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玉米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的筛选初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玉米杂交种郑22×综3的幼胚愈伤组织为材料,在加有NaCl和羟基脯氨酸(Hyp)的筛选培养基上,连续筛选5代,获得耐NaCl和耐Hyp的愈伤组织变异体.研究结果表明:(1)两种变异体具有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和较低的渗透势;(2)在相同盐浓度的培养基上,脯氨酸含量和K+,Na+含量均为影响耐盐变异体耐盐性的影响因子,经比较排序为Hyp变异体>耐NaCl变异体>对照,耐Hyp变异体表现了最强的耐盐性;(3)耐Hyp变异体的高脯氨酸含量特性比耐NaCl变异体稳定.用Hyp筛选耐盐变异体的的方法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2.
玉米体细胞抗盐突变体的筛选及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玉米幼胚所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繁殖后,用NaCl作选择剂,在含质量浓度10~20g·L-1NaCl的N6筛选培养基上连续筛选3代,再转移到无盐的继代培养基上培养3代,得到耐20mg·L-1的抗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对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等指标的测定表明,该愈伤组织变异体是耐盐的.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在分化培养基上可分化出再生植株,在10g·L-1NaCl胁迫下耐盐变异体再生植株相对电导率小于对照再生植株,而可溶性糖含量高于对照植株.耐盐株自交得T1代种子,在不同质量浓度NaCl胁迫下测定其发芽率,耐盐变异体后代种子发芽率均高于对照种子发芽率,说明变异体的耐盐性是可遗传的.  相似文献   

3.
玉米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筛选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寻找离体筛选耐盐作物类型的新途径,特选配了4个适于幼胚培养的玉米杂交组合,以其幼胚为外植体,诱导出胚性愈伤组织。继代5次后,用200 mmol/L的NaCl和5.5 mmol/L的Hyp连续筛选3次,获得耐盐愈伤组织变异体。试验确定了适于玉米幼胚培养的诱导培养基和分化培养基,比较了2种筛选剂的选择效果:用Hyp筛选得到的愈伤组织,其分化频率高于用NaCl筛选的愈伤组织;Hyp的选择频率是NaCl的两倍,表明用Hyp间接筛选玉米耐盐变异体,是一条较为合适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钙在玉米愈伤组织继代及盐诱导脯氨酸积累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筛选试验,将N6培养基Ca^2 含量从原来的1.13mmol/L提高到5mmol/L,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继代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在一次继代过程中,Ca^2 含量5mmol/L的培养基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Ca^2 含量1.13mmol/L的原培养基增加0.8倍。将愈伤组织接种于含NaCl的N6继代培养基上,其生长极显著受抑制,脯氨酸积累增加。培养基中同时添加5mmol/LCa^2 ,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盐分对生长的抑制作用,而且能明显促进游离脯氨酸的积累。  相似文献   

5.
以北海道黄杨叶片为材料进行愈伤组织诱导及细胞增殖培养试验,同时开展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愈伤组织培养,探讨外源激素对叶片离体培养的影响及其愈伤组织的耐盐性。结果表明,北海道黄杨叶片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2 mg/L+蔗糖30 g/L+琼脂6.3 g/L,有利于愈伤组织增殖的激素为2,4-D0.5 mg/L;0.2%NaCl胁迫对愈伤组织生长影响较小,NaCl浓度高于0.4%时,随盐浓度升高愈伤组织脯氨酸含量增加,生长量急剧降低。  相似文献   

6.
盐胁迫对芦苇愈伤组织抗氧化酶活性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芦苇愈伤组织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方法]以2种芦苇沙芦和水芦愈伤组织为试材,将其置于添加不同浓度NaCl的培养基进行胁迫处理,13 d后测定各项生理指标。[结果]50 mmol/L NaCl胁迫下水芦愈伤组织的细胞活力、TBARS以及活性氧含量均明显增加,而沙芦愈伤组织的则比对照略有降低;300 mmol/L NaCl胁迫下2种芦苇愈伤组织中TBARS与活性氧含量均有所增加;50和300mmol/L NaCl处理下水芦愈伤组织内脯氨酸含量增加,而沙芦愈伤组织的虽在50 mmol/L NaCl处理下降低,但在300 mmol/L NaCl处理下则远远高于水芦愈伤组织的;300 mmol/L NaCl处理下沙芦愈伤组织的4种抗氧化酶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水芦愈伤组织的SOD和POD活性虽有所增加,但增幅不如沙芦愈伤组织的。[结论]沙芦愈伤组织具有更强的耐盐性。  相似文献   

