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进行玉米“3414”肥料效应试验,探求玉米最佳施肥量。试验结果表明:在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丰缺程度表现为中N、中P、低K的地块进行肥效试验,以1hm^2施N:210kg、P:60kg、K:150kg的处理(N2P2K2)玉米产量最高,达9102kg/hm^2;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并对回归方程进行分析结果说明玉米产量与氮、磷、钾肥施肥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其最佳经济产量(9465kg/hm^2)的氮、磷、钾施肥量依次是168.0kg/hm^2、48kg/hm^2、121.5kg/hm^2。  相似文献   

2.
采用“3414”试验设计,时氮磷钾肥不同配施比例与金盏花产量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肥配施对鲜花产量影响达显著水平,各施肥处理的鲜花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增产3045.9—6414.2kg/hm^2;缺氮对产量影响最大,磷肥次之,钾肥最小;最佳产量施肥量为:N158.54kg/hm^2,P2();126.61kg/hm^2,K2()62.80kg/hm^2,最佳产量为33722.58kg/hm^2。  相似文献   

3.
沙壤土种植优质小麦配方施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沙壤土上进行8种不同施肥处理的试验,探讨施肥对优质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底肥施氮(N)82.5kg/hm^2,磷(P2O5)60kg/hm^2,钾(K2O)60kg/hm^2,拔节期追施尿素145.5kg/hm^2,为最优施肥处理,小麦每公顷产量6143.28kg,优质率97%.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奶花芸豆种植密度与施肥量优化组合模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密度、氮(N)、磷(P2O5)、钾(K2O)施用量对奶花芸豆产量的影响,通过田间试验测定参数,利用计算机技术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产量函数模型,经计算机模拟寻优,筛选出了产量的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在试验条件下,当奶花芸豆栽培密度为150000株/hm^2,施氮量300kg/hm^2,施磷量200kg/hm^2,施钾量45kg/hm^2组合时,产量可达到3833.4kg/hm^2。  相似文献   

5.
隆德县阴湿区马铃薯“3414”肥料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马铃薯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马铃薯产量(Y)与N(X1)、P2O5(X2)、K2O(X3)之间的回归方程,得出隆德县阴湿区马铃薯最高产量施肥量为N143.91kg/hm^2、P2O5 95.34kg/hm^2、K2O 6.12kg/hm^2,此时产量的预测值为36582.2kg/hm^2,N、P、K最佳施用量比例为1.5:1:0.064。  相似文献   

6.
氮、磷、钾不同用量混配肥在日光温室茄子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基施有机肥30t/hm^2的基础上,以施N750kg/hm^2,P2O5 375kg/hm^2,K2O 750kg/hm^2处理的茄子产量最高,达100372.0kg/hm^2,较对照(不施化肥)增产108.9%;而再继续增施混配肥时,茄子产量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  相似文献   

7.
刘华  王峰  郭永忠  王顺霞 《西北农业学报》2006,15(4):133-135,140
运用“311-A”试验设计,探讨宁夏盐池县城西滩扬黄灌区玉米氮、磷、钾肥料的最佳配比。结果表明,施氮对产量的影响较大;在交互作用中,氮磷交互对产量的影响较大,磷钾的交互效应较小;通过回归分析,确定了产量9000kg/hm^2以上的施肥措施为施用纯N肥115.5-128.4kg/hm^2,施用P(P205)肥67.05-84.3kg/hm^2,施用K(K20)肥69.15-82.2kg/hm^2。  相似文献   

8.
大荔县冬枣“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施氮磷钾区处理产量最高,投产比也高,因此在中等肥力条件下,氮磷钾配合施用能提高冬枣的产量和品质,大荔县冬枣以施纯氮300kg/hm^2、纯磷180kg/hm^2、纯钾225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9.
通过田间小区“3414”肥效试验,摸索当地超级稻最佳施肥量。结果显示,无论是群体结构还是产量和经济效益,6(N2P2K2)处理均表现最优,产量为8282.55kg/hm^2,经济效益为18096.94元/hm^2。在试验条件下,氮的收支平衡系数大于1,磷的收支平衡系数大于2,钾的收支平衡系数小于1。氮、磷、钾肥互作效应较强,氮、磷肥互作效应较弱,磷、钾肥互作效应最弱。综合分析,超级稻最佳施肥量:N150kg/hm^2、P20552.5kg/hm^2、K20120kg/hm^2;结合当地实际生产经验,建议超级稻施肥量:N200kg/hm^2、P20552.5kg/hm^2、K20150kg/hm^2。  相似文献   

