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范学东  田厚军  张敏  许成军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5):103-103,107
本文根据淮北地区多年麦套稻栽培模式的试验、示范,提出了超高茬麦套稻的生育特性和适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超高茬麦套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高产栽培措施,以期进一步促进超高茬麦套稻模式的推广。  相似文献   

3.
小麦不同播量对苏北沿海垦区稻套麦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稻套麦播量试验,分析了不同播量对稻套麦群体结构及产量等因素的影响,确定了苏北沿海垦区适播期内稻套麦的最适播量,为375~450kg/hm2。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麦套稻的技术特点,按泰州市土肥站要求,我们在曲霞镇曲水村特设立麦套稻对作物生育特性的影响试验。  相似文献   

5.
稻麦双免双套连作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都地区稻麦双免双套连作3年试验,结果表明:稻套麦秸秆还田,对小麦增产的效果显著,而麦套稻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不明显;麦、稻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使耕层变浅,改善土质。因该连作模式节本增效明显,有利于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可在生产中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江苏省泗阳县稻套麦发展非常快,至2004年秋播全县已发展稻套麦0.59万hm2,占全县三麦总播种面积17.6%。稻套麦具有早播、早熟、省工、节本、解放劳动力的优点。但是稻套麦也有明显缺陷:一是因播种于土表,植株基部不入土,容易倒伏;二是因套播于稻田,缺少耕翻灭茬程序,杂草发生较重。易造成植株倒伏减产并影响机械收割。为有效解决稻套麦倒伏问题,我们承担了江苏省农技推广中心的麦倒克试验任务,现总结如下。1试验处理试验共安排3个试点,每点设4个处理麦倒克40、50、60 g/667m2,设清水对照,对水量统一为50kg/667m2。试验田块两次化除,一…  相似文献   

7.
在稻、麦连作种植的过程中,常因遇到洪涝灾害等特殊天气或水稻生育期偏迟等情况,就容易出现水稻成熟期推迟和秋播时间过晚,从而影响田间的收成。针对这种情况,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从而为晚茬小麦的高产种植提供了便利。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展开了分析,以此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稻麦双免双套连作方法及其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结果表明,稻套麦秸秆还田对小麦增产的效果显著,而麦套稻秸秆还田的增产效果不如稻套麦,麦稻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降低土壤容重,改善土质。  相似文献   

9.
王爱冬 《上海农业科技》2006,(2):126-126,118
麦套稻就是麦田套播水稻,是在小麦收获前15~20d将稻种播于麦田中的一种栽培方式。近年来,麦套稻面积在我县越来越大,2004年仅我镇麦套稻面积就已达5000多亩。但2004年麦套稻的产量却很低,给农民增收带来了很大损失。本文就目前麦套稻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作一简要介绍。1  相似文献   

10.
稻套麦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市主要粮食作物,近年来随国家对粮食的重视,加大了扶持力度,我市小麦种植面积逐步恢复,已达500万亩。但由于天气变化、茬口推迟及农村劳动力减少,我市稻套麦面积扩大迅速,据统计,全市稻套麦面积达150万亩。因此,加强稻套麦栽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种植风险、提高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我市多年来稻套麦方面的研究成果,现将稻套麦关键管理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在豫南地区,人们多采用稻、麦轮作和稻、油轮作两种种植模式。但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地区,水稻和油菜的茬口轮作时间较紧,相对来说不易大面积推广,这样稻、麦轮作就成了各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首选种植模式。近两年,商城县大力发展粳稻种植,但由于粳稻要在10月底才能收获,因而稻、麦茬口就变得更加紧张,"稻套麦"技术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相似文献   

12.
超高茬麦套稻秸秆全量还田栽培技术是一项省工、节本、增效的栽培模式。介绍该模式的特点及方法,以期为该技术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淮北稻套麦栽培技术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淮北稻套麦产量通常与常规种麦持平,但它有既可保证养老稻又可保证小麦得早苗的优势,而且还有节省人工、机耕费和柴油等直接经济效益,因而很受群众欢迎.为了进一步提高淮北稻套麦产量,近3年我们进行了大面积调查,并在宿迁、灌南、灌云等地进行了小区试验,找到了稻套麦早苗优势未能转化为产量优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在水稻生育期偏迟或因连日阴雨水稻收割期推迟等情况下,为防止秋播过晚影响二麦的产量,可采用稻套麦栽培技术,最大限度地抢播期、控风险,达到水稻和二麦双丰收的目的。为促进稻套麦栽培技术在江苏沿海地区的推广应用,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适时播种、田间管理、平衡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其栽培技术要点,并总结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5.
有效地防除麦套稻田杂草是麦套稻生产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针对麦套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提出了优选药种(稻杰)、优选配方(稻杰+千金)、适期防治以及"一杀、二挑、三拔"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6.
淮北地区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接要从品种选择、种子处理、播种、沟系配套、灌水、施肥、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等方面介绍了稻套麦的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稻套麦的推广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沿江地区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稻田选择与整理、高质量播种、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沿江地区稻套麦高产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地区稻套麦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8.
详细叙述了超高茬麦(油)套稻示范技术,总结了麦(油)稻套稻高产经验和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小麦秋播季节矛盾和稻草秸秆综合利用,该文开展了稻套麦秸秆切碎覆盖不同共生期与播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草全量还田条件下稻套麦共生期过长、播种过迟、播种量过大影响麦苗生长和产量形成。稻麦共生期为7d,播量为14kg/667m2时,小麦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20.
开展免耕麦套稻节水试验,结果表明:免耕麦套稻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对于水源比较紧缺的地区,节水25%左右,且节水田块的茎蘖动态表现为平稳上升,有效地控制了高峰苗,提高了成穗率,对水稻的生长和最终的产量没有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