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表明:667m^2用36%速杀菌WP120g、50%菜菌克WP105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对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筛选的实验说明,50%速克灵WP1125g/hm2、40%菌核净WP1500g/hm2、50%菌核·福WP1500g/hm2可有效地防治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明显高于多菌灵、多·硫胶悬剂.推荐在油菜菌核病中等发生及中等以上发生年份,防治感病品种油菜,应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并做好速克灵、菌核净、菌核·福的交替轮换使用.  相似文献   

3.
王建  张燕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4):138-138,182
研究表明:每hm2用50%菜菌克WP 1575g、36%速杀菌WP 1800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多种新药剂防治油菜菌核病田间试验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表明:667m^2用36%速杀菌WP120g、50%菜菌克WP105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95%-100%适期用药一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50%福·茵核WP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经济有效用药量为1500g/hm2,明显优于50%福美双WP 1500g/hm2,与目前生产中应用效果较好的40%菌核净WP1800g/hm2防效相当.  相似文献   

6.
李艳梅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42-143
每hm2用50%菜菌克WP1.575kg、36%速杀菌WP1.8kg在油菜主茎开花株率达95-100%适期用药1次,对菌核病的病指防效达70-80%,保产效果可达10%以上,优于福菌核、菌核净、粮果丰等药剂,是防治抗性油菜菌核病较为理想的药剂,可在菌核病已产生抗性地区替代多菌灵及其复配剂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陕西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杀菌剂田间防效,为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在室内测定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根据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对油菜菌核病菌敏感性强的7种药剂的商品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咪酰胺、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及菌核净的敏感性较强,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73 3~0.409 0μg/mL,其次为乙霉威与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679 1和2.236 7μg/mL,对上述9种药剂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百菌清中度敏感,其EC50为12.915 1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均有显著防效,其中以50%速克灵WP 750 g/hm2的防效最高,达到85.9%;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 1 125 g/hm2、50%多菌灵WP 2 250 g/hm2及43%戊唑醇SC 375 g/hm2,其防效分别达到77.3%,75.2%和68.6%;25%咪酰胺EC 562.5 g/hm2与50%异菌脲WP 750 g/hm2防效相当,分别为60.3%和56.2%;而以40%菌核净WP 1 875 g/hm2的防效最低(45.7%)。田间产量调查结果显示,50%速克灵(腐霉利)WP的保产率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19.5%和1 850.8元/hm2;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17.6%)、50%多菌灵WP(17.1%)和43%戊唑醇SC(15.8%),保产效益达到1 479.2~1 719.4元/hm2;40%菌核净WP的保产率(10.3%)和保产效益(913.9元/hm2)最低。【结论】综合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田间药效和保产效益结果认为,腐霉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咪酰胺、异菌脲和菌核净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油菜菌核病的有效防治药剂,且以前4种杀菌剂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8.
几种蔬菜菌核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菌核病菌在20℃下菌丝生长速度最快,25℃、15℃次之,40℃为菌丝的致死温度。病菌在相对湿度85%以上的高温下8h,才能形成危害性的软腐斑,且随着高湿时间的延长,扩展斑增大。菌核病菌在全光照菌丝生长的最快。病菌在3d-5d菌龄能够侵染叶片,随着菌龄的增长,致病力变弱,8d以上的菌龄的菌丝基本上失去致病性。研究表明,50%多菌灵WP、50%菌核净WP、50%异菌脲WP、70%农利灵WP、70%敌克松WP、80%苯菌灵WP等杀菌剂对菌核病抑菌效果优良。  相似文献   

9.
选用3种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进行了不同茬口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使百功WP、50%多菌灵WP和77%可杀得WP对非重茬地防治效果均好,防效分别达91.90%、80%、76%以上;对重茬地使百功WP防效最好,达83.30%,多菌灵和可杀得防治效果不太理想。要全面控制菌核病发生危害,在选择高效药剂的同时,必须轮作换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陕西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ium)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以及不同杀菌剂田间防效,为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FAO推荐的菌落直径法,在室内测定油菜菌核病菌对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并根据室内敏感性测定结果,选择对油菜菌核病菌敏感性强的7种药剂的商品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陕西汉中地区的油菜菌核病菌对咪酰胺、腐霉利、异菌脲、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及菌核净的敏感性较强,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0.073 3~0.409 0 μg/mL,其次为乙霉威与丙环唑,其EC50分别为0.679 1和2.236 7 μg/mL,对上述9种药剂均表现为高度敏感;对百菌清中度敏感,其EC50为12.915 1 μg/mL。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7种药剂对油菜菌核病均有显著防效,其中以50%速克灵WP 750 g/hm2的防效最高,达到85.9%;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 1 125 g/hm2、50%多菌灵WP 2 250 g/hm2及43%戊唑醇SC 375 g/hm2,其防效分别达到77.3%,75.2%和68.6%;25%咪酰胺EC 562.5 g/hm2与50%异菌脲WP 750 g/hm2防效相当,分别为60.3%和56.2%;而以40%菌核净WP 1 875 g/hm2的防效最低(45.7%)。田间产量调查结果显示,50%速克灵(腐霉利)WP的保产率与效益均最高,分别达到19.5%和1 850.8元/hm2;其次为80%甲基托布津WP(17.6%)、50%多菌灵WP(17.1%)和43%戊唑醇SC(15.8%),保产效益达到1 479.2~1 719.4元/hm2;40%菌核净WP的保产率(10.3%)和保产效益(913.9元/hm2)最低。【结论】综合10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田间药效和保产效益结果认为,腐霉利、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戊唑醇、咪酰胺、异菌脲和菌核净均可作为陕西目前及今后油菜菌核病的有效防治药剂,且以前4种杀菌剂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为验证36%多·咪鲜WP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采用36%多·咪鲜WP、22%油丰WP和50%多菌灵WP进行了油菜菌核病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36%多·咪鲜WP50、60g/667m2处理的病株防效、病指防效优于其他药剂,并具一定的保产、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油菜主要病虫害的危害症状 (一)油菜菌核病 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一般发病率为10%~80%,产量损失为5%~30%。该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围厂,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烟草和10多种主要蔬菜等。油菜菌核病的病原菌为核盘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种子和残株或其他寄主上越夏、越冬。  相似文献   