10.
干旱区豌豆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豌豆产量与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豌豆产量(Y)与氮肥(N)、磷肥(P)、钾肥(K)之间的回归方程,并得出干旱区豌豆的最佳施肥量是氮(N)44.55kg/hm^2、磷(P2O3)70.05kg/hm^2、钾(K2O)16.35kg/hm^2,此时产量的预报值为2163.9kg/hm^2,最佳施肥量比例为1:1.572:0.367。  相似文献   

11.
西昌市高枧乡水稻氮磷钾“3414”肥料效应模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3414”设计方案是吸收回归最优设计处理少、效率高的优点,全国测土配方施肥推荐采用试验方案。本文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以“Ⅱ优838”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在全市大宗土壤上进行氮、磷、钾肥料效应田间试验。采用肥料效应函数法原理进行回归模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西昌市高枧乡水稻产量(Y)与氮(N)、磷(P)、钾(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Y=7426.73+14.87N+32.79P+35.47K+0.12NP+0.09NK-0.19PK-0.16N^2-0.11P^2-0.14K^2。通过微分法求得:N=117.1139kg/hm^2、P205=166.2749kg/hm^2,K2O=51.1646kg/hm^2时水稻产量最高,为12092.62kg/hm^2;氮磷、氮钾、磷钾与产量(Y)存在脊背型关系,二者施用量配合适宜时有利于提高产量;氮、磷、钾施用量与水稻产量(Y)存在显著的上抛物线关系。  相似文献   

12.
采用“3414”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热研4号王草的三要素平衡施肥田间试验.研究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对热研4号王草产量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氮、磷、钾肥增产的主次顺序为P〉K〉N;热研4号王草最高产量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399.08kg/hm^2,钙镁磷肥224.40kg/hm^2,氯化钾60.38kg/hm^2,此时最高产量为385.0t/hm^2,其最佳施肥配比为形(N):W(P2O5):W(K2O):5.07:1.12:1;热研4号王草最佳施肥利润的氮、磷、钾优化施肥组合为尿素413.1kg/hm^2,钙镁磷肥207.9kg/hm^2,氯化钾156.1kg/hm^2,其最佳施肥利润达5634元/hm^2,此时产量为384.90t/hm^2,三要素配比为形(N):W(P2O5):W(K2O)=6.33:1.25:1。  相似文献   

13.
施肥和耕作措施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管瑶  张忠学  贺兴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35-6937
[目的]为提高旱地粮食产量和降水资源利用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全方位振动深松地块和常规中耕地块2个对照的基础上,设置氮、磷、钾3因素4水平试验,研究不同施肥、耕作措施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通过田间试验发现,不同肥料处理,土壤经过全方位振动深松有利于提高大豆产量,而且增施氮肥和磷肥的效果更显著。振动深松耕作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对大豆百粒重的影响依次是N〉P〉K,其中N2(167.3kg/hm^2)、N3(240.0kg/hm^2)、R(133.9kg/hm^2)、P3(192.0kg/hm^2)、K1(125.1kg/hm^2)、K2(200.8kg/hm^2)处理对大豆百粒重的增加效果明显;常规中耕条件下,氮肥、磷肥、钾肥对大豆百粒重的影响依次是P〉K〉N,其中P0(0)、P1(83.4kg/hm^2)、P1(133.9kg/hm^2)、K2(200.8kg/hm^2)处理对大豆百粒重的增加效果明显。[结论]合理配施N、P、K及全方位振动深松耕作技术对于保证大豆稳产、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氮、磷、钾肥料不同施用量条件下,调查万寿菊产量及叶片中叶黄素含量变化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施用量对万寿菊的产量及叶黄素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在以菊花为收获产物,以花中叶黄素为最终产品的生产实际中.三种肥料配合施用适宜用量为尿素20kg/hm^2、磷酸二铵40kg/hm^2硫酸钾20kg/hm^2,此时万寿菊中叶黄素含量达最高。  相似文献   

