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类圆线虫属于小杆科,类圆属,通常寄生于幼畜小肠.2004年7月某种鸡场发生了一起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疾病.后确诊为类圆线虫病.  相似文献   

2.
粪类圆线虫又名肠类圆线虫、为兼性寄生虫,可营自由生活,亦可营寄生生活,可引起人犬猫等的粪类圆线虫病。广西、内蒙古等医学院早有人感染此虫病例报道。在本省猪体寄生兰氏类圆线虫较普遍,而粪类圆线虫仅见于临安、江山等地的猪。近几年,在宁海县两位住院病人粪便中检出本虫,这在我省尚属罕见。笔者通过对病人的粪便直接涂片结合培养确诊本病,现报道如下: 一、检验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3.
1856年Wedl首次发现了羊小肠中的类圆线虫,并定名为Trichosomn papillo-sum。1911年Ransom 认为该线虫应属于类圆线虫属Strongyloides,并改名为  相似文献   

4.
乳突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Papillosus)主要寄生于牛、羊肠道,在感染、移行及寄生过程中可损害皮肤、肺及小肠。但文献记载怀疑其致病性,认为反刍动物自然感染乳突类圆线虫通常为良性,在一般饲养条件下很少引起可见病理损害。麝是珍贵的药用小型反刍动物。我们在家养林麝中发现大量乳突类圆线虫感染。  相似文献   

5.
1类圆线虫 类圆线虫在我国热带、亚热带地区流厅,因该虫引起犬精神沉郁和咳嗽前,多数先有皮肤瘙痒和红斑现象。本病应区别于过敏性皮炎,犬在墙边、树干处蹭痒,之后出现消化道症状,大便内夹有脱落的上皮细胞,尤以幼犬为甚。犬消瘦、贫血、恶病质时,应取粪便检查类圆线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70微米×40微米,卵壳薄而透明。  相似文献   

6.
为了鉴定来自斗牛犬体内的类圆线虫种类,试验提取了虫体的总DNA,对核糖体内转录间隔区(ITS)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第Ⅰ亚基(cox1)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克隆、同源性分析及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rDNA ITS序列全长为580 bp,其中ITS1序列长度为216 bp;得到的cox1序列长度为961 bp;ITS1和cox1序列均与粪类圆线虫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9.5%和99.8%;基于ITS1和cox1序列与Gen Bank中相关线虫进行遗传进化分析,类圆属线虫处在一个大的进化分支上,亲缘关系最近。说明采自病犬体内的线虫为粪类圆线虫。  相似文献   

7.
水牛犊类圆线虫病是由乳突类圆线虫寄生于幼犊小肠粘膜内所引起的一种疾病。据在我所观察,感染率为36.2%,对犊牛的危害仅次于球虫和蛔虫,是犊牛的主要寄生虫之一。  相似文献   

8.
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河南省绵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5个规模化养羊场共1265份粪样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共检出虫卵和卵囊5类,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本次调查中共发现1178份粪便样品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3.12%(1178/1265),5个绵羊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3.10%,球虫平均感染率为88.94%,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0.83%,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59.11%,绦虫平均感染率为43.96%。本次调查发现绵羊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比较严重,其中球虫、绦虫和类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比例达到60.10%;绵羊寄生虫感染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鸡类圆线虫病是由小杆科、小杆属的类圆线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上以腹泻为主要临床症状,商品蛋鸡、种鸡等禽类多发。2016年8月黑山县一个蛋鸡场发生疾病,病鸡主要症状是腹泻。该场有商品蛋鸡约5000只,210日龄,先后发现约有400多只鸡发病,经临床检查、病理剖检及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鸡类圆线虫病。现报告如下:l主要临床症状及病理剖检变化病鸡出现精神萎靡不振,呆立,羽毛散乱,食欲不振,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河南省槐山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应用寄生虫常规检测方法对周口市某规模化养羊场150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5类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类(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类(类圆线虫、鞭虫)、绦虫1类。调查150份粪便样品全部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0%,其中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33%,球虫的感染率为100%,鞭虫的感染率为10.67%,类圆线虫的感染率为57.33%,绦虫的感染率为44.67%。调查结果说明槐山羊肠道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较严重,寄生虫感染率呈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猪类圆线虫的体外培养和生态观察郭金森,陈螺眉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猪类圆线虫病主要危害仔猪,引起腹泻、皮疹、角膜炎、肺炎和脑膜刺激症,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993年8—10月,我省引进的小型猪,发病率为30—100%,死亡率为30—78.5...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了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乳突类圆线虫(S.Papillosus)的生活史。 (一)体外发育从粪便中分离的虫卵,在24.5~29℃和湿润条件下,大多数虫卵于4~8小时孵化幼虫(48.84%),至24小时虫卵孵化率为60~68%。孵化后,第一期杆状蚴培养16~20小时,经一次脱皮为第二期杆状蚴。培养30~50小时,虫体逐渐发展为2种类型。 1、直接发育型一部分虫体较长,运动缓慢,以后虫体增长缩细,食道显著延  相似文献   

