再也不用铝制凝固槽。这不但可以提高工效、节省大量铝材,还可以简化  相似文献   

11.
更新期橡胶人工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及分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处于更新期30 年橡胶人工林含碳量、生物量、碳贮量及其空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橡胶树组分的含碳量在29.94%~52.90 %之间,大小表现为:树叶>树干>树根>树枝>树皮>胶乳,相同器官的含碳量枯样的要比鲜样的高。凋落物层含碳量平均为51.90 %,林下植物为46.09 %。土壤含碳量平均为0.54%,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层次土壤含碳量逐渐减少,相邻土层差异不显著。橡胶林生态系统现存碳贮量为219.68 t·hm-2,其中乔木层为140.21 t·hm-2,占整个生态系统碳贮量的63.82 %,凋落物层和林下植被层为3.99 t·hm-2,仅占1.82 %,土壤(0~100 cm)的碳贮量为75.48 t·hm-2,占34.36 %。橡胶树各器官的碳贮量与其生物量成正比关系。树干的生物量最大,其碳贮量也最高,占乔木层碳贮量的55.6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割胶制度对橡胶树优良无性系热研8-79幼龄树的产量、干含及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等指标的影响。认为在热研8-79投产初期应以低浓度乙烯利刺激为宜,采用S/2d/4+ET0.25%割制具有产量高、蔗糖及硫醇含量高、胶乳稳定性增强的优势。指出对该品种采用低频、低浓度刺激的同时必须结合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从而达到高产、高效、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品种及凝固工艺对天然橡胶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天然橡胶不同品种和不同凝固工艺制得的生胶门尼粘度值、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的生胶门尼粘度值存在差异,不同凝固工艺的生胶门尼粘度值差异更为明显,自然凝固的生胶比乙酸凝固的门尼粘度值高;不同品种的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存在差异,不同凝固工艺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差异更加显著,自然凝固的混炼胶正硫化时间明显比乙酸凝固的短,最大转矩也比乙酸凝固的混炼胶大;不同品种的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存在差异,不同凝固工艺的硫化胶的力学性能差异更为显著,自然凝固的硫化胶的综合力学性能优于乙酸凝固的硫化胶。  相似文献   

14.
试验研究了巴西橡胶树在不同的预割后正式割胶时的胶乳生理效应,结果表明:与不预割树相比,经预割处理后的橡胶树干胶含量略微下降,硫醇含量可能因为株间差异因而变化不明显,无机磷含量上升,胶乳中的蔗糖含量下降,表明预割可以增强橡胶树的整体代谢。  相似文献   

15.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convenient spectroscopic evaluation method of Para rubber quality. Ultra violet–near infrared (UV–NIR 370–1085 nm) spectra of latex were measured in transmittance mode. Calibrations for total solid content (TSC) and dry rubber content (DRC) were developed using spectral data set with aid of partial least square regression analysis using 57 samples. UV–NIR spectra of latex provided good regression models between measured and predicted values of TSC and DRC with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 for cross-validation of 0.96 and 0.97, respectively. The ranks were 2 and 1,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suggests high accuracy in-line quality control of latex using UV–NIR spectroscopy. The long wavelength NIR spectra of bark were scanned to check the feasibility of on-site evaluation of latex quality by measuring the NIR spectra of standing tree. From the observation of near infrared spectra, it was shown that there was more latex signal in outer part of wood bark than in inner part of wood bark. This result suggests that the focal point should be on the outer part of bark to get the signal of latex when we measure the spectra of standing tree.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未开割胶树进行2%乙烯利刺激,在刺激后的6 h、12 h、24 h、48 h、72 h和CK (未用乙烯利刺激)割胶,分析对橡胶树无性系热研7-33-97幼龄开割树的乳胶生理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刺激稀释胶乳后72 h发生强烈稀释,蔗糖在刺激后48 h开始大量转运进入乳管;乙烯利刺激不同时间后割胶,与对照CK相比:随着割胶刀次递增,干胶含量递减,蔗糖、无机磷(除刺激24 h和72 h外)和硫醇含量在第2刀出现1个最低点,随后逐步升高。差异显著性分析表明,刺激72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干胶含量差异显著,长时间刺激(24 h)后割胶与短时间刺激(6~12 h)割胶蔗糖含量差异显著,72 h内刺激割胶无机磷含量差异不显著。故涂乙烯利刺激72 h后割胶较合适。  相似文献   

17.
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是天然橡胶(顺式-聚异戊二烯)商业化生产中栽培最为广泛的一个物种。本研究中,为了深入分析并了解胶乳转录谱,尤其是橡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转录表达情况,我们从橡胶树的胶乳这种代表单一细胞类型的胞质成分中分离得到10 040个表达序列标签(ESTs),经ESTs序列编辑组装之后共获得3 441个独立转录本(UTs)。基于标准基因词汇体系对这些UTs进行功能分类的结果显示,它们中的73.8%均与未知功能的基因相关。在高度表达的ESTs中,编码橡胶生物合成及应激或防御相关蛋白的ESTs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编码分属三个蛋白质家族的橡胶粒子膜蛋(RPMPs)的序列其所占ESTs的比例即高达12%。从这些ESTs中还鉴定出了九种RPMP异型体(7.9~27KDa),其中包括14 Kda的REF(橡胶延伸因子)及22 Kda的SRPP(小橡胶粒子蛋白)。试验中利用抗REF及SRPP抗体也检测到了胶乳中多种RPMP异型体的表达。此外,EST及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QRT-PCR)分析均证实REF和SRPP为胶乳中最丰富的转录产物。除橡胶生物合成之外,比较序列分析结果显示,RPMPs与植物界存在的应激相关蛋白序列具有高度相似性。最后,本文还根据转录本丰度及差异基因表达就RPMP在顺式-聚异戊二烯生物合成中的功能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和推测。  相似文献   

18.
罗明武  邓柳红 《林业科学》2006,42(9):127-130
从产胶形态结构及生理学研究、分子生物学研究、排胶机制研究、割胶及乙烯刺激对产胶排胶的影响等方面对巴西橡胶树的产胶与排胶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