7.
提高N6培养基钙浓度对玉米幼胚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筛选试验结果表明 ,将 N6 培养基 Ca2 + 浓度从 1.13mmol/ L提高到 5 m mol/ L ,对玉米幼胚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继代和分化具有促进作用。在一次继代过程中 ,Ca2 +浓度为 5 m mol/ L 的培养基上培养的胚性愈伤组织相对生长量比 1.13m mol/ L 的原培养基增加 0 .8倍。 Ca2 +浓度提高以后 ,在培养基中再添加钙调蛋白 (Ca M)抑制剂盐酸氯丙嗪 (CPZ) ,可抑制 Ca2 +的促进作用 ,说明钙增加后对玉米胚性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的促进作用受Ca2 + / Ca M信息系统控制。用改进后的 N6 培养基 ,可提高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自交系胚性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和继代生长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耐盐性较强的小桐子新品种。[方法]以小桐子种胚为材料,采用含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和吲哚丁酸(IBA)组合的培养基对其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筛选出最佳诱导培养基;在最佳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0、40、60、80、100 mmol/L NaCl对小桐子胚愈伤组织进行诱导,研究胚愈伤组织的耐盐性。[结果]小桐子胚愈伤组织的最佳诱导培养基为MS+1.0 mg/L6-BA+0.1mg/LIBA;胚愈伤组织在含40、60 mmol/L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状况最佳,当培养基中NaCl浓度达到100 mmol/L时,小桐子胚愈伤组织无法存活。[结论]在MS+1.0 mg/L6-BA+0.1 mg/LIBA培养基中,小桐子胚愈伤组织具有较好的耐NaCl性。  相似文献   

9.
盐胁迫对柑橘愈伤组织生理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小东  黄颖  曹文娟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2):2493-2495,2501
以温州蜜柑品种国庆1号的愈伤组织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盐处理(0、25 、50及100 mmol/L NaCl)对柑橘愈伤组织生长量、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愈伤组织生长量显著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表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可溶性糖和游离脯氨酸的含量显著增加,而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表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试验为在细胞组织水平上阐明盐胁迫对柑橘的伤害机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获得苦马豆抗盐愈伤组织突变系及筛选抗盐系的适合盐浓度,采用苦马豆子叶外植体在添加1.79 mg/L 2,4-D和1.15 mg/L Kt的MS培养基上诱导的愈伤组织为材料,经不同盐浓度(100,200,280 mmol/L)条件下胁迫,并测定其在不同时间(0,3,6,9天)胁迫处理后的可溶性蛋白含量、SOD和POD活性及丙二醛与脯氨酸含量等生理指标,以确定筛选抗盐系的适合盐浓度.验证性试验显示,200 mmol/L NaCl胁迫下比100 mmol/L胁迫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的数量多,而280 mmo儿胁迫下无抗性愈伤组织产生,表明获得苦马豆抗盐愈伤组织突变系的适宜盐浓度为200mmol/L NaCl.  相似文献   