13.
许德稳  孙俊铭  韦刚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41-141,168
试验结果表明,22.5%异菌脲SC对油菜菌核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油菜生长安全,用药量达2 666.7ml/hm2以上时,最终病指防效可达84%以上,高于对照药剂40%菌核净WP1 500g/hm2。在大面积推广应用时,建议22.5%异菌脲SC用药量为2 666.7~3 333.3ml/hm2,于油菜盛花初期、盛花期各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4.
油菜菌核病发生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两年的系统调查研究,基本摸清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规律。结果表明,春季旬平均气温通过5℃时,菌核开始萌发,当菌核萌发率达60%,月平均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病害发生严重;若油菜盛花期与菌核萌发吻合,再加上3d以上阴雨绵绵天气,油菜菌核病会大流行。  相似文献   

15.
油害灵是杀菌剂与微量元素的复配剂,室内离体测定结果表明对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的形成有抑制作用。田间小区活体试验效果更为明显,比多菌灵常规剂量的防效提高10%以上,增产超过15%,菌核病大发生年份增产幅度达21.2%~49.9%。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为一、二次有效分枝、单株角果、千粒重增加。多年大面积示范表明,该药对菌核病的防效可达80%左右。  相似文献   

16.
水稻菌核秆腐病包括小球菌核病、小黑菌核病、褐色菌核病、球状菌核病.我国各稻区均有发生.在我省最近几年时有发生. 1发病症状 1.1小球菌核病和小黑菌核侵害稻株,茎秆腔内充满灰白色菌丝和黑褐色小菌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旨在筛选用于桑葚菌核病防治的高效生物制剂,提高桑葚品质。【方法】通过田间试验,选用2×108 CFU/g泰诺木霉菌(WP)、3%中生菌素(WP)、47%春雷·王铜(WP)、3×108 CFU/g哈茨木霉菌(WP)、4%嘧啶核苷类抗生素(水剂)5种生物制剂,每种生物制剂设3个浓度梯度,在桑树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分别用5种不同生物制剂不同稀释液喷施桑树。【结果】5种生物制剂对桑葚菌核病具有不同程度的防效,且同一生物制剂随着药液浓度增加,防效呈上升趋势。【结论】2×108 CFU/g泰诺木霉菌可湿性粉剂300~800倍液对桑葚菌核病防效是69.76%~84.02%,与目前生产中应用的化学药剂腐霉利防效相当,因此可作为桑葚菌核病的防治药剂。  相似文献   

18.
油菜和茄子是兰溪市粮油和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本文采用了新型吡啶酰胺类杀菌剂(氟唑菌酰羟胺SC)与常规药剂(腐霉利WP、多菌灵WP、啶酰菌胺WG、嘧霉胺SC)在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的田间防治对比试验,油菜菌核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和50%腐霉利WP显著优于50%多菌灵WP。其中,50%啶酰菌胺WG处理的效果最好,病指防效在85%以上。大棚茄子灰霉病防效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WG防治效果极显著优于其他2种杀菌剂,防效为86.67%。  相似文献   

19.
防治油菜菌核病药剂筛选试验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防治油菜菌核病的高效药剂,于2011年进行了不同药剂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油菜始花期用药,药后10d对菌核病防效以凯泽40g/667m2最佳,其次为眯鲜胺135g/667m2、菌核净135g/667mz,病指防效分别为89.9%、85.7%、80.7%;在始花期、盛花期两次用药,对菌核病防效也以凯泽40g/667m2为最佳,药后15d、成熟期病指防效分别为93.6%、100%,其次为扑海因100g/667m2和戊唑醇65g/667m2,药后15d、成熟期病指防效分别为89.9%,88.6%,98.8%和97.6%。其他药剂除多菌灵外,防效均较理想,成熟期病指防效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20.
果桑菌核病的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桑菌核病是果桑最主要的病害,主要为害桑葚.桑树菌核病是肥大性菌核病、缩小性菌核病、小粒性菌核病的统称,属子囊菌亚门真菌病菌.菌核随桑葚落地,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盘内子实体上生子囊释放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到雌花上,菌丝侵入子房内形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