15.
滴灌条件下棉花不同生育期N·P配比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静波  杨国江  何江勇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586-13588
[目的]寻求滴灌棉花不同生育期N、P肥配比的最佳施肥方案。[方法]在有机质含量较低、肥力中下、有效氮较贫的新疆垦区土壤上,应用6因子2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滴灌条件下随水施肥棉花不同生育期(苗蕾期、花铃前期、花铃后期)养分需求规律、N和P肥的最佳用量。[结果]在该试验土壤条件下,棉花各生育期施氮肥对棉花的增产效果非常明显,而磷肥仅在吸收较强的花铃后期表现出一定的增产作用。籽棉产量高于4500kg/hm^2的各生育期N、P配比的优化施肥方案依次是:苗蕾期氮(N2)90.93~97.44kg/hm^2,磷(P2O5)15.53~19.44kg/hm^2;花铃前期氮(N2)163.31~168.08kg/hm^2,磷(P2O5)27.84~30.77kg/hm^2;花铃后期氮(N2)41.37~45.71kg/hm^2,磷(P2O5)66.96~72.65kg/hm^2。[结论]该研究为确定棉花滴灌专用肥的配方及科学施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隆德县蚕豆钾肥不同用量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蚕豆钾素化肥不同用量试验表明,在基施纯N90kg/hm^2、P2O5 75kg/hm^2的基础上,施K2O处理的分枝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和产量均比不施K2O处理(对照)的增加,其中产量增加9.7%~25.5%,纯收入增加9.0%~22.8%。钾肥施用量与蚕豆产量(y)的关系方程:y=2721.0+14.364K-0.0860K^2(r^2=0.9161),施K2O83.5kg/hm^2时最高产量可达3321kg/hm^2,可增加效益1592.2元/hm^2;当需要获得最大效益时,可施K2O72.5kg/hm^2,产量可达3310kg/hm^2.可增加效益1627.2元/hm^2。  相似文献   

17.
安景文  华丽民  刘艳  解占军  汪仁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31-17433
[目的]为玉米品种先育335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通过田间施肥试验研究了不同施氮量和不同施肥方法对先育335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各施肥处理的平均叶绿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对照的生物产量最低,为19418.0kg/hm^2;处理6的生物产量最高,为27747.5kg/hm^2。处理6中玉米吸收的N和K最多,低氮处理中玉米的吸磷量最高。施肥对先育335的穗行数影响最小,对行粒数和百粒重影响较大,处理6的行粒数最高,百粒重最重,分别为39.27个和43.67g。施肥处理的玉米产量比对照高20%~42%。先育335的最佳施氮量为210kg(纯N)/hm^2。中氮处理的玉米籽粒增产8.65kg/kg(纯养分),低氮处理的玉米籽粒增产6.12kg/kg(纯养分),高氮处理的玉米籽粒增产5.08kg/kg(纯养分)。[结论]大量氮肥作底肥深施和后期追施少量氮肥的施肥方法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索保护地土壤供肥特点和氮、磷、钾肥施用效应,以生菜为供试作物,在北京顺义杨镇松各庄布置了“3414”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氮210(kg/hm^2)、磷(P2O5)90(kg/hm^2)和钾(K20)150(kg/hm^2)时,生菜产量最高,达59967.0(kg/hm^2)。施磷、钾肥对产量无显著影响,揭示大棚土壤并不缺磷钾。回归分析表明,氮164(kg/hm^2),为最佳经济施肥量,此时生菜产量为59115.8(kg/hm^2)。该田块肥料利用率低,钾最高只有12.0%,氮肥最高利用率为5.9%,而磷肥最高也只有5.1%左右。在氮、磷、钾养分平衡指数中最高的钾只有1.73,最低的磷只有0.27。生产实践中应及时监测土壤养分状况,合理施肥,避免资源浪费。  相似文献   

19.
缪永胜  陈谋贵  涂雅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438-17439
[目的]进一步探究丘陵地区稀植大穗型杂交玉米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方法]设2因素3水平,共9组处理,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研究种植密度(42000—54000株/hm^2)与施氮量(135~225kg/hm^2)对丘陵区杂交玉米经济性状与产量的影响。[结果]在种植密度与施氮量的范围内,玉米经济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是A.B,(栽培密度42000株/hm^2,施纯氮225kg/hm^2),淇穗长为21.5cm,穗粒数为627.9彬穗,千粒重为356.7g;玉米产量最高的组合是A2B2(栽培密度48000株/hm^2,施纯氮180kg/hm^2),产量达9221.2kg/hm^2。[结论]综合评价,在种植密度42000~48000株/hm^2、施纯氮180~225kg/hm^2的条件下,玉米经济性状较好、产量水平较高,生产中应将密度和施氧水平控制在该范围。  相似文献   

20.
强化栽培下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近几年水稻强化栽培在各地进行了试验示范,并取得较好成效。为探索水稻在强化栽培条件下,施用一定量有机肥作基肥的基础上,不同氮(化)肥用量对产量的影响,在平阳县萧江镇河坤村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在施P2O545kg/hm^2、K2O90kg/hm^2前提下,施N240kg/hm^2处理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