11.
对葡萄二倍体品种的胚性愈伤组织以 Hydroxyproline(HYP)为选择剂在离体条件下筛选而得的脯氨酸累积变异进行了过氧化物酶 (peroxidase,简称 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 (superoxidedism utase,简称 SOD)生理生化特性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 ,脯氨酸累积变异系的 POD和 SOD同工酶活性及数量均高于原形系 (对照系 ) ;在 12 0 mm ol/ L Na Cl胁迫处理下则各系的 POD及 SOD同工酶活性及数量又均较无胁迫条件下有明显增强 ,且变异系的增强幅度更大。初步认为葡萄脯氨酸累积变异与 POD和 SOD同工酶活性及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正相关 ,而变异系内 POD,SOD同工酶数量及活性的增加 ,是变异系具有抗盐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Ca对离体筛选耐盐大豆再生植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小复叶外植体在含NaCl25、50、75和100mmol/L并加Ca(NO3)210mmol/L的培养基中,大豆离体胚在含NaCl50和100mmol/L并分别加Ca(NO3)2、10、15和20mmol/L的培养基中进行耐盐筛选培养。实验结果表明,在盐胁迫下加Ca有缓解盐害的效应.小复叶外植体在较高浓度盐胁迫下的出愈率和根、芽分化率增高;对离体胚在盐胁迫下的生长有促进作用,NaCl50盐胁迫下以Ca15效果最佳。NaCl100盐胁迫下,以Ca20效果较好.在盐胁迫下加Ca可减少离体胚再生植株中Na+和Cl-的积累,而增加Ca+和K+的积累,并使MDA含量减少.因而有减轻Na+和Cl-毒害和膜脂过氧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栽培番茄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栽培番茄品种“矮黄”的子叶作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 ,用 Na Cl进行直接高盐胁迫筛选。结果表明 ,2 2 5 mmol/LNa Cl直接高盐胁迫获得了耐盐突变体 ,1 0株完整的再生耐盐植株 ,在 1 5 0 mmol/L Na Cl的盐胁迫下 ,成活率可达 70 % ,而未经胁迫筛选过的原始株成活率则为零。其中 ,1株耐盐突变株能正常开花、结果。对其后代离体培养的茎尖和下胚轴外植体耐盐性进行比较 ,表明其后代仍然保持耐盐性  相似文献   

14.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以玉米自交系H99、丹98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转化愈伤组织的适宜选择压,适宜愈伤组织转化的盐浓度为225 mmol/L.并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带有pCAMBIA-1301-CMO-BADH质粒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HA105的菌株振荡20h后,菌液OD值为0.5~0.6时侵染25 min为农杆菌转化的适宜条件.对移栽成活的36棵抗盐植株经PCR检测有2株呈阳性,阳性株率最高达到5.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水稻耐盐变异体筛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6.
为耐盐辣椒新品种的选育和合理种植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低浓度(≤100mmol/L)NaCl溶液对宇航四号朝天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高浓度(≥200mmol/L)则显著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其中,10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及幼苗鲜重等指标分别较CK(去离子水)提高13.67%、34.00%、30.07%、0.69和6.05mg;250mmol/L NaCl溶液处理种子的各指标分别较CK降低2.33%、60%、27.57%、1.13和22.45mg。2)处理14d后,幼苗丙二醛、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100 mmol/L NaCl溶液处理幼苗的各指标较CK分别提高1.02μmol/g、7.61mg/g和7.19μg/g。在生产中,低浓度NaCl溶液(≤100mmol/L)不仅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发芽率,还可以促进幼苗保持较好的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7.
马铃薯耐盐突变体的离体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4个马铃薯栽培品种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耐盐突变体筛选,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愈伤组织的耐盐性存在差异,东农303、鄂1号两品种在细胞水平对NaCl的最大耐受质量浓度为8g/L,费乌瑞它为6g/L,夏波帝为4g/L。当继代次数低于10次,叶片耐盐愈伤组织在无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上才有进一步诱导再生植株发生的能力;而在盐胁迫诱导分化培养基中,愈伤组织继代次数超过8次即很难继续分化再生。  相似文献   

18.
种子引发对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A060233×D123-42(T,耐盐性较强)和D168-83XA06148(S,耐盐性较弱)两个玉米杂交组合为实验材料,利用80mmol·L^-1NaCl溶液对种子进行引发处理。采用营养液砂培实验,设4个NaCl浓度(0、120、200和250mmol·L^-1)模拟盐胁迫,研究种子引发处理对NaCI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无论经引发处理,还是未经引发处理,两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出苗率均下降,幼苗生长均受到抑制,干物质积累量均减少。同等NaCl浓度胁迫下,引发处理与未引发处理相比,种子出苗率增加,促进了苗高和根的生长,叶面积、苗干重、根干重和耐盐指数增加,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升高,地上部和地下部的K^+/Na^+值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