14.
对10头自然死亡的家养林麝的小肠内所获得白色、发状虫体、进行了虫体大小、形态结构观察及测量。发现与以往各研究者在绵羊、山羊及牛体内发现的乳突类圆线虫一致。证明林麝体内寄生的虫体为乳突类圆线虫,林麝为该虫的新宿主,国内尚无报道,系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养猪业寄生虫病的特点和控制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6 类圆线虫病 本病主要由是兰氏类圆线虫(Strongyides ransomi)引起,此虫寄生于猪只的小肠肠壁内,尤其是十二指肠内,可以夺取猪的营养和影响肠壁的吸收功能。 流行病学 有报道能通过母猪的胎盘传播给胎儿,还可通过胎盘和母乳感染仔猪,并可以在小肠内进行孤雌生殖。 临床症状 类圆线虫对仔猪危害严重,感染后造成仔猪拉稀。但大多数病症是由幼虫的移行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广西某猕猴驯养场出现一例猕猴消瘦、腹泻腹痛病例,经实验室检查(细菌分离鉴定和多种寄生虫检查),发现病猴粪便样品中有大量类圆线虫卵和鞭虫卵,未见致病性细菌和阿米巴原虫包囊等其他致病原,诊断该病猴为类圆线虫和鞭虫混合感染。选择肠道线虫敏感且安全性高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病情好转。  相似文献   

17.
肉牛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南乐县肉牛寄生虫感染情况,笔者随机选取4个规模化肉牛养殖场的共226份粪样进行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共检出4种寄生虫的虫卵和卵囊,其中原虫2种(球虫、隐孢子虫),线虫2种(类圆线虫、鞭虫)。检测结果发现162份粪便样品为寄生虫阳性,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1.68%(162/226),4个肉牛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感染率为4.42%,球虫平均感染率为51.12%,鞭虫平均感染率为15.84%,类圆线虫平均感染率为15.49%。本次调查发现肉牛寄生虫混合感染现象比较严重,混合感染的病例占总感染病例的63.58%,其中球虫、鞭虫和类圆线虫混合感染的病例占总感染病例的34.56%。调查还发现肉牛寄生虫感染率呈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干旱胁迫对圆叶决明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豆科牧草圆叶决明CPI86134品系为材料,研究土壤干旱胁迫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度、重度和极度干旱条件下CPI86134叶片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均发生明显变化,线粒体内外膜膨大或破裂,内含物流出;基粒类囊体膨胀,有的严重的细胞中叶绿体膜断裂;另外,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强,淀粉粒的数量减少;叶绿体和类囊体对干旱胁迫最敏感,其次是线粒体,可作为圆叶决明耐旱程度的细胞学指标.  相似文献   

19.
猪类圆线虫病主要以侵害3~4周龄左右的仔猪为主,一旦发生即可造成大范围的传播,造成大批仔猪死亡。本病主要由兰氏类圆线虫在仔猪小肠内寄生所致,尤以十二指肠部位最为集中,常引发该位置黏膜异变,对于刚断奶的仔猪危害巨大,轻则造成猪的生长发育迟缓,重则造成猪的死亡,严重降低养猪效益。本文分析了猪类圆线虫病的发生原因,总结了其流行病学、临床表现等,并就诊断和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羊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用离心沉淀法、卢戈氏碘液染色法和饱和蔗糖漂浮法对我国6省(自治区)共935份羊粪便样品进行显微镜检测.结果显示,935份羊粪便样品中,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3.9%(784/935),共检出7类寄生虫,分别为艾美耳球虫、阿米巴原虫、毛首线虫、类圆线虫、细颈线虫、莫尼茨绦虫和歧腔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